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心宗  網站地圖導覽

印心道場 @台灣

  •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本具兩種根本,一者諸佛自性原清淨體,二者無始無明。眾生皆因無始無明而輪迴不已,造業受報,而對諸佛自性原清淨體迷失已久,無力喚醒自心主人,諸佛菩薩因此大事因緣而應化入世,以種種方便方法方式指導大眾破迷除惑,入佛知見而親證本來。 印心宗法門以觀照自性本來清淨為主,座上打坐培養定力為輔,以心念耳聞為法,以翻種子為用,以根塵脫落為證,以身心力行菩提大願為行持,更可迅速超越一切功德利益而親證本來,圓證佛果。 行人于座上熏修,從粗住入細住再入微細住更入微細流注,期間歷經八觸十功德相,禪定,能所雙忘,根塵脫落等一路風光,更有煩亂,迷悶,昏沉,無明頑空現前,但知一切皆不可得而不加了知,以諸佛大願時時現前而念念清淨。---淨明上師   【更多…】 【特色】 如何修證印心法門:各輯mic

    印心宗的傳承指導體系(湛江開示)20240828
    00:00
    00:00
    印心宗的傳承指導體系(湛江開示) - 20240828
    • 印心宗的傳承指導體系(湛江開示) - 20240828
    • 整個修証過程 - 20240904
    • 字字分明轉成念念分明 - 20241216
    • 心中心法之後的續部的法 - 20241106
    • 修隨求八印一定要先修心中心法 - 20241108
    • 法不相應不辯論 - 20200817
    • 求法不問來處--上師談祖師淵源 - 20180924
    • 千座以後不用修是誤傳 - 20241203
    • 修行迫切的程度決定成就的快慢 - 20241203

     宗門簡介

      大愚祖師開創的印心宗門,傳法的特點是慈悲攝受。因當初,傳法因緣在出家僧眾中不具足,故將宗門隱傳在居士中,一共傳了四脈,能夠明確知道的是兩位:王驤陸阿闍黎,釋昌定上師。二祖王驤陸阿闍黎的特點是:嚴己厲行,定宗立門,廣播法種,妙接善引。所傳法脈有四脈:吳禮門上師、李鐘鼎上師、王漱文上師、巢海容上師,因歷經民國戰亂及文革浩劫,唯剩元音阿闍黎(李鐘鼎)這一法脈獨傳,而且枝繁葉茂。從以上歷代祖師的傳承來看,印心宗門傳承嚴謹,宗脈清明,是以代師灌頂的制度來進行傳法的,而不是以一脈相承的形式定立宗師來傳法,同時可以指定數位乃至數十位代灌頂師來進行弘法利生。“我們受元音上師灌頂的時候,元音阿闍黎說:我是代我師父王驤陸阿闍黎給你們灌頂。這體現諸上師的平等性智,平易近人,平等接引,同時讓諸位弟子放下師畏,敢於問法,歡喜受用。”
      時光荏苒,淨明上師不負師公元音阿闍黎囑託,二十幾年如一日,含辛茹苦,身體力行,默默培養具足慈悲攝受,能夠嚴己厲行,對學人如法指導的宗門傳承人。曾於2018年7月15日 農曆六月初三 韋馱菩薩聖誕日特別囑咐十位師兄承擔傳承,他們皆已具備獨力接引和指導大眾修行的能力以及扎實的弘法心得,同時也有自己的弘法道場。淨明上師叮嚀這十位師兄,為了保障傳法授法的嚴謹,依然需要在其指導和觀察下,繼續精進修學三年到五年印心宗系統的金剛上師成就法,再經上師印可,方可代為灌頂傳法。
      屬於密宗最高層的解脫大法,自二祖王驤陸阿闍黎定立宗門以來,二祖強調授法之責在師,“為人授法灌頂與為人說法不同,故當細察,如醫家之先識症也”;師公元音老人諄諄教誨:傳法不可馬虎……二十年如一日,祖師教言如雷貫耳,淨明上師無不如履薄冰,相機親授,妙接善引,系統地跟進學人修行,直至成就。淨明上師亦以授法的嚴謹與督導,戮力於培育下一代傳承師兄,護持傳承,悲心切切,龍天可鑒!
      祈願印心宗傳承久遠,發揚光大,祈願更多修行成就的宗門弟子承擔如來家業,弘法願行,廣渡眾生,阿彌陀佛!

     三祖元音上師一直在呼籲要打長座的原因

      因為多數的指導都只是在初初修學咱宗門的修法上,強調要字字分明,但是這字字分明的階段只是適用於"粗粗住、細粗住、粗細住"這三個階段,打坐時間兩個小時至兩個半小時左右,當打坐時間進入到三個小時的時候,"細細住"體現出來了,持咒的速度自然開始加快了,指導上必須強調到"入流亡所"、"知道咒在"就可以了,如果還停留在字字分明上,馬上又從"細細住"回到"粗細住"甚至是"細粗住"上,縱觀當前宗門的修行指導,有幾人能強調打長座和進行實修實證上每個階段細節上的跟進指導呢?連親自傳授手印和指教基礎上的打坐都沒有幾個人,又如何能夠深入進行跟進指導呢?二祖仁知阿闍黎在民國時期(1935年乙亥年)就以此九個階段進行實修指導,如果沒有系統上的跟進指導,我們二祖建立的這套指導方法只能失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三祖元音上師一直在呼籲要打長座的原因。

      ---淨明上師

     宗門特色

      印心宗簡稱心密,開山祖師 大愚阿闍黎、二祖王驤陸阿闍梨、三祖元音老人及老人在圓寂前所指定的數位傳法老師,是具有系統的傳承指導、系列的修行法門的實修實證宗門,宗門中共六十八法,心中心法是其中的一法。第四代傳人之一的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是唯一一位傳承了印心宗六十八個密法的傳人,每個密法皆是相應的解脫大法,有的甚至要求大徹大悟後才能修,否則種子翻騰太厲害而受不了扛不住,也就是說即使是大徹大悟後還是有法可修,何以故?啟大機大用,方便度眾。
      佛教的法脈傳承是明心見性,印心宗是以印心為宗,以般若為用,以總持為法,以淨土為歸。其特點--觀照與見性。眼下佛教,禪宗只重見地,不講功夫,已失去了昔日的風采;淨土宗散心唸佛,罕有至心一心不亂,妄圖帶業往生;密宗則追求有相感應、神通,不知究本,現代人貪求方便速成,鮮有像大德那樣肯吃苦耐勞精進下功夫的。
      元音老人於耳根圓通法門開示說:『楞嚴經』耳根圓通章中:「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我們修法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照,返聞聞自性的方法來做功夫最易得力。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在六根中最靈敏、最銳利的。用之修行,極易成就。
      淨明上師開示:本宗門的特點,是以持佛咒或佛號直接從我們的聞性下手,不是從知見下手。這聞性所體現出來的就是第八識,知見是體現在第六識、第七識上。直接從第八識下手做功夫,它不用經過知見這一關,我們管這個方法叫作無上相應,直接在第八識下手,從阿賴耶識下手,從我們的藏識下手。
      故我們座上用功由口念耳聞、漸次進入心念耳聞,妄念隨其層層深入由粗、細、微細、極微細,從而得定而開大智慧,過程亟其需過來人全程指導,以免半途而廢或疑而不前。
      然根據現所處之雜染環境,兩小時打坐修法已顯不足以培養定力,故淨明上師提倡用拜墊椅打長坐,以四小時一座來培養,並強調手印正確、不倒、面帶微笑及時時發願,方能不隨業識流轉,歇下狂心,復其本來。

      淨明上師特賜一偈語:
    種子翻騰厲害,方見業力熾盛;
    妄念與咒交集,覺知洪荒之力;
    不忘初心發願,牢記根本觀照;
    座上不動即定,座下不亂即慧;
    行解僅存一心,解脫含攝萬千。


      附憨山大師準提菩薩讚,來個古今唱和:
    我聞諸佛出生處,本從微妙秘密印;
    密印即是諸佛心,散入眾生妄想夢。
    夢想若破諸佛現,猶如寒空見日光;
    若破眾生煩惱雲,現仗如來密咒力。
    持咒即持諸佛心,我心原是秘密咒;
    三緣會合本不二,是故一念悉具足。
    但能日用常現前,如子得母不捨離;
    佛心既入持咒心,不用求佛自解脫。

     如何修證印心法門:文字+音訊

      由AI生成的音訊,有幾個讀音錯誤:了不可得、了生死...

 20231012~18海口參學

  • 法不能亂傳要觀察因緣
  • 輩代訣公開
  • 明心見性就是法脈就是傳承
  • 心密與藏密之密的區別
  • 無上竅訣就在經典裡_顯密互通
  • 三印消除事障、可自主安排
  • 妄念紛飛就是輪迴的現象
  • 抄經、破佛像皆可裝藏

 佛弟子 © 2004-2025   求法灌頂窗口: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