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 第一講 序

       恒河大手印是佛教密宗中的一種高層次修法,不修而修,修即無修,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於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雖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處,討個消息,然後悟煩惱即是菩提,妄念即是妙用,空有不二,體用一如,一切法皆是佛法。

    元音老人(李鍾鼎老先生)以九十四歲的高齡,講經說法,著書立說,不遺餘力。此書是繼《佛法修證心要》的又一部巨著,反覆叮嚀,和盤托出,生動活潑,觸類旁通,確是度生的寶筏,成佛的要訣。希望讀此書的志士仁人,開智慧眼,入無相門,大機大用,悲願無盡,庶不辜負老人的一番苦心 !

  • 2

     2. 第二講 序

       說到心地法門,我想起黃龍與呂純陽的公案來。呂純陽是修道教的,道教講究練精氣神,采大藥煉成大丹,即所謂金丹,化成嬰兒,為金剛不壞的陽神。他參黃龍祖師時,已是煉丹成就陽神出竅了。在道教金丹煉成就後,即可以雲遊四方,參訪各大名山的善知識。一天他經過黃龍山,見山上有紫雲結蓋,知有異人,便去拜訪。恰好遇上黃龍禪師升堂說法,他便混在人群中聽聽黃龍禪師說些什麼。黃龍知是呂公,想誘他入道,就厲聲說:「今天不說法,座旁有盜法者!」於是,呂純陽毅然出來,問黃龍禪師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黃龍指著他說:「這守屍鬼!」呂純陽說:「爭耐囊中有長生不死之藥。」黃龍說:「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純陽聽了大驚,於是,飛劍取黃龍,黃龍以拂塵一撣,飛劍落地,劍者見也,劍落地即見負也,呂純陽當下跪拜,請求指示。黃龍說:「半升鐺內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呂純陽於言下大悟。悟個什麼?悟出了無相之心。這無相之心,才是成佛的根本、證成大道的根本。這能現陽神的、無形無相的大能量,才是永遠不壞的天真佛。學佛修道,絕不能執取色相,色相是真心的影子,終歸要敗壞的。所以呂純陽恍然大悟之後,就說:「棄卻瓢囊摵碎琴,從此不煉水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水就是水銀,是煉丹的藥物。道教煉丹講究取坎填離,水是陰名坎,取其金是陽名離,取坎填離,即陰陽和合以煉成陽神之金丹大道。「從此不煉水中金」,即現在不煉這東西了,因為純陽祖師認識了本性這個無相之心的天真佛。它是本來如此,法爾如此,非造作修煉而成,只是眾生迷了外境,不識得而已。今天識得了、曉得了,就不再執取外境了。

    我們用功,首先要明白成佛的根本是什麼?不然,方向一錯,就相去千里,成道無望了。比如煮飯,要用米來燒,才能成飯;用泥沙來燒,你儘管燒上幾天或幾萬年也不能成飯,所以見地非常重要。根本是什麼?就是我們的一真法界(本性),而不是別的什麼東西,與練氣、煉丹都不相干。認識本性之後,就是具正見。見性之後,本來應是無修無得無證的,但是你習氣未了,見境還要動心,那就生死不了,還是要修。為何如此說?因為你成佛之後,佛也不可得,哪還有什麼東西可得?所以是無得;既然無得,你證個什麼東西呢?所以是無證;無得無證,你本來是佛,不是修成,所以是無修。然而你的習氣不了,還是要修。如何修呢?無修之修,即是時時觀照,不要用什麼方法來修。所以,無修之修還是需要的。識得本性之後,就明白世界上一切色相,都是我這一真法界(本性)之所顯現。所以,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因此,我們佛教說不二法門。《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色相就是我們一真法界、妙有真空之體所顯現,而不是一說「色即是空」,就以為色是空無所有,那就錯了。空無所有,那就變成頑空斷滅,就不對了。所以,我們說一切色相無自體、無自性、本空,也就是所有皆不可得的空。

    所謂空有好幾種,一般講來,有對峙之空、斷滅之空、析法真空等。凡夫是對峙之空,所謂東西在的時候是有,東西不在就是空;外道是斷滅空,認為人死後,就統統完結沒有了,是斷滅空;二乘所見的道是析法真空,就是把色心兩種法分開了,色是色法,心是心法。比如五蘊:色受想行識。二乘說色是色法,受想行識是心法,把它分開來。他們認為我們修道,身體是沒用的,要捨去這身體。其實不是這樣,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所有色相包括我們身體在內就是真心。比如鏡子能現影子,鏡子不能現影子就不成為鏡子了;因其能顯現影子,故稱為鏡子。我們的本體是妙有真空,妙有者具足萬法,它不是空無所有,所以它能顯現一切事物的影相,能起妙用。假如不能顯現一切事物起妙用,那就不能稱為真空之性了。所以這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者,即云一切色相就是真心(真空之性)所顯現,真心之所成就。真空之性(真心)無形相,看不見、摸不著,要由事相(色)來反映、顯現,如此講就比較徹底了,因此有「事以理成,理以事顯」之說。事以理成即一切事物是由理體而成就的。這理體——即我們無形無像的一真法界,在什麼地方可見呢?在事相上見,由事上顯現,故云理以事顯。比如,我們要造一架飛機,先要設計好圖案,然後,由工程師引導工人按照他這個圖案去製造。造成功後,飛機上了天。飛機是事物,有相之事成就了,就顯示設計的方案、圖樣是正確無誤,所以飛機就飛上了藍天。假如設計的圖樣、方案、資料等等不正確,那麼飛機就上不了天,或是從天上掉下來了。這個方案、圖樣、資料就是理體,而飛機就是事相。飛機是由方案、圖樣、資料等成就的事相,是事以理成;飛機造成功證明它的設計方案、圖紙、資料是正確的,是理以事顯,這是個比仿。我們的真心是無相的,無相之相是在事物上顯現,今天有山河大地、男女老少、日月星辰、草木叢林等等千變萬化的東西,都是我們的一真法界所顯現的,所以,見相就是見性,性相不二。

    從前祖師講「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竹子是雅致之物,蘇東坡就竹子作了首很巧妙的詩云「無竹令人俗」,這人家沒有種竹子,很俗氣;「無肉令人瘦」,假如不吃肉,人就要消瘦了;「若要不俗又不瘦,頓頓還它筍炒肉。」這筍炒肉,味道很好,既不俗氣又不瘦,說明這個竹子是很雅致的東西。看見青翠的竹子,那就是我們的法性身;看見鬱鬱的黃花,那就是我們的般若智慧。為什麼這樣說呢?理以事顯嘛!但是不是說這些東西就完全是我們,我們就完全是這些東西呢?不能這樣說!為什麼呢?從前大珠和尚講過假如翠竹是法性身,那麼我們吃筍子時,不是把這個法身吃掉了麼?比如碗是你的法身,你把碗敲碎了,那你就把法身也敲碎了。那也不對啊!那麼究竟這句話對不對呢?如何理解呢?應該說是「非一非二」,既不完全是一體,也不是兩者完全不同。說非一者,即不是一樣,就是說我們的法性身是無形無相,而事物是有相,在相上說,不是一體;性不離相,相不離性,從不離的角度說是非二,是一體的。鏡子裏有影子,影子總離不開鏡子,你能把鏡子裏的影子拿掉嗎?拿不掉。你用布把鏡子包起來,布紋也映在裏面,影子還是在裏面。你把鏡子向地,地下的物體還是映在裏面;向天,天上的雲、星、日、月也映在鏡裏面,鏡子裏終歸有影子,因此,從不離的角度講,鏡就是影,影就是鏡;但是,影子還是影子,鏡子還是鏡子,所以,從相上講,一個是有相,一個是無相,不是一體。所以是「非一非二」!這個道理要弄通。

    過去洞山祖師過河時,低下頭來捲褲腳,正當這個時候,看見水裏面顯現他的影子,恍然大悟。他作了個偈子,裏頭有「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的妙句,證明他確實悟道。這「渠」不是渠道的渠,而是作他講。「渠今正是我」,就是指這水中的影子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我現在不是他。為什麼說他現在是我,而我不是他呢?世界上千差萬別的影相,都是我們真心所顯現的,所以這一切影相都是我的自性,但是,我不是這些影相,這叫不即不離。不離者,就是不離這個影相而顯現法性身;不即者,就是這一切影相不就是我。佛教道理講的很清爽,又很玄妙,當我們把這些事物、佛性都弄清爽了,就曉得證體起用,不然你就迷惑了。從前大慧宗杲禪師看到洞山祖師這個偈子,他就想:洞山祖師悟道了,怎麼還有他有我呢?既然悟道了,就無他無我,怎麼還有他有我,他就懷疑了。後來真正徹悟之後,才知道我而他者,他而我者都不可得,不可得中不是說一個假相都沒有,一切相還是不壞,還都是我們真心的妙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問題弄清爽。

    《楞嚴經》講:「性色真空,性空真色。」這個性是妙有的真空體,它一絲不掛、一塵不染,無有絲毫形相,說似一物即不中。這個真空萬能體,是構造、變現一切的主體。就是說,這個空不是空無所有的空,而是妙有真空的空。因為一切色相無不都是真空妙有的體性所顯現的,都是我們的自性所起的作用,離開自性是沒有色相的。所以,一切色相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一切色相。自性無相,是有而不有,不空而空的真空,而色相則是不有而有,空而不空的妙有。一切色相與真空妙有本來沒有兩樣。但是,世上的人往往都執著了有形象的色為實有,且迷入心竅、牢不可破。佛悲憫眾生,教我們認清真理,強調指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謂不異者,就是沒有差異的意思。何以是「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呢?因為性空之故,才能顯現色相,倘若性不空,已經成為一種有色有相的實體,就不能顯現諸相,為什麼?舉個很淺顯的例子,假如我們這間房子空了,才能搬進來桌子、大立櫃等等。相反,這個房間堆滿了東西,已沒有空的地方了,那就什麼也搬不進來了。所以,性體是真空無相,才能顯現一切色相,才能變現千差萬別的妙相。

    正因為自性無相,是不可以眼見的,所以又稱性為妙體。無論在身體內外的哪一個部位都找不到它。把頭腦打開找不到,把身體解剖了,把心臟剖開了,也找不到。它既不在腦,也不在心,了無蹤影,了不可得。這就是說,性是了無跡相,不能用眼見的。眼前一切的有相的境物,雖然可以借其「見性」來看見到,但是誰能夠看到自己的這個「見性」呢?因為眼睛只能看見有相的東西,這是其一;其二,眼睛只能看到與其相對的東西,不和眼睛相對則不能看見。譬如:我們的眼睛能看見自己的眼睛嗎?因它不和眼睛相對,就看不見了。而自性是絕對的真心,不是相對的東西,所以不能眼見。假如有見,就非真見了。

    性是了無跡相,不能眼見。所以,性為真空。雖然是真空,但它能夠應緣起用。就是說,對境之後,它能夠發識,能分別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所以,性又是妙有,而不是頑空。當「見性」通過眼睛對一切色相分別的時候,一切色相才顯現。譬如,我們看見一個人,你怎麼會知道是人?而不是其他東西呢?你又怎麼會知道是男是女、是張三還是李四呢?這完全要靠意識的分別,才能把這個人的相顯出來。既然色相是由見性所現,所以色相就是性。依此可知,見、聞、嗅、嘗、覺、知六種性,通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發生作用,從而顯現一切色,也就是六塵。所以,一切色相、一切現象都是性的顯現。色不能離性,性也不能離色。離性就沒有色,離色也沒有性。

    有人問,如以「見性」為例,究竟是先有色相,還是先有見呢,我們不妨分析研究一下。假如說先有見,後有色相,那麼見應在前,色相就在後了。但沒有色相,你能見個什麼呢?又怎麼能談得上那是「見」呢?所謂見者,只因有色相之故,才見到了這是什麼呢、那是什麼。若無色相,又從何而起「見」的作用呢?所以,「見性」只有從色相上才能顯示它能見的作用。反過來說,假如先有色,而後有見,那麼色應當在前,見應當在後。然而,沒有見又何能顯色呢?既然沒看見,怎能會知道有什麼色相呢?也就是說,沒有「見性」,這個色相從何而顯現出來呢?大家都沒有見,那麼,色相雖有也等於沒有,也不能顯現出來。因此,性與相是不能分離開的。「見性」如此,其他的諸如聞、嗅、嘗、覺、知等性的作用,也是如此。因此說,色之於性,兩者之間是不能分離開的。性的本體即空,那麼色的本體又何異於空呢?因此,色和空是了無分別的,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我們常常說佛教是不二法門,指的就是這個意思,一切都不二。因為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你說是一吧,它又是二;你說是二吧,它又是一。本是一體,不能分離出來。你一定要分別,那就誤入歧途了。我們曾反覆以水和波浪作例子。水和波浪也是一,因為水和波浪同是以濕為體。水是靜止相,而波浪是以動為相,水因風起了波浪,相又則由靜變為動了,相變了,看起來是兩樣,但都是一體。所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鏡子和影子的道理也是如此。無論用什麼材料,或作成什麼樣式,只要是鏡子,則都能顯影。倘若不能顯影,就不成為鏡子了。因鏡不能離影、影不離鏡故,鏡即是影、影即是鏡,故稱之為不二法門。我們人呢,從生下來,一有知識,就把性所顯現出來的山河大地、宇宙萬有等一切影像都當成真有,而去捕風捉影。也就是說,只看到影子,曉得影子,而不曉得影子是鏡光顯現出來的,沒有認識這個鏡光。倘若我們能認識了這個鏡光,也就識得佛性了。為什麼呢?因為影子有來有去,有生有滅,而鏡光總是常在。鏡子是貓來貓現,狗來狗現,所顯現的影子,有來有去、有生有滅,但鏡光從不變異。山河大地等一切境相也是常寂光中的影子。我們常說「滄海桑田」現在是滄海,將來可變為桑田;過去是桑田,現在卻變為滄海了。譬如,我們中國的雲南,從前是大海,現在變為山和田了。雖然這些色相和剛才所說的鏡子裏的影子是在不斷變化,有來有去,有生有滅。但鏡光和性體一樣,是沒有生滅、如如不動的。

    沒有鏡子,不能現影;沒有影子,不能成為鏡子。也就是說,性離不開色相,色相離不開性。所以,性就是色,色就是性。這個道理就是佛教的不二法門。這一點能透過,就是明心見性。不要以為明心見性是一樁難上加難只有聖人才能證到的事情。修道人往往被明心見性四個字嚇住了,認為高不可攀,不是現代人所能做得到的。因此,一談到明心見性,猶如談虎色變,不敢靠攏。認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是達不到這個境界的,而只能依靠淨土宗,用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出路。等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聽佛說法後,再明心見性吧!這話對一般善男信女說來,是千真萬確的。因為現當末法時代,眾生根鈍障重,在這娑婆世界上修行,確是難以成就。但末法時代也有正法,不是沒有上根人,決不能一刀切,一律對待,而把明心見性高高地推到聖境上,自己不敢承當。其實,明心見性不在別處,就在眼前,就在你能見、能聞、能行、能做處,回光一瞥,識得這個靈知就是自己的佛性,則一生修學事畢。一切眾生都能見能聞,所以一切眾生都是佛。這萬能智性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的。既然一切眾生都能見能聞,都具如來智性,那麼就不要再把明心見性高推聖境,而認為高不可攀了。只要在這能見、能聞等八大作用處,回光一照,認識這能見者是誰,能聞者是誰,在這上面一見而肯定,再不生疑,進而綿密保任,不要讓它沾染色境,時時空靈。才有念起,便予覺破;剛將著境,隨即牽轉。做到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遷,何愁不能圓證菩提!

    自性是無相的真空體,性空無住,色相也空不可得,故無須企求,無須患得患失。《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明白了性色真空的真理,就不會落在色塵上而被其所左右、動搖了。自己做得主,不為僕人所愚弄、所把持,不住一切境相,不執一切事物,時時綿密觀照,就可以進入明心見性的境界了。

    一切境相皆是自性顯現,沒有自性,就沒有境相,也無從見任何境相。因為「見性」之故,才能見到色相。既然見相即是見性,相是能見的「見性」顯現,那麼,相就是性,性就是相。而性是真實不虛的,則色相也就真實不虛了。《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說的是世間一切相皆性所顯現,性真實故,相也不虛而常住,「性空真色」是也。故云: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

    有人問:西方極樂世界究竟是真還是假呢?西方極樂世界是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真即假。你在這裏分真分假,還是妄心的分別。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佛性所顯現的,在相上講,從性所顯現的東西都屬於性,性是真,相也是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從性體上講,性是真實,相是影子。《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影子,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假的。我們不去妄想分別了!真正明白性相一如、色空不二的道理了,見相就是見性,就可以透過一切色相,而見自性。見性即是見相,就可以由性而起妙用,任運騰騰,騰騰任運,光明自在,圓證菩提。佛性是妙用無邊的,所以大手印說,「無量顯現染淨諸法,具足法爾平等性義。」佛性具足一切,它能夠無量顯現清淨、污染等境和相。這些境和相,一切一切都是平等的,因為我們的本真之心是平等的。我們的心和諸佛的心平等無二,不因我們在凡就減少了,不因諸佛成聖就增多了,而是平等平等再平等,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心有主宰了,我們修起法來,就不會迷惑混亂了。如果你不明白這個真心道理,就要向外馳求,總是疑,心裏不安穩,就不得真實受用。

    我們學佛法是要得真實受用的,所以佛法是安心法,是得真實受用的,不是像其他外道要求有所得。現在好多學佛的人都想要發神通,在眾人面前炫耀一番,以表現自己。唉!錯誤了。用有所得的心,來修無所得的法,豈不背道而馳。

    修道一下手就要曉得一切都不可得,唯有我們的真心——佛性是真的,其他一切法如夢幻泡影,都不可得,不可求。你恢復了自己的佛性光明之後,那神通妙用就完全顯現了,你不求而自得。但是,顯現的時候也不能有所執著,才有所著便成窠臼,就落在裏頭不能自拔。你若心裏有所住,魔王就趁機而入,將來佛果不能成,成魔倒有份在,千萬要注意啊!我們學佛本是無修無得無證的,但是,在這無修無得無證的過程中,總有一點跡象。我們在前面講過初初開悟,等於是小孩子,要等其長成大人,方才能起用。在這成長的過程中,總不免有步驟。這過程長短,因各人的根基、修法不同和勤惰而異。剛剛開悟只到法身邊,還沒有到中心,因此,須在事境上精勤鍛煉,除盡習氣,向上升進,才能成佛。
    我們由凡夫成佛,在教下講來要經三大阿僧祇劫,宗下就不這樣講了,禪宗的祖師禪是圓頓法門,是講無修無得無證的,不講禪定解脫。雖然如此,但它也並非是毫無步驟的。所以,臨濟宗就講三玄三要。

  • 3

     3. 第三講

       

  • 4

     4. 第四講

       我們雖然在講密宗大手印,但是我們不分宗派,禪、淨、密合在一塊講。其實大手印和禪宗是一鼻孔出氣,是直指心性,叫人當下成佛,不要大家走冤枉路的圓頓法門。但是講了幾次之後,大家對「色」和「空」還不十分理解。上次有人問我,這「空」是不是離開色之外的空?比如現在有房子,有這麼多男女老少相聚一堂,是不是離開房子、離開男女老少,沒有相了,才是「空」呢?不是的,他不理解色空之義啊!因此,我們有必要把色和空的義理弄懂,理解大手印宗旨,修行起來才比較順利,否則不免要走冤枉路。

  • 5

     5. 第五講

       我們的妙明真心,既不屬有,亦不是無,你說它有,無相可見,無聲可聞;你說它無,語默動靜,行住坐臥,無一不是它在起作用。古德喻之「海中鹽味」,「色裏膠青」,雖不能目睹,而體實不無。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它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大寶藏。所謂真空者,別於頑空和斷滅空,以妙有故,空而不空;所謂妙有者,別於妄有或實有,以真空故,有而不有,不有而有也。次從相用來說,也是非有非無,非無非有的。你說它無,形形色色歷然現前,而妙用恒沙;你說它有,一切色相,皆因緣所生,無有自體,所起事用,宛如水月空花,無可把持。《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說色空不二,非有非無。以一切事相皆是真空妙體之所顯現,而真空妙體亦不能離開色相而另有。比如水起波浪,離開波浪即不可得水。我們用功,既不可執色相為實有而粘著不捨,更不能偏離色相,廢有而著空。所以,不論上座習定,還是下座起用,均須無所取捨,方契中道之理,走上真空妙有的大道。

    但是我們大家對色空之義理還是不太理解,所以,我在上面再將色空之義進一步闡述,並引述圭峰宗密禪師語錄,重申了認識真心的重要性,並談了修行人臨命終時究竟到什麼地方去這個問題,以使大家契入大手印之宗旨,在修行上不走冤枉路,直趣真空妙有之大道。

    我們現在回到恒河大手印上來,前面講到大手印是直接指示我們見到真心的實際法門。大手印是一真法界,是我們的真心,是無修、無整、無散亂的本體。但要進入大手印功境,起初也要經過一番艱苦的修煉。不做功夫,你就不能認識這離念的靈知即是當人的本性而成就大道。為什麼?大手印說了:

  • 6

     6. 第六講

       我們舉公案討論了無情就是有情,「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但是還有不少人仍不十分理解,因此,有必要再講一講有情無情為什麼是一樣的,在哪些地方是一樣的,作如下總結。

  • 7

     7. 第七講

       上次講到做功夫要「不擒不縱」,既不要壓住妄念不讓它起,而成土木金石,也不要縱容妄念讓它瞎起,而流浪生死。現在接著講:

  • 8

     8. 第八講

       

  • 9

     9. 第九講

       

  • 10

     10. 第十講

       

  • 11

     11. 第十一講

       

  • 12

     12. 第十二講

       

  • 13

     13. 第十三講

       

  • 14

     14. 第十四講

       

  • 15

     15. 第十五講

       

  • 16

     16. 第十六講

       

  • 17

     17. 第十七講

       

元音 阿闍梨 心密三組

  • 宗脈傳承 1997年12月2日,元音阿闍黎親自傳授印心宗輩代訣於淨明上師,並諄諄教導:傳法不可馬虎,傳承更應嚴謹,心密的傳承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像某些宗門那樣最後只剩下個法卷傳法,更不能跟搶佔地盤一樣去壟斷佛法及佛弟子。
  • 心中心法 有六個手印與一則咒,修法簡煉易學,既不用修加行與前行,更不須觀想或觀相,如禪宗一樣從第八識起修,且有佛力加持,故易直下見性。密咒為佛、菩薩於禪定中將自己的心化作的密語,如吾人打電報時用的密電碼:手印如重要文件加蓋的印信,又如電視機上的天線,以之溝通學人與佛、菩薩之心靈,打成一片,故加持力大,證道迅速。淨土宗念佛名號同樣也是假佛力修行,但念佛名號屬外來,不及持佛心咒力大。所以憨山大師曾說,如念佛不得力,可改持咒,即是此理。
 佛弟子 © 2004-2022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