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學佛從培養定力下手》

1. 學佛的目的

   你要知道學佛的目的在於哪裡?首先要了脫生死;所以我們發願: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接下來是什麼?救度眾生,那救度眾生呢,你就要深入經藏了,深入經藏的目的就是啟用諸佛菩薩的智慧,這叫智慧寶庫,這才存在說我們要開始學習了。所以首先要明根本,才能夠知道如何去啟用這些。

2. 學佛從培養定力下手

   那我們前面所講的,好多人是先從理論上、知見上下手,其實學習理論它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因為你不明根本,不明根本你去學理論,再加上沒有人指導,或者說指導的人也不一定透徹,要是指導的人能夠透徹的話,他不會讓你從知見上下手,肯定先讓你培養定力,所以這個指導人很關鍵。如果說在沒有人指導的情況下,你去讀這些,讀幾十年下來,好了知見有了,你想要開始上路打坐了,那個時候會出現一個什麼問題呢?年紀大了、老了,修不了了,老弱病殘了,這就錯過了大好時光。所以說我們組織學習是可以的,但不是一大堆人在一起,因為水平不一樣,參差不齊,不是在一個水平上,你一大堆人坐在一起打七可以。你要組織大家一起學習某些教理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夠深入,太深入了就變成從知見下手了。
   所以禪宗有一句話是這麼講的:“解門一開,悟門頓塞。”就是這個道理。因為解門就是解知見,就把開悟這個路子給堵掉了,不是從心地上來做功夫,而是從意識上來下手,所以說“解門一開,悟門頓塞”,自古以來不允許解公案就是這個道理。
  

3. 如何引導老人學佛

   上師談自己母親:我母親沒打坐之前呢,她晚上睡不著覺失眠。晚上睡不著覺,我拿了一本《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給她看,她說:我都不信這些東西的。我說:我不要你信啥嘛,你只要看,看了之後能夠睡得著覺就可以了。她反正睡不著覺,就拿那本書來翻,翻啦翻啦,翻了一會兒就睡著了。過了幾天,我看她睡得挺好嘛,我就問她:怎麼樣,這經有作用吧?她說:我都不知道裡面在講什麼,看著看著就睡著了。我說:對嘛,不要你懂它嘛,目的就是讓你睡著,睡著了目的就達到了嘛。我說這個佛經還是有作用的!後來她打坐了,修六字大明咒,一座三個小時、四個小時,哎,這佛經她能夠讀得下去了,她知道這裡面講的是什麼,所以說這個定力是要培養的,否則你看不懂、讀不懂。

4. 修行需要老師做相應的指導

   問:老師,經要讀,坐也一定要打,配合來修,才比較合適哦,如果只是單方面都不行。
   答:可以配合著來。
   問:我聽一個出家師說,如果只是單方面都不行。
   答:也可以,你在指導下單方面也是可以的,不是說不行。
   問:他說盡是讀經的話容易狂,盡是打坐的話容易疑,他是這樣說。
   答:不一定,那是沒有指導,沒有方法他才會疑。
   問:最好的方法就是又打坐又讀經書?
   答:那也未必,也要有指導。相應的就說你修行修到某個階段了,介紹你去讀某一部經,這就可以把你很多疑問給化解開,它是相應的,但這都是要有人指導,所以這個指導老師就很重要啊。

5. 全程跟進指導是印心宗的特點

   問:像我們初修行的,原來是很多佛理都不懂。
   答:不懂你就多打坐嘛,你懂打坐嗎?
   問:現在懂了。
   答:懂打坐你就多打坐。像我們的師兄都知道,坐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就會跟大家說,你去讀《圓覺經》嘛,你讀《圓覺經》,那你就要讀《大乘起信論》,兩本是在一起的,對不對?我經常跟大家說,你要讀《圓覺經》啊,因為讀了《圓覺經》很多問題就解決了,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在你沒打坐的情況下讓你去讀,你讀不進去呀,它沒有出現相應點,你讀不進去的。我經常跟大家說:佛經印證我們的修行,我們是在實踐佛經所講的一切,這個叫互相印證。佛經在印證我們的修行,我們也在印證佛經的正確點,這就是相應了,所以我們這個宗門的名字就很好聽──印心宗,每個階段都可以印心的。從最初的修學開始,一直在做相應的指導、系統的指導,一直到你大徹大悟,這是宗門的特點啊!
  

6. 有定力才會有相應

   問:我看那《二祖全集》講的也是說,《圓覺經》和《金剛經》最相應。
   答:所以叫作無上相應,無相法門無上相應,這個相應的根據、根源就在定力上,有定力存在才會有相應,所以說就要培養定力。定力還有一個特點,要敢於承當,如何叫敢於承當呢?要相信自己!

啟 七(2013-12-19)
第一集開示了學佛的目的:一是了脫生死,二是深入經藏,啟用諸佛菩薩的智慧,救度眾生;學佛的下手處:先要打坐培養定力,而不是先從理論上、知見上去下手;印心宗修學的整個過程,需要老師做相應的系統的指導,直到大徹大悟。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