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如何達到大徹大悟》

1. 手印不要主動放下來

   手印放下來了,我們說這個手印儘量不要放,雖然說入定了我們可以不管手印,但是這個手印不要自主地把它放下來。這個手印自主地放下來就是懶惰性起來了,惰性起來了那麼我們這個定境它隨之會消失。所以說不要著在境界上,儘量地把印結好,起碼上座的時候印要結好。你打坐坐了兩個多小時以後,這個手印慢慢地這麼降下來,降到一定的程度,你看我們這兩手是夾住的,手印降到這裡它也就不下來了,除非你自己主觀意識把它放下來,否則它不會掉到這麼低的。
   也有師兄說沒力氣,如果是真的入禪定了,不存在沒力氣這個說法,禪定是很大的力量,它不是體力它是心力。我們知道心力是向上的,心力它是往上走的,所以隨著你定的程度不斷深入,手印它還會相應地提高。這個手印掉下來了,有師兄說是體力不夠支撐不住了的原因,其實這與體力不夠無關(只和心力有關),這體力跟心力是兩碼事,沒有關係的。
   還有的師兄說這是脫落了,脫落了手印就散了,我說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啊,沒有說這個脫落了手印就散了,脫落跟手印散不散沒有關係。
  

2. 了了常知,一切不住

   我們說這境界是不可得的,千萬不要停留在境界上、著在境界上,著在某種境界上,那麼這個打坐就不是那麼如法。
   所以,也不要以為這個脫落就是一個很好的境界,是我們要追求的,凡是境界都是生滅相,我們所講的脫落它是那麼一刹那,但是我們不是住在相上,不是住在什麼都沒有上,而是回歸到了了常知上。像我們有師兄說:哎,跟我坐隔壁那個師兄老說有什麼境界,又空掉了,又忽地一下子沒了,什麼都沒了,各種各樣的境界出現,我怎麼什麼都沒有發生呢?我就說了,什麼都沒有正好。為什麼什麼都沒有正好呢?了了常知,什麼都有是了了常知,什麼都沒有同樣是了了常知,這都不會錯。所以說什麼都沒有正好嘛,什麼都沒有起碼來講你不會去追求那個境界,不會跟著境界跑。所以境界來了我們同樣是不理睬它、不管它、不跟它跑,那什麼都沒有就更省事了,我們這迴光返照,知道什麼都沒有的又是誰呢?所以這就不會錯過了。
  

3. 心不亂就是定

   我們說這個座上,不要做任何的追求,不要求開悟,不要求解脫,不要求根塵脫落,也不要求能所雙忘,也不要求入定,一切無求。其實無求是真正的定,有求那就不叫定,無求才是真正的定,我們說心不亂就是定啊,不求也是定。你不管入什麼定都好,楞嚴大定也好、金剛大定也好、四禪八定也好,都沒有離開一個基礎──心不亂。所以只要心不亂就是定,心不亂跟心無求它是一回事。

4. 如何參“念佛是誰”

   我們說這個禪宗它講參話頭,參“念佛是誰”,雖然他要參一句“念佛是誰”,但他並不是在這句話上面去做功夫,也不是在“誰”上面去做功夫,而是在參的過程當中,“念佛是誰”它這裡面有個能所,把這個“念”和這個“佛”一同參落,也就跟我們所講的能所雙亡是一樣的,“念”和“佛”相融並消。所以我們說這個念佛是誰呢,就跟我們所講的念頭起處是一樣的,念頭起處。所以我們說觀照直接就是在念頭起處做功夫,這念頭起處又是啥呢?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又是什麼呢?我們越來越方便了,前念已過、後念未起,這個時候了了分明的靈知,這個大家就能夠體會到。所以這個都是一種方便,但是它都是有關聯的,那我們在座上所體現出來的正是如此,能所雙亡,能念之心所念之咒相融並消。所以,往往參“念佛是誰”要參幾十年,但是我們這個持咒打坐如法的話,在幾年內就可以讓它相融並消。所以說相融並消的話,它既然是沒有能所我們就不要去找境界,找境界就不對了,找境界又生出個能所來。

5. 脫落見性不是一種境界

   我們說這個脫落見性它不是一種境界,但是我們絕大多數的師兄都認為它是一種境界。凡是所有的境界,如果說這個境界,雖然它跟我們平時面對的境界是不一樣的(比平時的奇特),但只要是境界就是有生滅相的,它就不究竟。所以說,你著在境界上就是著在生滅相上,有生有滅怎麼會是佛性呢?佛性是不生不滅!佛性是不生不滅、非空非有的,所以它跟境界沒有關係,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自性當中。

6. 不生不滅就是即生即滅

   那今天下午有個師兄也說來著:不生不滅;我又來了一句:不生不滅就是即生即滅。因為你要去找個不生不滅很不好找,即生即滅、了不可得這就是不生不滅。我們所講的不生不滅、非空非有,和我們平時所講的不即不離、不取不捨它也是一回事。所以,佛經上面管我們這個諸佛自性稱之為如如不動、無所從來。

7. 能所雙忘也是有反覆的

   問:在定中的時候呢,有的時候還是妄念紛飛,這個時候就感覺咒與妄念是並在的。
   答:對。
   問:但是呢,覺得那不可能並存,並存哪裡還有妄念呢?所以就想把咒聽得清爽一些,當想聽得清爽的時候呢,咒與妄念都沒有了,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就這樣老是反覆,有什麼辦法能夠讓那個功夫定力更深一點?
   答:那就一直持咒嘛。
   問:一直持,持一會兒就是在心裡持也持不動。
   答:能持得動,持到實在持不動了,它這個咒也提不起來了,妄念也沒有了。
   問:一會又來了。
   答:嗯,對,它這個有個反覆的過程,所以我們說這個能所雙忘它也不是一下子就啥都沒有了,它有個反覆,反反覆覆,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這個就說能所雙忘的力量還不夠,那我們最好還是硬持著咒,持一會它還會出現雙忘。所以,這個時候還得看看這個手印,手印對我們這個能所雙忘的幫助還是挺大的。
  

8. 現在本無心

   問:好,上一次您開示的時候,三心不可得,像過去、未來心不可得嘛,以此觀照座上座下可以促成那個一片,但是那個現在心是如何理解和觀照的?特別是在座下生活工作當中,咋界定什麼是現在心呢?
   答:現在本無心嘛,沒必要去確定它。我們說找個現在心,當你找到現在心,它即刻就變成了過去心,所以說了不可得,就是了不可得,你找它幹什麼?找了它還是了不可得。
  

9. 全身心上下都有記憶力

   問:座下觀照的時候,感覺有時候就是思維邏輯非常清晰,記憶力也超強,有時候就感覺會丟三落四。
   答:它跟記憶力沒有關係,我們所講的覺受是整個身體都在覺受當中,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它都有記憶力。但是我們平時所講的記憶力,只是停留在大腦上,其實從我們的修行角度來講,全身心上下它都有記憶力,跟你大腦的那種健忘啊、忘失啊沒有關係。所以,你可以細細觀察自己,有時候這個氣溫稍微降兩度,你就知道該去穿衣服了;稍微再上升兩度,你又知道該脫掉衣服了。身體他是有記憶的,他能夠做出很敏感的判斷,所以全身上下都有記憶力,每個毛孔都有記憶力。
  

10. 打長坐容易出現長定

   問:老師,我在座上定相現前的時候,總是進去一小會就出來了,為什麼不能夠長時間入定?
   答:由小定到大定有個過程,你長時間打長坐它就容易出現長定,長時間的入定。我們師兄們是參加了已經是三個七了,您是一個七吧?
   問:一個半。
   答:一個半,而且我們在座的師兄,在這次沒來打七之前,以前都是經常打長坐,所以想要有定境必須要有長坐。你這次也體會到入定是怎麼樣了,雖然短暫,但是這個定呢,兩個小時內它是不會出現的。
   問:我一座當中會出現幾次或者是多次,但時間都很短。
   答:我們所講的平時兩個小時的打坐,他一般不會出現定境。他這個入定跟翻種子有關,種子翻到細妄念、微細妄念,他才會出現定境,翻出來粗妄念的時候,他是不會出現定境的。所以這功夫,時間越是加長,打坐時間越是加長,功夫做得越細,這個妄念變得越微細,我們這個定力隨之就會加強。
  

第四個七第一天(2014-01-12)
這一集開示了如何達到大徹大悟的三個條件,六字明與心中心法的作用;並指出打七過程中,第七識轉活過來的時候,要把第七識打死;又講解了脫落見性不是一種境界,座上要一切無求,以及心不亂就是定等內容。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