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座修證次第-修行需要貼近上師,在上師指導下修行,離師無法成就。

swap_vertical_circle

一、粗住...口念耳聞

八觸:冷、熱、動、癢、輕、重、滑、澀等八觸在粗住與細住兩個階段往往會反覆出現,體現得較為明顯,隨著修証的深入,在微細住,微細流注階段逐漸得以超越
粗中粗

粗中細
swap_vertical_circle

二、細住...心念耳聞

八觸:冷、熱、動、癢、輕、重、滑、澀等八觸在粗住與細住兩個階段往往會反覆出現,體現得較為明顯,隨著修証的深入,在微細住,微細流注階段逐漸得以超越
細中粗

細中細
swap_vertical_circle

三、微細住...心念耳聞

微細中粗

微細中細
swap_vertical_circle

四、微細流注...心念心聞

能夠觀察到微細流注(包括粗微細流注和細微細流注)的定叫金剛喻定,雖然是念念不住,但是也是了了覺知,有可能相應的還會出現四無邊定(四禪八定中無色界天的四種禪定)
粗微細流注

細微細流注
swap_vertical_circle

五、能所雙忘...心念心聞

說明
radio_button_unchecked

六、根塵脫落...心念心聞

說明
visibility

備註...

印心宗修學的整個過程,需要有老師做相應的系統的指導,直到大徹大悟。切忌閉門造車,盲修瞎練...

說明

一切不理、只管持咒

一、粗住

粗中粗:


一坐下來眼前閃爍的都是各種煩惱,這個時候叫做粗妄,特別粗的妄念就是妄想,各種妄想各種煩惱,或者各種苦,都會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

持咒速度不能太快,要字字分明,聲聲入耳,每一個咒都要聽得清晰,才可以不跟妄念跑,不跟煩惱跑。

一、粗住

粗中細:


妄念紛飛,拉鋸戰,念頭開始多,各種妄念交集再一起,亂的這個心啊叫做糾纏不清,一會被它拉跑,又拉回來,拉跑了又回來,這個拉鋸就是糾纏不清,就是糾結。

一般出現時間段:2小時內

持咒速度要稍微加快一點,要不然就跟妄念跑了,不跟它跑速度必須加快,你一加快速度,就進入了細住。

二、細住

細中粗:


可以把握住咒的速度快慢,可以不跟這個妄念跑了。

但有時候雖然是不跟它跑了,但故意還是要跟它跑,想看看這個妄念裡面還有甚麼,所以相應的環節呢,眼前出現景色,此階段心中翻出來一幕一幕景色,像做夢一樣,一般都會有,沒有的只能說你這一幕一幕過得很快,會感覺自己是看電影一樣,而且有意還要知道這個電影裡面有甚麼內容,會主動黏進去流浪一下,這個叫細中粗,忽然發現我不能在裡面流浪,馬上住在咒上,進入細中細。

二、細住

細中細:


有可能相應地會出現昏沉定,也叫欲界定,一般出現時間段:2.3~3.5小時之間。

我們絕大多是修心密的師兄,一座兩個小時,兩個半小時就下座了,這個階段是最煩的,每座都在這個最煩的位置下座了,座下會煩得要死,一點受用都沒有,一點樂趣都沒有。因為你座上沒有翻完的種子,座下會接著翻,所以很容易中斷修法。

三、微細住

微細中粗:


開始超越昏沉定,在昏沉中突然間像大夢初醒一樣,很精神,氣很足,腰也直,持咒很流暢,像流水一樣,對周邊的事了了覺知,進入甚麼都知道,但是甚麼都影響不了我的定境。

有可能相應地會出現未到定,也叫初定,一般在3.5~4小時開始出現,如果打長坐4~6小時以上會經常出現。

座下:心開始不攀緣,別人講話,我知道他在講,但我可以不理他。

三、微細住

微細中細:


出現十功德相:空、明、定、智、喜、樂、善心、柔軟、解脫、境界相應

空:座上他可以翻到心空不住

明:對周邊一切明明了了

定:可以自然觀照,這個叫定

智:周邊一切,有意無意當中,他就能夠觀察到,同時,翻出的智慧種子往往能夠有效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所以叫智

喜樂:身心自然的愉悅,這個時候叫作喜悅,空明智定之後的喜悅

善心:心地開始善良,表現出很善良,所以叫善心

柔軟:開始生起慈悲心,心地柔軟

微細中細的階段呢,別人煩惱都可以知道,他的心已經是開始細化,別人的煩惱他可以觀察得到。

這個住還是屬於作意的部分,這個作意呢,不會體現得這麼粗大,比較細膩了,有可能相應會出現四禪定(四禪八定中色界天的四種禪定)

座下:心不會亂跑,他可以自然觀照,但這個時間很短暫。

四、微細流注

粗微細流注:


前面所講的粗住、細住、微細住,都是用的是住著的"住",這個"住"是有執著的,它是六意識和七意識在起作用,你打坐要出現微細流注才是第八識開始啟用,唯有第八識開始起作用,才是破執著的開始,當這個微細流注出現的時候啊,我們的執著心,就是說作上的執著心基本上是沒有了,不再執著各種境界,也不再執著身體上的各種覺受,這些都沒有去執著,沒有再去起分別了。

八識田打開,裡面的種子同洪水猛獸般像噴泉一樣,嘩!噴出來了,這個"注"是沒有執著的,是控制不住的,叫種子如注,各種妄念洪水猛獸一樣撲面而來,但它不是粗大的,是微細的,微細流注的時候,翻得種子是最多的,它是一陣一陣得出來,你看不清楚它是甚麼,能覺察到,知道自己有念,但是你不知道是甚麼念頭,猛然一下,有個念頭被你抓住了,那個就是智慧的種子,有時候還掉進來一兩個巨大的念頭,有時候有一些境界還會把我們調跑,空樂明的境界會把我們勾引走,這都是粗微細流注,但是在座下體現出來就很微妙了,座下突然間發現自己有智慧了。

所以到微細流注的時候,才能夠發現,哎呀,我們這個妄念啊無始無終啊,它是如同一道秘密的牆一樣,一陣一陣的過,你是看不清楚他是什麼東西的,因為你已經不住在上面了,只能夠體會到它,但是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叫作微細流注的開始。那這個時候呢,我們持咒的速度就很快了,很多師兄表現出來就是“噠噠噠噠噠”,一開口就是“噠噠噠噠噠”,咒跟念已經合為一體了,再也沒有什麼念頭啊咒語之分別了,咒就是念,念就是咒,咒念合一了。
極力追頂,它是很自然的,不是作意的,自然的極力追頂,頭尾相接不停地念,速度非常快,形成咒輪,一心不亂得表現,跟淨土完全相應的,咒跟念已經合為一體,再也沒有甚麼念頭啊咒語之分別了,咒就是念,念就是咒,咒念合一了。

四、微細流注

細微細流注:


純粹就是一心不亂的體現了,念念不住,念念不隨,念念本空,念念清境,這都是一心不亂的體現了,但這個裡面還有一個"能所"在,還有能念之心所念之咒存在。

所以我們強調微細流注,打坐沒有出現微細流注,你就是修上100年,什麼成就都沒有。

五、能所雙忘

說明:


極力追頂也可以說是能所雙忘的前兆,我們這個打坐,在出現能所雙忘之前表現出來就是極力追頂,而它這個是很輕鬆的,也很平和,不是追求出來的。

能所雙忘的時候他會張口結舌,嘴巴是張著得,想念咒但是咒已經沒有了,他一張口叫是"阿、阿、阿",張口結舌,已經無可言表了,語言到這裡徹底斷掉了,所以這個隨之而來的身心世界也化空了,就定在那裡了,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害怕,也不要拼命地去把咒語找回來,你這拼命地去把咒語找能夠找得回來,但是這個好的光景恰恰就錯過了,所以,我們說這個張口結舌的時候你就順其自然吧,不用再去把咒語找回來啦,那我們元音上師所講的,能念之心和所念之咒,都已化掉了,實際上就是身心化空,這是座上。

超越了四禪八定
座下:能夠自然禪定,自然而然得禪定,座上座下打成一片,就是跟你說話都是定得,走路都是定得,也就是禪宗說得心念如懸,這是大禪定。

六、根塵脫落

說明:


那麼在座上這種定境(能所雙忘後得定境)它是如此表現,座下以後自然而然地人就處於一種綿密的觀照當中,再進一步得這個定境在體現出來就是人我世界都不在了,身心徹底化空了,隨之而來是一陣劇烈的爆炸,把我們這個身心世界徹底炸個粉碎,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根塵脫落,這是師兄們苦苦追求的爆炸,這個時候出現了!所以,我們所講得這個爆炸它不是偶然的,它是功夫成熟透了之後才會出現的,時節因緣成熟了,它會自然顯現,大家在這個修証的過程當中,不要刻意地去追求它,只要有求,都是在製造能所,這個能所不滅,它就不會出現寂滅現前。

那麼有一些力量稍微弱一點的,他會感覺到突然間整個身心化開,像脫了一件衣服一樣,把這個肉體給脫掉了,這也是一種表象,結果是一樣的,還是孤明歷歷,還是朗朗自照;力量再小一點時候,渾身忽然間震了一下,好了,身心俱亡,身心都沒有了,消失了,所以,不一定要聽到一聲驚雷,就是渾身震一下,他都會出現這種狀況,出現這個之後呢,我們要承當下來,認取下來,不要懷疑它。

我們所講的根塵脫落,那是親証本來,親証本來跟見到本來,它是有差別的,一個叫見道分,一個叫証道分,它有這個差別在,所以我們說一念迴光這就是見到本來,根塵脫落是証到本來,你見道分打成一片了,它就是証道分。

我們所講的根塵脫落這個定它就沒有出入之說了,處處不離禪定,我們這個自性已經是恆常不滅的體現出來了,那麼佛法修証道這裡已經是無法可修了,已經是無佛可成了,對自己來講已經是了脫生死了,那麼如此去做功夫,在這種事境上去磨練,它才能夠體現出我們這個佛法的殊勝,所以說它要用才有用,你要去作用它那叫做大行佛法,弘法利生去了這才是我們修行的目的。

備註:

離師無法成就

粗住階段的咒速,以每分鐘計算,四字彌陀聖號50-60遍,六字明30-40遍,心中心咒10-12遍,藥師咒、准提咒6-7遍,如果進入細住階段,要領有所不同,乃至於座上打坐入定、境界無常、能所雙忘、寂滅現前 、承當認取,以及最後的開悟見性,等需要注意的一些關鍵內容。
請及時與指導上師交流。修行需要貼近上師,在上師指導下修行,離師無法成就。

在此特別推薦《佛法修持長座指導》一書。

印心宗修學的整個過程,需要有老師做相應的系統的指導,直到大徹大悟。切忌閉門造車,盲修瞎練。 --淨明上師

【評心密現況】

補充:

一切不理、只管持咒

  因為從我們八識田裡面翻出來的種子它是一層一層的,這每一層翻出來的都不一樣,但它很多地方有相似的。所以我們說你不要去住著這個,只管持咒,不要去停留在這個境界上,你去管境界幹嘛?境界就是風景,你坐在火車上一路的風景,你去追求這個風景沒有意義。有時候你坐在火車上,哇,這裡的風景比桂林山水還好看,那有什麼用啊?一瞬間就過去了,你還能夠留在那裡?所以叫你不要執著它嘛,這是個過程,這都屬於一路風光,你根本不需要去管它。
--淨明上師 《如何修證心中心法(四)》

什麼是定

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
--《六祖壇經》

把持此心如在通衢大道上,一切形形色色,了了見聞,過而不留,與我無染,此便是佛境。
--二祖仁知阿闍黎《學佛最初之決定》

外不為境牽,內不隨念轉。
--三祖元音阿闍黎

  我們說心不亂就是入定了,因為我們強調的是座上不求定,但是要告訴大家基本的原理、基本的道理,心不亂就是定,不去找境界這就是定,這是最簡單的定。不管你是楞嚴大定、金剛大定還是四禪八定,都離不開心不亂,所以這是最根本的定。
--淨明上師《如何修證心中心法(一)》

貴在承當

一念清淨心光即法身佛;一念無分別心光即報身佛;一念無差別心光即化身佛。

--臨濟祖師

補充:

為什麼要打長座

  我們回過頭來講,這個宗門的特色就是打坐。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打那麼長時間的坐啊?不都說打坐是助行、下座觀照是正行嗎?打坐兩個小時就夠了嘛!你坐那麼長時間幹什麼?說這句話的人呢,說實話啊,他沒有真正認識到打坐的意義。你看我們元音上師說了:座上要心念耳聞,座下綿密觀照。為什麼先要強調座上的心念耳聞,然後才是座下的綿密觀照?因為你這個打坐,座上如果沒有體現出微細流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念耳聞。所以我們好多師兄,兩個小時一座,兩個半小時一座,打了五、六年甚至七、八年坐,一下座,說:唉呀!老師呀,我這個座下觀照不得力啊!一開口就是不得力啊,我連自己的念頭都看不到啊。我們說為什麼看不到念頭啊?因為這個念頭就是微細流注啊,你座上都看不到,你座下能看到嗎?座上看到的是煩惱,座下看到的還是煩惱;座上看到的是妄念紛飛,座下看到的同樣也是妄念紛飛。所以好多師兄說坐了兩個小時、兩個半小時之後,下座還是妄念紛飛,因為座上座下是相應的,坐了好多年都是這樣。
  所以我們打比方說,你燒這一壺開水,本來這一壺開水燒半個小時它就要開了,我們都是燒到二十分鐘停了,放下了。到了明天又燒二十分鐘,那你燒十年,這壺水它也沒有辦法燒開。因為它時間不到啊,不是說你每天都燒它,它就會開。 所以這個座上打坐,沒有體現出打坐的作用,下座自然就沒有力量起觀照。還有的人把我們的師兄都當成大根器之人,“啊!你們個個都是古佛再來呀!”這話說的也沒錯,因為諸佛本意是這樣。個個雖是古佛再來,但畢竟還是迷惑眾生,還是迷失的眾生。如果大家都是上根利器之人,那不用打坐了,光聽你說法就能夠開悟見性了。那樣的話,這天底下早就沒有人可度了,早就自度成佛了,所以打坐還是一定要打。如果都有這麼好的根器,那不用修心密了,不用修印心宗了,直接去修禪宗、去參話頭。甚至話頭都不用參了,因為參話頭都是末後禪,直接就是祖師禪。聞經開悟叫如來禪,言下大悟叫祖師禪, 好根器那就言下大悟去了。參話頭那還是末後禪,那是這個宗門已經敗落了,不得已用個參話頭。
  所以用這個打坐來培養定力,這是末後禪以後的事了。這根器已經是鈍根了,不是利根之人了,所以不得已,要持咒打坐啊。當然了,我們在這說的是方便說啊,相對來講啊!實際上持咒、打坐啊,在釋迦佛時代已經形成了。所以我們讀《楞嚴經》,釋迦佛在《楞嚴經》上就說:唯有持咒、打坐可以成佛,否則,無有是處。這個在《楞嚴經》上已經是這麼說的。在我佛時代已經是這樣了,並非到了今天才這麼提倡的。

西曆 2015年12月1日(佛曆2559年農曆十月二十)開示於海口

師兄:師父您好,打擾您了,您有心密修法指導群嗎?我想和您學習學習。
上師:

師兄:長坐有什麼好處,師父您分享過嗎?
上師:釋迦牟尼佛你知道嗎?

師兄:根本老師,當然知道了。
上師:他一座49天如如不動你知道嗎?

師兄:是成道之前一座49天嗎?
上師:成佛的那一座,菩提樹下

師兄:哦!是這樣的啊!
上師:我們只要求一座四個小時至六個小時,就已經遭到許多人的反對,說修心密不用坐那麼長時間,是不是這些人根器比釋迦牟尼佛的好?

師兄:哦!看來我也得需要加座到4或6個小時了。

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餘果。

首先確定修行的要點

元音阿闍黎:修行的六個要點


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
二、打坐持咒,心念耳聞
三、念起即覺,不壓不隨
四、按時上座,不急不緩
五、下座觀照,綿綿密密
六、心量廣大,容納一切

印心宗這個宗門,主張的就是打坐,如果不打坐,靠理論的話,沒有必要修這個宗門的法,我們去翻書就行了,何必修得那麼辛苦?這個宗門的特色就是打坐。所以說:打坐,可以培養定力;打坐,可以提高我們的根性。

淨明上師關於打坐要點的開示


looks_one 坐姿正確,面帶微笑,一動不動
looks_two 不睜眼,不說話,鬧鐘不響不下座
looks_3 打長座,一座至少2小時,4小時或6小時以上更好
looks_4 結印要如法,將手印靠在胸前置於下巴下方,兩肘夾在兩肋上。這樣手印不會下沉,肩膀也不會疼
looks_5 微笑持咒,心念耳聞,連續不斷,嘴唇微動,舌頭隨動
looks_6 座下時刻發願(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餘果)

心念耳聞的過程


check_circle 口念耳聞-粗住
  核心要領:微笑持咒、金剛持、口唇微動 舌頭隨動、字字分明 聲聲入耳

check_circle 心念耳聞-細住、微細住
  核心要領:根據妄念的狀況善巧調節持咒的速度,不再要求字字分明,知道咒在即可。

check_circle 心念心聞-微細流注以後
  對應于一心不亂,微細流注階段咒念合一、極力追頂就是一心不亂的開始,進入心念心聞。

叮嚀


  這些內容資料都是實修過程會經歷的,絕不可能看看理解就能了事,過程亟需上師指導,修行需要貼近上師,在上師指導下修行,離師是無法成就的。
  人最怕的就是以為看得懂就自認為已達那境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自誤非淺,修行是無止境的,切莫蹉跎,趁身強體健用功,共勉!

淨明上師-持咒速度

善巧調節持咒速度的原理與方法


  我都說過多次了,到這個階段(心念耳聞),我們這個持咒不需要字字分明,我們心中心法這個咒語,也不需要每一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知道咒在就可以了。“咒在”是什麼意思呢?不管你這個咒念得快念得慢,你只要知道這個咒存在就可以了。這個咒只要存在,它就是完整的,不一定說聽到耳朵裡面去,哎呀,好像我有幾個字漏了,不存在那個概念。

  因為我們這個時候強調的是:種子翻騰的速度跟我們這個持咒的速度是對等的、相應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講要字字分明,也不需要你住在咒上,只要知道我在持咒就可以了。不需要說,我要聽在這個咒上,那就有住著了,有住著我們就不會有進步。這個咒說白了它也只是個方便,方便法,不是我們用來執著的,所以不要在持咒上面去做過多的執著。

  至於說這個速度的快和慢,我們自己可以調節的,調節的速度是剛剛好。為什麼要講調節速度?因為我們培養的是不即不離、不取不捨這個力量,就從持咒的速度上面來培養,調整這個速度是跟種子翻騰相對的。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借用種子翻騰來做功夫。這個咒,此時此刻代表我們的覺性、自覺,妄想、妄念代表境界,我們這個覺性跟境界是對等的,相應的。那麼我們這個境,我們這個妄想,它離不開覺性,覺性也沒有離開妄想

  所以,它是既沒有離開,但是也沒有住在上面,這個叫作不即不離。也沒有離開它,也沒有住在上面,同樣是不取不捨。因為有妄想在,所以我們有咒在,這叫作不捨;不取呢,我們這個持咒的速度跟這個妄想、妄念的翻滾它是對應的,同時又是超越的,所以它又是不取;不取又不捨,這個力量就是這麼培養出來的,不取不捨,不即不離。
  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要在持咒的速度上做過多的執著,也不要在這個咒是否清晰,我有沒有漏念啊,在這上面去糾結。這都是法執的體現,有了執著我們就很難進步。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