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08 痛和不痛都与“我”无关(2019)

答:人人皆有一顆本妙覺性。 問:那我們怎麼迷失的呢?不是本有嗎? 答:有迷失嗎?說話的是誰?迷失了嗎? 問:要是我們本有的話,那為什麼我們打坐還是痛呢? 答:痛啊?痛是因為有業,有業障、有業力的作用。 問:打坐消業障。 答:對,打坐消業障,有業障就得消。 問:那我們消業障,針對這個本性又有什麼關係啊? 答:有關係啊,有關係。 問:有關係嗎?怎麼有關係呢? 答:痛你知道嗎? 問:知道啊。 答:這個“知道”就是自性的作用之一。 問:自性的作用。 答:作用之一,所以通過痛也可以知道自性的作用。 問:但是很痛很痛的時候,我們怎麼透得過去啊?透不過。 答:透不過去就受嘛。 問:受? 答:受了就可以不受。 問:受了就可以不受? 答:對,受了就可以不受,通過受來培養不受的力量。 問:不受的力量? 答:這叫受而不受。要不要試一下? 問:可以啊。 答:來,過來,試一下。坐這裡來,你看,你捏自己,你可以知道自己承受的能力。 問:知道。 答:知道哦。這個能力是有深有淺,有大有小哦? 問:嗯。 答:那這個有深有淺、有大有小,是誰在感受它呢? 問:我啊。 答:肯定是你,這個時候不能說是“我”,因為這個我是你妄認的“我”,就是“我”也是個名相。啊,這個是我啊,痛的是我,不痛的也是我,痛和不痛的都是我,究竟有幾個我?是不是有無數個我啊? 問:無數個也是一個。 答:對,無數個也是一個。那麼無數個,是起了分別就有無數個,不起分別就只有一個。 問:不起分別就只有一個。 答:不起分別嘛,你看痛的也是我,不痛的也是我,痛不痛的也是我,這不就有三個我啦? 問:對。 答:這就是起了分別的我。如果不起分別就是一個我,我知道痛也可以知道不痛,同時痛不痛都與我無關係,這就是一個我,這個我叫了了常知。 問:感恩上師。 答:了了常知就不會錯過了,不管痛不痛都沒錯過,時時刻刻都在起作用。 問:睡覺的時候呢? 答:你不是知道睡覺嗎? 問:知道。 答:知道睡覺也是在起作用。 問:感恩上師。 答:好,這跟上師沒什麼關係,這是你自己的功勞。

2   509 “入流亡所”就是知道咒在(2016)

問:上師,我請教一下,那個如果念得快的話,就是感覺好像各種念頭挺多,如果念得慢,一個字一個字地念呢,就好像清淨一些。 答:嗯,以念得快為準。 問:好像它去…… 答:要翻種子。 問A:那上師,那念快了它有時候字就模糊了,有時候就是不自覺地就停了……念不清楚了。 答:你那個是執著,執著咒語,執著每一個字。 問A:就是想把它念清楚。 答:念清楚是剛開始,要講聲聲入耳,字字分明,所以就要念清楚。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妄念和煩惱都特別大,所以這時候要求這個咒要念得清清楚楚,它是對治你那個妄念和煩惱。但是你老停留在這上面了,你就會發現修了幾年沒什麼進步,是吧?你這個可以總結一下。 問A:它實際上也是,念快了…… 答:所以我們說知道咒在,就是我們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有一句話“初于聞中,入流亡所”。“入流亡所”就是知道咒在,但是沒有每一個字都清清楚楚地住在上面。如果是住在上面就不叫做“亡所”了,“亡所”就是不住,“入流”就是知道咒在,但沒有去執著在咒上,這叫做“入流亡所”。

3   510 把知道放在咒语上(2015)

師兄:就是我感覺到,在座上要專注在這個咒語上,怎麼到現在還是很難啊? 上師:你知道你在說話嗎? 師兄:知道啊。 上師:你這個知道就是心咒啊,怎麼會難呢? 師兄:我就覺得這麼久了,怎麼還不能專注在這個咒語上? 上師:嗯,你要把知道放在咒語上,你就叫專注在咒語上,你要不把知道放在咒語上,那你就不是專注在咒語上。

4   511 不管妄念,只管持咒(2015)

師兄:上師啊,就是它前面這截是沒有妄念,但是偶爾它出現一個妄念了以後,它就自己流過去了,然後再沒有妄念。 上師:嗯。自己過去了。你講的是念念,不是一個,不是一個兩個,念念都是如此,你停留了才會有一個兩個。 師兄:停留啊? 上師:對啊,你住在念上了嘛,才會有一個兩個。你有沒有住在上面啊? 師兄:我覺得我一直在念。 上師:你是在持咒吧? 師兄:對,在持咒。 上師:持咒你是持咒不斷吧? 師兄:對。 上師:持咒不斷的話這個念頭它閃爍得很快,你沒有停留下來,所以念念這個流轉、流逝得也很快。念生念滅,與你無關。 師兄:對,是無關,但是我就是感覺好像一個就過去了,還是在念,一個又過去了。 上師:你講的是一陣一陣吧? 師兄:哦,可能也是這樣。 上師:如果是一個一個的話那是很粗的妄念,一陣一陣的你是看不清楚的。 師兄:有時候也會知道,有時候又不知道那個是什麼,反正就知道那個是妄念。 上師:只管咒在就行了,別管其它。

5   512 不是每一座都有粗住、细住(2015)

上師:粗住、細住,這是必然的。 師兄A:每一座都會(出現)。 上師:不是每一座,從你剛開始修行,一直到最後的證道這個過程,它是必然要出現的。 師兄A:那就是每一座過程當中,是不是都從頭開始? 上師:不一定,有的人上座直接就入定了,他已經超越這些了。不是每一座,是整一個過程,整個修行的過程都會出現。

6   513 不要停留在字字分明上(2015)

問:上師,現在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那個持咒的時候,怎麼說呢?最後…… 答:你怎麼說我就怎麼聽。 問:字字分明的時候我覺得很好,比較攝心哦,不知道我目前這個階段,但是那個咒能聽到,知道有咒在的話,已經是完全聽不清了,只知道在那兒持。 答:咒在吧? 問:咒在。 答:咒在就可以了。 問:但是我覺得字字分明能抓心,注意力…… 答:不需要字字分明,咒在就可以了,你這個階段是超越的階段,超越了字字分明,超越字字分明才能夠進入念念分明。 問:那好像那個心就……注意力感覺沒有那個字字分明那麼集中,攝心好像攝得力量不強,就隨它了,就反正那個咒…… 答:挺好,在進步嘛,沒關係。 問:哦。 答:這個過程是對的,方向也對,只是不要停留,不要停留在這個境界上。

7   514 不要执着字字分明(2015)

上師:不要去執著念念分明,不要執著字字分明,執著它就沒有進步了。我們師兄們老是搬出老人的那個開示:要字字分明,一個字一個字聽得清清朗朗——這是個過程。但是老人後面講的“入流亡所”,有沒有人搬出來說啊? 什麼叫“入流亡所”啊?那你要把“入流亡所”搬出來,那元音老人講的不是自相矛盾啦?那是個過程,它不存在矛盾。所以好多人執著這個字字分明啊,修這麼多年了還在字字分明,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入定,一直強調字字分明,他都不敢念快。 師兄:你念快它會打成一片,找不到咒,所以今天才明白了,都明白了。 上師:我們在講嘛,字字分明它跟念念分明是一致的,就說你想做到念念分明的時候,那肯定首先要字字分明;那我們所講的心念耳聞,它是跟念念清淨相應的,相應點是念念清淨;再到下面去,能所雙忘,它跟一念不生是相應的。那你要停留在哪裡啊? 師兄:一念不生,是不是這個過程之前有點昏沉? 上師:都是個過程,字字分明跟這個念念分明它是相應的;然後下一步,就是心念耳聞跟念念清淨是相應的;再下一步,能所雙忘跟一念不生是相應的。你如果有執著,那就停留在某一個位置。 師兄:那個是不是就壓念? 上師:有停留了那不叫壓念,你看停留在哪裡,停留在壓念方面就是壓念,停留在境界上就是境界嘛。所以你看我們禪宗祖師說的多好啊:“有佛在急走過,無佛在莫停留。”持咒也是一樣的。

8   515 不愿意提咒是懒惰的表现(2016)

問:上師,念那個六字大明咒的時候,有時候那個後面那個“吽”,我有時候會變,有時候念“嗡嘛尼唄美吽(第一聲)”,有時候念“嗡嘛尼唄美吽(第四聲)”,到底念哪個? 答:以念為主,不以音為主,以念為主,念咒嘛,沒有說念音。“嗡嘛尼唄美吽(第三聲)”。(眾笑) 問:要是反復地總打一個這個妄想或者妄念,總是打這樣的妄念。 答:有這個過程,沒關係,這些都在變化。 問:它是和過去的這些種子有關係嗎?只是換了一種形式? 答:都有關係,但都沒關係。沒關係是你怎麼換都無關緊要,所以叫沒關係。 問:就是那妄念成片的時候跟妄念特別多的時候,這個時候咒提不起來,那這個時候你的妄念,是在種種子還是在翻種子了? 答:這個時候不是咒提不起來。 問:嗯。 答:而是你不想提。不願意提,這時候是一種懶惰的表現,所以一定要提起來。 問:就感覺這個妄念特多,這個咒剛提起來,這個妄念又出來了。 答:你這個煩惱太大了,把你的菩提心都給蓋住了,所以一定要提。 問A:上師,我們剛上座的時候,念咒的時候呢,它就一身的熱,會出汗,當你念著念著,然後慢慢地靜下來,然後只聽咒的時候呢,就是很平靜下來,那身體的話呢就屬於一種涼的感覺,然後突然一陣風,冰冷,身體又感覺到冰冷了以後,這個時候我們能解印下來加點衣服什麼之類麼?很冰冷。 答:可以。 問A:算不算斷? 答:斷也沒關係嘛,沒關係嘛。 問A:這兩天就經常出現這種。 答:是啊,可以呀,沒關係呀。因為你已經產生掛礙了,你要是沒有掛礙就無所謂,已經產生掛礙了,那還是下來換吧,換或者披好嘛。因為一產生掛礙了又往裡面種種子嘛,種掛礙的種子了。

9   516 持咒从口念耳闻到心念耳闻(2016)

問:那次問上師說:座上持咒很辛苦的時候、吃力的時候……上師說,就不持了。哎,好像一說了,它就過去了,那個問題。 答:(對某師兄)哦,你過來啦。(眾笑)是啊,我們持咒、念佛念到念不出來了,也相當於念到無念了。 問:那以前我聽上師說:念到念不出來,就是沒有妄念啦,才是出不來,它是很清淨的。我是自己很累,但是一堆妄念,又念不出來,我就覺得它是業障,但是上師說“不念”,好吧,那我就不念吧。坐在那一下,後來又可以念咯,它可能是…… 答:可以稍微停一下。 問:嗯,它可能是緩解過來了。 答:念到氣上不來了,也念不動了。 問:呵呵,可能太疲憊了。 答:停一下也能夠緩解一下。 問:對對,所以那個時候我自己還在納悶,我說:“上師不會以為這是我念到,都沒有妄念了,咒也斷掉了,就這種情況叫我不念吧?”我說,“好吧,就當這麼做吧。”哇,它也真的是過去了。因為以前也聽過說:座上只要你是還有想念咒的這個心,不管怎麼樣你都要把咒提起來,它一直心裡面有這個糾結,所以現在念得疲憊不堪,也狠命地想把它提起來,不行的話就提那個音調,換來換去,換來換去,都提不起來。 答:咒還是念得比較輕快吧? 問:還有就是上師,聽您說的那次,有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咒一直“嗚嗚嗚”這麼過去,你要是想聽,專注地聽,根本聽不出那些咒。然後你想故意把它停下來,自己出聲地念,它又闖出來。 答:也是一樣的。 問:然後不管它,你就聽,但是它自己走。 答:知道咒在。 問:但是有時候不是自己念呢,上師?不是自己嘴巴在那裡動,你自己嘴巴、嘴唇動都跟不上那個(節奏),所以後來我也嘴唇不動了,我就這樣聽了。 答:不是嘴唇啊,是舌根在念啊。 問:有時候舌根它也不動啊? 答:舌根是不動的嘛。 問:我還以為一直舌根在念它會動,所以有時候…… 答:舌根也是由動到不動的,熟練了就不動了,熟練就成自然了。 問:以前我一直以為這個不知道咒輪是從哪裡來的,所以自己一直……它太快了,自己嘴唇跟不上的時候,我一直在那裡嘴唇故意在動,然後又把它拉起來,後來聽上師您說了,我也不管它了。 答:從嘴唇到舌頭,從舌頭到舌根,這個距離是最短的。 問:這是什麼啊,上師? 答:這個距離是最短的。 問:最短的? 答:所以先是嘴唇動——口念耳聞。念了念了之後,嘴唇越動,它那個頻率就越微,到換到這個舌頭動的時候,已經是心念耳聞的開始了。

10   517 持咒的方法—尾音上提(2015)

問:想請上師念給我們再念一遍。 答:哪一個?你說持咒,那個咒音? 問:對對對。 答:我們元音上師當年說持這個咒的時候,那個尾音要往上提。這樣力量就大,而且也輕鬆愉快。尾音要往上提,你看(上師示範),那尾音都是往上提的,而且你這個加上微笑。 問:上師,不是都一聲嗎? 答:一聲是這樣的,他那個一聲是所有的咒都是念平音,但是你念快的時候,它音調還是會往上調,自然的。

11   518 持咒的过程—粗住、细住、微细住、微细流注(2017)

問:我現在有個問題,我打坐沒什麼問題,也不覺得全身有什麼不舒服,只是我覺得我念得很…… 答:你這樣,你先聽我講吧,我如果說了哪裡有問題了,你再說。因為這裡面有很多師兄是剛來的,我是借你的話題跟大家說,借題發揮。 就是說剛開始,要強調字字分明,這是因為我們對這個咒,還不是特別的熟練。而且剛開始持咒的時候,特別煩惱,特別難受,所以說我們這時候強調要字字分明,用字字分明來攝持住我們的心,不讓它跟著煩惱,跟著妄念亂跑,此時強調的是字字分明。而且這個時候要求持咒的速度也不是那麼快,就保持一個比較勻稱的速度,比較均勻的速度。這就是你剛才所講的:是不是要字字分明啊?是,剛開始都要字字分明。 那一般來講,絕大多數的師兄,在四個月到半年之後,如果說我們持咒再停留在字字分明上,我們就會發現,心總要跟妄念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粗住了,粗的妄念開始出現了,而且這個妄念它雖然是粗的,但是很連貫,能連貫在一起,所以我們持咒的速度,相應地要加快了一點。雖然這個基礎還是在字字分明上,但是速度稍微加快一點,有個過渡期,這過渡期也有幾個月左右。 然後開始進入細住,“微細”的“細”,“仔細”的“細”,這個“住”,就是“住房”的“住”。我們後面講到“微細流注”的“注”,又跟這個“住房”的“住”不一樣了,因為那個“注”是無住的,沒有執著的“注”。“微細流注”的“注”是像噴水一樣噴出來的,很急、很快、很密、很細。 問:像大河一樣流水? 答:像虛空一樣。所以到了“微細流注”的“注”,讀音是跟這個“住房”的“住”是一樣了,但是字表達出來的意義已經不一樣了。它是像噴泉一樣噴出來的。所以你看,粗住過渡到細住,細住再過渡到微細住,這都是“住房”的“住”。因為有停留,有執著在,所以用“住房”的“住”。所以到了微細流注的時候,這叫心念耳聞,它是對應的。前面用口念耳聞,就是要字字分明。到了粗住,還是字字分明,但有個過渡,慢慢地往“知道咒在”過渡。

12   519 持咒的过程会出现反复(2016)

答:有些階段咒慢了妄念也進不來。 問:不是,我的意思是說如果要是咒是快的,但是你知道妄念在,那叫插進來嗎? 答:不是。 問:你跟它跑了才叫插進來,對不對? 答:也不是。 問A:插進來是咒斷了。 問:不是。 答:也不是。我們說階段不同,你不要猜嘛,猜不是很累? 問:我說我。 答:你呀,你不存在這些問題呀。 問:我存在呀。 答:存在什麼問題呀? 問:我覺得我咒快了,妄念還是插得進來。 答:妄念插進來?你是有妄念在吧? 問:對,我知道,我知道。 答:有妄念在那是翻種子啊,我們所講的妄念插進來是啥呢?妄念進來以後,把持咒給壓住了。 問:沒有。 答:那就不是了,你就不是這個問題了。 問A:她糾纏了好久。 問:因為你念到輕安了,它還是會有,我跟你說有畫面嘛,就是你看過以前的回憶就會翻,“唰”的一下。 答:那個沒關係。 問:那個我好像又變粗住了。 答:不是,不是,不一定的,不一定的。 問:我怎麼又退步了。 答:粗住也沒關係,它會反反復復,也沒關係嘛。 問A:進步嘍。 問:謝謝上師,阿彌陀佛。

13   520 持咒的换调和节奏问题(2015)

問:我覺得就是座上的話,可能上半段時間可能會輕安,以後持咒可能也會比較輕鬆自在,下半段以後,好像把咒提起來都很吃力,然後不停地換那些調也是…… 答:不要換調,不要換調,吃力的時候你可以把咒放一放。 問:就一直換、換、換。 答:你要把咒放一下,你覺得吃力就可以不持咒的。等到你覺得又能夠持咒了,很輕鬆持咒了,再把咒持起來。 問:那不持咒就坐在那裡觀照? 答:對,坐在那裡還是坐嘛。 問:我就一直想提,然後換不同的調。 答:那你這是在打妄念了,還升調呢,打妄念了,不要打妄念。 問:我是為了不想把咒給斷了。 答:沒關係,咒該斷就斷嘛,是吧?咒是有生滅的,本來無生滅。佛號跟咒語都有生滅,自性無生滅。 問A:沒有咒,沒有佛號,就讓它妄念跑嗎? 答:嗯,我們不是對你說的,對他說。你看他坐在上面,他這個咒本來是要斷掉的,他怕咒斷掉,拼命地生起妄念,讓這個咒變成五花八門的音樂,(眾笑)各種調嘛,各種調不就是音樂了嘛。 問:對呀,以後提起來之後,覺得那個咒很不熟悉。 答:是啊,變成唱咒了,不用,咒該斷就斷嘛,當機立斷。你還在上面又分別作意了,給它加上各種各樣的調。 問:我是想把它提起。 答:好了,你不知道方法,這一交流知道了:當斷即斷,不要執著它。 問:它是因為累了提不起來,不是說我自己想…… 答:沒關係的,你試試看嘛,試試看。如果你覺得只是累,提不起來,那你還要提的話也可以,但是不要再給它配樂。(眾笑)好吧? 問:好,阿彌陀佛。 答:好,阿彌陀佛。 問B:上師,我有一類似的問題,但是我的問題不是配樂,我是那個節奏它會變來變去的。(眾笑) 答:那你要繼續念。 問B:繼續念? 答:對。 問B:而且它口水比較多的時候,它會不斷地打斷…… 答:沒關係,你就咽口水嘛,這個是養生的一種表現。 問B:但是它不斷地有,它就不斷地會打斷。 答:沒事,沒關係,有就有嘛,有你就咽下去嘛,這個不算斷咒。 問B:然後它因為吞口水而節奏被打斷一會兒。而且它有時侯持不動了,有時候力氣好像不夠,有時快有時慢,那就節奏不斷地在變換,就感覺好像比較亂了。 答:沒關係,亂也沒關係,對,翻種子嘛,沒關係。 問A:就是快慢可以調,但是不要給它配樂,不要變調。 答:對。 問B:我中間斷句的節奏是好像有變化的,有的是斷在前面,有的斷在後面,我感覺後面也產生變化了。 答:這個問題不大,你配樂也會覺得累的,配樂也是暫時的,它是階段,分階段的。所以一切相皆是生滅相,這個相有生必定有滅,所以它這個形態會變來變去。聞者不變,聞性不變。 問B:但速度是盡力加快嗎?還是說我舒服就好了? 答:嗯,現在沒到加快的時候,到了加快的時候你都不用問了,自然會加快,因為加快是輕鬆自在的,不是勉強的。所以不要作意地加快,作意地加快也快不起來,也會累。 問B:節奏斷,變換就讓它變換了也不管了,隨著它自然去變就行了。 答:對,萬變不離其宗嘛,就別給它加上各種調就行了。 問B:斷句,中間斷了無所謂斷前斷後,還是不管它了? 答:無所謂。有所謂就斷不了了,還有一個所謂在肯定斷不了。 問B:有時侯聽得不是因為那個斷句,聽得不是太清楚了最後,也無所謂了? 答:了了常知嘛。九點了大家去休息吧。

14   521 持咒的目的是最终达到念念清净(2015)

師兄:上師,我想問一下:我這兩天突然有時候念著念著,在座上啊、座下啊,念著念著把咒變了,不是我們這個咒了,成了“唵嘛呢達哩吽啪吐”。 上師:這個你不用管它,不用擔心,所有的咒語到我們念到念念不住,念念不隨的時候它就是一個種子,不停地在那裡翻滾,已經不是咒了。因為咒的作用就是引導我們,它有一個過程:首先是念念入耳,接下來是念念不忘,一直都在持咒,再下來念念分明,之後到念念清淨——是個過程,修行的過程。這個咒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最後達到念念清淨,到念念清淨的時候才會出現一念不生。所以持咒作用在這裡,而不是說啥時候我們都要有個咒在。什麼時候都有這個咒在,一直停留在念念分明上,永遠不會出現念念清淨,那就不會有一念不生了,持咒的過程就是這樣的。

15   522 持咒的速度是经常变化的(2016)

問:上師,咒的速度問題我再問一下。 答:好,來吧,一分鐘120遍。 問:我那個120遍倒是有。 答:有哇? 問:有。 答:那就可以了嘛。 問:但是它那個快慢那就是說…… 答:變來變去嘛…… 問:不是變來變去,我感覺還可以更快,但是,更快就不穩定了。 答:那還是會有變化嘛。 問:怕更快,它會突然呢接不上…… 答:就120遍左右就行了。 問:就行了? 答:對。 問:好,但是120遍我覺得還好像還慢一點。 答:不會,可以,對於這個妄念跟咒語合為一體是足夠了。 問:好。 答:形成咒輪是夠了。 問:但是我感覺還沒那麼連貫,還是一句一句…… 答:可以,你不要跟著感覺跑嘛。 問:哦,但是我再往上,我覺得還可以往上提就更快,但是就不穩定,容易掉下來。 答:那是呀,會掉是吧,掉也是對的嘛。 問:掉也是對的? 答:那你就提快一點讓它掉嘛。 問:好,還是穩定好,(眾笑)那還有就是持咒…… 答:掉了就根塵脫落了嘛。 問:哦,這樣的? 答:還是它他掉啊。(眾笑)

16   523 持咒的调治方法(2015)

師父:有時候我妄念很大的時候,是嘴皮動,但是妄念還在打,好像一邊還在持咒,妄念還在滿天飛。 上師:那是對的,那是種子翻騰。 師父:哦,那個時候不需要我停下來一字一字地再去把那個咒念清楚。 上師:妄念跟咒語是同時存在的。 師父:我甚至那個咒都聽不清楚了。 上師:那肯定,無聲之聲怎麼能夠聽清楚呢? 師父:我本來持得就是很清楚的:“嗡嘛呢叭咪吽、嗡嘛呢叭咪吽。”結果妄念來了,我好像連嘴皮是不是在動我最後都不知道了。 上師:那你就觀察一下嘛,是不是在動啊? 師父:那不妄上又加一個妄念嗎? 上師:那好過你不知道啊,完全不知道也不行啊。我們說知道咒在啊,你是來了一句“我都不知道咒在不在”,那這還得了? 師父:是啊,妄念真的是大的時候,我都真的不知道咒在不在了。 上師:妄念大的時候你咒語還要變大,要加快速度嘛。 師父:那個不知道咒在的時候已經不知道去加快。 上師:可以極力追頂啦。 師父:因為我又不知道那個了。 上師:這個時候可以極力追頂了。 師父:我就不知道怎麼叫極力追頂。 上師:就是念的速度快了嘛,速度非常快,非常快。 師兄:這個時候可以用力吧,是吧? 上師:極力追頂也不用用力呀。 師兄:也是不用用力。 上師:輕鬆愉快呀。 師兄A:這是他的極力追頂。 上師:各人的極力追頂不一樣,表現的手法不一樣。 師父:我就一旦拉回來了,我就快速地加快速度。 上師:嗯,加快速度。 師父:因為妄念多的時候,拉不回來的時候還追不起來,一旦覺醒的時候那才能夠加快速度。可能跟偏慢有關係,我的速度還有點偏慢。 師父:現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妄念大的時候不知道咒在不在,就是覺醒了就快速拉回來了。 上師:昨天到現在座上你體會了沒有呢? 師父:昨天座上就是我說不要是字字分明了,但是感覺就好像妄念那就直接管不住了,好像已經飄得很遠了。 上師:管不住了,飄了很遠了,讓它飄嘛,沒事。 師父:啊? 上師:管不住了,這個妄念管不住了。 師父:我試了一下,好像不太…… 上師:讓它飄嘛,飄得很遠,飄嘛。 師父:飄得好遠,我又回來,然後…… 上師:回來的時候清爽不? 師父:回來不清爽。回來我說:“哎呀,趕緊。”過一會兒又走了,不像以前我拉回來很快就拉回來了。 上師:以前是怎麼拉的? 師父:以前我就:“噢,完了,跑遠了。”我說趕快“嗡嘛呢叭咪吽、嗡嘛呢叭咪吽”,把注意力集中到咒上。 上師:就是加快速度。 師父:這個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咒上了。 上師:集中一下就行了嘛,集中一下之後就放下了嘛,不要老集中,也不是完全地不理,就是說提示一下,咒語還在,可以了。那時候馬上要放下了,不能夠老是執著在這個“咒語還在、咒語還在”上,不能老這麼去想。這個要自己調節一下:就像手中捏這個小雞一樣,手鬆一點它要跑了;用重一點,把它捏死了。所以說既不能夠捏得太緊,又不能夠讓它跑了,就是這種調治方法。你看我們說這個持咒:不緊不慢、不即不離、不取不捨,還再加上一個不壓不隨。不壓不隨、不緊不慢、不即不離、不取不捨,記住了吧? 師兄A:記住了。 上師:記住啊,要不然一下子又忘了。不壓不隨,不緊不慢,不即不離,不取不捨。 師父:這個不取不捨是取什麼捨什麼?是指的取咒還是捨咒嗎? 上師:沒抓住它,也沒有捨掉它。 師父:也沒抓住咒,也沒捨掉咒。 上師:沒有執著它,也沒有去放棄它。 師父:是指的咒嗎? 上師:嗯,咒啊。由咒入定,定是什麼?定就是念,念力就是定嘛,心力嘛。 師父:嗯。還有一種情況,一個是跑得很遠覺察了,還有一個就是妄念在翻,然後嘴皮還在動。 上師:你放過風箏沒有? 師父:放過。 上師:跑遠了,拉回來兩下,又放開了;又跑遠了,又拉回來兩下,就像放風箏一樣嘛。 師父:但如果是同時在的情況下,還需要拉嗎? 上師:不需要拉,就這樣,不壓不隨。 師父:我知道嘴皮在動,但是聽不清楚,一邊還在打妄念,一邊我知道嘴皮在動,這種情況下…… 上師:你是用這個方法,同時並取就是這樣子。

17   524 持咒方式的比较(2015)

問:就是我的感受以前我持咒按我自己那種方法…… 答:不要停留我在回憶上。 問:就是很平淡地持過去。 答:你應該講你此時此刻,我們所講的此生就是此時此刻,而不是說這一輩子。你看我們說“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餘果”,指的是此時此刻,不是指這一輩子。 問:這是我的一個體會。 答:那麼你所體會也好,不要停留在回憶上,不要說,哦,我以前怎麼樣,其實你問的是現在的問題,不是以前的問題,就是此時。 問:就是持咒的方式。 答:對啊。 問:持咒的方式的話,按照上師的那個持咒的方式很快就覺受就很多,但是如果很平靜地按照自己那種持的話就是一座都是很平常很平常又很散亂地過去了。我就在糾結,是說按上師的那個還是按我自己的? 答:都要用,也用你自己的,也用上師的,看看哪個好嘛。 問:上師的好。 答:那就可以了。

18   525 持咒卡住也是翻种子的现象(2016)

問:上師,您看有時候在座上,持那個咒很輕快就持下去,那一座就比較容易,有時候是會出現什麼,持著持著很輕快,再持下去“格裡絆噠”,然後再持下去那個舌頭都打結了,持不動了。 答:別講得太詳細嘛。(眾笑) 問:得把這個描述給你聽啊。 答:我知道,不用描述,我們剛才都講過了。 問:那咋辦呢? 答:涼拌,不辦。 問:不辦,隨它去? 答:嗯,不隨它去咋辦?(眾笑) 問:有沒有對治的辦法? 答:不住就是對治了嘛,你要去住它幹嘛?對不對? 問:這肯定跟我們翻種子那個過程有關係。 答:就是翻種子,是的。 問:對,有時候它就卡在那兒。 答:都是翻種子,所有的現象都是種子。 問:嗯,我知道,上師昨天開示過。 答:卡在那也是種子。 問:它就是卡住你了,你就是持不下,就是這個種子讓我持不下去,那我就不持唄,我就閉著嘴看著它。 答:嗯,對。啊?哦,不持了? 問:我持不下去了。 答:持不下去就不持了嘛,持不下去自然就停頓了嘛。 問:是,也就是…… 答:停頓了就是定了,定不?定不定? 問:定,心定。 答:定就對了嘛。 問:沒啥,沒什麼那個……

19   526 持咒时不需要舌头顶住上颚(2017)

問:那個舌尖要不要往上頂? 答:舌頭抵住了怎麼念咒啊? 問:不需要哦。 答:啊,對呀!好多師兄說舌頂上額,那不是持咒的方法。那是靜坐。靜坐啊,南老是修靜坐的,他不是持咒的。我們徐老——徐恒志他是指導修淨土的。十六觀經,他要觀想。觀想它也是屬於淨土的,他不用持咒。他坐在那裡觀想,所以舌頭也要頂住上面的。但是我們是持咒的,你舌頭抵住上顎了,你怎麼持咒啊,持給我聽一下。所以法門不同啊,法門不同,方法就不一樣。當然,你這個下座以後觀照可以抵住。 問:它這個能所雙忘有的時候,可能嘴巴是張著的,也有可能也有的師兄嘴巴就閉著的。 答:對,這個是因人而異啊。

20   527 持咒时嘴巴一定要动(2017)

問:上師,那個座上時間長了以後,持咒好像就亂得很,嘴裡邊就好像胡念的一樣。 答:你嘴巴有沒有動啊。 問:動的。 答:嘴巴動就不怕,嘴巴不動那就是在打妄想了。 問:嘴巴一直在動的。 問A:今晚心崇師還在教我們,說這個問題,好多包括包括我自己也是,就是師父說是什麼,你以為你在持咒,實際上你只是在想咒。這個我覺得好多師兄都有這個問題。 答:是啊,是啊,很多師兄都是這樣,很普遍的一個現象,他以為那叫做心念心聞,嘴巴不動了,舌頭也不動了,坐在那裡幹想,以為這叫心念心聞,實際上我們所講的心念心聞就是一心不亂,那是能所雙忘之後才出現的,那叫心念心聞,就是一心不亂,別無二心,如果還有妄念在就不對。 問A:上師,那有的時候感覺好像是在持咒,然後又感覺好像有那個妄想,或者又感覺看到什麼東西,那個就是心裡面都嘴還在持咒呢。 答:這個你要自己體會。你能不能知道你嘴巴在動啊? 問A:我有的時候在動,有的時候就感覺嘴巴沒動。 答:那你念的速度慢了,持咒的速度慢了。你嘴巴是在動,但是速度慢了,有時候感覺不到。 問A:我有的時候感覺好像是妄想,但是又不像是妄想。 答:我們為什麼要強調這個持咒嘴巴一定要動啊?嘴巴不動種子翻騰不出來,八識田沒有辦法轉成如來藏心, 我們這八識,第八識轉成如來藏心必須要靠心念耳聞。所以這嘴巴是一定要動的,嘴巴不動,它轉不了。就是我們出現了能所雙忘了。那微細流注被打掉了,出現能所雙忘的時候,嘴巴還是在動的,只是這個咒變成了一個阿字,咒沒了,能念之心所念之咒沒了,就變成了一個啊字,他還是在念的,不是說沒有咒了,不是說不念了,而是說他還想念,只是咒沒了,變成了一個阿字,一開口就是阿,就這樣了,因為相對應的妄念已經被打掉了。這時候叫做正念現前,正念是清淨無比的。就我們所講的了了常知的佛性現前了,就是一心不亂了。

21   528 持咒速度和妄流相应(2015)

師兄:嗯,然後就是持的這個咒,提不上去速度,不能進入很深層次那個入定的狀態。 上師:慢慢來,那個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勉強去做。 師兄:所以今天呢,我也就是說提高這個持咒的速度。 上師:這個持咒的速度是跟你的妄流相應的,你如果妄念轉得很快,咒的速度自然會加上去。 師兄:所以今天提高這個速度,也是沒有進去? 上師:它會自然加上去的。 師兄:就是不要強迫自己。 上師:對,要自然而然。 師兄A:有時候打個妄念持個咒吧?好像咒沒了,我在想一個事。 上師:咒沒了,就繼續坐。 師兄A:就在想某一件事呢。 上師:那不行,你是偷懶了不持咒了,不是咒沒了,是你不念了。 師兄A:就是後來想到了趕快念,但是中間多長時間沒念我不知道。 上師:重打一座,這種情況要重打一座。 師兄A:重打一座。

22   529 持咒速度慢了不能入真定(2016)

問:上師,我那個在定中的時候,有的時候會出現那個畫面。出現畫面以後呢,然後就覺得身體好像定住了,動不了了,打個比方,那個定中出現了要去吃飯的畫面,然後動不了,定住了,那這個是個什麼情況啊? 答:就是定住了嘛,畫面只是一個虛幻相,你為什麼動不了了? 問:我想那在定中嘛,正好自己也被……還是定住了。 答:嗯,定住了還會出現畫面啊? 問:哦,反正是有這個畫面、境界。然後就最近嘛,這幾天出現有幾次,想去幹什麼,好比正在洗杯子,那個定住了,然後水就這樣流著,然後自己動不了,它畫面、境界不一樣。 答:哦,你是說這個下座,還是在座上? 問:座上,座上在定中,出現這樣的畫面。 問A:座上洗杯子? 答:咒還在不在? 問:咒?不知道。 答:你再觀察一下,咒在不在。 問:應該是沒有咒。 答:沒有咒怎麼會有妄想呢?那是你不持咒了吧? 問:咒我是一直持著的呀。 答:那怎麼會沒有咒? 問:入定以後就不知道咒了呀? 答:入定之後不知道咒,那怎麼還會出現這些妄想的境界呢? 問:哦,這些都屬於妄想的境界? 答:你是不是持咒的速度慢了?持咒速度慢,有時候就感覺不到咒存在。 問:那也不慢呀? 答:感覺不到咒存在了,它會出現定,但這種定呢不徹底,所以這種定它是會出現幻相的。這就(是)我們平時有一些人所講的靜坐,入靜了,不是入定了,入的這種靜好像是定,這種情況就是只能說是持咒的速度慢了。 問B:你平時打坐動,你自己知不知道? 問:哦,我知道,有時候會動,尤其是這個腰部有的時候老起起落落。 答:起起落落的時候,你也在定中嗎? 問:嗯,有時候在定中,有的時候知道自己動了,但是,沒有妄念,也沒有妄念,有時候知道自己在動。 問B:頸椎動得多。 答:動不是妄念嗎?沒起妄念怎麼動啊?所以這個就是持咒的速度慢了,而且這個速度慢了之後啊,相應地種子翻得就慢,所以感受起來好像是入定了,其實並沒有入定。 問A:入靜了。 答:嗯,只是出現某些類似於靜止的狀態。所以自己這個動啊,有時候還發現不了,其實你這個身體要去動它,肯定要作意的,不作意怎麼動啊? 問B:頸椎動得多。 問:嗯,頸椎有問題,右側頸椎十幾年的問題。 問B:嗯。 答:這種叫相似的定啊,其實不是定。 問:就最近幾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我剛描述的那個狀況,原來沒有這樣的情況、感覺。 答:不要求定。 問:嗯,沒要求。 答:不要有追求。這持咒的速度要輕快,持咒的速度慢了,有時候一些巨大的妄念進來了,你就會看到畫面了,看到畫面已經是很粗大的妄念了。不像師父剛才描述的:一陣一陣,閃爍得很快,知道它,但又看不清楚,這是微細流注。微細流注的出現,我們才能夠發現念頭起處,念頭起處就在微細流注出現之前,還要比這個微細,所以這個是定力的表現。就像我們平時所講的,佛說一瞬間有十萬八千念,這十萬八千念是數不清也看不清,這是微細流注的體現。能夠發現微細流注,才能夠進入甚深禪定,所以禪定越深,發現的這個就更微細。所以我們的禪定不一定是體現在靜止上面,不動不靜更是定,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座上能夠發現微細流注了,那微細流注就是我們內心深處藏得最深的各種種子所體現的。所以下座就能夠不被境轉,不被念牽,這座上座下的功夫是相應的。當你發現微細流注的時候,持咒的速度是很輕快的。 問A:這還得打長坐。 答:是嘛,我們現在不是在打長坐嘛。 問A:四個小時候都不夠。 答:四個小時候不夠,我們就坐七個小時嘛。 問A:不,照這樣說,微細流注簡直就是一個……一聽不行啊,這四小時還是不夠。 答:我們已經坐過六個小時一座了嘛,我們現在可以坐八個小時一座了。 問A:唉,上師,這樣看,這個微細流注啊,真的,好在我發現我自己啊,太不知道到哪去找了。這打坐太差勁了,都不知道差到哪去了。 問B:你們這個就是有發心的,想打長坐的,你先可以報名嘛。 答:就是啊,報名打個八小時,我們就組織嘛,打八個小時。 問A:好啊,一天就坐一座?八小時、十小時。 問B:十小時、十一小時,都可以。 答:不用嘛,先坐一座八小時,再坐一座四小時就行了嘛,坐兩座嘛。 問A:嗯。 答:這坐了八小時之後發現:哎喲,四小時更快。

23   530 持咒太慢容易退心(2015)

師兄:有時候念得不知道在念什麼了。 師兄A:就是哦。 師兄:好像在念什麼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懂得嘴巴在動,在震動了。 師兄A:老是在反復。 上師:那你可以念慢一點,看看這是在念什麼嘛。 師兄:對啊,我念,我從頭在慢慢慢慢地念,也不知道念什麼。 上師:不能太慢,速度要加快。 師兄A:有時候念慢念不出來的。 上師:你要覺得這個持咒持得輕鬆了,速度要加快,不能夠念得太慢,念得太慢容易退心。所以像你剛才說的,我都退心了,為什麼退心,因為咒念得太慢了。 師兄A:因為那個時候念得胸口很痛,咒都念快了,念了咒語很痛。 上師:痛都是假像。

24   531 持咒要轻松愉快(2016)

問:上師啊,我過來的話,今天已經打了第五天了。這五天呢就是說消業比較厲害的,然後是一直堅持都坐下來。今天呢坐下來就是總感覺…… 答:嗯,坐來這裡,坐過來,坐過來。 問:就是感覺體力稍微有點跟不上,然後是這樣想,我幾個問題,一個是說下座以後是不是適當運動運動,然後是活動一下。 答:可以。 問:還是說直接躺在那邊是休息? 答:可以,可以活動一下,沒事,可以活動一下。 問:還有座上的話,然後有時候特別疼得難過的時候,持咒能不能加上發一下願?然後這樣子的來對(治)…… 答:可以啊,你是佛菩薩嘛,你自己要做得了主嘛,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沒關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菩薩,佛菩薩是當家做主的嘛,還用別人來替我們做主嗎?是吧? 問:還有這個持咒的速度啊,然後一直是比較緊,很快,好像不太慢得下來,就是持咒,然後是高速那種。 答:這個是無常相,有時候快,有時候慢,不是一味地只是快,快慢都要自如,所以你看我們剛才說了幾個:要輕鬆、要愉快,就是要歡喜、要自如、要柔軟、要慈悲,這持咒。所以我們說帶著歡喜心來持咒、來打坐,帶著感恩的心來修行。這“感恩的心”啊。

25   532 出声念咒会压念(2016)

問:上師,我還是那個老問題,其實,就是還是持咒呢,持不好,就是其實我打坐下來,老在這清醒中,就是很清醒,一清醒時間就也挺長,這裡面主要是咒這塊呢,出聲念可以,一不出聲就不知道怎麼辦,就亂了,要不就是,發不出聲,要不就是…… 答:出聲是壓念。 問:出聲? 答:出聲會把念頭壓住。 問:對。 答:你有依賴,有執著。 問:對。 答:會把念頭壓住。 問:嗯。 答:你不要怕妄念,怕妄念就不對了,妄念都是智慧種子。 問:對。 答:你怕它幹什麼?你以後度眾生還要靠這些智慧種子。 問:嗯。 答:只是你如何把妄轉成真實,我們讓種子翻騰就是要經歷這麼個過程,所以你一出聲、作意就把它壓住了,翻不起來了。你看到是假的清淨,不是真的清淨,真的清淨是念念不住、念念不隨、念念不斷、念念都不入流,這個叫真常在,而不是怕妄念,怕妄念就不對了。 問:那就是繼續,那我現在主要就是…… 答:不能夠出聲,出聲你體會不到心念耳聞,你出聲的是聲念耳聞,不是心念耳聞,是聲音在響,是嘴巴裡面發出來的聲音,不是心念。 問:我本來不是出聲,就不想出聲,但是呢就是…… 答:不能出聲。 問:但是呢不出聲的念法我念不起來,不出聲,就是好像…… 答:好,你現在眼睛閉上,你想說什麼儘管說。說吧,你出聲說吧,現在叫你出聲。 問:咒,我就是想把這個咒能夠提起來。 答:那你就念咒吧,你就念咒吧,不出聲念咒,嘴巴要動,耳朵聽在咒上,微笑持咒。 問:好,上次這個您已經說過了,這個問題上次都問過您了,就是要輕快、歡喜、自然,那就是沿這方向繼續走。只不過可能,我也在……後來我今天到了第三座就乾脆就停下來,不念了,自己想一想是不是自己障、業…… 答:你是原先的方法非常的堅固,因為你修那麼多年了嘛,都是用的是沒有人指導的方法來修的。 問:對。 答:所以這個…… 問:要有一個過程。 答:所以這個叫做固我執,我執非常堅固。 問:對。 答:沒有大願是破不掉的,固我執是非常的頑固,所以這個靠大願才能夠轉掉。 問:對,我後來也想可能就是我執,業障過不去…… 答:就是我執。 問:因為這樣的話呢,咒跟不起來,人就老是清醒中,時間就特別慢。 答:所以這個打七,對你來講,意義就是在完全的轉化,轉變自己過去的修行,這要有個過程,所以你是來這裡轉化自己的。 問:好,謝謝上師。 答:好。

26   533 带着欢喜心来持咒(2016)

答:難受的不? 問:難受啊…… 問A:師父還可以,不錯。 答:是啊,所以這個是願力大於業力嘛。願力大於業力,就容易培養出定力,禪定的功夫。所以要發大願,這個願力越大,業力就越影響不了你,阻礙不了你。我們的願力是看不到的,業力是可以看到的,這個身體就是業力的表現,是可以看得到的,所以要超越它很不容易。 師父:確實是,真的有死心的那種感覺,真靠願力,不靠願力不行…… 上師:但有一點,我告訴你一個秘訣:持咒的時候要輕快,持咒的時候要輕快,要歡喜,帶著歡喜心來持咒。所以我們說微笑持咒啊,要輕快、要歡喜,這個是秘訣。 問:微笑持咒。 答:同時又是柔軟的、輕快的、歡喜的。 問:就是有時候做不到,就發勁兒了:“嗡瑪尼貝美吽、嗡瑪尼貝美吽”。 答:那你多痛苦啊。你念得痛苦表現出來就是痛苦啊,所以要輕快。 問:**師父說我齜牙咧嘴。 答:是啊,我跟你講這個,就因為看到你齜牙咧嘴了嘛。 問:它那個就翻出來的是好多過去的一些情緒在裡面,因為就感覺那情緒都是從這兒滾出來的。 答:是,知道,不要理睬它,別把它描述得太清楚。 問B:又回去了,剛翻出來又回去了。 答:對,剛剛才說過哦,別描述得太清楚,又種回去了。 問:又種回去了。 問C:得又受一次了。 問A:比丘尼師父這麼多,我看這個**師父是比較下功夫的。

27   534 何为印心宗的无上相应(2016)

問:這就是這兩天的。還有一個就是我在座上呢,我也還老懷疑自己,沒有境界,什麼也沒有。然後呢以前剛來的時候有昏沉,有那種難受、疼痛,現在也好像疼痛也不明顯,昏沉也不明顯,持咒也沒……這個輕安很少,持咒呢就是,有時候會覺得…… 答:不要找境界。 問:哦。 答:我們這個宗門所講的叫做無上相應,不是講境界相應,無上相應。無上相應就是一個我們的妄念和我們的心念耳聞相應的程度,這就叫無上相應。所以我們從剛開始的打坐,起修,先講的是口念耳聞,用口念耳聞這個方法的時候,感覺到妄念是非常的粗大、猛烈。剛開始起修呢,總有一種想下座的感覺,它這個也是一種相應,只不過這種相應很糟糕。那隨著我們打坐的時間加長之後,這個妄念會由粗大變成細,我們說這時候叫做細住,由粗住變成細住,然後再由細住進化成微細住,再進一步微細流注,這裡面所講的就是妄念和我們這心念耳聞相應的程度。最後妄念跟我們的咒語合為一體,這時候呢我們會感覺到咒念得非常快。這個妄念呢閃爍不已,一陣一陣地閃爍,一片一片地閃爍,閃爍啊,最後呢閃爍會變成像一條河流一樣,看不到起落。所以我們在座上能夠體會到這些,比什麼境界都好。 所以我們歷代祖師開示也這麼說,沒有境界最好,沒有境界你才能夠體會到什麼叫心念耳聞,什麼叫微細流注,什麼叫做一心不亂,什麼叫做能所雙忘啊。正因為好多師兄沒有境界他跑去追求境界,或者有境界了住在境界,老出不來,天天都在講境界,看他這五、六年修行過來了一點進步都沒有,他總是停留在那個境界上,所以沒有境界是好事。

28   535 加快成就的秘诀—用咒调动身心(2016)

問 :上師,發願就是隨時隨地,就是無時無刻,就是一直在…… 答:發願跟咒在一起的,咒也是願的體現。 問 :嗯,也是不是就是說,隨時隨地地發願也是觀照,也屬於觀照的一種? 答:所以我們說,持咒要輕快、要自如、要歡喜、要柔軟、要慈悲,持咒的時候要歡喜、要柔軟、要輕快、要自如,這樣我們這成就就快了,以咒調動我們整個身心。

29   536 加快持咒,打消妄念(2016)

問:上師,就是有時候座上會坐得真的是,坐的那個,念的佛、念的咒,覺得也是空,然後就是覺得…… 答:念念皆空。 問:念念,就是知道知念的咒,覺得有時候念著念著,我們平常做事,覺得有結果,覺得有收穫很歡喜。然後座上持咒念著念著,覺得,哦,其實念著念著一邊念,好像那個種子田裡越翻越空,那個心是安的。但是也知道這個佛也不可得,咒也不可得。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很奇怪的心理,覺得說,既然不可得,但是還是會念,但是就覺得好像就是有點怎麼說,不可得的心,有一點若有所思。 答:嗯,這是在持咒的時候,同時也在動妄想。 問:但是有時候它會覺得很歡喜。它就是不停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心態吧,然後雖然覺得若有所思…… 答:你那個念咒的速度要加快一點。 問:這樣啊。 答:你的速度慢了,慢了你就會去思考一些問題。 問:這樣啊。 答:落在妄想當中了。所以這個持咒的速度要輕快一些,就可以解決你這個問題了。 問:快一點是嗎? 答:持快一點,快一點點。 問:對,然後…… 答:你就不會停留在這上面,你現在是有住,有住。 問:有住,但是我覺得,我還想就是還在座上,還在想就是說…… 答:哎,還在一個對錯上面起分別,也是一種境界。 問:雖然覺得沒什麼,但是我還是必須要這樣做,還樂意這樣做。 答:那你這個咒要念快一點。 問:對啊,念快一點就好。 答:念快一點你就把這個妄念給打消了,我們打坐的目的就是打消妄念嘛。你這個妄念不打消,你落在分別上,我們的清淨本來是不會現前的。所以說打消妄念,坐見本性,你要把這些妄念都給它打消了。 問:嗯,對,好。持快一點。 答:所以持咒的速度要快一些。 問:在座上覺得那個身心,覺得現在坐著坐著會越來越安定。 答:嗯,不要住相,不要住相。 問:我知道沒住相。

30   537 加快持咒速度就不会被妄念带跑(2015)

師兄:我這個注意力很差,平時用舌頭念我也是不能馬上拉回來,所以我就搞不懂這個問題。好像我一直都注意力不是很好地集中在那個咒上。 上師:注意力不是很好地集中在咒上。 師兄:就集中不了,怎麼念它也集中不了。 上師:為什麼要集中在上面呢? 師兄:那不是要綿綿密密嘛那個咒,我們說咒語一直要知道它在才行,不能跑掉。 上師:你講的那是字字分明,不是綿綿密密。綿綿密密是下座的功夫,觀照要綿綿密密。 師兄:那我們念咒? 上師:持咒是說字字分明,觀照說綿綿密密。 師兄:就是念咒不是要也不能被妄念拉跑嗎? 上師:咒在不在? 師兄:你隨著妄念跑了。 上師:我問你咒在不在? 師兄:隨著妄念跑了,那你還怎麼說這個咒在不在? 上師:沒有咒在啊?那你肯定是沒有念了嘛。 師兄:怎麼可能我沒有念呢?我肯定在念啊。 上師:那你這不是矛盾嗎?又念了咒又不在,那是怎麼念,我想像不出來。 師兄:你念著念著不就是被拉跑了?被妄念拉跑了。我看剛開始打坐不都這樣的?這個應該是很常見的一個現象。 上師:我沒見過,哪有說持咒,心不在還被念頭拉跑了,那還在持咒? 師兄:那就是沒有在持咒。 上師:那你肯定沒在持咒了唄,你剛才不是說舌頭不動了嗎?不動就沒念了嘛。 師兄:沒有沒有,那不是,不是這樣講的。是我一直在,比如我用舌頭持咒或者用嘴巴持咒啊,我這持著持著吧,肯定是一直在持,持著持著,哎,還突然被妄想拉跑了。這種現象不是很常見嗎? 上師:嗯? 師兄:就你“唵……”一直這樣持嘛是吧,持著持著,哎,來個妄念你不就是被拉跑了嗎? 上師:怎麼可能呢?不可能啊。 師兄:啊? 上師:不可能。 師兄:不可能? 師兄A:那你這個咒就還在啊,你就是有咒無心而已啊,跟著妄念跑了啊,你的咒語還在啊。 師兄:跟著妄念跑了也叫有咒在啊?也算有咒在啊? 師兄B:咒與妄念同時並存嘛。 師兄:但是你沒有聽到那個咒啊。 師兄B:妄念跑了所以沒聽到嘛。 師兄A:你只是有咒無心,那個咒也還在,但是你跟著妄念跑了。 師兄:跟著妄念跑了那個咒也算在啊?這樣講啊? 上師:你嘴巴沒念嗎? 師兄:我嘴巴肯定在,如果是用口念耳聞的話肯定嘴巴在動。這有什麼好說的呀? 上師:對啊,你嘴巴在幹嘛?他問你。 師兄:嘴巴在持咒嘛。(眾笑) 師兄A:那就是咒在啊。 師兄:問題是上師講的你要知道有咒在才行啊,當時你是知道妄念在,不知道有咒在啊。 師兄B:妄念清晰,咒不清晰呢,是不是這個意思? 師兄:對啊,咒就不清晰了,你只知道有妄念在。是不是?那你說當下,我覺得知道有咒就是你當下就是知道有咒在,不能說被妄念拉跑了你還知道有咒在,這樣講得通嗎? 師兄B:你知道妄念在的時候,知道的這一刻你幹啥去了? 師兄:那你還是在跟著妄想在打妄想。 師兄B:不不不,你知道的這一刻幹啥去了? 師兄:那就在看妄想,打妄想嘛,是不是? 師兄B:知幻即離嘛,返本歸真。 師兄:持咒呢,還知幻即離? 師兄B:妄念不是幻嗎? 師兄:持咒你返本歸真個啥呀?你持咒。(眾笑) 師兄B:回到咒上嘛。 師兄:這樣就算知道有咒在了? 上師:這個問題簡單,你把咒念快一些就可以了,你是妄念進來了,把你的注意力帶到妄念去了,這證明你持咒的速度慢了,才會被妄念帶跑。 師兄:不不,我感覺就算很快它也會被帶跑。 上師:不會。 師兄:不會啊? 上師:嗯,那不會。所以我們說為啥要極力追頂呢,極力追頂就是你那個妄念相當兇猛,那你這個咒要加快速度。這個咒的速度加快,妄念進不來。但這個妄念又沒有消失,這個妄念是從你八識田裡面翻種子翻出來的,從你那個虛空藏裡面翻出來的。所以它消失是不可能的,但是它沒有力量,不會把你帶走,你的注意力是在咒上。 師兄:注意力一直就在咒上。 上師:那不叫執著,因為你是念念不停留,怎麼叫執著呢? 師兄:對啊,我是說注意力一直都在咒上,這樣得話,是吧? 上師:對啊。 師兄:那這樣的話,那個妄念應該是沒有插進來,它會一閃而逝那種現象吧,應該是這樣。 上師:對,嗯。

31   538 念佛号不要怕丢字(2016)

問:上師,有時候念佛號會丟掉一個字,把最後那個字丟了,“阿彌陀,阿彌陀……”。 答:以後還要丟掉整一句的。 問:丟掉反正也不管它就行了? 答:佛也不可得,你不丟掉整一句?丟掉整一句你都不怕,你還怕丟掉一個字? 問:是啊。(眾笑)丟掉一個字,但是它是連續、很清晰的。 問A:代表你的念頭,妄念越來越少,它是隨著念頭起的。 問:我就是納悶,怎麼丟掉一個字? 答:念念清淨嘛,清淨才是真佛,不是佛號是真佛,清淨才是真佛,所以念念清淨。什麼叫念念清淨啊?念念無分別就是念念清淨,所以這個咒“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後變成“阿……”,“阿”就是“阿彌陀佛”嘛,所以說“阿”也不可得了,你看,能所雙忘了,這就是念念清淨啊。 問:這個怎麼丟掉一個“佛”字。 答:“佛”是我們加上去的,原本就沒有“佛”這個字,就是阿彌陀,阿彌陀,阿彌達。你這想想好可怕哦,“佛”都丟掉了。(眾笑) 問A:我們建立了很多概念哦,上師。 答:對。 問A:實際上能所雙忘是每個人都有的。 答:每個人都有的。 問A:但是他認識不到,錯過了,不敢承擔。每個人都有能所雙忘,每一座都有。

32   539 念就是佛(2016)

問:上師,好像就主要是“叭咪吽”,不是“嗡啊吽”,好像不標準了。 答:是啊,一樣的。這時候已經不管它是六字大明咒還是根本咒了,已經不存在這個問題了,你在念的是覺,念念當自覺,你念的就是覺。覺就是佛啊,所以說念就是佛啊,念佛啊。 問:這個時候有念頭在啊,這個時候還有念頭在。 答:對,念念當自覺嘛,這不就是佛嘛。念就是佛嘛。為什麼要念佛啊?因為念就是佛嘛,所以要念佛。 問:念就是佛,這怎麼講? 答:對,念念當自覺,清淨不? 問:哦。 答:清淨不是佛是誰啊?所以說念念清淨念念佛,聲聲喚醒主人翁。

33   540 念所有的咒都是平音(2015)

師兄:上師,你念一下那個,就是座上那個,一上座那種念咒的速度啊,比如說音調示範一下,請上師。 上師:這個示範不出來。 師兄:示範不出來? 上師:對。我們也不是一味去追求這個快,快慢是調節性的,快慢皆是無常,所以它是可以調節的,不是說一定要快,也不是說慢就不行,它可以調節的。 師兄:那個音調的話,您再念一下? 上師:平音嘛,你念所有的咒都是平音。 師兄:不是上挑一點? 上師:平音是最標準的。 師兄:平音?(師兄念咒) 上師:那你念出來音調變了,這個是由你這個平音變化出來的,也是正常的,自然變化出來的。首先是平音,然後是自然變化出來的,那都是對的。所以沒有特定的標準,有特定的標準呢,反而不容易做得到。 師父:在座上的東西,座下是很難模仿的呀,你已經在追求一個東西。 上師:嗯,這要平時養成習慣。

34   541 念咒的窍诀—知道咒在(2017)

問:上師,那持咒的時候總不自覺地想把這個咒聽清楚,怎麼辦? 答:啊? 問:就說在持咒的時候快了,又總不自覺地想把這個咒聽清楚,怎麼辦? 答:哦,知道咒在就可以了,你知道在持咒嗎? 問:知道。 答:知道就可以了。 問:知道有時候總不自覺的去分辨它這個咒。 答:那是你有住嘛,你總要住在字字分明上,是吧?有執著了,執著在字字分明上了,所以你那樣的話速度就念不快,你要聽清楚就必須要放慢速度,一放慢速度呢又像剛才那位師兄說的一樣妄想進來了。 問:所以總反反復復這樣子。 答:這樣的話我們好多師兄修了二十年了,反復都在這裡做功夫,修到現在還是這個樣。 問:那這樣要怎麼辦? 答:不告訴你了嗎,知道咒在就可以了,不要理睬,我們這個修法有一個過程叫入流亡所,就是意思是什麼呢?左耳聽進去,右耳出去了,不要住在咒上,不要讓這個咒有停頓,這個跟師兄剛才講的極力追頂是相應的,念念不住,念念不隨,不住在上面,這樣才會有進步。

35   542 念咒念到无念的情况(2016)

問:上師,我問一件事,翻種子的程度跟入定的程度有沒有關係? 答:有關係,種子翻得越快,定得越深。 問:那入定了,是不是時間就一定過得很快呢? 答:是啊。我們所講的定並不是說什麼都不知道的定,什麼都不知道的定是深定。在深定的情況下,種子也沒有得翻了,咒也不存在了,才會出現深定。如果還有咒在,還有種子在翻,我們入的定是淺定,不是深定,入不了深定。因為還有咒在嘛,還有妄念在啊,還有種子在。 問A:這個上師,如果說入了深定,咒都提不起來了,一念都沒有了,念頭都沒有了,已經定到那個,那成死定嗎? 答:那咒自然就不在了。 問A:就是沒有咒了,那一天定到那個了,後來靜止了,就是給那個“寂滅滅已”,就是一下的,這個嘴和這啥的我都動不了了。上師提示了不能斷,要一直持一直持…… 答:那不是,那你搞錯了。我們這個開示也有過,只是你沒聽過,我們有講過了,經常講,我們打七的開示裡面都有的:念到無念了,它自然就斷了。為啥要這麼說呢?因為好多人一上座他就不想念了,他說:“哎呀,我的咒語都斷了,我都心念心聞了”。那是故意的,他不是咒念不出來了。所以我們說,這個念咒啊,要念到無念自然斷,所以說咒一定要在。 問:這幾次就是念到那個地兒,停一下,等一會…… 答:但是你到了那個階段,咒斷了,你想念也念不出來啊。因為咒已經斷了,念頭也斷了,它已經沒有想在了,所以不存在這個“還會拼命去想”,那是真的是想不出來了,也不會有想在了。如果有個想在那證明你還有念頭在,那就還得繼續念。

36   543 怕妄念才存在压念(2015)

師兄:上師,妄念多的時候,我持咒有點像追頂似的那種持咒,對不對? 上師:對。 師兄:這個不存在壓念問題? 上師:不存在,你又不怕妄念,怎麼會存在壓念呢? 師兄:不怕,不怕,現在不怕了。 上師:你要怕妄念才會存在壓念啊。你不怕妄念,不存在壓念。 師兄:不怕。

37   544 如何是念起即觉(2016)

問:在念咒的時候,有時候會覺得,那個嘴巴像沒有著力的地方,就像說夢話一樣,就是快慢都沒辦法。 答:可以的,沒事。 問:那個時候你讀得慢有時候你都會讀錯,我用力提也提不起來。 答:你用力提的時候妄念多不多? 問:好像差不多。 答:差不多是啥意思嘛? 問:就當時那一念就只想把它提起咒來,但是就在那裡等,有時候會這樣子…… 答:是咒提不起來了,你非要把它提起來是吧? 問:但是不提起來它會,等於說那個狀態我也不懂怎麼說,就是沒有什麼想法,但是又好像知道,但是也會有很多妄想出來,但是那妄想又不是那種很有形象。 答:那你還是要繼續持咒,還是要繼續持咒,要持得輕快一些。 問:但有時候那個是怎麼樣你都沒辦法提起來,試了好(幾次),有幾次都是這樣子。 答:嗯,這個有兩種情況:一個是你太專注咒語了,還有一個就是你怕妄念。不要怕妄念,我們說念起即覺,覺跟念頭的關係,就是念頭起來了,就可以覺察到諸念本空,這(是)它兩者的關係。 問:還有問題,這個一般…… 答:所以這叫做念起即覺,所以不要怕念,不要怕妄念。你看我們所說的妄念跟念咒,這兩者它是對應的關係:因為有妄念在就有念咒在,當妄念沒有的時候,念咒也不可得,也沒有,也化掉了,這叫能所雙忘。所以一個是妄念,一個是念咒。但是我們沒有專注在妄念上,而是專注在念咒上,這就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本妙,妙就妙在這裡,不是叫我們去專注妄念。如果不持咒的話,它就要專注在妄念上,因為它沒有依靠,沒有立足點了,連這根稻草都沒有,它抓個什麼?所以它只能夠停留在妄念上。 問:還有就是,您說一般坐到兩個多小時就比較清淨,但我發現我的情況就是…… 答:清淨也不可得。 問:哦,我的情況是到…… 答:這個這些過程啊,打坐當中種子翻騰的過程,都是幻像,同屬幻影,皆是生滅相,了不可得,所以不要在這個過程當中去做太多的……去記住它,要描述它,沒有必要。所以我們說我們的目的就是在能所雙忘和根塵脫落上,我們就直趣真如,直取自性。不要停留在各種事境當中,停留在上面毫無意義。所以我們說一切境界來了,不要理睬,不管它,它都是生滅相,你描述那麼清楚幹嘛?

38   545 什么是“觉所觉空”(2017)

淨明上師於2015-2019打七開示的精華,分十五個主題供大家參詳。

39   546 通过持咒来调整身心(2017)

淨明上師於2015-2019打七開示的精華,分十五個主題供大家參詳。

40   547 微笑持咒才能与佛菩萨相应(2016)

問:後來第二座就好一點,清亮。下午這一座乾脆就一提咒這就腦袋憋得不行,哎呀!憋得可厲害了。就是憋得厲害的時候,就不想持咒了,就等一等放鬆一下看看吧,放鬆一下,放鬆一下還不行,感覺…… 答:不行就躺下來休息吧,沒關係。 問:不是想休息,體力覺得還可以。就是這個咒,我說這要是老念它可能是個什麼結果。 答:你要微笑持咒,微笑持咒才能夠輕快,是吧?要不然你就帶著苦悶來念咒,不是微笑,就帶著苦悶來念咒,那肯定這個力量就是提不起來的,是吧? 問:那要不憋的時候,我想求上師後邊該怎麼做…… 答:你看我們說這個持咒,這個咒語也是諸佛菩薩的心聲流露,所以我們持這個咒的時候,心要歡喜,這個是佛菩薩的心聲嘛,我們當然要歡喜,要感恩,持咒時候要感恩佛菩薩的加持,要歡喜,所以既是感恩,既是歡喜。咱們持這個咒就是微笑持咒,這樣才有加持力。你說我們念這個咒念得,哎喲,煩惱得要命啊,這難道是報恩嗎,還是報怨?是吧?我們是報答諸佛菩薩的心聲,加持呢?還是,哎呀,這個咒讓我念得很煩惱、很痛苦、很難受,是吧? 問:倒也不是,就覺著力量上不去。 答:就是呀,你要掌握這個呀,要掌握微笑持咒呀,力量才能夠上得去。

41   548 心念耳闻的目的就是知道咒在(2016)

答:不要住在境界上,有這個感覺也不要管它。不要去描述它,描述了就種種子了。時時刻刻就是心念耳聞,這心念耳聞講的是什麼?為什麼我們一直要說心念耳聞呢?我昨天叫幾個師兄幫我描述一下,心念耳聞的目的是什麼?怎麼樣知道它是心念耳聞?你怎麼知道你是心念耳聞呢?說來聽一下。什麼是心念耳聞? 師兄:現在對心念耳聞的感覺就是…… 答:直觀一點嘛,不要打太多比方。 師兄:就是持咒的同時然後就聽咒。最近這兩天對心念耳聞就是不但是耳朵在聞這個咒,而且包括特別有些疼痛的地方,好像也在聽著這個咒。 答:囉嗦了。有誰知道啥叫心念耳聞呢? 問A:知道咒在嘛。 答:對呀,就這麼簡單,知道咒在,就是心念耳聞。那為什麼要知道咒在呢?你看有好多人呢,他自己去揣摩心念耳聞,他會來一句心念心聞,是吧?他會說心念心聞。那我們說什麼叫心念心聞呢?知道咒在就是心念心聞。因為我們說知道咒在哪,心在哪裡呀?心在咒上啊,是吧?心在咒上啊。所以,心念耳聞的目的就是知道咒在。知道咒在我們就知道心在哪裡了。它就是往這個方向去引導了,知道我們的心在什麼地方,心從何處而生。

42   549 心念耳闻是让我们心无所住(2016)

問:上師,那個心念耳聞,我就感覺它不是嘴念就是心念,是嗎? 答:心念耳聞就是知道咒在,而不是在耳朵聞上,還是在嘴巴,或者是在心上,它是借助口念來讓你知道自己這個咒一直是在的,這就是心念耳聞。而不是停留在哪個地方,你說在心上也不對呀,在心上那你這個嘴巴在幹嘛?耳朵在幹嘛?就通過持咒,把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攝持在一起,攝持在咒上,知道這個咒在。你注意力在哪裡,哪裡就是心,這叫心力,也叫心所。 問:我感覺嘴如果不動了,這個咒就集中起來了,耳朵好像還能聽得見,然後就容易比較安靜下來。 答:不要住在哪裡,有住都不對,說:哎呀,是我的心在念呢?還是耳朵在念?這都是有所住,不要住,無所住。這就是心無所住,心念耳聞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心無所住。心無所住,自然就沒一切執著。 問:知道。我就感覺嘴巴如果不念了的時候,就是咒還能聽得見的時候…… 答:嗯,知道咒在就可以了。 問:知道咒在就可以了? 答:對,知道咒在,而不在什麼地方,就是知道咒在就可以了。 問:對,就是挺安靜的,就挺好。 問A:似乎她就想咒去了,(和)金剛持不一樣。 答:嗯,她也有想咒,想咒就是嘴巴不念了,光坐在那裡想,以為這個叫心念,其實這不是心念,這叫心想,想咒,不叫念咒。 問:哦。 問A:是,我發現有的時候念累的時候…… 答:這個心想呢是一直都在作意,實際上就是在壓念不起。 問:哦。 答:用心想來把咒給壓住了,別的妄念起不來了,所以你會覺得說很安靜。 問:要心想也是不對的是吧? 答:心想會傷血,對身體不好啊。 問:哦,要不我腿…… 答:也會壓念。 問:哎呀,腿軟,沒力氣,這樣…… 答:傷血嘛,它會傷身體呀,而且這樣子修十年也沒有結果,它種子翻不出來呀。種子翻不出來,你的心就空不了,智慧也出不來呀,因為智慧也是種子啊。 問:哦,不是想,還得是嘴,還得動。 答:嗯,嘴巴得動。 問:嘴巴還得動? 答:對,通過口念耳聞去體現心念耳聞,不能夠用嘴巴不動了,坐在那裡幹想,這個叫想咒,不是念咒。

43   550 要知道咒在而不管咒是哪里发出的(2016)

問:上師,我念的時候閉上嘴巴,然後有的是口腔上下動或者舌根動,這時候聽到的聲音就是心念? 答:都是心念耳聞。 問:都是心裡發出的,有的時候我試了一下…… 答:嗯,也不是心裡發出的。 問:反正就是…… 答:你知道吧?就是“知道”發出的。 問:反正就比那種…… 答:哎,你就知道咒在就可以了,你不要管它是哪個地方發出的,你一想到哪個地方發出的,或者哪個地方聽到的,那都是著相。是吧?所以告訴你就是“知道”發出的,你知道咒在就可以了。 問:嗯。

44   551 有咒在就一定要持(2015)

問:上師,有時候持咒,特別像前天吧,像我就是八個半小時這一座的時候呢,可能不到四、五分鐘,就是自己一下子就進入那種自認為比較好的境界,等於就是說,整個好像進入一片光明這種。 答:嗯,空樂明嘛。 問:嗯,大約持續了兩個多小時。但是那個咒呢,一持又斷,一持又斷,像這種情況的話,是不是一定要把這個咒提起來,還是任其自然? 答:提起來,要提起來。 問:要提起來哦。 答:對,要提起來。 問:我幾次感覺呢,既然一持起來就斷了,還不如不持,不持就感覺到那個境界就更好,就有這種感覺。 答:要提起來,提到實在持不出來了。 問:哦。 答:還能夠持起來,還要持,能持即持。直到你念出來的,不是咒啦,一念,咒沒了,“阿”,只有個“阿”在,你就可以不持咒了。 問:哦。 答:因為已經沒有咒在了,如果還有“嗡,拔啦拔啦……”,還有咒在,那你就一定要持。 問:只要能夠持得出“嗡,拔啦拔啦……”,就一定要持下去。 答:這就叫能持力持,一定要持。 問:正在持的時候,比如只剩下個“阿”,那就沒辦法。 答:就剩下一個“阿”了,“阿阿阿”,咒已經沒了嘛,這時候一心不亂了,一念不生了,就不用再持了。 問:但是,往往那個時候確實是一點妄念都沒有,怎麼回事? 答:哦,那是啊,肯定沒有妄念,一心不亂了,哪來的妄念?所以還要加把勁啊,加把勁,都是消息。 問:兩個小時以後又回來了,就是又出現那種粗重的感覺。 答:沒關係,沒關係,這都是過眼雲煙,了不可得,都是境界,了不可得。

45   552 知道咒在就行了(2015)

師兄:有咒在就行了,可不可以呀? 上師:是啊,其實你也挺聰明,就是“嗡啊吽”,“嗡吽、嗡吽”。 師兄:像我有時候我就覺得有點變成“二字明”了,反正不對啊。 上師:“嗡啊”,“嗡哈嗡哈”,它速度快了是這樣的。 師兄:是這樣的,是吧? 上師:嗯,不要懷疑,沒錯。

46   553 知道咒在就是觉(2016)

問:第一條就是跟**師說的那個樣子,就是咒快的時候聽那個速度已經跟不上那個…… 答:這個時候不要專注在聽上,你專注在知道上就行了。 問:哦,就是我是嘴唇都跟不上那個咒了。 答:知道吧? 問:知道。 答:知道就好了。 問:哦,知道就行了。但是就不用理它,就是說很快很快也不用理它,隨時隨地,由它快? 答:嗯,動相靜相都不要理睬了。 問:哦。但是我開始的那個速度主動還是要提上去的,但是提到一定節奏上,它就自動接上去按那個節奏…… 答:嗯,形成咒輪了嘛。 問:嗯,咒輪倒沒有吧? 答:頭尾相銜嘛,快到你都跟不上節奏了,不是頭尾相銜嗎?這就是咒輪了嘛。 問:哦。兩、三個字就在那兒迴圈。 答:嗯。差不多就是“嗡啊吽”、“嗡啊吽”、“嗡啊吽”、“嗡啊吽”……所有的咒都化歸根本咒了,“嗡啊吽”、“嗡啊吽”、“嗡啊吽”。 問:我好像是後面三個字,那就不管它咯?但是一開始說的是要輕鬆,然後咒是速度由它。 答:這個時候很輕鬆啊,一點都不用力啊。 問:但是那個速度是我自己先主動提上去的,但是後來就是…… 答:你也是輕鬆才提得上去嘛。 問:哦,對。 答:這是相應的嘛。 問:那就是保持,或者是它節奏停頓了,或者都由它,就不用去刻意地去控制它就行了? 答:嗯。 問:由它保持,或者是中斷,或者是慢下來都由它去? 答:能知道覺受吧? 問:能知道啊。 答:了了常知吧? 問:那還……不是說了了常知。 答:你不知道嗎? 問:只知道那個咒在。 答:咒在啊,咒在就是了了常知嘛,了了常知就是自覺嘛。 問:但是這個時候有兩種情況,有一種說法就是說要像半夜裡聽診一樣的,仔細聽它,還有一種就是您說的…… 答:你不用去管那個,就知道咒在就行了。 問:知道咒在就……但是它…… 答:知道咒在就行了,知道咒在就是覺。 問:哦。 答:為什麼說你不用去管其它的,就知道咒在啊?覺,而且這個覺也不可住,所以覺不是停留在那裡的,你不是停留在覺上的,是一直在用覺,因為你的咒沒有斷嘛,所以一直都在用覺,就是這個覺,這個咒斷掉了,覺所覺空。 問:嗯,那現在還沒有達到那個力量。 答:那要提示你呀,下一步就是覺所覺空了,覺也不可得啊。所以不是去注重在聽上,而是在覺上。 問:哦。 答:覺,知道就是覺,知道咒在就是覺。 問:但是感覺仔細聽就比較能攝得住,妄念基本上插不進來,但是如果是知道咒在的話,有時候妄念還會插進來。 答:這時候不是妄念了,這個時候是念念。念念當自覺,不是妄念了,是念念,也就是念念不住,所以說了了常知,念念不住,它是相應的。 問:就不用刻意去繃得很緊,但是繃得很緊的時候那個念基本上也進不來。 答:你老去描述它幹嘛?不要去描述它。 問:就知道在就行了。 答:對。

47   554 知道咒在就是听清楚(2016)

問:就是心停不下來了,就還繼續持咒? 答:繼續持咒。 問:聽不清也持? 答:對,你知道咒在就是聽清了。 問:哦,那好了,阿彌陀佛。 答:你的心是清淨的,所以就是聽清了。

48   555 知道咒在之“闻性作用”(2015)

上師:你看我們那個禪宗的三玄三要當中,第一玄:“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裡頭人。”三玄三要嘛,第一玄第一要。 師父:那個之前好像看過,但是不明白。 上師:然後我們說“看取棚頭弄傀儡”:持咒的時候,知道咒在吧,妄念在跑吧,妄念就是傀儡呀,持咒就是我們這個抽牽呀,要主動去持咒啊,妄念跑還是要把它拉回來呀,“抽牽全藉裡頭人”呀。這個“看取棚頭弄傀儡”是什麼?我們這個身體就是個木偶人一樣,你這個內在的清淨本位,才是真正的主人嘛,他在操縱這個木偶人在動嘛,“抽牽全藉裡頭人”。我們這個咒語你在持的時候,這個就是抽牽嘛,牽動這個傀儡。你看傀儡是誰?妄念,妄念跑了,跑了好,把它拉回來;念念它又跑了,又再把它拉回來。 師父:現在我就不清楚什麼時候該拉。 上師:時時都在拉,你時時都在持咒就時時都在拉。 師父:哦,哪怕我咒聽不清楚,只要嘴皮在動就說明還在。 上師:你怎麼能夠聽清楚呢?它又沒有咒音存在。你知不知道啊,你知不知道咒在啊? 師父:我有時候聽得清楚啊,我就是…… 上師:你出聲啦? 師父:沒有出聲,但是…… 上師:你知道咒在啊,清清楚楚知道咒在啊。 師父:妄念大的時候就默念,心裡好像有…… 上師:你知道咒在嗎?妄念大時候知道咒在不? 師父:妄念大的時候,我剛才說兩種情況:一種是不知道;一種是嘴皮在動但是聽不清楚,知道嘴皮還在動。 上師:“嘴皮在動”,這個“嘴皮在動”,就是你的知道就在嘴皮上嘛,這個嘴皮就代表咒嘛,你這個“知道嘴皮在動”就代表著聽了。因為這個時候叫作聽覺,叫聞性,你在聞這個咒,聞性在起作用,不是聽覺在起作用。所以這個聞性,我們說耳聞目睹是什麼意思?耳聞目睹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聽到什麼東西,也不是說一定要看到啥東西,耳聞目睹簡單說就是知道,知道就是耳聞目睹。 師父:好像還不能理解。 上師:知道,你知道咒在嗎? 師父:知道咒在呀。 上師:這就是耳聞目睹啊。你眼睛是閉上的,你看得到嗎? 師父:看不到。 上師:看不到但你知道嗎?無聲之聲和眼睛閉上了,所以你看我們“都攝六根”,首先“都攝”的是眼根、耳根。眼耳鼻舌身意當中最靈活就是兩根:耳根和眼根。這兩根你都把它關住了,眼睛看不到了,耳朵聽不到了,嘴巴在持咒,鼻子在呼吸,身體在打坐。那你那個意根在幹什麼? 師父:還在想問題啊。 上師:一個是想問題,第二個是跟著咒走,所以這個時候是意根作用。那這六根,我們說“都攝六根”,“六根”體現在哪兒?“六根唯心”。六根你都把它關住了,就是心的作用,所以這個“六根唯心”,這個心就叫知道。我們不說知道,知覺你聽得懂嗎?知覺,你的知覺在發生作用,這該聽懂了吧?知覺在發生作用就是知道,還不能理解啊? 師父:嗯,我還不能完全領會。 師兄A:這個要靠悟了,不能靠理解了。 上師:他靠想,這個用想嗎? 師父:不用想。 上師:那就是嘛,這不是知道嗎?很直接的嘛。所以這就叫打掉妄想,要打掉。 師父:該知道它就自然知道了啊。 上師:對啊,知道是自然的,知覺的作用就是在知道上。因為我們這時候六根都是關住的:眼睛是閉上的。因為我們持咒是無聲的,耳朵也是關上的,是一樣的。當然你還可以聽到外面的聲音,但是我們這個咒是無聲之聲,無聲之聲作用是在意根上,意根能夠起作用。所以說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作用全部集中在意根,通過意根來培養心力——直至一念不生、一心不亂。 師父:持咒雖然它是沒有發聲,但是好像有一點默念的感覺。 上師:它是默念嘛,沒錯。但它不是默想,它還是在念,不是在想,想就錯了。我們不是用大腦去思考這個咒,而是通過口念調動心念,口念來調動心念,不是用想,如果是想完全是意根的作用。但是我們說六根唯心,六根全部集中在一塊用,體現出來就是心的作用,心識在起作用。那麼在這個心識起作用的過程當中,你能夠察覺到腦海當中妄念紛飛,這個就不是意根體現出來的,是第八識田裡面流露出來的,從你心中流露出來的。所以這個時候是心在作用,持咒也是心在作用,翻種子也是心在作用。跟你的思想(無關),因為你的思想是通過眼耳鼻舌身這五識作用出來,它才能夠產生思想。

49   556 咒是对治妄念的(2015)

師父:那上師,座上當不了旁觀者怎麼辦?座上太逼真了,都沒辦法,咒都掉了。 上師:咒子掉了? 師父:嗯,感覺咒好像念不出來了,然後好像手印也倒了。有時候甚至知道倒了,好像舉都舉不起來,好像陷到電影當中去了。 上師:咒子掉了還有什麼在啊? 師父:還有“知道咒子不在”那個在。 上師:嗯? 師父:還有個“知道”在。 上師:座上還是要提咒。 師父:還是要提咒。 上師:直到提不起咒再說。 師父:哦,感覺就是妄念力量太大了。 上師:妄念的力量大,咒要比它還大。 師父:還要大。我現在的心力好像有點不夠,就是陷在中間,好像一下子要好半天,突然猛一回神,才把它拔出來。這樣念兩句,然後現在…… 上師:還是要把咒提起來,咒是對治妄念的。你不對治,沒有這個對治,就不會有後面的“相融並消”。 師父:咒提上來的時候,需不需要開始也放慢一下速度,然後集中一下注意力,再過渡到快速持咒? 上師:這個都屬於微細住的部分,持咒持到微細住了。有時候這個咒語它會跟著妄念跑,有時候還會被這個妄念截斷:突然間、短暫地,咒語出現中斷,但是妄念還很多。 師父:對。 上師:所以也有很多師兄在這裡誤以為說是能所雙忘,其實不是,他妄念的力量太大了。 師父:對,好像有一點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好像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 上師:這個跟平時發願有關係,所以平時要多發願。發願也是培養定力的一種手段、一種方法。你看這個發願,能夠把心力提起來,還能夠把心力持續下去。座上能夠讓我們持咒不斷,座下又能夠維持念念清淨不斷,所以說發願是不可思議的。

50   557 咒是自然地断掉(2016)

問:因為咒太慢了,所以才會咒和妄念是並存的? 答:那不會,那是咒快了。 問:啊? 答:咒快了才會有合併,咒跟妄念一體,那是咒念快了。 問:就是你有妄念,你想斷它。 答:你還在想啊? 問:不是,你就斷掉它嗎?然後把咒速提快了,但是它斷不了,不是想啊。 答:誰要斷它,不要斷它,就讓它念嘛。 問:只要咒在就行啊? 答:斷是自然的,斷不是我們要去斷它,而是它沒了,但是我們還想念,念不出來了。不是我們想去斷它,那想要斷它你上座就可以斷啊,不需要念啊,沒說要去斷啊。

51   558 咒速和念头的关系(2015)

師兄:有時候平常好多事,幾年前的事都沒有想過,打坐了翻出來好多年前的事,做夢的事,持咒的時候也去想這事。 上師:翻種子。 師兄:我說這明明是夢,也不是事。 上師:翻種子,沒關係,繼續翻嘛,翻到心空不住。你這個種子繼續翻的時候要繼續持咒,不能夠停下來不念。 師兄:上師,那個速度快的時候,有時候沒有念頭,也沒有很多妄念啊,它有時候不平等啊。不是說我持咒速度快,它念頭跟著多啊。 上師:不是,是因為念頭多了,所以持咒的速度才快,念頭翻得快,持咒會加快。 師兄:哦,自然的。 上師:而不是說你這個持咒加快念頭就多了,不是哦,跟這個沒關係。持咒快是你自己要持咒快,跟念頭本身沒有關係。

52   559 咒与妄念同时并起(2015)

問:然後想念咒,老是提不起來。 答:想念咒,提不起來。 問:但是有妄念。 答:有妄念就有咒在,咒跟妄念是並起的。 問:就是提不起來,是不是氣不夠? 答:不是氣的問題,是懶的問題。 問:懶的問題?那我想念啊。 答:想念就念嘛,有妄念在就有咒在,有妄念在就有能所在,有分別作意在就有能所在,妄念是屬於分別作意,屬於能所。 問:我感覺氣不夠。 答:不是沒有力氣的問題,咒並不需要力氣,咒與妄念是同時並起的,也就是說,念咒要念到跟妄念是一體的。不是力氣不夠的問題,也不是心力的問題,就是綿密的程度不夠。

53   560 字字分明培养注意力(2015)

我們的六根都集中在持咒上,注意力也就在這個持咒上,剛開始要求字字要分明:聲聲入耳、字字分明,持咒的速度不緊不慢。那這個階段我們講培養的是注意力,就是把我們散亂已久的散亂心,把它收回來,集中在這個口念耳聞上,由這個口念耳聞培養出注意力。大家在剛開始打坐的時候都能夠發現自己妄念紛飛,這是我們的注意力提高了,所以能夠發現妄念。沒想到我們會有這麼多妄念,平時看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平時我們的注意力是分散的,注意力讓我們的心跟著環境、跟著境界跑了,我們的心在流浪、在迷失,所以發現不到我們的內心會有這麼多妄念。當我們經過一段漫長時間的修行之後,定力越來越好了,忽然間又發現似乎我們這個妄念處處皆有。不管是座上還是座下,哪怕在外面做事情的時候,在各種事境當中,都能夠發現我們這個妄念、這個思想從來都沒有停下來過,這個就是注意力提高了。不管在哪裡都能夠發現我們有很多妄想,時時刻刻這些妄想都在不停地變化。那想要把這些妄想,把這個注意力收回來,那麼首先是在身體上做出要求,所以打坐的時候無論是雙盤、單盤、散盤都可以,沒有強調一定要雙盤。

54   561 嘴不动了是否还要持咒(2016)

問:上師,我今天就是坐到後來的時候就是出現…… 答:到前面來,到前面來。 問:就是今天我坐到後面的時候呢,出現了那個就是張口結舌,嘴不動了,但是還有咒在,就這個咒在了,然後那個我這時候,我就不知道這時候在想咒還是在念咒,是繼續在持咒,我反正可以停下咒,也可以再繼續持。 答:繼續持。 問:繼續持。 答:嗯,不要停。 問:不要停是吧? 答:嗯。 問:然後還可以打妄想那時候。 答:嗯,那繼續持咒,咒就是妄想。 問:繼續持是吧? 答:這個時候咒也是妄想。 問:噢。 答:你繼續持。 問:好,這個應該說還是屬於舌根在念咒,並不是在想咒。 答:是啊。 問:這個理論上說還是心念耳聞。 答:是,沒錯。 問:哦,OK,謝謝上師。

55   562 座上持咒不能存在疑惑(2017)

問:持咒,剛開始持咒清楚,念快的時候,那個咒還在,加持力,還在…… 答:加持力是加持力,觀照是觀照。加持力是他力,觀照是自力。 問:因為念清楚的時候那個加持力,因為我念咒念得快啊,它那個加持力還在不在啊? 答:是啊,你那個求加持力嘛,還是有個外力在。自己加持自己算不算加持啊? 問:算。 答:算啊,那叫作起心動念便是加持。所以這個加持有外加持,外面來的加持,那是祈請來的,求來的加持。還有一個是自心生起的加持,自心生起的清淨心,這是無上加持。 問:那有時候我念咒念很快的時候,突然那個咒不是很清楚,會擔心會不會加持力會減少。 答:你是座上是吧?還是座下? 問:座上。 答:對,所以好多師兄說這個座下持咒的問題,我們是咋說的,我們是說:持咒是座上的事,不是座下的事。座上為什麼要持咒,知道嗎?我們不是要心念耳聞嗎?座上要心念耳聞啊,心念耳聞的目的是什麼啊?心念耳聞的目的就是翻種子,把我們八識田裡面的種子給它翻透,每天都翻種子,每天都翻種子,在座上翻種子。我們所講的種子翻透了,那下座之後心是清淨的,不再翻種子了。如果是你這一座,時間不夠,翻種子翻不透,下座之後接著還要翻,心裡面還是亂亂的,還是妄念紛飛,還是各種執著不斷、煩惱不斷,這就是座上翻不透,下座接著翻。 問A:那相當於說,下座的時候有個接著翻的話就不算是觀照了。 答:是啊,你會感覺到很難受很煩惱啊,心並不清淨。 問:它主要這個咒,既然覺得每個咒不一樣,那個咒很清楚,都是“巴拉巴拉,……”,它既然咒那麼清楚,那後來又念到後面,要加快了,我這裡有點疑惑,它這個到底…… 答:加快是自然的。 問:它加快了,不清楚。 答:你自然會加快。你如果說:“哦,要加快了,我還有個疑惑在。”那你那個加快是造作的,不是自然的。所以你這個,你是聽到別人說,哎呀我這個咒念快了,你要造作把咒加快,所以你就會產生疑惑了。如果你是自然加快的,哪來什麼疑惑啊? 問:我講的還是那個加持力的問題,因為它那個咒這麼清楚,那個咒音不一樣,但是後來念快了,我就想它應該加持力還是有的。 答:嗯,講了半年還在加持力上。你平時交流得太少,閉門造車去了,要多交流。我每天在等你的微信,等你的電話老等不到。我們啊還不如牛郎織女,牛郎織女每年都要見一次面,我們有時候兩年才見一次面,平時還沒有溝通,還不如牛郎織女。不要想,不要落在想上,想就是作意,就是流浪,就是起分別心。要全體放下,一切不住。 問:念咒念得自然,剛開始念咒要清楚。

56   563 座上持咒起分别心怎么办(2015)

師兄:上師,我昨天開始持咒的話就持得非常快,就感覺跟這個心率差不多了。 上師:嗯,相應的,對。 師兄:下面是“唵、哈”,就這個了。然後持得很快,有時候要找,就持的時候可能就是那個聲音聽清楚了。 上師:起分別心了。 師兄:對,就起分別心,起分別心呢,這個清淨又出來了。但是有時候我又想找,一開始應該是“唵”,就會,哎,找這個“唵、哈”的時候,這個清淨心就不行,然後呢就持的時候又變很慢的感覺,“唵……哈”,“唵……哈”。 上師:快慢沒關係。 師兄:心率也跳得很慢一樣的,就一直看著這個咒,感覺就是“唵……哈”,“唵……哈”,就是這樣的。 上師:嗯,沒錯。 師兄:然後呢,有時候六字明就出來了。 上師:哦,翻種子。 師兄:翻種子,是吧?有時候就是六字明,有時候持的時候,哎,六字明這個唱念的這個還是“唵哈唵哈”,就是唱念的。 上師:相似的,其實不是,感覺好似好像是,那是種子翻出來了,沒關係。 師兄:種子翻出來了,然後呢,就持呢,哎呀,感覺太淡了吧,感覺沒味一樣的感覺。 上師:嗯,沒味速度就要加快一些。 師兄:速度要加快是吧? 上師:速度加快就把沒味給去掉。 師兄:哦,就有時候它是自然那個,不是你持,就自然的,這樣的。 上師:那你感覺到沒意思了你就把咒提快一些。 師兄:哦哦。 上師:很自然地它又起來了。 師兄:我就是還有一種分別心一樣,還是想找,“哎,速度不對呀”。 上師:找嘛。 師兄:哎,我一找,感覺這個速度一提就從開始念起。 上師:沒關係,這些都是你的因緣時節,你是產生“找”的念頭也好,不理的念頭也好,這都是因緣時節。 師兄:那就自然的。 上師:自然的,對,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出現這些找啊什麼,你不要起懊惱心,“我幹嘛還這樣呢?”那就不行,隨它。自然,要找就找嘛,反正時候未到。 師兄:有的時候我就是跟這個心率也差不多了,我就守著心一樣的,但是我感覺不對,就是有點作意了。然後就持咒,還是持咒,持咒就把這個遮住了,就變成持咒了,但是我這個跟這個心率差不多的時候啊,我感覺非常清淨。 上師:清淨也不可得。 師兄:有的時候就是我這個念都不知道念什麼東西啦,那還是不管它什麼,就是這時候了,好像聽不到自己念的什麼東西,就這樣的感覺。 上師:那你就稍稍地停下來,看是不是在念咒嘛。 師兄:但是咒就不知道是念了什麼。 上師:你可以稍稍停下來嘛,看念的是什麼嘛,一發現,“哦,沒錯”,那就要肯定嘛。下一次再出現那個現象,就不要懷疑了。如果還有懷疑,“這念的是什麼啊?”那就再停下來,念慢一點,體會一下。 師兄:就是我感覺我一開始念的時候念得很快,就“唵哈唵哈”,我感覺這個是不是就變成了六字明的感覺。然後我又從頭找起,這麼追幾次之後,慢慢還是形成這個了。 上師:這就肯定了嘛,肯定沒錯,這個是對的,那就繼續,如果懷疑它是錯的那再放慢速度。 師兄:但是後來我就變成了“唵哈唵哈”了。 上師:誰都一樣。 師兄:就這樣念了就是。 上師:嗯,誰都一樣,最後就剩一個“阿”了,出現“阿”了,就能所雙忘了。所以這個過程是對的,如果你去執著字字分明,那這輩子你都不可能出現能所雙忘了。 師兄:我就是執著不了字字分明,我一字字分明我就感覺不對。 上師:不可能執著的嘛。 師兄:我就感覺不對了。 上師:你有停留了就不可能前進了嘛。

57   564 座上持咒是以妄治妄(2016)

問:上師,那個持咒的節奏快慢,就是以自己舒服為主就好了?這個很難調,快慢是以自己覺得舒服順暢就好了? 答:咒的快慢跟念頭的多少有關係,念頭的粗細有關係,不是舒服。 問:哦。 答:最舒服的就是睡覺,哪有啥東西比得上睡覺舒服的。 問:發現妄念又起來的時候,咒又跟著提起來? 答:持咒是跟著妄念相應的。 問:哦,發現起來了,我就有意地再提一下,再快一點。 答:速度會提快一點。 問:再快一點。 答:對,這快慢是跟念頭的多少來決定的,念頭沒了,咒還在不在?得想上一陣子。(眾笑) 問:有時候還不能確定。 答:還是想出來的。 問:那個時候不敢確定。 答:咒不是念頭嗎? 問:哦。 答:念頭沒了,咒也就沒了,哪還有咒在?能所雙忘。這個咒是正念還是妄念? 問:正念。 答:都是妄念。 問:咒也是妄念啊? 答:那當然,咒也是妄念,以妄治妄嘛,哪有以正治妄嘛,啊?是吧?以妄治妄,咒也是妄念。正念現前是了了常知,一切不住,這個就是正念現前。 問:那要這麼說,那願力那也是妄念了? 答:沒錯啊,是啊,還是以妄治妄啊,所以說願力當中有一句“不求餘果”,你看,就把這個妄給息掉了。 問:這個“余果”是代表任何的結果嗎?比如說名聞利養,還是說這個…… 答:包括一切。 問:包括一切。 答:有求的一切。 問:哦。 問A:上師,那個妄念起的時候,只是不理它,一心持咒? 答:你只管持咒,妄念來了,你就可以持咒快一點,不要讓妄念進來。 問A:我原來持咒是比較緩慢,後來就是容易昏沉。 答:嗯,是啊,慢了就容易昏沉,容易掉舉。

58   565 座上加快持咒速度(2016)

問:還有就說,你昨天有說,心念耳聞就是知道咒在,然後的話呢知道咒在就知道心在。因為知道心在你才能覺照,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在座下的時候,我們是根本就不在意心在哪裡的,是不是這樣的,上師? 答:這要問你啊,你下座了自己怎麼做功夫,你自己不清楚嗎? 問:我就是和以前沒修法是一樣的呀。 答:哦,那你就沒做功夫嘛。 問:該幹嘛就幹嘛。 答:座上是佛菩薩,座下就貪嗔癡慢疑唄。 問:我覺得還是因為座上的力量不夠,然後打了長坐之後,真的打了長坐才覺得,哦,原來是這樣的,多說無益,還是打長坐,自己就知道了,應該是。 答:是的,微細流注出來了嘛。 問:沒有,怎麼可能?我速度這麼慢,我沒有任何境界的。 答:哦,沒境界就是在微細流注上了。 問:不是不是,上師我還是想問您哦,我是說沒有境界呢,您不是說粗住才是有畫面的嘛,我感覺我好像打了,因為我們做飯只能打七個小時嘛,我覺得好像打了,到後面還是會有畫面,我看的電視劇什麼之類的會翻起來。 答:那還是翻種子。 問:那是不是說…… 答:看到什麼畫面了? 問:看電視劇。 答:哦,電視劇,那還是翻種子。 問:那就是還是很粗,功夫根本就沒做到位。 答:對,是的,持咒速度慢了一點。 問:不可能慢哦。 答:慢了,肯定慢了,妄念還能夠進來。 問:哦,那我就知道了,我以前是玩票,我覺得只要咒在就好了,也不管它速度。 答:速度肯定是慢了,你這個速度加一把勁就脫落了。

59   566 持咒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属于压念(2019)

問:我們持咒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注意力高度集中,感覺就是把全身心都撲在那個咒上?這麼說不知道貼不貼切啊。 答:你說得很貼切了。 問:全身心都撲在這個咒上,注意力都專注在這個咒上。這個算不算壓念? 答:你說有沒有壓念啊? 問:沒有。 答:沒有啊? 問:沒有,應該沒有。 答:沒有壓念,那是什麼呢?自然嗎?自然不?注意力高度集中,自不自然? 問:好像有一點用力。 答:你說自不自然就行了,我們不提用不用力。 問:自然好像不太自然。 答:對啊,不自然就是壓念。 問:就是壓念啊? 答:那肯定是壓念。不自然就是壓念。你也可以說我們注意力高度執著,高度執著比較貼切。 問:哦,那個也算壓念? 答:什麼叫也算壓念,那就是壓念。 問A:上師,那就不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了嗎?那集中是壓念,那不集中那不是散念了嗎? 答:是啊,你看看,他又不集中了。 問B:不壓是散。 答:你這個是對應的,不是集中就是不集中。 問A:那是不壓不隨。 答:對啊,你看看,太對了,真有智慧。 問C:上師,綿綿密密和高度集中不一樣是吧? 答:綿綿密密是沒有執著的,有執著不可能綿密。因為有執著,你一壓念,首先是頭脹,一會心慌,你就開始累了,一累了你就願意放下了。 問C:我最近總是心跳過快,是不是跟這也有關係? 答:那是,壓念容易造成這個。 問C:下座以後也心慌。 答:你下座的時候還在執著嗎? 問C:下座就不這麼執著了,但總琢磨在座上的事,就是有一什麼毛病呢?座上總想座下的事,座下總是在琢磨座上的事。 答:你那座上座下也十分相應啊,還是高度集中。(眾笑) 問C:就是座上總有妄念,妄念紛飛,完事下座以後又想:“唉呀,怎麼座上總妄念紛飛的,怎麼辦呢?” 答:有什麼妄念紛飛,說來聽聽。 問C:就是關於那個開示…… 答:你那個妄念紛飛是怎麼造成的呢? 問C:有所求。就剛剛講的那個,我感覺跟我挺相應。 答:你壓念不是有所求嗎? 問C:壓念也是有所求? 答:壓念也是有所求啊,所以你座上的這個有所求,壓念,把念頭給壓住了。座上把念頭給壓住了,翻不出來,到你下座的時候,它就翻得亂七八糟了。 問C:就是我以前也是聽您講,兩個半小時以前就是妄念紛飛,然後到了三、四個小時以後,基本上就平穩。 答:這是相應的。 問C:我一開始也是這種感覺,可最近打著打著就是找不著那個感覺了,好像退步了一樣的,還不如一開始打得那麼清晰。 答:開始懷疑自已了。 問D:那持咒一快一慢沒事的哦? 答:你持給我聽一下,怎麼個一快一慢? 問D:不是,它就是持的時候,它自然一下子快,等下自己…… 答:哦,那個沒關係。 問:自然而然又慢下去了。 答:你要講過程,有這個過程。 問D:等下它自已就快。 答:而不是這樣:“嗡瑪尼唄美吽(快速念),嗡-瑪-尼-唄-美-吽(慢速念),嗡瑪尼唄美吽(快速念)。”(眾笑)你說一快一慢嘛。 問E:新手上路嗎?

60   567 持咒的方法是因人而异的(2019)

問:上師,在持咒的時候就是舌動,嘴唇微動,可以吧?他們有些老是說嘴幅度要大一點。 答:都可以。 問:我感覺幅度大一點很累,很不自然。 答:都可以。你那個幅度大,它是過渡來的。 問:不是,她說那個幅度大的話,攝住意根要比較好一些,就是妄念少一些。要是幅度小,就是說妄念會…… 答:那個師兄講得沒錯,因為你所描述的這個方法對他來講很有意義,但是用在你這裡就不一定了。 問:對,我感覺幅度小一點是不是…… 答:因為這個持咒的方法是因人而異的,不是千篇一律的。 問A:上師,這個快慢也不是完全一定的,是吧? 答:不是完全一定。 問A:有可能會慢一些。 答:很正常,是。 問A:有可能會調節得自如…… 答:每個人頻率不一樣。 問:它自動調節,需要快的時候它自然就快。 答:是啊。 問:有時候慢一點有點累的話…… 答:就不要作意,自然就可以了。 問:對,有時候很慢很慢。 答:不要用意識去控制它。 問A:如果刻意地加快,反而越加快越…… 答:刻意加快也是用意識。 問A:對,也是用意識。 問:我感覺快的時候,它自動快。 問A:那是到了一定的時候,到了一定階段了。 答:到了一定水準了。(眾笑)

61   568 一直没有进步就要考虑改变方法(2019)

問:打坐的話,正常上座之後,就是呼吸和咒,這樣做也沒有能所雙忘。除非是長座進入深定,那可能就是能所雙忘了。 答:你有沒有念咒呢? 問:念了。 答:嘴巴動嗎? 問:動啊。 答:我們沒看到你嘴巴動。 問:我是在動,我知道動得很微細,但是我是…… 答:看不到。 問:看不到啊? 答:嗯,就是看不到。 問:動了沒有?(在做示範) 答:沒動。 問:但是我動了,我舌頭在動。 答:你說你動了,沒有人看到你動。就因為這樣,所以不會出現極力追頂。 問:那就是非要動作大才行? 答:我跟你說,你現在不要堅持你的做法,你可以試一下,會不會出現極力追頂。因為你說你一直沒有出現,那麼長時間都沒有出現,那你應該自己改變一下方法。 問:就是動作要大一點。 答:你萬一動大了之後,很快就極力追頂了呢?那你說哪個好? 問:但是比方說我打長坐六個小時、八個小時,我可能會什麼都不知道了,但自己醒來之後,手印在這裡。 答:你什麼都不知道,還是沒有出現極力追頂,極力追頂不可能什麼都不知道的。 問:極力追頂我也追過,有這種感覺,但是可能沒有追到能所雙忘,我也有極力追頂的這個…… 答:那你方法得改一下,不用堅持你現在的方法,試一下。 問:哦,就是持咒的時候,動作要明顯一些。 答:對,你試一下。沒有說你那個是錯的,只是叫你試一下,看一看。 問:改變一下? 答:對,改變一下方法。因為我們沒有注意到你有沒有出現能所雙忘,有沒有出現極力追頂,這個我們沒有注意到,因為你也很少跟我們交流這一塊。 問:對,我交流的不是太多,因為我總是這種狀況。 答:那你這麼說了,那你可以試一下。 問:再就是我看到元音老人開示裡面,他就講到了:手印痛這些是因為經絡不通,那麼經絡通的話,它就不痛了。 答:我跟你說,對這個方法的解釋很多,千變萬化,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為什麼呢?因為你說,經絡不通才會痛,那你不問一下什麼人經絡才是通的? 問:是的。 答:對不對?哪個經絡不通?不通了他那個地方應該會出現壞死,為什麼還會長得那麼好呢?所以這個問題,就是說他回答得當不當機,人家聽完了之後接不接受,他問話有一個當機的程度。你就像我問老人說:“上師,我們打坐如何才是一切放下,死心塌地啊?”老人給我的開示就是:“像個死人一樣,一動不動。”所以我就記住了:我上師教我“一動不動”。那又有師兄問了:“老人都說可以動一動,為什麼你說一動不動呢?” 問:對,它是針對個人來講的。 答:所以是他是看對什麼人回話,他要講相應。 問:對,不能把它當普遍真理了。 答:所以大家都知道:“哦,老人說可以動。”那如果說“可以動”,又何必“死心塌地”呢? 問:對。 答:那應該是“風擺荷葉”才對啊?不應該是“死心塌地”啊?因為每個都坐在那裡跟“風擺荷葉”一樣,那怎麼是“死心塌地”呢? 問:因為我結這個成就印——根本印的時候,就這個痛嘛…… 答:所以我們說了:痛就是培養定力。 問:培養定力。 答:希望得到你的肯定啊。 問:這個我自己知道,我自己知道:痛是培養定力。這個我也有感受,肯定痛是培養定力很這個的…… 答:那是啊,痛肯定是培養定力的,這不用說。 問:是的。 答:所以不要怕痛,怕痛就沒有定力了。 問:哦,我就想什麼呢?想打長坐,舒舒服服地打長坐。化空,我想,所以我就,當時我就跟…… 答:有“想”在,怎麼可能化空呢? 問:哦,有求。 答:空本來是自然空,你還有個“想”在,怎麼可能會空呢?那是想像出來的空,還不是真空。 問:實際上空總是不經意的來的,那也是。上師,沒有看到我嘴唇之間動,是吧? 答:誰都沒看到你動,師兄們都在議論:“哎,那心*師兄的嘴巴都不動。”誰都在看,誰都在說。這個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是說什麼呢?你如果發現自己這麼多年了,沒什麼進展,那你應該是要嘗試著改變一下方法試試看。沒准是錯的,也沒准你自己找不到方法。 問:那上師再觀察我一下看,有動嗎? 答:如果這樣會出現極力追頂的話,那個可能性很小。 問:那就要動作大一點? 答:你不妨看一下,明天讓你去巡七,你看看師兄們是怎麼追頂的,可以學一學他們看看。雖然說他們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你,但是不妨看一看,試試看,反正試個一、兩座也無所謂。 問:嗯,我還是觀察不到,是吧?我這個嘴形動。 答:你作意了,肯定是可以看得到一點,但很不自然。 問:哎喲,我現在動作大,我都不會動作大了。 答:試一下嘛,你說話不是會? 問:說話是會啊。 答:為什麼說話又會呢?你不是矛盾? 問:不是,就是我持咒的時候,這種大動作啊。 答:那你現在就不能持咒嗎?你試試看:“唵嘛呢叭咪吽。” 問:這個可以持。 答:我看你是不會持。 問:不能發出音來。 答:怎麼不可以呢?你試試看,試完了你再不出聲,那有什麼不可以呢? 問:但是我如果按照出聲的速度的話,就沒有我自己的這種速度快。 答:我所講的是什麼呢?你不是說沒有極力追頂嗎? 問:我有過極力追頂的這個經驗。 答:現在呢?我剛才是聽你這麼說,我才說那你不妨改變一下方法。 問:就是我極力追頂,但是沒有達到能所雙忘。有過極力追頂,就前兩個月有過極力追頂,但是沒有達到能所雙忘。 答:這個很正常,不是每一個極力追頂都會出現能所雙忘。 問:對,那是。 答:所以我看我們民宿那邊有一個師兄,一直都在追頂,每座都在追頂。 問:哦,好厲害。 答:昨天跟他交流,他也沒有出現過能所雙忘,他就一直都在追頂。所以這個不奇怪,時節因緣沒到。 問:還是講個時節因緣的。就是首先是“空樂明”是吧?然後再是能所雙忘? 答:那也不一定。 問:哦,都不一定。 答:境界的東西是多變的。我們完全不去考慮“空樂明”,因為它是變化的,無常的,你考慮它沒有意義。我們所講的不要住著“空樂明”,是對於喜歡境界的師兄來講的。但是絕大多數師兄都不會去住著的。

62   569 持咒时没有强调知道舌头在动(2019)

問:上師,持咒的話關注到嘴唇這塊兒,沒有問題吧?他們老說舌頭跳動,搞得昨天一交流,對自己起疑了。 答:交流肯定要交流的。這個交流就是每個人把自己心得體會擺出,但並沒有強迫你一定要按照他這個方法,只是每個人都在強調自己是怎麼修的。 問:對,我聽出來了。 答:這個方面是可以,就是你要覺得是他說的話可取,你就試一下。你要覺得他這個風格不適合我,也不要勉強。 問:是,我就是怕錯了,走錯了。 答:那你怕錯了還是一種錯。 問:所以來向上師這兒請教來了。 答:每個人風格不一樣。而且描述的方式也不一樣,就一個簡簡單單的口念耳聞,或者一個心念耳聞,就能夠造出千百萬個說法來。 問:是,昨天我就聽到兩種了。一個是您講的剛開始字字分明,後面是要咒在。 答:知道咒在就可以。 問:對,一個是講一定要字字分明。所以那個**師父過來問這個問題,他就糾結。我說你不用糾結,這跟你不一樣的,你自己心裡舒服就行了。 答:他是說剛開始一定要字字分明,有人是這麼說。不是強調一直都是字字分明,那一直都是字字分明,怎麼可能出現能所雙忘呢? 問:是,我一直聽上師這麼講。但是,昨天**師兄講了一下說要清晰。 答:清晰那是肯定要清晰,字字分明就是清晰。 問:是,我說上師講過,剛開始是字字分明,後邊是咒在。 答:咒在也是清晰。 問:是清晰,我知道咒在。 答:這個沒有說錯,但是聽的人可能就…… 問:認為是那個字字分明。 答:對,非要字字分明才是清晰。我們入定的時候也是清晰的,周邊一切都是了了常知。怎麼不清晰?那更清晰,連一個蟲子跑過都知道。 問:這就好了。要不然,昨天他們給我搞得心裡緊張了。 答:有掛礙了。 問:對,真有掛礙了。我說我怎麼感覺不到舌頭在動呢? 答:這個交流要聊透,你感覺不到並不等於它沒動,你不在意它動不動所以就沒感覺到。沒有強調你非要知道你的舌頭在動,只是告訴你舌頭要動,但是沒有說你非要住在我舌頭到底動沒動這上面去做功夫。 問:我發現住在上面還不會持咒了。 答:就是,告訴你走路每一步都要站穩,你要走,要走得開,結果你就在那裡試著,最後連路也不會走了。 問:感恩上師。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佛法修證實錄、印心宗實證寶典!
    淨明上師於2015-2019打七開示的精華,分十五個主題供大家參詳。
  • 無心直說音訊目錄: 一、佛学常识:1~101
    二、印心宗的特点:102~179
    三、印心宗的重要概念:180~234
    四、印心宗的妙用:235~275
    五、发愿:276~322
    六、打坐基础:323~395
    七、座上境界与反应:396~507
    八、持咒:508~569
    九、翻种子:570~598
    十、微细流注:599~626
    十一、能所双忘:627~657
    十二、观照:658~787
    十三、认取与承当:788~917
    十四、海南自在佛乐团佛歌:918~936
    十五、印心宗咒语:937~945
    十六、2013年打七开示:946~962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