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心密三祖 元音老人對弟子
在修行上提問,所作的精闢開示!    
  
 佛法修証問答-----    
1.
什麼是外道?
2.
何為感應道交?
3.
何為「不即不離」?
4.
什麼叫身內身,身外身?
5.
什麼是無念?
6.
什麼是無住用心?
7.
什麼叫無漏?
8.
什麼是無生法忍?
9.
什麼叫微細流注?
10.
什麼是見、定,行?
11.
對各種境界不留痕跡的功夫是不是修行正路?
12.
我們修法的人該看什麼書?
13.
什麼叫觀自在?
14.
什麼叫起疑情?
15.
悟個什麼?
16.
什麼是心中心法?
17.
修心中心法講不講成佛資糧?若講,指的是什麼?
18.
什麼是陰神?
19.
什麼是密法?
20.
密宗為什麼一定要灌頂?
21.
什麼是現量?
22.
緣從何來?
23.
佛性與覺性有什麼關係?
24.
《金剛經》云:「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人怎麼有差別?什麼差別?
25.
實相念佛的要點是什麼?
26.
到率兜天還會退轉嗎?在兜率天比在西方淨土成佛快些,是嗎?
27.
關於度眾生,在自己尚未證悟本來以前是否可減少外緣,安心修法,以自度眾主呢?
28.
何種情況不是無記空?
29.
菩薩是覺有情,怎樣理解?
30.
「法性盡地」是什麼意思?心密裏如何講即身成就?
31.
中道義有真實之相嗎?
32.
有人問太虛:蛇斬二斷,佛性在那一段?
33.
我們看的經書太多了,好不好呢?
34.
今世不能成佛怎麼辦?
35.
因果也是緣起的假相嗎?
36.
夢中佛事是否指沒有見性的人拜佛念經做功德一類的事?
37.
我們學生讀書應如何起用?考試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38.
做功夫有什麼決竅?
39.
道理說來說去是這麼簡單,可做起來總是走失?
40.
怎麼能迅速成就?
41.
聽說中脈及左右二脈通後就是報身成就,可有此說法?
42.
密勒日巴尊者已至「修行是個大妄念,不修亦是大妄念。」的境界。但卻厭煩酬答施主,希望往雪山修行。為什麼?是習氣未盡麼?
43.
近來對一切有相佛法難以眾生恭敬心,看得見的世界尚屬虛幻,看不見的世界又如何令人產生絕對信心呢?
44.
如何才能振興佛教?
45.
我想在師父出國前,與幾位同修來拜見您,聆聽教誨,可否?
46.
不動心,腦子是否會遲鈍?
47.
我有時會用經書上看到的知識來評判自己的情況,這對嗎?
48.
《大集經》裏說:「末法時代罕一得道」,這個得道是指什麼?
49.
怎樣理解無念為宗?
50.
處處要空,會不會落空?
51.
有人念彌陀心咒一千座後又去念阿彌陀佛,這樣可以嗎?
52.
證到佛位還會迷失嗎?
53.
我們為什麼要發願呢?
54.
我確實感到周圍的眾生,有我的存在。佛感覺到嗎?
55.
兜率淨土與西方淨土有何區別?
56.
有沒有極樂世界?
57.
《淨土十要》對修淨土者很重要嗎?
58.
我心中沒有妄念,與西方淨土有什麼兩樣?
59.
如何是戒?
60.
善行是否主要是對治自己以往自私自利的習慣,達到「無我之境」的一種方便呢?
61.
世上很多人不信佛,還譏笑學佛人。故要發願救度一切眾生是否很難或不切實際?是不是只救有緣眾眾生?
62.
要度眾生,首先自己要開悟,要有神通。否則談不上度人,人家也不信你。但如果只顧自己修法,又不度人,會被斥為自了漢。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63.
請問師父理上悟的和親證的體應該是一個吧?
64.
正定和普通睡眠的區別?
65.
怎樣才是真性妙用?
66.
我現在知道了,一切東西全是佛性的變化。但還會感到痛苦,尤其生病時感肉體上的痛苦。碰到物質上有障礙時,亦作不了主了。
67.
真正修行的人,知道得越少,見解越少越好。只須依止善知識與一兩部經典,而不必廣研經論,老實參禪念佛,必能大事成就。這種說法對嗎?
68.
請師父談談「意生身」?
69.
現在還沒有見性,能不能起用?
70.
中陰身與意生身的區別?
71.
靈魂與佛性有什麼區別?
72.
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我等凡夫怎麼能在二、三年中修了心中心法而破無明,並能住六道裏而度生呢?
73.
修到什麼程度才能傳法?
74.
只怕心不死,不怕不活。先將心死透了,還會活得起來嗎?
75.
萬法皆空,唯有佛性不空。這樣的話,佛性與萬物豈不看作二物了?
76.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薩成佛了嗎?
77.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怎麼理解?
78.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進一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到後來,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怎麼理解?
79.
動念是妙用嗎?
80.
虛雲老和尚在高寺眼睛能透過牆壁,見到屋外有人小解,這能說是開悟了嗎?
81.
明心見性的時候,會展現圖像嗎?
82.
一切言談舉止,包括我現在提筆寫信,都是本性的妙用。其本身「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但非同土木草石,而是一種靈知覺性,人人本身具足,悟此則為見性。對嗎?
83.
弟子認為上座按師父要求的心念耳聞,儘量多加坐;下座觀心。知行住坐臥,念佛持咒等都是自性所為,盡可能讓真心常現,對嗎?
84.
見性之後,最精進的用功就是時時刻刻不忘失本來嗎?
85.
不忘失本來,就是要在覺知上用功。做事時知是本性的妙用,無事時靈知覺性並不曾減少,自然就隨時間因緣而成大道嗎?
86.
時時與自性相應,就是和上師相應。如法修行,上師、佛就在身邊。這認識正確嗎?
87.
要歸無所得,一切皆了不可得。但是,空空然而有覺知的光景不是還在嗎?若將此掃光,豈不斷滅了?
88.
這個無相的性體,儘管無相,但可以於無念時體會到它。是嗎?
89.
古代禪師開悟偈中曾寫到:「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又:「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這不是空有不二的注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