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於極點才能明心見性

從人格化著手:
  問:怎樣才能契合【禪】?
  答:首先必須要真誠地發無上心,透過由衷地反省、懺悔以消障去垢,再仔細研讀導師的法寶,漸漸地就能發現契機的入門處。每個人的缺陷、漏洞與障礙不同,因此著重的方向也就不同。比如說業障較重的,就應該先消除業障;偏去個性較突出的,就應該先從矯正個性、健全人格著手。因為【前因】可以決定【後果】,從這裏可以找到契機的途徑。 修行之初,如果直截接觸公案的語句,除非是抱定一句死參下去,否則那是不能相應的。所以最好先經過一段修正想念行為、作一個正人君子、矯正偏去個性等【佛法人格化】的過程,將過去的錯誤所造成的漏洞修補起來,方才構成契合禪的條件。

達於極點才能明心見性:
  問:我們要怎樣才能明心見性?
  答:將前面所說的步驟都能夠做好,並且要能夠達於極點,行正要行到極點,安祥就要安祥到極深,就有可能明心見性了。 另外,我們也可窮究【煩惱從那裏來】而明心見性。比如說我們面臨了許多煩惱,但只要從最嚴重、最敏感的問題上著手,專注在一個煩惱上就好,必須是要以最誠懇、最統一的心態進行反省,然後始終不放鬆,一定要挖到煩惱的根源,找到煩惱的老祖宗,當下就能徹了。 還有,也可以窮究【一切理、一切事的源頭】。關鍵則在於你的智慧能否完全地打開,否則很難追到底。如果有鍥而不捨地死抱著一個話頭啃下去,不悟不休,總有【桶底脫落】的一天。 總之,倘能將心力、意志力以及覺性提升到最高點,那麼當下你就能夠【歸根得旨】。然後從這裏做為【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的出發點,了悟自性,並以此做為【定盤星】,如此就能貫通事理,匯物歸己。

日常生活中的行持:
■ 正道是靠德性來弘法,不是風水地理。
■ 行事作風,個性上的執著,外在的執著,都是業。
■ 不可告人之事,斷言不祥,絕對不可做。
■ 生活當下來,當下解決。
■ 業力不能轉,是指不能改變的人,肯定自己會轉變,信心就會出來了。
■ 人在亂時,就會依個性及想法的空間在走,所以要靜、淨化智慧,使一切心安圓滿。
■ 不看人錯,而是看他的問題需要去解決。
■ 如何理一件事?
  把它理通的時候,再去細部分析,一件想通,再想一件。
■ 遇上煩惱事時,應如何處理?
  強迫自己靜下來
  放鬆
  思惟如何去承擔及解決
■ 如何解決世間事?
  世間一切沒有絕對的,在因緣條件組合下,該放該捨都不計得失。當下怎麼決定都是對的,失亦正常。作自己有把握的事,這樣才能解決問題,心才不會被綁。
■ 禪定要點
  先軟身
  意識的思想不能執著,才能達到鬆。
  如果還有問題,就要去思惟分析
■ 認識一個法門,就要全身心投入,分散太雜,則潛能無法開發。集中它。變成你人生的一個濃縮,就能成功。
■ 心安或不安,以心靈做中心,內涵是客觀的。
■ 日常生活行持
  了解習性
  安住第一義諦
  打開心胸
■ 如何與法相應?
  並不在於動或不動,而是在於目的、目標、發心是否跟清淨的極致定力有關。
■ 只要去做,盡心盡力就是了,什麼都不要想。懂就去做,質就會變。
■ 正因,就是心安。正因起,才能斷不好的因。心正,心安自有護法。
■ 心無所住就能開創一切。
■ 菩提心是自願的,無求的。
■ 佛一直強調勇猛,它的涵意是你不能捨希望心,它的原則是不離本性,淨化一切。
■ 菩提心可去除:意識型態、偏激個性、墮性障礙、外在週遭壓力。
■ 願力變動力,願力有多大,能量就有多大。動則用,靜則養。
■ 佛性的本質是空性,純正的正大光明、大博愛、大悲,大智…等。
■ 關心歸關心,各立因果。所以對人只能期待〈忍辱〉和回向。
■ 世間一切求不得,只能用各種語言輔導,用智慧。只有付出,不求回報。
■ 心發了,就休了,只在剎那當下,無過去、未來。
■ 習性是累世帶來的,不是一句話就可解決的。
■ 理是圓,它是因果關係。一切言語行為,不離本性。
■ 了解一個方式及方法,就要全心生命的投入,才有辦法。由生活去銜接,才不會斷層。
■ 學佛不要有自己的意見,人家的經驗走過來,他願意教您,自有他的一套方法。所以不要有自己的意見,就可以學到東西。
■ 真行者乃對境不起分別,而又能隨順為善者,卻不是不管因果。真行者要能善明因果,但也不是不落因果,而是不昧因果,因果要能勇以承擔之。所謂神通不敵業力是為佛教,故需知廣學智慧以轉化之。廣集善因可為行者之資糧,修福積福以為證道之基,行六度奠如來家業。能捨為真,隨緣為善,如此能長恆忍辱密行,才是真佛弟子,是真智者。

修行歌:
  現象繁雜識真如,道場就在目前境,
  秒秒過後空虛度,神在多慮無自主,
  茫然一片空浮華,人我若能相計量,
  真如怎定金剛輪,無住真心立一切,
  人來人去何為真,時間空間一剎過,
  如何保有秒秒真,理通事明二障除,
  若悟入道見實相,我見善惡乃不存,
  常常靜慮通安宜,反省思惟解境緣,
  理事通達煩惱除,真心真誠真自如,
  付出無得乃是功,善待一切名是德,
  人我相待都因果,如負初因願難行,
  修行若是第一義,忍辱堅備不礙留,
  功德就在目前境,就能化解一切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