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法師開示錄》
  • 11

     11. 第十座 三世因果

        諸同學,學佛無他,根本要明因果。因果之道,絲毫不爽,不獨善惡報應逃不出因果的定律,即宇宙間萬象森羅,皆不外此。佛說無量法門,即是說明因果的道理,世上一切興衰存亡,即是證明因果的事實。迷人不明此理,往往一聞因果二字,不鄙為迷信虛誕,便認作神妙難如,於是鄙為迷信者,撥無因果;認作難知者,違背因果。以此之故,佛法遂不昌明,而世道人心,亦日趨澆漓,良可慨也。
       
        因果二字,理甚明顯,以天時論,日出日沒為因,晝夜為果;寒冷為因,霜雪為果。以人事論,內傷外感為因,疾病為果;求學為因,知識為果;勤儉為因,富裕為果;奢惰為因,貧困為果。就科學論,在物理則冷熱為因,縮漲為果;在化學則一氧二氫為因,成水為果;在數學則乘除為因,積商為果。乃至愛人者人恆愛之,殺人者人恆殺之,無一不是因果之現象,焉得謂之為迷信,又何晦昧難知?實在吾人無時無刻,不在因果律中生活,而自身夢夢耳!惟因果之理,雖顯而微,雖純而雜,所以者何?但就一事一物言,則因果單純而明顯,如上舉天時、人事、科學等類是也;若就人生善惡而言,則因果因緣,相互而生,細微複雜,循環無端,非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因果,不能深悉其故。
       
        茲以瓜為喻,瓜子喻因,以瓜喻果。現在之瓜,生於過去之子;而現在之子,又生未來之瓜,以喻現在之果,生於過去之因;而現在之因,又生未來之果,人生因果,亦復如是。然同一瓜子,分播各地,而得瓜之時,何以有好壞、遲早、大小、甜淡之別?此則因外有緣,緣助因生,因賴緣現,因緣不同,果即有異。如同一種子,已潛伏優劣之因,優者因好果亦好,劣者因壞果亦壞,此乃單純因果。於播種時,種優而肥料多,則好因又遇好緣,故結好果;種優而肥料少,則因好而遇壞緣,果即不同;若種劣肥料多,則壞因得好緣,果亦較好。反之則壞因壞緣,其果更壞。至若天候之異,耘鋤之差,以及灌溉之勤怠,在在皆影響因果之變遷。總之,由因而果,必待於緣;緣之差別,又復甚大,所以因果一事,顯而微,純而雜,其不易知。
       
        夫以瓜果之微,因因果果,尚且知之不易,況人生因果,幾微龐雜,豈肉眼凡夫,所能窺其端倪?迷人不察,但以現世之成敗得失,以衡因果,如善者惡報,惡者善報,強者終強,弱者終弱。乃至近年以來,水旱等災,鄉中貧苦忠厚之人,罹災反多;而都市富貴逸樂之輩,受災反少,遂疑因果無憑,豈不大惑?須知因果通於三世,善人善報,惡人惡報,乃單純之因果;善人惡報,惡人善報,乃複雜之因果。善人惡報者,夙世惡因,今生先熟,今生雖善,而無極大功德,夙世惡因,不可避免,故受惡報,但其今生善因,仍結來生善果;惡人善報者,夙世善因,今生先熟,今生雖惡,而非罪大惡極,夙世善因,不可沒滅,故受善報,但其今生惡因,仍結來生惡果。又有一世,而前後善惡之報不同者,亦以其往世今生,善惡不同之因緣,故有此不同之果報。強者弱者,亦復如是。鄉間受苦之人,以前生惡因,今生鄉間,身受貧苦,或更遭災劫,但有忠厚勤勞之習慣者,即種來生善因,都市逸樂之人,以前生善因,今生都市,享受較優,或更免於災劫,但有驕奢淫佚之惡習者,更種來生惡因。所謂「作善降祥,作惡降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此等因果循環之事,與種瓜得瓜之因果因緣,優劣肥瘦,無別無二。
       
        如史籍所載,白起坑卒,而久淪地獄受苦,乃轉身為江南陳氏女(見夷堅志),復墮蜈蚣(見群談採餘);呂后酖殺趙王如意,而如意祟傷其腋以致死(見史記呂后本紀);曹操躬行篡逆,一生負人,累世變豬(見前人筆記);安祿山篡唐,殺其子孫,而盲目病疽,復為史思明所篡(見唐書逆臣傳);袁盎譖殺晁錯,盎十世為高僧,轉為悟達國師時,錯化人面瘡以祟之(見高僧傳);呂蒙正默求護持佛法之子孫,其後三世為相,而崇信佛法(見金湯篇);郗夫人以瞋妒而墮於蟒(見高僧傳);王華(陽明先生之父)拒美色而大魁天下(見淵鑑類函);羊祜前身為李氏子(見晉書羊祜傳);史可法為文天祥再生(見史可法傳),凡此記載,述不勝述。而近年因果報應之事,更為明顯,三世因果,歷歷可據,豈可撥無!
       
        大家當知:因果關係,不獨事實昭著者,絲毫不爽;而一念之間,因果已具。古德云:「念佛即佛,念魔即魔。」又曰:「一念成佛。」反言之,則一念成魔。古來修行人,一念而墮者,不知凡幾,世法上以一念而折損福報,或一念而轉危為安者,更不知凡幾。即以同人修持而論,修持深者,偶一動念,其念不淨,或稍生厭怠,即時受報;輕者座上奇痛,重則生病,或生其他枝節。若至誠懺悔,立歸平靜。何以故?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即所謂因生果生,因滅果滅故。凡修持深者,心念較初修者為清淨,偶一不淨,則此一念,即因即果,如無線電之廣播,遍滿虛空,八識田中,因果立具,故感應之速如此耳。
       
        吾人既知因果不壞,則當存心動念、應事接物之際,處處要在因上用功,不起惡念,不作邪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方算真明因果之士。苦口善心惡,言不顧行,行不顧言,不但神明難欺,而自心因果,豈能倖免?因一念惡因,已種惡果,自己造因,自受果報,何待神明之賞罰。而世人夢夢,貪瞋疑妄,徒逞一時之快,瞞心眛己,不顧後患之來,及至惡果成熟,又怨天尤人,顛倒愈甚;惡果之上,復種惡因,惡報無窮,良可悲歎。故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畏因者,以有如是因,即有如是果故;眾生畏果者,乃不明如是果,生於如是因故,所以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諸同學,學佛人不但要明因果,而且要轉因果。云何為轉?從因上轉,因能轉動,果隨因轉,所謂五八六七果因轉。轉煩惱為菩提,轉八識成四智,皆須從因上著手。六識造業,轉六識則念念自覺,不但不造惡因,且至誠懺悔往昔今生之罪過;七識執我,轉七識則不但無我,且本大願大行以利他。如此則業障日消,功德日進,所有煩惱惡因,皆轉成菩提善果。同時對於共業因果,亦應發心轉動,即如連年天災人禍,乃是眾生共業造成,應當以身作則,以己之止惡行善,普勸世人止惡行善,共轉惡因為善因,轉惡果為善果,如此存心,方是如來弟子。
       
        大家當知,一切善惡因果之源,起於心念。故念凡即凡,念聖即聖,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生為善惡,果報還如此,心念因果,豈不大哉!大家修此心地法門,不但要明白因果的利害,且應澈底轉動自心因果,方可了脫生死,故《慧明語錄》上云:「佛法是因果錄,是了生死的法門。」

  • 12

     12. 第十一座 事與理

        諸同學,佛法有事與理之別,講習經論者,謂之理;依法修持者,謂之事。「心即是佛」一語,亦有事與理之分,學人務須認識明白。然事理本來不二,必須依理透事,因事顯理,到事理一如,則即事即理,方可云心即是佛。若突然說一句心即是佛,是事上的佛?還是理上的佛?若是事上的佛,則當實行佛道,於事上證明,不在事上證明,則仍是理上的佛,不過一種空洞理想而已。
       
        禪宗古德,大慈大悲,恐學人在理上錯尋,徒增知見,乃斬釘截鐵,將一切理論打破,不許看經,不許講教,無非教人專從事上去透,事上透過,方可明心。釋迦佛在華嚴會上,說一真法界、緣起無盡之理,隱寓心即是佛之意。而小根器者,見同不見,聞同不聞,乃方便轉說小乘,復由小乘引向大乘,慢慢引到心上去,再說般若,破一切理障事障。最後法華會上,會三歸一,更以一乘不二之道,以明心即是佛之理。權巧方便,總不外要人認識心即是佛,教人破除一切執著。當知三藏十二部經論,八萬四千種法門,皆是理,所以一切經教,皆曰教理。若不依理成事,何貴有此經教?若能由事顯裡,又何必執此經教?禪宗古德,不許看經,乃至訶佛罵祖,便是這個道理。不然,不講經教,甚至訶罵,豈非謗佛毀法,還算佛法麼?只因凡夫愛著,一著經教,即生種種理障;執理愈深,離事愈遠。所以杜絕知見,專在事上用功,事透而理自全,自然能悟自心佛。
       
        禪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八字最為緊要。試思道斷、心滅,是何等境界!還有理可說麼?古人忠實篤誠,信師真切,但依師言去行,不窮道理,所以見性很快;後人疑妄太重,又愛講理,理多障更多,欲求解脫,反至障上加障,縛上加縛,豈不大可悲嘆?
       
        諸同學,學佛須具有大智慧。智慧大者,便知禪宗徹底,一針見血;智慧小者,不明權實之理,執著法門無量誓願學,故東摸西摸,不在自心上用功。殊不知自心法門,本來無量,一切法門,不出自心。既是一切法不出自心,何以又勞我佛廣說一切經教?只為眾生捨本逐末,背覺合塵,以致虛生浪死,昧卻本心。所以佛說種種法,對治眾生種種妄心,無非引其返妄歸真,見自心佛。若大根大智之人,一聞千悟,頓息狂心,一發菩提,使成正覺,與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則一切經教,全在此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何必向外馳求?古德云:「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可見一切法,皆是佛的方便語。《金剛經》云:「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又云:「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學佛人若了此義,自然不向心外求法,再增理障了。
       
        或謂:「經乃佛說,修行人離開經教,何謂佛法?」殊不知佛理高深,不易明了,僅依文解義,不免認指作月;縱能離文了義,亦屬空理,還如飢人說食不飽。所以《楞嚴經》上,佛告阿難云:「汝雖歷劫憶侍如來祕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禪宗話語,一針見血,毫無迂迴游移之地,古德多有依師一言啟悟者,師云心即是佛,便信心即是佛;師云心不可得,便信心不可得。信師真切,疑妄消除,故言下便悟,此即以心傳心的實際受用。後來,人心漸離純樸,乃改參話頭,學人但依師所授一句無理可講的話頭,行住坐臥,去念去參,不但看經要打香板,若離師授本參話頭,亦打香板;參到山窮水盡,一旦豁然貫通,即悟自心是佛,所有事理,無不透徹。到此地步,有何經教不可看?有何理障可生?
       
        諸同學,三世諸佛,皆持密成就。但密法更重專修,不重理論。如《大日經》、《金剛頂經》皆重事修,其他密法經典,亦復如是,且有種種儀軌莊嚴道場,其目的要學人生敬起信,從事攝小歸一耳。密法最重金剛上師,只依上師口傳,無有意義,而且同一密咒,上師所傳之音,每有不同,學人則當各依其師所傳之音,方有感應;音雖不同,感應則一,如此還有理可講麼?
       
        如上所述,可知禪密兩宗,皆重事,不軌理;只依人,不依法。慧明以前說「依法不依人」乃自愧功德不夠,恐增我慢故,實在學禪學密,只重師傳,一切不疑,方有受用。
       
        語云:「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薩。」要知道,理障是障因地菩薩,若是果地菩薩,決不為理所障。如六祖聞五祖傳經便悟,何有於理障?凡古德悟道者,皆不為理所障,蓋透事障以理,透理障以事。不能理事一如,豈能稱為菩薩?吾人學佛,對於一切法門,事先應研究審慎,看他的道路對不對,不可盲從,這是要緊。如果道路對,便當一門深入,依法修行,再勿執理了。
       
        諸同學,佛法與世法,有別亦無別。云何有別?有重知見與不重知見之別。世法重知見,所謂多見多聞,參研愈多,愈稱淵博。但知見多,則分別心重,而人我見深,乃至爭鬥愈甚,學說之爭,名利之爭,何莫由斯而起?佛法首在破除知見,因世智辨聰,人難之一;人道最難,障道最甚,所以要忘機歇見。機忘見歇,則理障事障,一併破除,無礙自在,故云有別。
       
        云何無別?重事重行無別。世法讀書講學,貴能實用,苟抱著死書本,坐而言,不能起而行,縱然博古通今,無關實際。所以儒家云:「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自古忠臣孝子、賢母節婦,莫非從身體力行得來的,豈口頭理論所能致。佛法信願行,六度萬行,亦須事上去行,方有受用。至於順逆自在,煩惱不生,更非從事上無以表現,故云無別。
       
        佛法真理,覓心尚不可得,豈世知世見所能了解?如他人打我罵我,凡夫認他是冤家,學佛人認他是善知識;貧苦病厄,凡夫認為是壞,學佛人認為是好;名利恭敬,凡夫認為是好,而學佛人認為是壞。蓋凡夫不明因果之關係,但依眼前是非,為恩怨好壞。佛法根據因果循環之理,視一切平等,如打我罵我,可消宿業;貧苦病厄,可生菩提;名利恭敬,能障菩提。所以說好即是壞,壞即是好,諸如此類,佛法與世法,知見相反如此,還能執著講理麼?若要講理,須依佛理去請,才是真理。
       
        禪密兼修,不執理,專重事。從事透裡,理無不全。果能依法修行,事事慈悲,念念清淨,更有何理不具?若執理遺事,理成畫餅,縱使博通教理,口若懸河,而行與言違,我執煩惱,有增無減,理又安在?故事理不二,是以事透理,非是以理概事,望大家注意!

  • 13

     13. 第十二座 大乘小乘與淨土

        諸同學,佛法法法平等,都有功德,本無大乘、小乘之分。如來設教,對症下藥,以眾生業識不同,心量遂有大小,故方便導引,說小說大,其實歸元無二。惟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聖下凡,同登覺岸。蓋淨土以「阿彌陀佛」四字為真經,所謂「一句彌陀法中王」。淨土法門,既然如此殊勝,如來何以更立八萬四千法門?當知眾生根器不同,因緣各異,苟非方便多門,何能普攝?但一切諸法,皆由淨土法界流出,復歸淨土法海,到歸元時,無一法可得。至於佛說西方,乃以日為喻之意,何以故?日出於東,而沒於西。以西方極樂,喻人生歸宿之處,故修行人圓寂,曰歸西。其實淨土周遍法界,無邊無際,豈有束西方位?不過眾生根有利鈍,佛對心量大之利根人,即說大乘;對心量不之鈍根人,便說小乘:對不明自心,貪求外佛者,因病下藥,故說西方淨土,以妄遣妄。實在一切法門,不離自小,故究竟淨土,即在自心。心淨土亦淨,心穢土亦穢,修習一切法門,皆能淨心,非必專修淨土法門方歸淨土,所謂一切即一故。
       
        諸同學,自心淨土外,究竟還有西方淨土否?當知確有;《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三經中皆說西方淨土依正莊嚴之事,歷歷如繪,又各大乘經論,亦皆讚揚淨土。諸佛菩薩決無妄語,吾人當可深信不疑。但西方淨土,唯心所現,自心不淨,則西方淨土,遠隔十萬億佛土,何能到達?若自心能淨,則西方淨土,不隔毫端,舉念即至。故自心能淨,則自心淨土即是西方佛土。故古德云:「念佛、念心、心念佛。」足見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念佛即是念心,念心即是念佛。若著生西方,則是偏執方位,迷失本心。既然如是,還有生西之事否?須知,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故古德臨終,大都念佛,並非著求生西,乃念佛即佛故。
       
        淨土法門有四種修持:一、持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念佛。一般修淨土法門者,多習持名一種,持名果能持至一心不亂時,則千修千人去,確有西方可生。故持名念佛之人,要真信切願,念到臨終時,他念不來,只此念佛一念,即感阿彌陀佛前來接引,絕對生西。又平時不知念佛,而臨終時,因往劫善根暴發,忽然能念,亦能生西。但普通生西者,皆名帶業往生,云何帶業?不但往劫今生未了之業,即此念佛一念未淨,亦名為業。云何念佛亦是業?有念皆妄故,有念非淨故。所以修淨土者,謂之修淨業。凡帶業生西者,既生西後,還須再加修持,如口念心違者,只種善根而已,尚不能生西,何以故?因平日非真心念佛,臨終百感交集,此時心中不起佛念,不能念佛故。世人念佛者多,而生西者少,即緣此故。至若觀像、觀想,還是以境攝心之方便法耳,仍非究竟。何以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悟得無生,乃證實相,證到實相,方為究竟。實相無相,又有何觀何想?唯實相念佛,不著土相,不著佛相,不著念相。念佛即佛,即是實相念佛,到了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即是念佛三昧。念到能念的我,所念的他,一無所有,則能所雙忘,實相現前,不待彌陀接引,即證無相菩提。
       
        依上所說,學佛人何不捨小趣大?云何小大?念佛僅求生西者小,實相念佛者大。蓋念佛本好,然一求生西,即屬有相。有相即有所住,有住即有限量,有限量故名曰小。實相念佛,念到離念真心,全體顯露,即證實相。實相無相,無量無邊,故名曰大。且帶業生西者,仍當回入娑婆,行菩薩道;而實相念佛者,念佛即佛,即身是佛,即行佛道,豈不殊勝!雖然如是,但實相念佛境界太高,機不相應者,可多誦《金剛經》,即能悟得實相念佛。何以故?此經是實相般若,足以熏發其般若種子,便可破相見性。否則可在持名、觀像、觀想三法之中,擇一修持,心念不二,當能生西。在此末法時代,無論何人,能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即種善根,功德無量。
       
        諸同學,學佛究竟在求淨心而已。一切法門,皆可淨心;一切法門,皆是念佛法門。何以故?一切法門,皆成佛道故。又一切法門皆是禪,何以故?禪重自心,一切法門,若不了自心,終不成就,心外無法故。如淨土法門,持名持至一心不亂,此時境界,豈非禪乎?《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非禪而何?實相念佛,至三昧現前時,即入正定,又豈非禪?故《大集經》偈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既云念佛,何以又名深妙禪?可見念佛即是禪。復次,淨土與密法,亦等無有異,何以做?阿彌陀佛四字,即諸經之總持,總持即密咒之義。念阿彌陀佛,若不著土想,不作佛想,即等於持密咒。又淨土法門之持名、觀像、觀想,與密法初機時之持咒觀想無異。淨土法門之實相念佛,能所雙忘,與密法之般若無異。不過修密者,依次漸入;而修淨者,於四種念佛法門中,各擇一門專習耳。於此可見禪即是淨,淨即是密。所謂三而一,一而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有何分別?後人或有不明此等理趣,專於假名上,強分門戶,互爭大小,皆是著相自縛。其實佛法究竟,無有大小,無可言說;一切有說,皆歸一乘。蓋念佛念到三昧現前,參禪參到話頭盡處,修密修到三密一如,歸元無二,皆是淨心而已。
       
        佛法多門,然同以持戒為重。戒品雖多,不外身戒、心戒兩種,即戒身不妄動,戒心不妄想。無論大乘小乘,能持戒者,皆是佛法;不能持戒者,皆非佛法。不過大乘小乘,戒品極多,各有所重。修大乘者,每因恆順一切,隨緣利他,故重心戒;修小乘者,因守護如來家業,四威儀中,必須清淨莊嚴,使世人敬重佛法,故童身戒。至於根本五戒,殺、盜、淫、妄、酒,居士受持者多。然無論大乘、小乘戒、居士成,凡能真心持守者,不但甚有功德,且能引起他人信仰佛法;若受而不守,不獨自招毀戒之罪,而反引起世人疑謗佛法,乃至影響一般學佛之信仰。大家明白此理,可見能持戒者,學大乘亦好,學小乘亦好;不持戒者,學大學小,不但都無是處,而且必遭墮落。吾人所學心地法門,即大乘無相法門,必持「心地無非」之戒,否則不但墮落,而且即身著魔。復次,小乘身戒,偏重於相;大乘心戒,不住於相。偏重於相者易見,不住於相者難知。唯其難知,愈當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較之偏重於相者,其難易不可以道里計。
       
        以上所說身心戒品,雖有難易之分,而持戒之功德則一,故只宜互相讚歎,而不宜互相毀傷。《維摩經》云:「自守己戒,勿譏彼闕。」如此,方合佛法圓融之旨。乃學人不明此理,或有分門別戶,交相詆毀之事,良可歎惜!即如吃素一事,學大乘人,說小乘人吃素是著相;學小乘人,說大乘人不斷葷,是違背佛法,紛紛責難。當知吃素養成慈悲之心,又捨口腹之好,確有功德;然不住相之大乘人,以行菩薩道為本,苟限於素食,何能依四攝法而起利行、同事之用?況佛制亦許方便食三淨肉,豈是斷葷不斷葷,便足斷定是佛法不是佛法乎!又如斷淫一事,本學佛人最要之戒,小乘菩薩,終身斷淫,固是了生死之根本;而大乘菩薩,心不住相,亦不離相,只斷邪淫,不必盡斷正淫,所以者何?因菩薩應機示現,混俗和光,方能普攝。堯、舜、禹、湯、文、武、周、孔,應運入世,皆是菩薩。末法時代,娼門屠戶,皆有菩薩示現。不過菩薩不墮邪見,殺盜淫妄,必為救世利生而發。如來當日,亦示有妻有子,即顯正見故。若舉世斷淫,菩薩何能入世?何以達眾生不盡我不盡之願?菩薩留惑潤生,即緣此故。且菩薩示現種種逆行,豈凡夫所能測知?即此六字大明,以除蓋障,菩薩之殷勤求覓,而為一戒行缺犯且有妻子之法師所傳,載在《大乘莊嚴寶玉經》中。又《圓覺經》中如來答彌勒菩薩:「回入塵勞,有幾種方便?」之問,明明說以大悲方便入世,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又答普覺菩薩:「末法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之問,一則曰:「求正如正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諸有過,讚歎梵行。」再則曰:「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搏財妻子?可見修大乘佛法,不可著相。然菩薩雖現逆行,皆有事無心。苟心不清淨,別有企圖,藉口不著相,示逆行以護具短;自詡我是大乘菩薩,修大乘法門。此等人,確是邪見,必墮阿鼻地獄,因果不壞故。
       
        佛法固重解悟,尤重行證。然無行即不能取證,故六祖云:「見聞轉誦是小乘。」因為徒炫多聞,枉增知見,見法即動,著境生心,故云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因為佛法意義,其深難如,能悟解者,亦有功德,但未能依法修證,故云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因為法法平等,本無大小,一切法皆以修行為本,凡能依法修行,始終不二,定能成就,故云大乘。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因為如此便是即相離相,實相無相,故不染著,亦無所得,無相無得,亦名真得;通萬法,亦備萬法,無可言說,唯證方知,故云最上乘。在此四乘中,前三乘雖有言說,然亦非親證,不能真知。故依法修行,為學佛人之根本,如受法不修行,或修行不依法,皆難取證,一無所成。
       
        學佛人無論習何宗派,皆佛弟子,自己不依本法切實去修,埋頭去行,一味互相責難,分別大小,所以佛法衰敗至此,反不如西人人天道之天主教、耶穌教等。何以故?彼等教義如何,姑置不論。然其新舊教徒,各能秉承其新舊約之精神,到處傳播,不憚梯山航海之勞,艱難辛苦,每到一處,竭盡智力,不達成立教會之目的不止。成立以後,繼續開辦學校,設立醫院,乃至一切慈善事業。試看現在致大富、享大名者,也有是他們教會培植的。如此精神,如此行為,雖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然亦足啟人信仰。我等閉目一想,豈不慚愧!還要關著門,自己恭維自己,甚至互相責難。須知佛法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失道意,即是違背佛旨,破壞佛法,豈佛弟子?
       
        佛門弟子,若欲佛法昌明,即應除去門戶之諍,各依各法,各持各戒,無論身戒心戒,但能持守,即為正道;不能持守,即非正道。六祖云:「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古人造此正字,從一從止,隱寓教化之意。依佛法說,一切法門,皆歸不二,止於一則正,有二非正。言行不二,則為一;言行不一,則為二。正要心正,貌正心不正,仍非真佛弟子。苦自心能正,則好壞平等。既是平等,則讚謗由人,又何必計較。佛在世時,尚有人謗,況後人乎!而且謗可消業,焉用煩惱。謗有二種:一故意謗,二無意謗。凡故意謗人者,另有作用,可不必論。無意謗者,因認理不明,更不必計較。我等修心地法門,以利他無我為心願,何有于謗!況密法根本原則,即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本。明白此理,一切謗語,何殊甘露!
       
        諸同學,佛說四乘,何嘗有四?所謂一路涅槃門,並無大小。故《法華經》開權顯實,如來親說,法只一乘,無二無三,而且四大聲聞,同受佛記,更知無有大小。六祖謂:「乘即是行。」心量大者,則大行;心量小者,即小行。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窮達二字,不一定作下位、上位解釋。窮者心窮,心窮則量小;達者心達,心達則量大。如來於鹿苑說法後,見諸聲聞等,心量太小,仍著於相,故令行詣維摩丈室受呵,使其心量變大,以起大行。可知非修大乘法者,即是大乘;必定智慧大,心量大,願行大,功德大,一切不著相,方算大乘。雖修大乘法,而智慧小,心量小,願行小,功德小,處處好著相,仍是小乘。云何為大?心地無非,則體大;利他無我,則用大。大家本此兩句之體用,切實去行,而不著行相,方不愧學此心地法門。但究向何處去行?須知要在世出世法上去行。六祖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大家多劫修侍,故學此無相心地法門,殊勝因緣,不可因循錯過;亦勿分別大小,慧明巳在語錄上說過:「無分別智,即勝智。」

  • 14

     14. 第十三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諸同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緊要的關節。今略說之。《金剛經》是實相般若,佛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可以開學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剛經》,都是破相顯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乃體用並顯。云何體用?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應無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無,方是金剛本旨。所以六祖聞此二句,立時悟道,然則六祖何以一聞便悟?當知六祖乃肉身菩薩,早已見性。何以故?試看六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於此偈語,如六祖已悟無住本性之體,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傳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體用周不二之理,後來即依此教化學人,大振宗風,可見這兩句經,非常重要。望大家特別注意!
       
        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願無盡之菩薩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無我心,如是等心,皆是無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淨心,亦即是佛心;而眾生所生之心,乃貪心、我執心、貢高心、差別心,乃至八萬四千煩惱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業識心,亦即是眾生心。所以者何?因眾生處處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淨;心不清淨,即不能悟得實相真心,故學佛人欲悟實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則一切不住,真心自見,即是道心。道從心生,心由道見。請到究竟,這一個道字,也不可說,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此理微妙,初學人不易領悟。佛要人領悟實相無相,離念即是真心,故說應無所住。佛又要人領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說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來似覺矛盾,其實就是如是。
       
        諸同學,既知應無所住,即是實相菩提,亦即法身佛之境界,卻不要去覓此實相,覓此法身佛,覓即不是。何以故?實相無相,不可覓故;放下便是,動念皆非,一起覓心,便成妄想。當知此實相境界,非諸佛獨有,我等亦本自具足。所以者何?佛與眾生,本來無二故。只要大家此刻瞑目寂照,一念不生,則如如不動,萬物同體,即是實相之無住真心。如一念微動,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實相。所以古德云:「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纔動被雲遮。」大家修持不能相應者,因有所住,故有所求;有住有求,便是自加捆縛,豈能自見本性?
       
        大家現在修的心地法門,須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道理認清,要明白這兩句經的體用,必先立具體,然後才能起其用。體云何立?將一切有求、有住之心放下便立。因一切放下,妄心自息;妄心息,則無住真心自然現前。但是大家明知放下是好,而總不能放下者何故?蓋吾人業識太深,放下不易,因為放下不易,故又要從降伏其心下手。殊不知一切無住,便是降伏。若另求降伏,便是頭上安頭,果能一切無住,即得實相本體。依實相本體,而「住無所住,生無所生」即是依體起用。
       
        佛與眾生之分,只在覺與不覺,慈悲與不慈悲。覺則即相離相,一切不住,故名曰佛;不覺,則見境生心,一切皆住,故名眾生。慈悲,則平等為懷,萬物一體,即名曰佛;不慈悲,則貪瞋癡慢,煩惱叢生,即名眾生。然覺與不覺,乃體上之分;慈悲與不慈悲,乃用上之別。體用不二,皆是一心,若能轉惡心為善心,即是佛心。放六祖云:「一念平直,眾生是佛。」
       
        諸同學,佛有三身,當知吾人亦有三身,所謂法身、報身、化身。其實三身即是一身,無所住是法身;生其心是報身與化身。所以者何?一切不住時,空寂靈知之真心,偏滿虛空,即是法身。生其心時,善心生,得善報;惡心生,得惡報,此時之心,即是報身。一念思量,種種變化,思邪化地獄,思善化天堂,此時之心,即是化身。大家明白此理,就要時時在無住生心上用功。心如虛空,而不存虛空之量;度盡一切,而不著一切之相。所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變即是無所住,隨緣即是生其心。

  • 15

     15. 第十四座 出世與入世

        諸同學,佛法真理,本不可說;出世入世,亦是假名,姑方便說,都歸一心。究竟何心是出世?何心是入世?當知真心為出世,妄心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報身;出世是真,入世是妄,然真妄不二,離開入世,亦無出世。放六祖云:「離世無菩提。」這種道理,要用心參究,才知道我佛慈悲應世之大事因緣。
       
        初學佛者,只談出世,不談入世;而昧於佛法者,一味入世,不知出世,如此皆落邊際。何以故?世法即佛法,離妄無真,離真無妄。而且佛法真實道理,入世就是出世,出世就是入世。故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又云:「如如不動。」當知,出世入世乃是體用不二之理,出世為體,入世為用,離體無用,離用無體,佛法真理,如是如是。而凡夫妄生分別,執著入世,則起惑造業;執著出世,則厭離生死。殊不知諸法如幻,生死亦了不可得。如來為破此等執著,故恆順眾生,示現種種方便,引其入道,其實應無所應,住無所住。其法身真心,十方片驗偏滿,妙用如如,正表出世;而其報身,本此真心,現示幻身,隨機應化,正表入世。學佛人如果明白此理,住無所住,生無所生;無住無生,即是真心。真心是空,妄心是有,一切一切。有事無心,當下自在,何有出入?不過此理微妙,初學不易領悟,所以要從無住生心上用功。故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即是出世,生心即是入世,無住生心,即是出世入世不二之妙心。
       
        大乘佛法,不離入世,不廢出世,故首在修心。修持不相應者,並非佛法不相應,因學人不肯在心上用功,故不明心地,不知何心是真,何心是妄;又不知真心妄心即是一心;更不知一心之妙,亦不可得,所以修持不相應。修持不相應,則功不成而用不彰。蓋佛法真理不能悟到,其他道理亦難徹底,因此世道遂受影響。須知世道漸衰,並非世法不良,乃是人心不正所致。何以故?人心不正,則道心不立,以致捨真逐妄,捨本逐末,從流忘返,真理愈晦,世道愈衰。所以說事在人為,道在人行。世法佛法,理無二致,故儒家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如人人能本仁心,行仁事,入則仁慈仁孝,出則仁愛仁恕,以仁感仁,以仁而格不仁,何愁世道不仁。
       
        邇來人士,鑒於國勢不振,遂疑固有文化無濟實用,其實中國文化最高,道德尤勝,儒家之修齊治平,於入世之道,已臻其極;而大乘佛法,涵蓋一切,普濟群倫,並行不悖。不過近代以來,歐化東漸,學術雖新,但迷於唯物,忽於唯心;只知入世,不知出世。而國人炫其功利,對於固有文化,多半不肯深入研究,以致人心江河日下,而世道愈以澆薄。若欲挽救世道,即當先救人心;欲救人心,亟應弘揚佛法。何以故?佛法無邊,不住無為,不著有為;不捨出世,不離入世;不偏唯心,不偏唯物;以一切法無我之真心,運用一切法;以一切慈悲之心量,應付一切人。如此則萬物得所,自然成化矣。茲有一偈,以揭其要:
       
        佛法與世法心善是菩提
        本來不二法心惡是夜叉
       
        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佛法不離世法,只在善與不善之分耳。然法無自性,善與不善,全在一心;心正則法善,心邪則法不善。以出世無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一切法皆是善法,善法即是菩提。不然,則一切法皆非善法,非善法,即是夜叉。
       
        歐美科學,偏於物質者,其善與不善亦然。就其資生工巧有益人類言之,亦是菩提;就其新奇戰具毒害群生言之,則無異於夜叉。然此等戰具,在發明者之本旨,是想與社會國家有利,然未想到世界人類之害,以致愈演愈烈,遂與發明本旨相乖。須知日進殺人之因,必結人殺之果,未來之慘,可想而知。推其原因,乃由偏執入世有為之用,而忽於出世無為之體。有用無體,偏於一邊,而失平衡,其所以執入世忽出世者,蓋以為無為落於空,不如有為生萬有。其實空有不二,譬如一切生物,離空不生,離地不長,天生地長,正所以顯空有不二之用。是故偏執於有,雖功效蓬勃一時,而物極必反,終非長治久安之策。中國文化本來甚高,消長之理,偏於人心,於是唯心之士,惡唯物之害,乃偏重精神。殊不知偏重物質,固然執有;偏重精神,亦是執空。執有執空,均非中正之道。當知精神是體,物質是用,若有體無用,所談皆是無用之學;有用無體,所作皆是無體之事。無用之學與無體之事,其弊相等。所以在此情形之下,除積極昌大固有之道德文化外,一面以精神運用物質,一面發展有益科學,以物質煥發精神,方合中正之義。
       
        世俗以為學佛人不應談世法。談世法彷彿是開倒車,當知倒車就是順車。何以故?法法圓融,兼含互攝,入世固含出世,出世亦不離入世。入世出世,尚是假名;倒車順車,更是戲論。故經云:「無有定法可說。」總之,佛法真理,不離世法;出世入世,全在自心。心正,入世亦走出世;心不正,出世亦是入世。六祖云:「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慧明悟境有限,方便貢獻,只備大家作一參考而已。

  • 16

     16. 第十五座 有為無為之不二

        諸同學,心即是佛,不貴口說;有無不二,更不可說,姑且方便說之。究竟何心是佛?有為心耶?無為心耶?何名有為心?即生滅心。何名無為心?即真如心。若云有為心是佛,則有為心是生滅妄心,乃凡夫心,何名為佛?若云無為心是佛,則無為心是真如妙心,如同虛空,本來無相,了不可得,無相無得,何者是佛?當知有為無為等心,本來不二,不二之心,便是自心,是名為佛。所以者何?一切萬法,皆真如一心所現。吾人妄心,本是真心,故常住真心,是生滅妄心之體;生滅妄心,是常住真心之用,故名不二。法身是體,報身是用,法身報身,原是一身;真心妄心,同歸一心。不過吾人真心、法身是無為,妄心、報身是有為。無為是體,有為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故名不二。
       
        佛法真如門,不生不滅是無為;生滅門,有生有滅是有為。然說有說無,說生說滅,說不生不滅,都是方便對治之說。當知有生有滅,即落於有;不生不滅,又落於無。真如本心,生而不生,滅而不滅,即是真如不變,不變真如,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薛簡問六祖曰:「不生不滅,何異外道?」祖曰:「將滅止生,以生顯滅,為外道說;我說不生不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不同外道。」此理微奧,殊不易知,姑取明鏡為喻。
       
        鏡體本明,以喻真如;明能顯色,以喻生滅。鏡照物時,明體不動,照紅現紅,照綠現綠。當照紅時,雖現紅色,鏡不染紅;當照綠時,雖現綠色,鏡不染綠。現紅現綠,即是生滅,雖然生滅,鏡體未動;未動之體,即是真如。色離鏡時,鏡不留色,即是前念不生;後色臨鏡,鏡復顯色,即是後念不滅。如前念不生,當體空寂;我執一破,則無住真心現前,即是無非無我。如後念不滅,斯真空不空,從體起用,則由無住而生其心,即是無我利他。鏡之能照能現,即是生滅不滅之利他;鏡之不染不留,即是不生不滅之無非。真如與鏡,一理不二,物來則應,事去不留,光明自在,應用如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但鏡蒙塵垢,光明不現,物在當前,不能顯照,若經磨擦,塵垢淨時,光明頓復。亦如眾生業障真如本心,遂至真妄顛倒,若發心真修,則業障消除,真心復顯。真如與鏡,理本不二,磨擦、修持,事亦相同,是故究竟智,稱為大圓鏡智。
       
        又以天地為喻:天體本空,即是無為,與真如法身同;地生萬物,即是有為,與妄心報身同。然地無天之日月照耀、雨露滋潤,種種妙用,何能生長萬物?天無地之高原曠野、山川邱陵,種種綜錯,又何能顯化育之功?於此可知天地互相為用。吾人無為法身、有為報身,亦復如是,故為不二。
       
        凡成佛者,即此妄心轉為無量真心,即是法身:非將報身變成法身,然由報身始可修成,故又非捨報身,而後能成法身。蓋法身無為,報身有為,離開有為,不顯無為;一切有為,皆本無為。吾人假我,不離真我;眾生妄心,不離真心。真我假我,本來一我;妄心真心,即是一心,故名不二。
       
        小乘佛法,偏於空寂,因果著於無為而失於有為,著一失一,即名為二;大乘佛法,自利利他,故名不二。心地法門以「心地無非、利他無我」兩句為體用。云何體用?心地無非是體,利他無我是用。若不立心地無非之體,決不能起利他無我之用。若只知心地無非之體,而不起利他無我之用,則有體無用,落於無為;偏執起用利他,不立心地無非之體,則有用無體,而又著於有為,皆非不二。必須體立用宏,不落有無,方名不二。復次,又如明暗:無明何以見暗,無暗又何以顯明。惟明與暗,互相為用,利他無我,亦復如是。
       
        佛說諸法空相,又說真空不空;既說諸有是有,又說諸有非有;說有是幻,說幻亦真;說空是真,說空亦幻;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又說修一切善法,即得正等正覺;方說有為,又說無為;方說出世,又說入世;既已說法四十九年,又云未曾道出隻字;既說無量法門,又云不可說。無實無虛,即非即是,佛法道理難如,即在於此。然佛法真理,真實不虛,豈不可說!如修行人,依法起修,以假修真,修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假成真,以證無為,是名曰體。以真應幻,現示有為,是名曰用。依體起用,即相離相,即相是用,離相是佛。本此佛心,隨緣度生,不著有為,不落無為。有為無為,本來不二,一切一切,皆是如此。只因眾生執著太深,說有著有,說無著無,說一著一,說二著二,所以佛又說有無不二。真妄兼說,隨說隨掃,以顯不二。其實皆是權巧方便,引人入勝。說到歸元、不二法門,亦不可說。所以者何?圓妙一心,尚不可得,豈可說乎?昔文殊菩薩以不二法門問維摩詰,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不二之法,如是如是。
       
        諸同學,禪宗本無言,密法更不可說。慧明自愧悟理不深,前以大家再四請求,未便拂意,開講之初,即阻記錄,大家固請,只好隨緣。而遠地同學未來聽講,近復紛函,索求印閱。本非王膳,大家乃存分食之心,止之不可,更滋慚怍。前後所說一十五次,不過貢獻大家,作臨時修持參考之用,理非精深,言亦粗俗,大家必欲刊行,望切勿多印,以免流行於世,益我罪過。一切法門,言貴了義,大家若能忘言取義,則說等不說,印等未印,此篇言說,即同廢紙;大家若是執文遺義,亦說等不說,印等未印,此篇言說,亦同廢紙。大家若了心即是佛,則不待言說。此篇言說,更成廢紙。望諸同學,三致意焉!

  • 17

     17. 附錄一 心地法門之透關

        學佛人欲見本來面目,須要打破生死關頭;欲打破生死關頭,須要掃除無始以來身心惡習;欲掃除無始以來身心惡習,必須痛下持戒工夫。持戒功深,惡習漸除,一旦除盡,本性自現。惟心地法門之心戒,戒相太高,下手不易。茲為便利初機,訂定漸消夙習方法,方便名之曰透關。透關與持戒意義相同,且有除惡務盡之義。「關」喻惡業,惡盡曰「透」。舉其要目,束為八端:一曰心口不一,二曰殺盜邪淫,三曰兩舌惡口,四曰貪戾慳吝,五曰瞋恨嫉妒,六曰自大輕人,七曰信心不堅,八曰我執煩惱。凡此八端,學人各體身戒、心戒之旨,各因其習氣,就其易犯者先除,難犯者殿後,決心之後,自向佛前嚴立持戒透關誓願,痛自懺悔。懺者,自咎既往;悔者,痛絕將來。限定日期,一一透過;或一期限除一種,或一期並革數條。數之多寡,詳加斟酌;期之久暫,隨緣定之。限期之中,務使除盡,易犯者既不再犯;難犯者自易消除,此為修持之實際工夫,若不能實行透過此中粗重惡習,則淺近佛法,尚隔門牆,何能深入心地無非利他無我之無相法門耶?

  • 18

     18. 附錄二 心地法門之佛魔一心

        人之善惡,皆由心生。心善則佛,心惡則魔;佛魔原無定性,但隨心念之善惡以為轉移而已。誠實、謙恭、慈悲、勤儉,善念也;欺詐、驕慢、瞋恨、淫惰、惡念也。故一念善,則佛應之,身心環境成為祥和,而化於佛,不獨善者愈善,惡者亦轉而為善;一念惡,則魔應之,身心環境轉為惡劣,而化於魔,不獨惡者愈惡,善者亦轉而為惡,故曰凡聖不出一心。善惡皆由心造,心佛則佛,心魔則魔,理固然也。末法時代,人多迷闇,善惡不明,自陷苦惱。更有心懷險曲,而故作善言,以為人盡可欺,世莫予智;殊不知惡劣邪魔已叢集其身心,一旦業力發動,小則疾苦喪亂,大則沉淪惡道,縱賴已往善因,暫得倖免,然福報一盡,惡報無窮,豈不險哉!此作善降祥、作惡降殃之道,歷古今而不爽者也。總之,佛魔不離自心。何以故?一切唯心故,所謂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但法無自住,法無邪正,心正修邪法,邪法亦正;心邪修正法,正法亦邪。心善則化魔為佛,心惡則化佛為魔。吾人舉心動念之際,可不慎乎!

  • 19

     19. 附錄三 記慧明法師

        記得在民國十三午夏天,我二度離開武昌佛學院,去到杭州西湖孤山廣化寺創辦「獅子吼」月刊,推行佛教革新運動,被該寺住侍珍灝把我出賣,受到當地黑勢力與惡勢力的雙重打擊,「獅」刊流產,我也冤枉嘗了十多天的鐵窗風味,心灰意冷,於是掛單到靈隱寺住念佛堂,攝心習靜,因之,得以親近一代高僧慧明老法師。適日本大阪勝尾寺開辦「密宗佛學院」,以反哺論調,向中國佛教免費招生,得慧老法師之助,於是年底邀約同住湖南談玄、河南曉悟二師一同前往留學。
       
        提起杭州靈隱寺方丈慧明老法師,大江南北,無人不知,尤其為諸方出家禪和子所稱道。他籍貫福建,聽說是少年出家,我親近他的時候,他已經是近古稀之年的老人,矮小個子,只有五尺多高,古銅色皮膚,頭角崢嶸,兩顴高聳,說話音聲如洪鐘般的宏亮。他在大殿中講經說法時,嗓音震得殿上銅鐘發出嗡嗡聲響,可見是個奇人。觀他的那一副外表,簡直活像「羅漢堂」中那尊降龍伏虎的羅漢,與廣東南華寺祖堂裹供奉的六祖大師肉身形相頗相彷彿。
       
        慧明老法師,他在俗時原是務農出身,不曾讀書,出家後的活計,全是苦行生涯。在叢林中服務外寮,充當菜頭、飯頭、水頭、淨頭等苦惱職事,閒時喜歡趺坐參禪。他這個目不識丁的苦惱和尚,何以會有法師的尊號?說來倒也是奇事一件。根據林下一般老前輩們的談說,慧明法師在寧波天童寺當「行堂」(齋堂中給大聚裝菜飯的職務)時候,每天齋罷,他就餵養狗子,這件事,算是他的日常例行功課之一。狗吃剩下的餘飯,他捨不得丟掉,為了惜福,拿起來用水淘過之後,他自己來吃,如是有好幾年。一天,他吃狗飯時候,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同寮們問他笑個什麼?他說:「我常常聽得人說,狗子有佛性,今天,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好笑。」他從那時起,似已悟入佛之知見。此所謂「下下人有上上智」,正是。
       
        隨後,天童寺裏延請法師講《圓覺經》,他雖是行單,卻很發心,天天隨眾聽經。一天,他聽法師講說經裹面「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的道理,當即心開意解,豁然見到本性,每次聽完了經,他還要向牠的同寮講說一番,表示他對經義上的領會。同寮們都譏笑他,說:「你把鏡子照一照你的面孔,像你這樣一副苦惱相,又一個大字不識,你還妄想當講經法師嗎?」他當時氣憤不過,回答說:「你們就估計我不能當法師嗎?好,從今天起,我偏要做個法師給你們看看,三年之後,我還要回到天童來講經呢!你們等著瞧罷!」同寮們聽他說出這樣大話,都一齊拍巴掌大笑,有的說:「像你這副材料,就可以當講經法師,那除非鐵樹開花,黃河之水倒流。」他也不與他們爭辯,馬上回到房裏,收起衣單,背著包袱,走出山門。
       
        自從離開天童之後,他到處行腳,效五十三參故事,偏訪善知識,並且朝拜了中國四大名山,不覺已經三年。在第三年的春天,他聽說天童寺又有講經法會,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觸動念頭,乃背起包袱,又回到天童寺來。當他走進客堂坐下之後,知客師看他只有一個破包袱,人也矮小,又是長得一副苦惱相,把他當作「雲水僧」看待,板起面孔,問他:「你這位師傅來常住有什麼好事?」答道:「我是來聽經的,前來常住討個經單。」知客師悶在心裏好笑,覺得像你這個苦惱子,來聽什麼經,乃打趣說:「你可知道我們這裹是講什麼經啊?」他昂起頭來答道:「這個,又何必問?不是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麼?」知客再向他開玩笑問道:「你可知道『大方廣』三個字怎麼講?你講給我聽,如果講得對,我就准你經單。」他看到知客師故意問難,馬上放下臉指著知客說道:「你好沒有參學!怎能用輕慢心來問法,你要向我求開示,必須恭恭敬敬,搭衣展具,同我頂禮三拜,然後在我面前長跪合掌,我才可以講給你聽。如此兒戲態度,豈是求法之道?」知客受了一頓搶白,當時覺得這人貌雖不揚,名堂倒還不小,於是馬上擺了一個「烏龍」,口裹說:好,請坐片刻,我馬上來。
       
        那個知客掉轉身,跑到丈室,同方丈和尚來了一個「瞞天過海」,說適才來了一個不尋常的掛單師傅,他聲言要來聽經討經單,我問他聽什麼經,他答道要聽《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問,「大方廣」三個字怎樣講?他的口氣真不小,說要聽「大方廣」三個字,那非得叫方丈和尚搭衣持具把他請到丈室來他才可以講。那位方丈和尚聽了知客這一番說話,一時好奇心動,當真抱上大紅祖衣持具來到客堂,把慧明和尚請到丈室。慧明和尚進到丈室,對方丈說:「和尚你要聽我說法,還須把你的法座借我一坐。」方丈就依他,恭而敬之把他送上法座。他坐上法座,儼然像個法師派頭,把「撫尺」一拍,開口言道:「和尚,『大方廣』三個字,每個字有廣中廣,廣中量,量中廣,量中量四種講法。若講廣中廣義,那我一輩子也講說不完。要用廣中量、量中廣兩種講法,那也要講上一年或半載。假設要我用量中量的講法,我可以同你來談一談,不知和尚愛聽那一種講法?」方丈和尚聽他這麼一說,覺得這位行腳僧不簡單,不敢輕慢,乃回答說:「就請講一講量中量吧!」
       
        於是,他就大作獅吼。如何名「大」,如何名「方」,如何名「廣」,把這三個字的體、相、用三重玄義,稱性而談,猶如桶底脫落,一瀉千里,足足講說了三個鐘頭。方丈和尚愈聽愈高興,覺得所講的道理,全是從他自性中流出,不落前人窠臼,別有見地,奧妙無窮,引人入勝,馬上頂禮拜謝,連聲讚歎說:「法師高明!法師高明!」並且請他代座講經。這是慧明和尚受人尊稱為法師的來由,也是他開始講經的第一遭。
       
        自此以後,諸方叢林多慕慧明法師的名望,紛紛延請他講經,他每次講經,都是座無虛席。他雖然有了講經法師的聲名,可是,他卻不在文字書本中推敲,志趣在禪那。他的講經,全憑著他的領悟去發揮,不像其他講經法師要參考疏鈔。他認為疏鈔上面的義理,乃是前人的見解,與自己毫不相干,疏鈔背誦得熟,也不過是替別人數寶。所以他講經從來不判教,只是消文釋義,而喜談有啟發性的公案典章,故為一般禪和子和男女居士們所樂聞。只要聽得慧明法師去到某處講經消息,禪和子和一些居士們,都是蜂擁地跟著他跑,那種情景,是普通一般講經法師不曾有的。慧老他雖然是個不識文字的人,可是說的法語卻很優美。那年,我在靈隱過年,除夕晚上,他上堂說法,我記得法語中有兩句話:「花開朵朵艷,梅瓣片片香。」是多麼有詩意啊!豈是一個不喝墨水的人所能道出?可見是他的悟境。(有《慧明法師語錄》一卷,為湖南談玄法師紀錄。)
       
        在我親近慧明老法師半年中,覺得這位大德有許多奇特的行藏。第一點,他不好虛榮,有一件事實,可以證明。當民國上十年間,杭州靈隱寺宣布改為十方叢林(靈隱寺原係子孫派系寺廟),杭州地方諸山長老護法居士集會,商討推任首任住持,大家以慧明法師道行高深,德望隆重,咸都推舉慧老為靈隱住持,被慧老拒絕,再三殷勤勸請,也不答允。過了半年,於是大家設了一個計,由幾位當地著名居士出面,邀請慧老到靈隱寺吃齋,慧老不疑有他,乃應邀前往。當他跨進靈隱山門時,看見兩旁站著成排的僧眾,全都是搭衣持具,像迎駕的樣子,他看情形不對,知道上當了!馬上掉轉頭,邁開大步飛跑。大家追了上去,將他攔住請他回來,他於是往地下一坐,把雙腿盤起,死也不肯起來。大家無法,只好把他捧抬了回來,捧進天王殿,鐘鼓齊鳴,燃放鞭炮,他卻大哭大喊,後來把他捧到丈室法座坐下時,他仍然嚎哭不已!大家趴在地上,齊聲說:「向和尚道喜!」他一邊哭著一面說:「我不是當住持的材料,諸位如此愛我,實在是害了我,我無道無德,也無行持,有何能為來領眾,還是另選賢能,請大家慈悲,把我放走吧!」說罷,又是放聲大哭,經大家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表示不答允都不起來,這樣,慧老才勉強答允權充靈隱住持。
       
        慧明老法師,他雖然任杭州首剎住持,名位是那麼崇高,可是他的生活一切,卻依然是舊日風光,仍是個禪和子派頭,每天是過堂吃飯,不吃私菜,與大眾粒米同餐。他的臥室中,除了一張木榻板床之外,只有一條桌,桌上也沒有任何擺設,只有一個茶壺和一隻茶杯,床上也只有破棉被一條,兩件破衲衣,和一套破舊的換洗衣褲。即或有信徒供養他的新衣褲,擺不上兩天,也就過戶轉送給人家了。杭州地方一班「耍羅漢」們,沒有衣穿,沒有錢用,全都是跑到靈隱寺來向慧老打秋風,慧老對那些「耍羅漢」,最是同情,來者不拒,有求必應,要什麼,就給什麼,從不吝惜。
       
        慧明老法師如此慈悲喜捨,正因為這樣,卻也鬧了不少笑話。他去到外面,往往回到家來,變了相,不是外面的大袖「海青」沒有了,只穿著短衫褲回來,就是裹面衣褲被「耍羅漢」剝去了,打著光冬冬,穿著空心「海青」,兩手捏著衣角羞答答的走回來。有一次鬧的笑話更大,慧老一早去到一個信徒家裹應供回來,走到西湖斷橋地方,遇著一群「耍羅漢」,他們看到慧老,一齊擁上,有的討大衣,有的要短褂,有的要褲子,慧老笑嘻嘻地全都滿足他們的心願,一件一件,都脫給他們,結果,落個赤條精光!見不得人,大是難堪!無奈何,只好跳下湖去,將身子縮在水裏,只把頭伸在外面,就是這樣在水裹面泡著,泡到日落西山,想等到天黑再溜回去。恰巧,這時他看到有一個熟人從橋上走來,他向那人喊叫說:「我的衣裳沒有了,全都結緣了,不能見人,請你快到寺裹報個信,叫他們快送衣裳來。」後來,還是廟裹派人把衣褲送到,他才爬上岸來,此老真所謂是「難捨能捨」了。慧明法師捨得精光,成了杭州佛教的佳話。
       
        慧老法師,純是平民作風,不貪享受,平常信徒們送給他的供養,果品、糖食、糕餅,以及穿的衣料,慧老他從來不自享受,馬上派侍者送到禪堂、念佛堂、上客堂去結緣,遇著有人送「紅包」,他就把錢送到庫房去打齋供眾。他有一句口頭禪:「房裹有了這些葛籐,我不能睡覺。」此老的解脫,由此可見一斑。
       
        慧老他雖然是一位講經法師,又是大叢林中一位當頭大和尚,他卻並不以此名位為榮,不自豪自大,平易近人。由於他的風度瀟灑,像春風一般,和藹可親,清眾們在他面前,多不拘形跡,他也喜歡同清眾們打交道,尤其是與行單一般苦行僧最有緣,常同菜頭、園頭、門頭、水頭苦惱人一道「沖殼子」聊天,也不時幫著種菜、挖地、潑糞水,舉凡勞作的事,樣樣都幹。在民國十七年蔣介石先生下野,去到杭州靈隱寺遊覽時,因慕慧老法師道風,特地到方丈室拜訪,遍覓不得,後去到菜園,才看到慧老穿著短衫破衲衣,手持糞瓢,在那裹潑菜。蔣先生愛他的解脫風度,覺得他坦率自然而沒有做作,也就站在菜園裏同他攀談了一會兒。
       
        慧老的風度,一向是解脫的。有一年,湖北歸元寺請他講《圓覺經》,到期全寺職事僧眾齊到山門排班接駕,一連迎接三天,都不見他來,大家都覺奇怪。到第四天,方丈和尚在齋堂吃飯,看見角落裹掛單客師坐位上有一位師傅頗像慧老模樣,仔細一看,正是請來講經的慧明老法師,心中大喜,吃完了飯,方丈和尚在座上宣布,請大家不要回房,就在齋堂向慧老法師接駕。大家都覺得奇怪!並不見慧明法師到來,何以要在齋堂裹來接駕?還是方丈和尚下座走到上客堂坐位把慧老請了出來,大家一看,這才知道這位講經法師早已來到常住,是躲在上客堂裹!原來他在五天之前就來了,裝作掛單模樣,知客師認不得他,所以把他送到上客堂去了。方丈和尚馬上跪在地上磕頭頂禮陪罪,並且叫知客師向慧老求懺悔。慧老說:「這不能怪知客師失禮,我怕驚動大家,不敢當,是我自己要掛單的,我樂意掛單生活。」看來,慧明老法師是何等的解脫!
       
        慧老法師,他有一個怪性情,生平討厭擦胭脂抹粉的女人,也討厭打扮漂亮的大尼,他見到這樣的女尼,馬上會鼓起嘴巴,少不得說幾句諷刺話語:「你打扮得如此這般美麗,是歡喜人家看你,那你來世一定還會變女人。」因之,杭州地方一些尼庵裹面的青年尼姑,一看到慧老,都是「趕急躲避」,不敢見他。也不管是達官貴人的太太小姐,他照例是要諷刺兩句,不問人家受得了受不了。上海會審公廨大法官關炯之,是上海佛教界一位頂頂大名的大護法,他的姨太太,打扮得花枝招展去拜見慧老,被慧老無情地棒喝了一頓。她回到家裏,整整哭了三天。後來,領會到慧老的說話,是開示他的法語,是慈悲心,反而慚愧起來,乃又改穿素服,也不擦胭脂花粉,再去禮拜慧老,請求開示,並皈依在慧老門下,當了慧老的弟子。過去高僧的行藏是如此,今之高僧如何?
       
        慧明法師於民國十九年冬月生化,其靈骨在該寺起塔供養。三十四年抗戰勝利,我將僧侶救護隊結束,由陪都東下,二次到靈隱寺靜養,常住掛牌請我為「堂主」,在慧老靈骨塔旁寮房安居了三年。
       
        樂觀(原載民國五十三年「佛教文化」第一卷第三期)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慧明法師主講
    陳耀智 敬述
  • 傳法風格 力行祖師遺訓,秉持當面親傳、跟進指導的傳法風格。老師灌頂時,一個一個弟子逐一灌頂,並親授每一位弟子咒文、咒語、手印以及打坐要領及其他細節...都給予系統而細緻的相應指導,傳法具有系統性和嚴謹性。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