高峰.主人公在什麼處?

高峰·主人公在什麼處?

  高峰妙禪師初參斷橋倫和尚,令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話。即日夜不懈,不眠不休。後參雪岩欽和尚,欽問:「阿誰與你拖個死屍來? 」師未及答話,即被打出。如是不知經過幾多次,師非但毫無怨忿之意,卻更虔誠參叩。( 這在今人不用說經過多次棒打,即稍為語重一點,即心懷不滿,把腳底板給你看了。于此可見古人用功多麼懇切誠篤! 這樣精誠專一的用功,哪得不開悟、證道? ! 吾等後輩小子對之能不慚惶愧汗而奮起精進乎? )

  師於參話次,偶於夢中憶斷橋倫室中所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疑情頓發,三晝夜目不交睫。( 參禪貴起疑情,疑情一發,籠罩全身,凝作一團,好消息即將至矣。)

  一日適逢達摩祖師忌辰,隨眾往詣三塔諷經,偶抬頭,睹壁間五祖演和尚( 臨濟宗楊歧會一支白雲端和尚嗣,圜悟勤和尚之師。) 遺像讚云:「百年三萬六千朝,反覆原來是這漢。」驀然省悟,打破拖死屍話頭。

  悟後,詣南明,再謁欽和尚。欽一見便問:「阿誰與你拖個死屍到這裏來? 」師便喝! ( 悟後氣概便不凡。) 欽拈棒,( 再勘過。) 師把住云:「今日打我不得。」( 的是可兒。) 欽曰:「為什麼打不得? 」( 蒼天蒼天,放過一著。) 師拂袖便出。( 賴有這一著。)

  翌日,欽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 天下慈父心。) 師曰:「狗舔熱油鐺。」( 也知你欲進不能,欲退不得。) 欽曰:「那裏學這虛頭來? 」( 你問阿誰? 由和尚鈍置來。) 師云:「正要和尚疑著。」( 得理不讓人。) 欽休去。( 奈何伊不得,只索飲氣吞聲。) 自是機鋒不讓。( 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一日,欽作尋常問話云:「日間浩浩時還作得主麼? 」( 垂釣千尺意在金鱗;好肉上挖瘡作麼? ) 師曰:「作得主。」( 將謂將謂,原來原來。果然失卻定盤星。) 欽進問云:「睡夢中作得主麼? 」( 雪上加霜,再犯不容! ) 師答云:「作得主。」( 猶自不惺惺,腳根下泥深多少! ) 欽更問云:「正睡著時,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人公正在什麼處? 」( 請問和尚。不妨更加一槌! 豈在別處。) 師無語。( 古佛過去久矣;早納敗闕了也。) 欽囑曰:「從今日始,也不要你學佛學法,也不要你窮古窮今,但只饑來吃飯,困來眠,才眠覺來,卻抖擻精神,問我這一覺主人公在什麼處安身立命? 」( 莫瞞人家男女好;「活」馬權作「死」馬醫。)

  師乃奮志參究。自誓:拼一生做個粥飯僧,決要這著子明白。( 不愧鬚眉,好男兒豈甘與草木同腐! ) 一日午睡,同宿友僧莽撞,推師枕落地,噗通一聲,師乃大徹。( 已遲八刻! 這僧莫非大悲菩薩現身麼? ) ( 註:括弧內係本文作者的著語。)

  我們讀了這則公案,除了由衷的崇敬讚仰高峰祖師精誠不懈的參究精神與深徹的悟境外,同時也獲得了下述的珍貴啟示:

  第一,如果我們真要超輪迴,了生死,參禪必須放捨一切,死心塌地抱定一則無義味話頭,朝於斯,夕於斯,流離於斯,顛沛於斯,孜孜兀兀地日夜參究,方能打開本來,親證實相。絕不是懂得一些文字義理,會打兩句機鋒,下得幾句轉語或舞文弄墨地寫得幾首偈頌,就作為開悟的;更不是在色身強健,生活優裕時,過得輕鬆愉快,安祥自在,即是開悟。

  第二,參禪必須起疑情。以疑情生起,方能遮斷妄念,蘊集爆發力。一旦時節因緣到來,如火藥碰到火星,頓時爆炸,當下打開玄關、識鎖,親見本真。否則,妄念不斷,無力爆發,徒喪光陰。故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非虛語也。

  第三,說得口頭禪與舞文弄墨的禪客,雖然一時看起來也不無禪味,但這只是暫時的假相,他們心中並非清空廓徹,眼前總有個物在;即使勉強靜心打坐,心中也隱隱地有個物在,光明始終不得透脫,如何能消融身、心、世界,而親證本來! 既未親證本來,又如何能息卻猿心意馬而得泰然大定? 所以一旦逆境來臨,平時說的那種安祥愉悅的心情,便不知飛向何處去了。

  這種人不要說於睡夢中作不得主,便是于白天尋常日用中也作不得主;不要說於較難覺察的順境中不能做到泰然不動,無有絲毫移易,即是較易知曉的逆境來時,也不能不隨境流轉而忿怒怨懣。尤其當病魔來侵時,更是無法抵禦而痛苦呻吟,萬般無奈。

  大慧杲禪師呵斥此等禪客如藥水汞,遇火即飛,不得真實受用,又如何能了生死、出輪迴? 故告誡我等後輩參禪務必真參實究,不可在言句義理邊討消息也。

  第四,高峰禪師的前兩答「作得主」確是好功夫。是我輩後學做功夫的典範與榜樣。我們學佛修道,就是為了在生死岸頭做得主,不為業障所牽累而沈淪苦海。要做到這一點,就須于生時首先在白天日常動用中作得主,不為順逆境緣所遷移,不為喜怒哀樂之妄情轉換,而後方能於睡夢中作得主。假如這一點也做不到,還說什麼了生死呢? 因為生死的根源,就是妄念不息,隨境攀緣呀!

  就現階段的用功人說來,白天能作主、不為境緣所牽已是不易,何況更須於睡夢中作得主呢? 睡夢是半昏迷,死時四大分散是大昏迷。假如半昏迷作不得主,大昏迷如何能作主而了生死呢? 所以修心了道,出生死輪迴,必先於睡夢中作得主。但是任你慷慨豪放、意氣風發之士,白天縱能於順逆境緣上既無牽掛也無嗔愛,但於睡夢中往往情不自禁地為夢魔所攝而隨之流轉。今高峰禪師能于睡夢中作得主,不為夢魔所牽,這是何等定功! 不經出幾番大汗的苦苦參究,何能致此? ! 修心人功夫做到這步田地,確是不易! 我等如何能不欽仰讚歎!

  反觀現在做功夫的人,大都不肯腳踏實地地孜孜參究,而是避重就輕地在文字義理上作道理會,或是向他人口邊討消息。領會得一些相似的道理後,便舞文弄墨地寫文章,作偈頌,下轉語,以為徹悟證道了。其實這只是食他人的殘羹餿飯,非幹己事,於生死岸頭絲毫作不得主。出言吐語,寫文作頌,要從自己胸襟中流露出來,方能蓋天蓋地。

  有些人做功夫時,偶爾得了一點定境,例如:色身長大、飛空,呼吸中斷,進入胎息狀態,或是發了某種神通,便認為已經證道成聖了。其實這僅是禪定中顯現的一些幻境,離證道還遠在。在禪定中任何境界都不能著,一著便停滯不前,尤其是發了某些神通,更不能沾沾自喜,以為有得,一有得意,非但不能證道,入魔大有份在! 《楞嚴經》說的五十種陰魔,就是說這種虛幻過程,是障道的陰魔,修道人千萬不能著,以免誤入歧途而墮魔道。

  有些狂妄人引用《心經》與《金剛經》的話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境相既皆虛幻不實、不可得,那麼管它順、逆、美、惡,我只無心應之,不為所牽即得,何用參禪、念佛? 假如有禪可參、有佛可念,豈不妄上加妄? 這些話語,看來未嘗不是,但是一旦碰到逆境或遭一場意外事故,便雞飛蛋打一場空了。

  也有些人誤以為一悟便了,初破本參,便以為到家,不再勤於觀照,歷境練心,以致習氣依舊,狂妄傲慢,不得真實受用。到頭來,落得個悟後迷,仍隨生死流浪,寧不冤苦?

  更有些人誤聽人言,以神通來驗證開悟與否。當功夫得力,恰到好處,忽然身心世界化空、粉碎而靈明不昧,了了分明時,因不見神通玄妙,不知這是什麼而誤以為不是自己本命元辰,匆匆滑過,豈不可惜! ? 自己既錯過了這千鈞一髮之機,貽誤了本身,又以此來否定他人,此誠自作孽不可活者也。古德嘗歎息云:「只為親切甚,轉令薦得遲! 」良可慨也。

  今天我們把這則公案錄供大家參考,就是希望大家從中吸取教訓,知所改進,努力向上,真實證取,以免虛度光陰,錯過一生。

  我們在學習、讚仰了公案中主人公的為道精誠和深厚的功力後,還要進一步將公案的精微處與為道的關鍵來和大家探討一下,俾大家深明宗下的的旨,直下窮源,不為半途的功夫所誤,方不負古人的深心。

  高峰祖師的前二答:「作得主」確是好功夫,非一般禪和子所能企及。但就宗下「頓悟」的立場細詳起來,不免遜色,茲將其幽微處略述如下:

  禪宗是直下見性頓悟成佛的,不是次第漸修的法門。古德嘗云:「等妙二覺猶是它提草鞋漢。」等妙二覺也不屑一顧,遑論等妙二覺以下呢? 所以宗下不許有個中間過程,不能夾雜一點功夫痕跡。

  禪—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一絲不掛,一塵不染,淨裸裸、赤灑灑的。既無相對的客觀物境,也無主觀能見能聞的人,更有誰來作誰的主呢? 雪岩欽和尚在前二問「誰與你拖死屍來? 」與「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勘不破高峰後,故作尋常說話以釣高峰,看他是否已經剿絕至無功用地。哪知高峰腳根未穩,一釣即上鉤,答云:「作得主。」這不是有落處、有相對的主客了嗎? 這和淨裸裸的禪就不相應了。這答話在宗下說來是「傷鋒犯手,不剿絕」。這樣就捆了自己的手腳。迨至第二次答作得主,更把自己渾身捆了個結實,動彈不得了。到第三次問:「無夢無想,無見無聞時,主人公在什麼處? 」就只好咽氣吞聲,死於句下了。

  等到後來時機成熟,枕子落地,徹底打脫,始如夢方醒,主人公原來不在別處。舉凡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無不是主人公之顯現;鳥語花香,鶯歌燕舞,無不是主人公之妙用! 有什麼主不主,更有什麼作不作? 前所答者,豈不狼藉不堪? !

  最後,就雪岩之問另作三答,以饗同參,並藉作與高峰禪師相見之禮:

1 、問:白天作得主麼?

  答:饑來吃飯困來睡。

2 、問:睡夢中作得主麼?

  答:朝陽升起月含山。

3 、問:無夢無想,無見無聞時,主人公在什麼處?

  答:太虛飲光消契闊;風搖淺碧柳絲輕。

  開示悟入佛知見

開示悟入佛知見

  世尊悲愍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而不自知,迷於聲色,沈淪六道,出苦無期,乃降生於世,現身說法,以覺醒眾生迷夢,證此寂滅一心,出離苦海,而登覺岸。

  但因眾生煩惱垢重,不敢頓示此靈妙一心。始于阿含會上且說人天十善,免墮三途。及後說無常、空苦、無我、四諦及十二因緣之法,令眾生權出三界,勉離生死。次說般若,以顯真空妙有,而破二乘偏空之執。

  四十年後,佛將涅槃,方于法華會上,純談實相,直示一心,以顯平等佛性,三乘同歸,五性齊入,凡有心者皆可成佛。至此方盡世尊本懷,度生原意。

  蓋此心體,本自靈明,廓徹周遍,靈融湛寂,如如無拘,凡聖一際,生佛等同。然迷之則生死無端,悟之則輪迴頓息。要在忘言以神會,絕慮而心通。故參禪行人貴起疑情,藉以隔斷迷情妄念而打開本來,親證自性也。

  但參禪下手時,須先端正修因—以何為修,以何為歸。方針既明,宗旨既定,而後可以空其所得。蓋禪之一詞,係禪那之簡稱,其意為靜慮或思惟修,因行人心情不同,要求各別,修證亦各異。據圭峰宗密禪師《禪原序》云:「禪門有淺有深,階級殊等,依其修因證果之不同,約可分為五類:

(一) 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

(二) 正信因果,亦以欣厭心而修者,是凡夫禪。

(三) 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

(四) 悟我法俱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 以上四類皆有四色四空之異) 。

(五) 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輾轉相傳者,是此禪也。」

  由此看來,禪宗所傳之禪既為第五種,那麼,禪宗行人在未參話頭前,應先開佛知見,明白自己本具如來智慧與佛無異,而後抱定一則話頭,孜孜兀兀地參究,更由明眼宗師的善巧提示,方能打開本來,悟入佛知見。

  《法華經》所尊貴的就是毫無隱秘地直示我們:一切眾生本具與佛同樣靈明、微妙、圓滿、廓徹的寂滅心體。以之修行,無不成就。故而該經最關緊要的精髓,即在開示悟入佛知見。歷代宗師為敦促學人用功,誘導行人省悟,輔助後人升進計,對此用功關鍵,皆各有微妙而明徹的宣揚、評唱,這在禪錄中實不少見。

  清末,南京赤山發祖係當代臨濟宗大德,道風遠播,龍象咸歸,一時知名之士,如月露、楚泉等均慕名聚集會下隨師參究。一日,師上堂示眾云:「選佛場開英才現,各自道出真見來。這裏是選佛場,鍛煉龍象的,不是叫你們來吃閒飯、睡覺、打盹的。今天我要考考你們,看那個是個中豪傑,宗門英才。法華寶經全經的要旨在開示悟入佛知見,其中奧意,歷代祖師皆各出手眼,有層層入勝的開示與宣揚,確是如華似錦,美不勝收。大家讀了,無不敬仰讚歎,獲益匪淺。但那是各位祖師的,不是你們自己的。拾人家的唾餘,住在文字、語句上,於悟道無益。今天我要你們各自從自己胸襟中流露出的說來,看誰具有真知灼見。」

  發祖道罷,從籤筒中抽出一枝標有名字的竹簽點名云:「楚泉( 揚州高 寺來果和尚的法祖) ,你先來說。開,怎麼開? 」泉無語。祖責云:「你在這裏多日做什麼的? ! 這樣參禪,簡直是鬧兒戲,唐喪光陰,如何有出頭之日? 跪下參! 」

  祖命維那焚香,打止靜板,囑大家一起參,並說要個別考問的。

  一枝香一會兒點完了,維那打板開靜。祖追問楚泉云:「怎麼開? 」泉仍不能答。祖歎云:「如是參禪,何時能了! 」繼令跪參。

  二枝香過,泉仍無語。祖不罷休,責云:「今天開不出,就叫你跪死在這裏! 」逼令繼續跪參。可憐楚泉心急如焚,跪在那裏腳膝又痛,黃豆般大的汗珠,不斷地往下滴。看看第三枝香燒完,維那舉板打開靜,篤篤一響,楚泉忽然猛省,高聲道云:「有了有了,開出來了。」祖問云:「怎麼開? 」泉應聲云:「開出本有。」祖逐一繼問云:「示 ? 」泉云:「示出本無。」「悟什麼? 」「悟無有無。」「怎麼入? 」「入出無礙。」祖聞後,讚云:「好! 這卷子交得爽麗,不逼你們,不肯用功。終日悠悠散散的,如何能了! 今日不枉你跪了三枝香。」

  祖於高興之餘,繼點月霞( 月霞係常州天寧寺冶開大禪德的法子) 云:「月霞,你試道看,怎麼開示悟入? 」霞不假思索,應聲云:「我借楚兄的四句答話用一用。」祖云:「怎麼借用? 」霞云:「開出本有是理法界,示出本無是事法界,悟無有無乃理事無礙法界,入出無礙係事事無礙法界。」祖大聲讚云:「好! 比楚泉尤較些子。這裏不枉是選佛場,今天一下子選出了兩尊佛。」

  正是,「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 」前賢不畏艱辛地用功,所以才有成就,我們也不可辜負自己,殷勤參究,精進不懈,方可不讓古人專美于前。今試就「開示悟入」四字,換為首尾各賦一頌,以饗讀者,不知尚符佛祖之意,勉為交卷否?

(一)開出無形面,示作十界身,悟在迷未了,入魔亦無礙!

(二)要盡心花開,方明無情示,本來不迷悟,識智何出入!

  物我不二

物我不二

  僧問大隨禪師( 溈山靈佑禪師法嗣) :「大千壞時,法身壞不壞? 」隨曰:「法身也壞。」此語疑煞天下人。但投子青禪師聞之,便裝香作禮,稱大隨乃古佛出世。

  法身真如妙體乃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不搖,不變不易,亙古常青之妙體,如何隨大千世間壞時而毀滅? 此語與佛所說大相徑庭,莫非錯下名言,淆惑世人,要落金剛地獄麼? 但如真錯了,投子青是大禪德,為什麼要裝香作禮,讚他是古佛再世呢?

  原來所謂世間者,不論什麼事物,都是我們廣大眾生的佛性—法身—所變化顯現,離開法身,什麼也沒有。《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就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無一不是依法身顯現而建立的。以「是法」就是不論什麼事物,而「法位」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說世間相就是法身,法身就是世間相。

  我們知道,理以事顯,事以理成,理和事是分不開的。理事既無可分,故經云:「性相不二、心境一體。」既然心—法身常住不壞,那麼世間相也就自然常住了。

  從世間相的表面上看,似乎是滄海桑田,瞬息萬變不久長的,但事物的本體實無壞滅,不過在這邊壞了,到那邊又生了,搬了一個場而已。蘇東坡先生在《前赤壁賦》中說:「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他假水和月說明萬物的假相在變化而實體未嘗變易。同時又進一步說明心情不豁達執假相的人看世間是滄海桑田,瞬息萬變的,而開朗明智之士識得事物與眾生一致的真體,就知道天地間的一切一切皆是長住不變的了。

  肇法師在《物不遷論》中也舉數例詳論了事物毫無變遷的真理,就不一一例舉,請諸仁自己去檢閱吧。

  事物之所以不變遷,不消滅,究其實際,就在顯現、建立這些事物的根本—法身—是法爾不生不滅,亙古常存的。

  今僧問:「大千壞時法身也壞了嗎? 」大千若真個壞了,法身豈不也壞了嗎? 問話之僧因不明物我不二之理而有此問。大隨乃大手筆宗師,不和你說長道短,大談佛理,只順其語脈上下搭,叫你知痛覺癢,於心念不行處,驀然回首,瞥見本性。乃隨聲答曰:「法身也壞。」這一答大有雷霆萬鈞之重,因盡人皆知法身是不生不滅、不變不易的,怎麼說法身也壞呢? 難道是醉漢說胡話嗎? 但大隨是當代大德呀,怎麼如是說呢? 這一突如其來的雷震,就將學人平時義解、妄想全盤震落。在這急如閃電的一念不生的剎那,這僧如皮下有血,即將於斯得個消息去歸家穩坐。

  禪師家答話有正說,有直指,有旁敲,有反激等等不同的手法。其目的不外使來問者於言下知機,語端省悟。故皆就來者之機,施以適宜的指示或惡辣的鉗錘,以剿絕學人粘縛而親證本來,此即宗下所謂大機大用也。

  如嚴陽尊者參趙州問:「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州曰:「放下著。」尊者曰:「既是一物不將來,放下個什麼? 」州曰:「放不下,擔起去。」尊者言下大悟。

  這「擔起去」一語常常使人發生爭論。有人說擔起去是反激法,你不知過錯,放不下就讓你挑著走,從而使你反省,沒東西不用挑,挑著走還是有東西,逼你認識放不下的東西,放下而開悟;有的說擔起去是呵斥句。你問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你心中明明有一個「一物不將來」在,這等於心中還有個「空」在,有個空,還是有住,應該放下,空也不住才是。你強調「放下個什麼? 」不認賬,就澆你一盆惡水,呵斥你,擔起去! 這等於雲際參南泉,雖累經開示而不開悟,南泉呵斥曰「去! 你不會我話」一樣,叫他言下知痛,回頭自薦也。更有人說:這是直指法。本性空靈,一絲不掛,一塵不染,這一物不將來正是本性顯現時。這個心無可心,放無可放的正是當人安身立命處,故叫他擔起去,也就是囑咐他當仁不讓,當下承當也。所以嚴陽尊者當下大悟。這三種說法各說各有理,各不相讓,各有千秋。真是一點水墨三處成龍。但依拙見,反激也好,呵斥也好,直指也好,會得的自可橫弄豎拈皆成妙諦,但如認著個「一物不將來」,有個空境在,則失之遠矣。

  大隨答此僧之問,欲其在已明白的常理上反省其未明之事理。因學佛者,人人都知道佛說法身常住不壞,今聞「法身也壞」之說與佛相違,何能接受? 這就逼令其生疑。在他欲進不能,欲罷不得之際,驀然冷灰爆豆,猛省盡十方世界是自己全身,盡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大千原於法身共一體,從不相離,大千若壞,法身豈不也壞! 但法身是亙古常存永不敗壞的,那麼,大千也不壞了,使此僧從反面證得真理。一言之下使人悟得法華真諦,大隨真是獅子兒,接人之手段微妙如此,真令人景仰讚歎之至。

古德頌法華世間相常住云:

「世間相常住,黃鸝啼綠樹;真個可憐生,動著便飛去! 」

  我們的法身就是這麼瑰麗瀟灑,是無物不具,無所不知的。但這無盡的豔麗的風光是無法將它描繪出來的。正如禪師家所說「好個風流畫不成! 」今這位大禪德僅淡淡地用了「黃鸝啼綠樹」就將這一派無盡風流的美麗春光全盤勾勒出來,真不愧是畫龍點睛之筆。

  我們用功修法識得這無限美好風光,初見本性後務須善於保任。時時處處觀照,外不為事境所牽,內不被見聞覺知所染,時時空淨無住。萬萬不可輕狂,以為到家了事。須知初見本性只如初生嬰兒,不能自立起用,須在境上磨練,勤除舊習,保養聖胎,迨其成長方能起用。否則,狂妄放縱,即將夭折於繈褓中。所以此頌于「黃鸝啼綠樹」後接下來就說:「真個可憐生,動著便飛去。」你不妥善保護,狂妄亂動,雖然已初見本性也將落個悟後迷。

  有人問,學佛者于修法外是否還須習氣功以補助之? 我曾賦一頌。其中也曾談到悟後保任的問題,今錄之如下:

心地法門誕生王,豈假氣功助鋒芒!

心外取法求有得,徒自辛勞落空亡。

根塵脫處自性現,綿密保任莫輕忘;

立定腳跟毋偏頗,一無所求道真常。

  大隨禪師答此僧問是令其反躬自窮而悟物我不二之理,大師若不徹悟性相一體焉能順其語脈下搭,輕令此僧言下知歸。故投子裝香作禮而稱其為古佛再世也。

禪師家如功夫未到物我不二之地,出言吐語難免不鬧笑話。

茲舉一例:

昔禪者馮濟川見明月庵壁間畫一髑髏,乃於旁題一頌云:

「屍在這裏,其人何在? 乃知一靈,不居皮袋。」

  觀其頌彼只悟常理色身不是真我,性靈乃真我。性靈是常住不滅,可以離開肉體自由來去,不為肉體所拘的。所以說:「乃知一靈,不居皮袋。」尚未悟物我不二,性相一體之秘。大慧杲禪師來庵,見之不肯,另作一頌云:

「即此形骸,即是其人;一靈皮袋,皮袋一靈。」

  真悟道人,深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自他之分,物我之隔。故宗下常言「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即此意也。

  同樣一個案例,在悟道人指授下,風光即迥不相同。昔裴休相國隨侍黃檗禪師次,見壁間達摩大師像問禪師曰:「像在這裏,人今何在? 」師召裴休曰:「裴休。」休應諾。師曰:「不在別處。」休當下有省。在明眼大師指授下悟來多少慶快! 此參禪所以貴有明師指授也。

  從此可知悟道就是悟物我不二。如果尚存向外馳求之意,希望有得之心,常在揣摩法身如何才是,擬度報身、化身如何獲得,那就還在弄影,未曾真悟本來,不名道人。不見臨濟祖師道:你一念清淨心光是你屋裏法身佛;一念無分別心光是你屋裏報身佛;一念無差別心光是你屋裏化身佛。在教家論此三身為極則,在山僧見處則不然,此三種身是名言,亦是三種依明,都是光影。大德,你且認取弄影的「人」是諸佛之本源。識得此人,一切處是你歸舍處。可見三身人人本具,清淨無染就是法身;光明朗照就是報身;事物變現無著就是化身。不須擬摸求取,只於識得本有後,息妄除習,念念不忘此真人便是佛祖。

  憨山大師云:「般若所以收功之速者,以人人本具此心光也。」圭峰大師云:「真理可以頓達,惟多生積習難以卒除,長須覺察,損之又損,方能圓證。」可見悟道不難,難在悟後不忘保任耳。今人聰明有餘,老實不足。嘗見已悟本有之人,以習氣重故,往往為境所奪,隨妄念流浪而不知止,以致功夫不能上進,落得個半青半黃或者悟後迷的下場,誠可哀也。其未悟者固無論矣,已悟之人不知念念歸真,嚴密保護,任其流浪沈淪,不亦冤乎? !

  吾人苟能於悟後念念不忘照顧此無位真人,如《彌陀經》所說專心致志念佛一樣,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念念相續不忘地保護本真,則智慧日生。何況一年二年,必然打成一片。

  綜上所述,我們只要不畏艱難,不怕路遙,端正觀念,精進修習,識得此離念的靈知便是我人的本來面目,然後嚴加保護,在事境上不懈地鍛煉,勤除妄習,則會萬物歸自己,親證物我不二的圓滿聖果,絕非難事。諺云: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既然不論什麼難事,只要肯攀登的有心人皆能成辦,那麼,彼丈夫,我亦丈夫;彼能成,我亦能成,何畏患之有哉? 請與諸仁共勉。

  眼處聞聲始得知

眼處聞聲始得知

  洞山良價祖師于悟得無情說法後作頌云:「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始得知。」這是他明悟了無說之說的微妙,豁開了正眼,流露出來的慶快心聲。原本斯道是無言可說、無話可表的無限風流奇特的韻事,一落言詮,便成窠臼,而非本來面目了。所以古德嘗說:「若問此事,父母所生口,終不向你道。」或云:「欲會斯道,須向『言語道斷,心行路絕』處薦。」或又云:「向上一著,千聖不傳。」等等。總之,斯道是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至理。

  究實講來,非但出世悟道之大事無可言傳,即世俗之事往往到了微妙處亦莫可言宣,只可心領神會。「此時無聲勝有聲」即是描繪此種微妙境界。

  說法、開示,只好旁敲側擊,烘雲托月,略示端倪,無法將真心全盤描繪出來給人看。因此物無可比擬,說似一物即不中,無法開口。不然,怎麼說「向上一著,千聖不傳」呢? 難道學佛修道也保守秘密,像世人的祖傳秘方一樣,秘不傳人,任其淹滅嗎? 假如真這樣,釋迦文佛也無須從兜率下生,現身說法了。但到這關鍵時刻,要接引人又無可言表。怎麼辦呢? 祖師們有一著絕妙的活,拂袖歸方丈,微露一線風光,以讓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英俊漢子從這裏悟去。

  這無聲之說確實勝似有聲,昔傅大士為梁武帝講《金剛經》 ,升座後,以戒尺揮案一下,便下座歸方丈。寶誌公在側云:「大士講經竟。」請看,多少神俊利落! 這金剛般若豈是言語講得清的。又如須菩提洞中宴坐,釋提恒因雨花供養,須菩提問:「阿誰為我雨花? 」帝釋云:「我敬尊者善說般若,故雨花為供。」須菩提云:「我未嘗說法。」帝釋云:「你無說,我無聞,斯真般若精髓。」可見無說無聞乃正說正聞也。

  學者讀了「眼處聞聲始得知」這首頌,往往誤會以為要能眼處聞聲,須發神通始得。就像現在做氣功的人,有特異功能,耳朵能看字,眼睛能聞聲一樣,六根能互用了,才能聽見無情說的法。殊不知無情說法是無說而說,不是有個微細的聲音,等你不用耳朵聽,用眼睛也能聞時,才能聽見的。

  這無情說法是觸景生慧,心領神會,無聞而聞的一種心開意解的微妙神境。正不須等你發了神通才能聽見它的法音。

  比如我們早上看見開得無比豔麗的鮮花,到晚上萎謝了,就明白人事的無常;看見月亮時圓時缺而月體實無盈虧,就反省人身與萬物,假相雖有生滅、消失,而本體實無來去、增損;又比如世俗間的「楚潤而雨,月暈而風」見微知著的經驗之談,又何嘗要發神通而後才能知道呢?

  但從另一方面看來,我們能觸景生情,舉一反三未嘗不是神通妙用,因為我們一舉手、一投足,乃至穿衣吃飯,屙屎放尿,無一不是當人本性的神用。離開本性,這個世界就毫無生氣,什麼亦動不了。所以龐居士說:「神通與妙用,運水與搬柴。」這不是一切舉措與諸思想言論俱是神通妙用的明確寫照嗎?

  由此看來,所謂神通就是神用無阻,不住著在物境上,為事物遮隔阻斷,而隨緣應用無礙。這是人人本具的功德,是極稀鬆平常的事,沒有什麼希奇神妙,不必大驚小怪,更不消執著追求。

  當然,我們經過勤苦鍛煉,除盡物欲的蓋障,是可以發揮超常的神用的,能聽到常人聽不到的微細聲音。如達摩大師聞蟻行如雷鳴;道信禪師度牛頭融時,雖然睡得鼾聲如雷,卻聽見懶融禪師身上的二個白虱打架,一個跌在地上跌斷了腿呼痛,而不倒單未睡覺的懶融卻無聞。這種神通看來希奇,確實引人神往,但這是人人本具的功能,不是從外追求得來的。我們只要息妄歸真,于識得本性後加以綿密保任,不隨念走,不跟境流,漏盡煩惱,恢復本性光明,即能六通齊發。若未悟本真,向外求取,徒勞神思,決不可得。即或得之,著相住境,皆是蘊魔,非但不能成聖,著魔倒有份在。

  仰山禪師云:「我今分明向汝說,切莫湊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實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 此是聖末邊事,如今只要識心達性,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時日後自具足在。若未得本,總將情學他,向外馳求,亦不能得,得亦不真。」這話說得真是對,為道者金玉良言。

  嘗見某些自以為得神通者,不經多時,所謂神通不知到哪里去了,能看見的看不見了,能聽見或先知的也聽不見或不知道了。有的因用某種起用的密法求得來的神通,因心未空故,乍見某種恐怖形相嚇得魂不附體而發了精神病。有的因先知某種劫難將發生而身心不安,精神不寧生了大病,並於臨命終時什麼亦不知不曉,糊里糊塗地隨業流向惡道去了。更有的因鬼、神、或精靈附體,發了些所謂的神通,給人家治病、看風水、算命什麼的,不多時便精神錯亂嗚呼哀哉了。

  我說這些話不是嚇唬大家,實因見得多了,不忍讓後進者步入歧途,修道不成,反貽禍患,所以大聲疾呼,希望大家真誠修道,勿求神通。要發神通,須於明心見性後,更在日用中精勤磨煉,將妄習消盡,先證漏盡通,然後啟發五神通。那才是真正證得的本性本具的神通;那才是永遠不會消亡亙古常存不變的神通。這是《大日經》說的修行正路,學者千萬不要滑口讀過。

  在修行途中除了上述的不能著神通以求外,還有許多常見的誤解,今擇其要略述於後:

(1) 重奇特玄妙不重正知見。

  時人學佛往往只循顛倒見,不重正知見,所以成就者少。大慧杲禪師云:「學人如問:『如何是佛? 』答他:『即心即佛。』卻以為尋常,不予重視。及至問:『如何是佛? 』云:『燈籠緣壁上天臺。』便道是『奇特』。豈不是循顛倒? 」于此可見古人已啟重奇特玄妙之端,難怪近時人更倍加趨重玄妙。你如叫他端坐參禪或念佛,他便以為枯燥無味,無甚玄妙而不修;如教他修個天眼通或他心通等法,則欣然從命,樂於接受。殊不知這只是引人入歧途而不能了生死的幻術依通,習之唐喪光陰,毫無實益,弄得不好還要造業受報。但時人趨之若鶩,惟恐不得其傳。此所以步入歧途而不自知,視尋常正知見如糞土,塞自悟門而不得入佛知見之大病也。

(2) 著死空,以為空而不動是道,不識這鎮日起作用的是真性。

  不用功的人勿論。真肯用功者往往著空相,以為空而不動是道而不知斯道重在識得本來,不著相,不為境轉而能活潑潑地起用方得真實受用。

  如雲際參南泉問:「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如何是如來藏? 」泉曰:「與汝往來者是。」( 意即妄念來去不停之處也) 際曰:「不往來者如何? 」( 意指空而不動也) 泉曰:「亦是。」際進問曰:「如何是珠? 」( 此問是正著) 泉召曰:「雲際。」際應諾( 急須在此處著眼,這應諾的是誰? ) ,而不識( 可惜許,這漢竟懵然錯過) 。泉呵曰:「去! 汝不會我語! 」

  由此可見,只住空而不識本來者只是金而非寶珠。欲得真實受用,須於識得本來後綿密保任,除盡舊習,方能漸臻玄奧。常住空中只能煉成土木金石般的死水一潭,是病非道。故真明心見性者絕不常住死空也。

(3) 一念不生常默在定。

  一般人總以為明心見性的人是時時一念不生地住在默然空中的,否則,即不名開悟。其實發明心性即為大總持,能起一切妙用而無所不具。若一念不生的守住空境,不能活潑潑見之於用,即死在空相上,非但不能得真實受用,也無從徹見全身。

  昔有一會和尚曾參南泉來,有僧問:「和尚見南泉後如何? 」會默然。僧又進問云:「和尚未見南泉前怎麼生? 」會曰:「不可更別有也。」觀此語會和尚著在默然空裏。所以玄沙和尚說他:「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斯道須淨裸裸、赤灑灑;縱橫自在、與奪無拘;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定亦得、動亦得;行住坐臥無可無不可,方是真悟。

(4) 背誦佛經積累功德以求開悟。

  有很多學佛者因見佛說誦經功德不可思議,乃著功德相以多誦為貴而不參究其中奧意。以為誦得愈多功德愈大乃至能倒背順背,功德愈不可思議,這樣積累功德即可開悟。殊不知這樣誦而不知其意,只如鸚鵡學舌,何能打開心扉,親見佛性?

  大愚芝和尚聞有僧日誦《金剛經》百部,乃令侍者請至問曰:「聞你日誦《金剛經》百部否? 」僧云:「是。」芝曰:「汝可曾參經意? 」僧云:「不曾。」芝曰:「汝但日誦一部,參究佛意,若一句下悟去,如飲海水一滴,便知百川之味。」僧如教。一日誦至「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處,驀然有省。可見誦經須參究佛意方有入處。只貪功德,多多益善,只植善因,種福田而無真實成佛之功德也。

(5) 貴機鋒敏捷不重真實所履。

  時人都以為開悟人一定機鋒敏捷,若應機稍遲,定未悟道。其實這和開悟後未發神通須待除習一樣,不是衡量道人悟與未悟的一定標準。如寶峰元首座,有道之士也,答話機鋒遲鈍。洪覺範號為「元五鬥」。蓋開口答話,須待炊得五鬥米熟,方答得一轉語。

  大慧杲云:「修道者不必有機鋒方為開悟。昔雲蓋智和尚道眼明白。因太守入山憩談空亭,問:『如何是空亭? 』智云:『只是個談空亭。』太守不喜,另舉問本禪師。本云:『只將亭說法,何用口談空。』太守乃喜,遷本住雲蓋。若論道,以本較智,則大遠在,乃知真實事不可以機鋒取。」可見說得口滑者未必皆真悟道人也。

  總之,吾人修道貴見地純正,死心塌地真實參究。不可稍存僥倖之心,走捷徑而誤入旁門,搞神通而錯投魔道;更不可誤聽匪言惑亂本性,塞自悟門而唐喪光陰,錯過一生。

  關於無情說法,固須眼處聞聲始得知,即宗下大德無聲之直指,學人也未嘗不須眼處聞聲也。例如:天龍豎指,俱胝會得一指頭禪;龍潭吹燭,德山省悟;鳥窠吹毛,侍者得旨。這豈不與因無情無聲之說而省悟無二無別麼? 蓋所謂有情無情與有聲無聲者乃吾人之妄情分別也。吾人因無明故,執取色身四大為我,遺棄其餘為器世間,判為無情。殊不知這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無一非我。苟功夫得力,妄情消融,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消殞,則真心無所不遍,哪里還有有情無情之分與有聲無聲之別? 就世俗講,吾人一旦捨報,離開色體,這色殼豈不也和木石一樣變成無情了嗎? 所以我們只要不妄執分別,有情無情就融為一體;有聲無聲化作一團,無彼此之分了。經云:「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即此之謂也。有情無情和有聲無聲既無分,也就不存在眼聞耳聞之別了。這一點會通了,眼處聞聲,毫無神奇可言,正不須發神通而後得知也。

  說到神通,耳處聞聲也未嘗不是神通,因耳朵能聞聲全是真心的作用,離開真心什麼也聽不見。現代科學家也明白了一點不是耳朵所聞的道理。他們說,眼睛不能見,耳朵不能聞,我們之所以能見、能聞,全是大腦的作用。大腦一有病,眼就不能見,耳就不能聞了。他們把能見能聞的功能歸之於大腦已較常人進了一步,但還不完全正確。因為大腦神經只如電網,要起作用還需通電,電不通,電網雖密布也不起作用,這電就是我們的真心呀! 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莫不是真心的妙用。我們整天在妙用之中而不自知,反向別處另求妙用,豈不愚癡之甚! ? 宗下大德嘗云:「坐在飯籮邊,餓煞人無數。」良可慨也。

  再進一步說,假如在問法聞法的緊要關頭,心有所住,智有所隔,雖經明眼宗師親切指示,何能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剎那而默契妙語,明見本性? 故此耳聞雖非神通而又非不神通;非不神通而又不著神通,斯真正神通也。但因此種真正神通皆人人能辦到的,大家反倒以為稀鬆平常不以為奇了。至若非一般人所能者,以少見多怪故,視為神奇,執為神通。其實也是人人皆具的,只以妄情所隔,五欲所蓋,不能顯發而已。我們苟能如上所說,通身放下,在行住坐臥處時時回光返照,一念薰修,則隳破生死情關,放大光明,現大神通非難事也。正是:

無情說法無可議,
眼處聞聲亦非奇,
穿衣吃飯尋常事,
皆我神用莫狐疑,
無說有聞皆不著,
隨緣任運自得宜。

  直指與參話頭

直指與參話頭

  達摩西來傳佛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未閱有參話頭之說。蓋禪乃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係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不因修得,不用求成。只因迷於聲色,忘失本真,造業受報方才沈淪六道。苟能醒悟一切聲色貨利皆如空花水月,無可追求,毅然放捨,毫無粘著,則不須修法,當下即可回復本真而歸家穩坐。因之,從上諸祖皆直接指示學人,令於言下悟去,不用鈍置學人繞路參話頭,唐喪光陰。

  如問:「如何是佛? 」則答曰:「即心是佛。」或問:「清談對面,非佛而何? 」或曰:「我與汝道,恐汝不信。」俟學人誠惶誠恐地道:「和尚誠語,學人焉敢不信! 」則答曰:「即汝便是。」更或召喚學人,俟伊應諾,則指示曰:「即此是,別無他物。」或反下一問:「是什麼? 」使學人反省而悟。

  宗門諸祖上自釋迦文佛拈花,迦葉微笑印心,開斯雄邁古今獨樹一幟的教外別傳宗派後,下至唐宋以前的列聖先賢所有開示學人的語句、偈頌,莫不赤裸裸地直示學人以真心,從不教人做參話頭功夫。如寶誌公道:「斯道本來現成,不用求,不用學,無你用心處,只當下一息便是。」又于《十二時歌》中末二句道:「未了之人聽一言,只這如今誰動口?!」說得多少親切明白。

  善慧大士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另又直指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大士《心王銘》,更是千古箴銘,其中道:「決定是有,不見其形;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形,非去來今。」說得多少坦率、真切、痛快,大士真可謂老婆心切矣。

  南嶽慧思曰:「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又曰:「頓悟心源開寶藏,隱顯通靈現真相;縱令逼塞滿虛空,看時不見微塵相;可笑物兮無比況,口吐明珠光晃晃。」又曰:「天不能蓋地不載,無去無來無障礙,無長無短無青黃,不在中間及內外,超群出眾太虛玄,指物傳心人不會。」古人直指傳心,可謂婆心切矣,而人不會,良可哀也。

  布袋和尚云:「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又曰:「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滴灰泥,無一點彩色。人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淨非拂拭。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此諺說得如此爽快明白,使人一見了然無疑,還用參什麼話頭呢?

  祖師禪就這麼直截了當,使人於言下大悟去,不用迂回曲折地繞路做功夫。但這直下開示人見性,無修無證亦無得的法門,不僅禪宗如此,即密宗的高深密法—阿底約嘎,也不例外。他們開示學人:「應知佛與傳承諸上師及我心無別」;「見、定、行一切行持皆攝於心」;「一切染淨諸法統統在現前離垢、空明、豁朗的內證智—本覺或本性中完全具矣」;「不須用界智為入門而勤修,只悟此當前種種顯現皆我真心所化之相,無取無求,即超越勤修與因果」。這種種開示與禪師的說法無二無別,也是教人當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但他們不能一下手就習此法,須從四加行修起,慢慢地進入生起次第,修有相密,再漸漸地過渡到圓滿次第,將有相化空,才能緩緩地與此法相應。其間不知要耽擱多少歲月,哪能和禪宗一樣底直截了當,痛快徑捷? ! 所以在一切修行的法門中,以禪宗為最簡便、最迅速、最圓頓的法門。吾人得之,真不知從何世修來這麼大的福根!

  但到唐宋以後,人心漸劣,根性漸薄,不珍視直指之真理至言而崇尚玄奇之悄語僻詞,以為純正之語無甚奇特,不予謹奉遵守,以之綿密保任,長養聖胎從而圓證菩提正果,反致因鄙視而流落六道無有出期。就如紈夸子弟以祖傳家業非由自己艱苦經營得來,不知珍惜,揮霍無度,最終淪為餓殍一樣。祖師們于哀愍之餘,乃隨機一變直指為參話頭。將一則無義味、無理路的說話置於學人心頭,如吞栗棘蓬相似,令其吐不出,咽不下,欲進不得,欲罷不能地生起大疑情。經一番苦參精研,於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時,忽然碰著磕著,如於十字街頭覿見親阿爹相似,親證本來。方知佛本現成,勤苦追求,皆是騎驢覓驢,白費辛苦,曷勝冤屈! 然非經此一番艱辛參究,本真何由得見? 祖師用心亦良苦矣。

  參話頭固須起大疑情,方能隔斷妄想、妄念,打破無明,從而親見本真。否則,即不起作用,參到驢年,亦無由開悟。此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也。但伶俐漢,實不須費多少手腳,吃多少辛苦,用若干年來參究。只于祖師們一句無理路話頭劈面摔來而自己無理可申,無言可答,無心可心時,回光一瞥:這諸念皆空,而有一明明不空者知諸念之空,這是什麼? 即可以大悟矣。

  祖師們的無義味無理路話頭,不是硬要你答出個道理來,而是要你於無言可說,一念不生時反省這「不會」的是誰? 如問師:「如何是佛? 」答曰:「東山水上行。」或曰:「燈籠緣壁上天臺。」使你摸不著頭腦,逼你言語道斷,心行路絕,你此時雖然無念可生,但非如木石無知,只於這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回光一瞥:「這是阿誰? 」則參禪事畢矣。

  不能於斯悟者,參話頭起疑情,經多年的苦心孤詣,確能大徹大悟。但這還要明眼師家適當的鉗槌鍛煉,相機隨宜的提示和關鍵時刻恰到好處的點撥方能圓成。如一個人閉門造車般的盲參瞎練,就很難開悟了。如果疑情提不起,而在念話頭,那就更無望了。

  降及近代,參禪同仁大都起不起疑情。如參「念佛是誰」,他們不在「誰」上著力參究,而在口裏念「念佛是誰」,這就失卻「參」的作用了,以致雖經多年用功而不能開悟。今日禪宗之所以衰微若此者,不皆由人才寥落,缺少真悟之士傳承弘揚,淪為「法卷傳法」之故歟?

  念「念佛是誰? 」還不如念阿彌陀佛。因為念阿彌陀佛,有佛力加持,將來可藉以往生西方淨土;念「念佛是誰」,既不能起疑情而開悟,也不得佛力加持而生西,除種一點善因外,恐怕別無收穫了。

  現代參禪同仁既不能起疑情,又因工作關係,無法花二、三十年的時間來辛勤參究,倒不如仿效古法直接指示學人見性的方法,為來參者開發自性。讓他們悟後綿密保任,勤除習氣,以臻圓滿,而造就廣大人才,振興聖教,或較為得計。

  講到直指學人見性,定會遭到諸方的反對和責難。他們因久習於參話頭見性,總以為不經自己刻苦參究而悟得的,不是見性。所謂「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書上看來的,或經他人指授的都無用,一定要自己真參實究打開來的,方是真悟,方才得力。話是不錯,確實須自己做功夫,做到妄念消融,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消殞,方為親證。但是現階段的禪和子疑情起不起,話頭參來無用,打不開本來,見不著本性,才不得已為相應時節因緣而改古法為今用啊!

  講到佛性、真心,其實以直示而一念回光薦得者,與苦參數十年薦得者,乃至與修心中心密法,以佛力加持而薦得者,卒無二樣。不過其中力用略有不同而已。一念回光薦得者力最薄,遇事不得力,常為事境所牽,作不得主;苦參數十年薦得者力最勝,以多走冤枉路故,腳勁充厚,遇事能運用自如,無有走著。但力薄者只要不得少為足,時時提高警惕,在行住坐臥處,日常動用中,精勤鍛煉,將曠劫多生的執著妄習漸漸除盡,也能上上升進而臻于圓滿成就,此本是古德指授教化後人之軌范。

  關於參話頭,古德也並非沒有微詞。如廣慧璉禪師上堂示眾云:「佛法本來無事,從上諸聖儘是捏怪,說些微妙的奇言奧語,惑亂人心;後來教參話頭,更是強生枝節,壓良為賤,埋沒兒孫。更有雲門、趙州、德山等輩死不惺惺,一生受屈。老僧這裏即不然,即或釋迦老子出來,也貶向他方世界,教他絕路去。何以故,免得喪我兒孫。老僧與麼道,你等諸人作麼生會? 若於這裏會者,豈不慶快! 教你脫卻衣衫,作個瀟灑地衲僧在;若不會,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這則說話,說得多少透徹、剿絕,那裏有我們商量用心處? ! 我們大家只要安分守己,隨緣就活,不妄自舉心動念,節外生枝地亂起知解—要脫離生死,修行悟道,要成佛具智慧辯才、神通,要建立佛國淨土……當下即是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不用費什麼手腳即便恢復天真佛性,歸家穩坐,樂享太平。

  於此可見,明心見性不是非參話頭不可的。即在唐宋時,諸大祖師也多有精要的直示。茲略舉數例如下:

  永明壽禪師云:「自古佛祖心心相授,並無一法與人。只教你執定金剛王寶劍,斬斷一切所知、所見、所聞、所覺、所悟,只剩這赤條條、光裸裸,一塵不染,一絲不掛的,便大事了畢。」並作偈云:「化人問幻士,空谷答泉聲;欲會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真淨文云:「佛法至妙無二,但如實知自心,則究竟本來成佛。」有頌云:佛性天真事,誰云別有師? 穿衣吃飯處,謦 掉臂時,惟吾自心用,何嘗動所思,眾生皆平等,日用自多疑。又云:不擬心思量,一一天真,一一明妙,所以迷自心而眾生,悟自心即成佛。

  佛果云:「但只退步,愈退愈明,愈不會愈有力量;異念才起,擬心才生,即猛然割斷,令不相續,則智慧洞然,步步踏實地,自然得大解脫。」

  雲門云:「你諸人無端走來這裏覓什麼? 老僧只管吃飯屙屎,別解作什麼? ! 」又云:學者不信自心,不悟自心,不得自心明妙受用,不得自心安樂解脫。心外妄有禪道,安立奇特,妄生取捨,縱修行,落外道、二乘、禪寂、斷見境界。

  大慧杲云:「至理忘言,時人不悉,強習他法,以為功能,不知自性是個微妙大解脫門,具足一切妙用,從古至今,無少欠缺。猶如日輪,遠近斯照,雖及眾色,不與一切和合,靈燭妙明,非假鍛煉。為不了故,取於物象,但如捏目,妄起空華,枉自疲勞,若能返照,無第二人,舉措施為,無非實相。人每言自根鈍,試返照,看能知鈍者,還鈍也無? 」又示汪彥章云:「若自生退屈,謂根性陋劣,更求入頭處,正是含元殿裏問長安在甚處耳。正提撕時是阿誰? 能知根性陋劣底又是阿誰? 求入頭處底又是阿誰? 妙喜不避口業,分明為居士道破,只是個汪彥章,更無二個;只有一個汪彥章,更那裏得個提撕底,知根性陋劣底,求入頭處底來? 當知皆汪彥章影子,並不幹他汪彥章事。若是真個汪彥章,根性必不陋劣,必不求入頭處,但信得自家主人不及,並不消得許多勞攘。」「妙喜者已是老婆心切,更須下個註腳:人位即是汪彥章,信位即是知根性陋劣求入頭處底。若于正提撕話頭時,返思能提撕底,還是汪彥章否? 到這裏間不容髮,若佇思停機,則被影子惑矣。」

  諸如此類的坦率真誠、悲心為人,使人當下見性的直指明示,翻閱禪錄,真是指不勝屈。一方面固是諸大祖師老婆心切,毫無保留地欲人同出苦海,共證真常;另一方面也可於此看出悟心證道不是非參話頭不可。我們只須于師家明示下,豁然省悟,深信不疑這能起功用的就是我人自己的本來面目,沒有什麼玄妙奇特,只要於行住坐臥間綿密保任,與自己的著相妄習作鬥爭,漸漸底將它除淨,即能臻于玄奧。

  如或疑此直指明示的方法,學人悟來恐不得力,也可另換手法。就學人來問時,用一句無理路的答話摜過去,逼得他無言可答,無理可申時,指他回光一瞥而親證本來。如問:「如何是佛? 」答曰:「面向西看東。」學人聞後因無理可循,必然一呆,不知所措,即追問:「這無言可對的是誰? 」他必更不會。再追問:「這眼目空動,欲言不得,欲罷不能的還是你自家的本來面目否? 」學人于此必然有省,如再不會,可更進一步指示:「欲親見佛性,會取這『不會的』,別無其他! 」我想,經這一番詳示,再不會,恐怕就不是吾道中人了。

  這直指見性成道法門是一超直入的雄偉心法,他是誕生王子,不假外在功勳,所以不用習禪定和一切有相修法,誕生王子必定接位稱王;一切有為禪定修法,功夫再好,只是立功受獎的週邊大臣,永遠不得為王。所以六祖說:「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我們能確認這無知的靈知就是我們的真心、佛性,毫不懷疑,真是了不起的大事因緣,沒有福德的人是擔當不起的!

  但是話要說回來,確認這尊貴無比的佛性後,不能荒唐放逸,以為到家無事。須嚴加保護,妥善長養,使其內不隨妄念流浪,外不為物境牽流,日就月將,漸臻圓滿,才得真實受用。否則,狂妄無羈,任其走著,則一無是處。非但生死依舊,而且未得為得,也將沈淪惡趣,可不慎哉!

  講到保任,原非難事。只是平日動蕩慣了,易被妄念和物境牽流而忘卻保任,往往隨妄念流浪了好多轉,跟物境遷流了許多時,才猛然省悟,所以功夫不能成片。這保任功夫的難,就難在時時不忘記。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絕非虛語。我們倘能提高警惕,集中心力觀牢心念起處,不隨之流轉;任何事物當前皆不粘染,不消三五年,即能打成一片。

  復次,「保任」功夫是由淺入深的兩部功夫,不是一回事。「保」者,保護也;「任」者,放任也。做功夫先從保護下手,如嬰兒降生後,須妥善保養,以免夭折一樣。等有為的保護功夫做到圓滿,在日常動用中毫無走著時,才能進入「任」字功夫。任其自由行動,要坐便坐,要行便行,毫無拘束,方能進入無為正位。更向上,渾化其無為之跡,無所謂無為不無為,鎮日如癡如呆,饑來吃飯,困來打眠,方得真實受用。但如因做「保」字功夫時,用功過切,看得過緊,時間長了,呆如木雞,死而不化,則又非是。故做功夫有三難:一是認識本來,立穩腳跟,無所狐疑難;二是認識本來後,綿密保任不忘難;三是不死保護,活潑放任難。過此三者,則天上天下唯爾獨尊矣!

  或問:「大慧杲禪師斥諸方靜坐觀心為默照邪禪。今子教人於直指見性後,綿密觀照,保護真心,豈不落入默照邪禪之列? 」答曰:大慧斥諸方為默照邪禪者,以諸方不知有—不識本性—只在那裏空坐,徒勞無益,更有落入死水、無記之虞,所以斥為邪禪。今我們大家先識本性,而後加以綿密保護,不是空保;是有主、知妙有的保,猶如有了孩子後加以養育的保,不是沒有孩子的空保。這和大慧斥責的邪禪截然不同,不可混為一談。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在修法的途程上如此重要,就更突出了直指的重要性和關鍵性。

  直指見性既如此重要,諸大祖師能為學人開發自性,令其當下悟者,而免迂回曲折地多走彎路,真是功德太大了。禪門五宗的諸大祖師能為學人暢曉無疑地直示真心的,代不乏人,但其中說得最直接痛快,令人聞後即能悟道的莫過臨濟祖師。他非但把如何是當人的佛性及這性在什麼處說得一清二楚,而且把悟後如何做保任功夫以及功夫向上升進的歷程,也用「三玄三要」毫無保留地表泄出來。不似他宗把說到嘴邊的關鍵話又咽了回去,使人反而生疑,摸不著頭腦,這大概就是今日他宗皆絕響,唯臨濟尚能延續的原因吧。

  臨濟祖師開示學人說:我與諸佛不別者,乃認得這說法之人,聽法之人,他是無依的人,他是諸佛之母,諸佛皆從此出。又云:豎起眉毛,挺起脊梁,露出巍巍堂堂這說法之人、聽法之人,便是活佛活祖。又云: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出入人之面門。又云:欲識此無位真人麼? 即今說法、聽法者是。又云:人要求真正見解,不要求殊勝,殊勝自至。何以謂之真正見解? 你四大色身不解說法聽法,脾胃肝膽不解說法聽法,虛空、物境不解說法聽法,是什麼解說法聽法? 是你目前歷歷的勿一個形段孤明,是這個解說法聽法,若如是見,便得與佛祖不別。又云:你欲識佛祖麼? 只你能聽法的便是,如信不及而向外求,設求得者,皆是文字名相,終不得他活佛活祖之意。又云:約山僧見處與世尊不別,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 六道神光未曾間息,若能如是見得即是一生無事人。又云:你欲得生死去住自由,即今識取聽法的人,無形無相,無住處,活潑潑地應萬般設施用處,只是無處所,覓著轉遠,求之轉乖,號為秘密。……

  臨濟祖師見得真,說得苦,將「說法、聽法」的人反覆叮嚀囑咐學人的話,多不勝舉。總是要人當下信得及,識得透,才能了畢大事。我們後輩學子果能于斯識得本性的端倪,毫不懷疑地於行住坐臥中加以綿密保任,消盡妄習,圓證菩提,方不辜負臨濟公赤誠為人的本懷。

  至於「三玄三要」更是臨濟公心詣。因他用心細密,親歷過來,說得清楚透徹。他說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須具三玄,一玄門須具三要。這三玄三要,我們要細細參透,方知由初悟,漸臻圓滿的玄奧。但歷來諸方對這三玄三要究竟是哪三玄哪三要呢? 各執一詞,爭論不息,相持不下。如古塔主、洪覺范、張無盡等,有的說是藉此為塗毒鼓聲,一死便休;有的說是截斷眾流,壁立萬仞,偷心全死而悟本來;有的說似清涼寂滅幢等。惟古塔主獨排眾議,謂臨濟公既說三玄,應還他三玄,怎可以一語而概之。乃採集言句表彰三玄,但於中又遺漏幾要,不無支離破碎之感。在此眾論紛壇,莫衷一是之際,汾陽昭禪師乃以一偈而概之曰:「三玄三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月菊花新。」他是臨濟公第五代孫,他說難分,誰敢再分。以是三玄三要之詣,塵封高閣,決無有再提起者。迨至清初天童密雲悟禪師的法嗣三峰禪師出世,進問乃師本宗初祖三玄三要的的旨,悟師以汾陽昭偈答之,三峰不肯,請師清楚明晰地指出三玄是哪三玄? 而且一玄有三要,三玄就應有九要,九要又是哪九要? 不可籠統顢頇地說一句事難分而作罷。因此引起師弟不睦,更因此爭論。清雍正帝目為犯上,阻止三峰語錄流通,焚毀其書,致今日無從查閱此公如何申述三玄三要之玄旨,誠為莫大的憾事! 於茲無可奈何之際,謹就諸先賢關於三玄三要之論述,擇其適合為近代人用功之軌範者略錄之於後:

  臨濟公說「一句中具三玄」。在要弄清三玄之前,先要明白這一句是哪一句,不明白這一句又何從透三玄呢? 原來這一句就是上面說的「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即今說法、聽法者是」。這一句最關緊要,是三玄三要的總綱。明白這一句,識得本來面目,才可往下談玄要—用功的過程。否則,如紙上談兵,空說無益。

  所謂說法聽法的無位真人,即本來本真,不因造作,不用修成而無依倚的本色道人也。我們現在能說法聽法的不是四大色體,乃各人目前歷歷孤明而無形相的「靈明妙覺」。我們會得這個「妙覺」,只為初悟,習氣未除,自救不了,需要歷境練心,上上升進方能與佛祖把手共行。所以臨濟公把這段歷進的途程分為三玄三要。

  從這句說法聽法的無位真人上因各人的根基和所悟的深淺不同,分為三玄。是哪三玄呢? 第一是體中玄,第二意中玄,第三是句中玄。蓋從悟得的妙體上發而為之的大意,由意產生妙用拈出而為言句。臨濟公于每一玄,各有一句說話,今為讀者易於明瞭契入起見,將三句提示,顛倒過來,由淺入深的從第三句中玄開始分段略說如後:

(1) 句中玄:「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

  這句話就是說我們看木偶戲,木頭人會動,全靠人在裏面抽線。教我們由此明白我們之所以能言能行全是佛性的作用,離開佛性,這個色體就如木頭一樣,不能動彈,藉此提示而明悟本來。但這只是初悟,執著習氣猶在,故此時自救不了。但在悟後,只要不放逸,不得少為足,精勤綿密地做保任功夫,即能除盡習氣而了斷生死。故這裏就功夫上進的程式分為三要:

初要,初悟時脫離諸相,識得本真,是為句中玄初段。

中要,既識本真,習氣猶在,即當綿密保護,不可稍懈。

上要,以自己保自己,則有想像光影,思欲離之,但功力不夠,猶不能忘。此時任你保護嚴密,但有相而不能忘,所以臨濟公說自救不了。

(2) 意中玄:「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 」

  斯道妙理難解至於不可以言解,斯真妙矣。既妙至無可言解,則起念來問者,豈不錯乎? 即善問如無著菩薩者,至此亦無能措詞。蓋無為法門,其初已悟截流之機—即識得本來—入於正位,則群流—妄想—皆斷。漚和者乃水中之泡一起一滅和而成塊也,任你百千萬億有言說的問答漚塊,怎能負擔得起截斷眾流的大機大用? 意思是任你百千問答,終歸有解,豈能如無解之妙解,一齊放下,無問無答當下即截斷眾流,而端坐證無為。這裏就功夫進度也分三要:

  初要,接句中玄上要,因保任功夫綿密,能離卻想像光影,然猶有離在意中。

  中要,功夫更加綿密,忘卻「離」字,遂入無為正位。身心輕安,受用無比。其始也返照之意多;今也變返照而為寂照,端拱無為,一無事道人而已。

  上要,此時無所謂功夫,無功之功,其功甚大,即無為亦渾化其跡,無所謂無為矣。此時不求神通變化,而神通自來! 到此地位已明兩玄六要,可以教化人天,故臨濟公云:此句薦得可以為人天師。

(3) 體中玄:「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

  此三要不是上面說的初、中、上三要,而是身、口、意三要。上面說的三要乃返本還原,自家大事了畢者;此三要乃印開心地—朱點—發百千萬陀羅尼,建立化門,起度生之妙用者。為度生故,身則外現威儀;口則隨機對答;意則智悲雙運。以此為印,開發心地,廣大無邊,凡一切料簡、與奪、權實、照用、賓主,不必擬議而自然歷歷分明。( 試問:東西兩堂二僧同時出來下喝一聲,還分得出誰是主誰是賓否? ) 這裏也分三要:

  初要,功夫妙到極處,則妙不能久炫其妙而返淡,此淡乃功夫妙到盡極處,返而為淡,不是未曾歷過意中之玄要而妄言淡者。淡如水,水無味,同愚人一樣,無識無知,穿衣吃飯而已。

  中要,我們本體本來如此,今復如此,並無增加。斯理實非妙字能盡,惟淡字好,但大家一入淡則覺孤寂而飛走去,惟智者能安而樂之。淡雖無味,然無味中有一至味在。原來不是色,不是空,不是一,不是萬,不是凡,不是聖,不是境,不是物,不是有為,不是無為,不是亦不是,於行住坐臥,動靜酬酢往來之中而歷歷孤明,如朗月當頭,推之不去,攬之不來,總無絲毫接續斷滅,影響之相。

  上要,至此難於開口措詞,世尊見文殊、迦葉白椎竟便下座,古來諸禪德至此便拂衣歸方丈。惟曹山禪師有一句話可用來明此上要。僧問曹山:「朗月當頭時如何? 」山曰:「猶是階下漢。」僧曰:「請師接上階。」山曰:「月落時相見。」諸位讀者,月落後莫非即漆黑一團,不見光明了麼? 非也,這是功夫到究竟處,渾化相忘,毫無痕跡,猶如吾人在空氣中而忘其為空氣也。此時如有人進問一句:「月落後作麼生相見? 」我即向他禮拜了退。

  可見我們做功夫到究竟地,一點影響也沒有,假如還執著神通變化,則失之遠矣! 所以臨濟公說,到此地位可以為佛祖之師。

  這臨濟公直指人見性成道的三玄三要心法,自從汾陽昭說「事難分」後,後人大都不敢再分三玄三要的內容究竟是什麼玄要? 只顢頇籠統地說一聲「泥彈子」或「喝」一聲而掩飾過去。講到喝,如真透過三玄三要達到究竟地,這喝非但當得起三玄三要的最高點—「三要印開朱點窄」,即三世諸佛也為之喝退;如只籠統顢頇地「喝」,則張三李四哪個不會喝,這喝值得什麼狗屎橛!

  棒喝在禪宗的作用頗為廣博而微妙,德山棒、臨濟喝是響徹古今的宗門風範。不知有多少豪邁英俊之士於斯豁開正眼而歸家穩坐,可見其作用之微妙,有非言語所能表達者。茲舉一則「喝」的公案供養大眾,以略窺其微妙:

  宋徽宗時,當朝太尉請諸山長老來家開無遮大會,當時禪宗的大德圜悟勤也在座,徽宗皇帝也著便衣來會隨喜。會間有華嚴座主提問道:「在我們教下講來要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祗劫,而禪宗則說一棒一喝即能證道,這和佛所說大相徑庭,不能使人無疑。今宗下大德在此,如一喝能透得賢首五教,則能使大家信服,棒喝確有此功效;如透不過五教,則所謂棒喝能使人成道者,便同魔說。敬請宗下大德來開示愚蒙。」

  時圜悟以目視淨因成禪師,成會意,乃對大眾曰:此問題很簡單,不值前輩長老解答,由我少長老來試答。要透五教,先將五教的教義立明,以免下喝時混淆不清:

1、小乘教:小乘著有,以有法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證為義。

2、大乘始教:乃真空絕相之理法界,以一法不立,一塵不染為尚。

3、大乘終教:以非空非有為義,空有雙非,乃空有皆不住之事法界。

4、大乘頓教:以即空即有為義,空不礙有,有不礙空,乃空有雙運之理事無礙法界。

5、大乘圓教:以非空而非有,非有而非空,圓融無礙為旨,乃佛祖心髓之事事無礙法界。

  成舉罷問座主:「五教之義旨是否如此?」主曰:「如是如是」。成乃大喝一聲,問眾曰:「還聽見否?」眾曰:「聽見了」。成曰:「那末是『有』了,可透小乘教」。歷久聲消,成問眾曰:「還聽見否?」眾曰:「聽不見了」。成曰:「那麼是『空』了,能透大乘始教。」成進云:「現在無聲,剛剛有聲,是非空;剛才雖有而現在則無,是非有,這非有非空能透大乘終教了。再則,現在說空,因剛剛有才說空,如剛剛無有,現在無從說空。那麼,說空之時有在空;例此,因空才說有,如無空說什麼有?故說有之時空在有,這是相對相成的,這就是即空即有,即有即空,透得過大乘終教了。再說大乘圓教非有而非空,非空而非有者,我一喝不作一喝用,做一切事毫無去留、粘染。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未嘗掛著一根絲;不動身心而日應萬緣,端拱無為而妙用恒沙;說無之時,周遍沙界,說有之時,纖毫不立。諸子百家,百工技藝,莫不如此,此大乘圓教圓融無礙之旨也」。大眾聞後,莫不信服讚歎,徽宗在座也點頭不止。

  這則公案啟示我們,舉凡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莫不是真心的妙用,只要我們於識得它後,不忘保任,時時處處在事境上磨練,將舊習除盡,即能起大機大用,圓證菩提,正不必參無義味的話頭也。但如習氣深厚,執著堅固的人,雖能識得這說法、聽法的人,但因定力不夠,看不見妄念起處,無從著手保護;于物境當前時,更無力轉換,就可擇一與自己習性相應的法門,如數息、念佛、參話頭或修心中心法等,加上打坐,增加定力,庶幾可於行住坐臥處不忘保任,而于最後圓成徹證之功矣。

  大機大用

大機大用

  學佛原為得真實受用,瀟灑自在,起大機大用,利益群倫。不是為了求神通玄妙,炫耀自己;更不是死坐在黑山背後,常住滅盡定中如木石一般不動的。

  講到大機大用,人們往往要想到神通玄妙上去而不知大機大用就在尋常。這非但現在的初心佛子不知,即昔鳥窠禪師的侍者亦不明此機用,而怨禪師不為開示法要,擬辭別他往,對禪師說:「往不蒙和尚慈悲開示法要,今擬告辭他往。」禪師曰:「我要吃茶,你拿茶來我飲;我要吃飯,你拿飯來我吃,這不是佛法麼?」侍者恍然有省——原來這飲茶、吃飯與拿茶、取飯的就是我人佛性的機用。可見,要會佛法的大機大用即在這極尋常的應酬、談笑中。我要茶,你拿茶來,這是大機;你拿茶來,我接而飲之,這是大用。同樣,你拿飯來,我接而食之,與其它的一切日用都是大機大用。所謂真實佛法,即在尋常日用中。假使我要茶,你拿飯來,我要飯,你拿茶來,這就亂了套,非但不是大機大用的佛法,連世法亦不如了。

  馬祖大師在禪林中是最為人稱道大機大用的大宗師,試看他與百丈師徒間的機用接引便可略見一斑。一日,百丈隨侍馬祖遊山次,祖見一群大雁飛來,舉手指問百丈曰:「這是什麼?」丈舉首一看,答曰:「大雁。」(可惜許,當面錯過),祖見其見指不見月,著在境上,待大雁飛過,更問曰:「甚處去也?」丈舉首不見大雁,乃曰:「飛過去也。」(猶自不惺惺)。祖見丈一味著境粘心,不會其機,錯認定盤星,不識其用,乃更施妙手,扭捏其鼻孔進問曰:「又道飛過去也。」丈負痛出聲:「方悟祖之機用。」原來祖指東而問西,是教其識得這舉手指物的是誰,而就路還家,非祖連大雁亦不識也。更於負痛處逼問:飛過去了沒有。乃知這知痛知癢的本性不動不搖、不來不去、沒有過去未來的,因而於痛下有悟。

  丈一日侍馬祖立次,祖目視床角上掛的拂子,丈問曰:「即此用離此用。」蓋丈于初悟後已會當即則即,當離則離,以此探問于祖。看他古人一動一靜,偶然觸目聞聲處,皆會之於道,所以進步神速。我們如果亦這樣朝於斯、夕於斯,流離於斯,顛沛於斯,孜孜兀兀用功觀照,豈不亦進步迅速?只可惜時下的佛子懶散散的,不痛切用功,鎮日忙在搞神通、弄玄妙上,不在心地上用功,因而唐喪了光陰,耽擱了前程,豈不可惜!祖見丈順其語脈有落處,不了結,乃針對曰:「汝爾後怎樣開口說法接引後人?」丈乃取下床角拂子,舉示祖(不妨是天然妙手,不說而說妙示,但有落處了也)。祖見其仍隨語脈轉,著在即上,乃用百丈之槍刺他曰:「即此用離此用,」丈更將拂子掛床角上。在一般人看來,這一著妙到顛毫,掛去拂子,一切無著,清清爽爽,乾乾淨淨,當無語可說了。殊不知未脫馬祖語脈,又著在離上了。祖乃震威大喝一聲,丈當下一驚,耳聾三日。

  諸位讀者,百丈耳聾三日,是被馬祖真個震聾了三日什麼聲音都聽不見了嗎?風聲鳥語即不聞,雞鳴犬吠亦不聽,逢人說語只見嘴動不聞其聲了嗎?不是的。他是於這一喝下,剿絕了即離之見,淨裸裸、赤灑灑,內不為見聞覺知所牽,外不為一切色所染,又不落空,真實現成。可憐眾生,歷劫多生不曾見到的大寶藏一朝徹見欲放不能,欲進不得,鎮日如癡如呆,落在裏面三日而後才放下。此回雖然徹悟,但還耳聾了三日,不無漸次之憾。汾州聞云:「悟即休,說什麼耳聾三日。」石門曰:「不經三日耳聾,怎麼能悟?」汾州聞云:「我與麼道,較他石門半月程。」信非虛語也。後黃檗來參馬祖,祖已遷化,丈乃將悟道因緣舉示黃檗,檗聞之即吐舌,並盛讚馬祖:「真乃大機大用!」丈聞後更徹,因深讚曰:「子甚有超師之見! 」此百丈良心語也。

  講到機用,舉凡一舉一動,莫不是大機大用,只隨順時節因緣,衷心毫無委曲,無所滯著即是。所謂縱橫自在、收放無拘。翠竹黃花皆是玄機,活殺與奪,莫非妙用。宗下大老證到最後,皆有此大機大用。如南泉斬貓,歸宗斬蛇。皆具活殺自在手段。但有人看到這些公案,往往透不過,心中不免起疑:斬貓殺蛇豈不犯了殺戒?大修行人怎會有此喪生害命的行徑?斷不是事實,恐怕只是寓言,用以表示殺卻心中之貪著、嗔恨、鬥毆等妄念而已。

  大約是在1956年,有一位胡老大德在上海靜安寺為大家開講《指月錄》,講到這則南泉斬貓公案,就對大家說:「請不要做真實斬貓會,這只是寓言。如龐公云:護生須用殺,殺盡始安君。乃殺盡自己心中之貪、嗔、執著妄習也。」這話亦對,但要看用功人功夫到什麼程度,若果功深,到了活殺同時,殺就是活,活就是殺,非但活殺無所區分,而且毫無區分之跡,就不妨是事實了。當時座下有一位老參,不肯其說,起立云:「這只是你老的證境,可不是王老師的本懷,王老師無此殺活之見,雖斬猶活,不妨實有其事。」胡老不肯,倆下發生爭執,正于此相持不下時,不知哪位老參作貓叫一聲,眾聞 然驚悟,爭執乃息。

  關於這則斬貓公案,南泉之意原非要斬貓,只要兩序有人出來道得一句印心語以發明心地即得。奈無人會此意,道不得救貓之句,南泉一語既出,即隨手揮刀殺之。其時兩序或者並非無人,但要進一步看南泉作略,究竟如何?不肯出來道一句以救貓,亦未可知。待後來趙州回,南泉告以往事,趙州脫鞋頂頭而出,南泉讚曰:「子若在,即救得貓兒也。」

  茲試將此密意略示於後:解此者,咸謂趙州識得殺貓者是誰,而示以脫鞋頂頭上者,亦誰也。其實古人作略,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有出處,非只說明頂鞋者是誰也。識得頂鞋者只是悟,要起大機大用才是末後。鞋是穿在腳上的,今以頂頭豈非倒行逆施?兩序為貓而起爭吵,固倒行矣。王老師為此而殺貓,知者固不論,不知者豈不要謗法而壞正法輪,亦逆施也。今頂鞋而出,非但將兩序僧眾打入其中,即王老師亦一網打盡。王老師固非弱者,趙州雖出,亦不放過他,說一句大似讚歎語道:子若在即救貓兒。此語好似讚歎,其實用意不善。如綿裏藏針捏不得,一捏即刺手。如溈山師徒遊山次,溈山坐石上,有一飛鳥銜一紅果供于石前,仰山云:「吾師威德,飛禽亦知供養。」溈山云:「子亦不得無份。」其中底蘊,諸仁者還識麼?

  講到這裏,偶憶一則現代公案。抗戰時期,虛雲禪師隱居重慶,成都信眾擬親懿范,請南懷瑾的師父袁煥仙去請,袁至重慶與虛老相見,寒喧後乃致問云:「成都禪者有三種不同的看法:(1)悟後須真修,(2)一悟即休,不須再修,(3)修即不修,不修即修。請問和尚這三種看法,哪一種最為正確?」此問看來平常,其實是宗下主驗賓之問,端將手銬腳鐐甩在你面前,看你是否上當,自己去套。虛雲是當代作家,不上其當,答云:「天下烏鴉一般黑。」以後二人即王顧左右而言他,不再交鋒了。

  此事由袁老將始末情形致信與成都的賈題韜居士,當時大愚阿 黎亦隱居成都,看了此信說:「袁老問得好,虛老亦答得妙,但下刃不緊,可惜許。」賈問云:「怎麼下刃不緊?」愚公云:「放過袁了也。」賈進問云:「怎麼答才不放過?」愚公云:「回答他:『你是哪一種?』」 即用其人之槍還刺其人也。由此可見宗師的問答真非尋常,其中大有文章,非同兒戲。又如真淨文與佛印等禪師一次茶會,佛印到遲,真淨禪師問:「為何來遲?」印云:「為著草鞋在真淨肚裏過。」真淨禪師云:「被我吞了。」印云:「可你吐不出。」真淨禪師云:「吐不出,把你屙出。」宗師交鋒,不同凡響,全視機用功夫深淺而定進退也。

  要啟發大機大用,先須識得本來面目,否則談不上大機大用。要識得本來面目,並非難事,因本性不在別處,充滿目前。惜人皆不識而錯過,都因這一「性」字,皆想到高深玄妙處去。哪知道目前能見能聞、能言能行的「這個」即本來人,若離此別尋,則愈尋愈遠,愈覓愈不見矣。當二人相對、四目相視,直指這能視的是誰?便可一超直入,毫無難處。真淨禪師有頌云:「人人有個天真佛,妙用縱橫總不知,今日分明齊指出,斬蛇舉拂更由誰?」這指示,多麼直截了當、坦率痛快,禪師家老婆心切毫無遮攔地將真心舉似學人,叫大家不用費什麼疑情,毫不吃力地當下悟去,從而開啟機用,多麼慶快!密宗亦不兩樣。密宗最高深的阿底約嘎心髓所說的法要完全與禪宗一致,亦是直下開示見宗,使學人當下識取靈妙真心,會取法、報、化三身的妙用。大圓滿擊椎三要說:「清淨無念了了分明是法身,光明朗照是報身,觀—切法相如幻如化,隨緣應用,毫無住著是化身。」這和臨濟祖師所說:一念清淨心光即法身佛,一念無分別心光即報身佛,一念無差別心光即化身佛。本性圓具三身,不須身外求取。如出一轍,所以有一位大寶法王說:「最上乘的密法即是禪,禪是最高深的密法。」確是真實不虛之說。可惜現在的佛子多不理解此理,妄自分別,修禪者視密為外道,修密者執神通而非禪,搞得冰炭不同爐,此皆不通各宗各派真髓之過也。

  我們要啟大機大用,只要於識得本來後,綿密保護,在事境上精勤鍛煉之用,除去所有粘著、疑滯、貪嗔等妄習,運用純熟,自然融入大機大用之境。千萬勿被這「大」字嚇倒,想到高深玄妙中去。一切機用,盡在目前,只於臨機無滯、無疑即得,一落疑滯即飛去矣。

  如百丈野狐公案。當僧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答他不落因果,原無甚過錯,乃自生疑而落狐狸身。可憐眾生,五百年後猶自不惺惺,幸得百丈慈悲為他釋疑道:「不昧因果。」方才將這一疑團放下,釋然而化。「不落」、「不昧」,相差一字,意境大有死活天淵之別,但在達人份上確無絲毫分別。以佛性天真,一絲不掛,一塵不染,一法不立,因因果果向甚處去著,死即無有,活從何來?其間還容是非、正誤否?這野狐能從不昧處悟去固幸甚,如能從不落處悟去,則海闊天空更勝一籌。臨化去,還要百丈做亡僧禮火化,更是粘著,而百丈亦俯從其請,亦不免混身落草,落在因果中矣。

  我們做功夫於識得本來後,只時時注意保護本真而不忘,保到純熟處,亦不死保不放,而任其自然,極微細的妄念亦看得分明,不隨之流轉,最後即渾化相忘而起神通妙用,觀察群機,如觀掌紋,施以相應之妙用如探囊取物,正不必別求遠取,著力於斯而惶惶不可終日也。但此種功夫亦因人而異,有的現身即現前,有的須待脫卻這肉殼後方能現前。大家只要安心用功,去其妄習,不企求神通玄妙,將來一定能啟發神通,得大機大用,不然者將成道無望矣。

元音老人 心密三祖

  • 宗脈傳承 1997年12月2日,元音阿闍黎親自傳授印心宗輩代訣於淨明上師,並諄諄教導:傳法不可馬虎,傳承更應嚴謹,心密的傳承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像某些宗門那樣最後只剩下個法卷傳法,更不能跟搶佔地盤一樣去壟斷佛法及佛弟子。
  • 傳法風格 元音阿闍黎論著《略論明心見性》面世,啟教界以悟入為根本,振聾發聵;《佛法修證心要》出版,示學人行真修之大道,刻骨銘心。 為輔導後進進修、釋疑、除惑,其他論著尚有《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心經抉隱》、《大手印淺釋》、《淨土指歸》、《楞嚴要解》、《心經大義》、《中有成就秘笈》。
 佛弟子 © 2004-2022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