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播區:點下面標題可呈現播放紐

 摘要

問題:01_10
印心七一七第五天
1-如何是微妙身心
2-諸佛世界的四種表現
3-一切行願都來自於發願
4-與善知識相應的表現
5-護七需要更大的發心
6-壓念不起的表現
7-認取是沒有作意分別的
8-不住相就是回歸自性
9-如何不粘著——拿起便是放下
10-願力和業力會同時增長


問題:11_20
11-願力是修行的關鍵
12-了了常知就是下手處
印心七一七第六天
13-手印對打坐起加持作用
14-手印散開的幾個原因
15-打坐中內在和外在風大的表現
16-理論先入為主會形成所知障
17-輕安是定力的顯現
印心七二七第一天
18-明心本空,見性本有
印心七二七第二天
19-觀照必須配合長座
20-有相密和無相密的區別
問題:21_30
21-凡夫脫落的境界表現為輕安
22-修心中心法對年齡的要求
印心七二七第三天
23-發願和往生淨土的關係
24-本來清淨就是觀照
25-沒有大願破不了無明
26-肯定修行後不再住著
27-修行不能落在妄想上
印心七二七第四天
28-基礎打好了就是成就
29-八觸十功德都體現覺的作用
印心七二七第五天
30-“真我”和“妄我”
問題:31_40
印心七二七第六天
31-認取在時時刻刻
32-願是行持的支撐點
33-能所雙忘的各種表現
34-根塵脫落——發現一切與我無關
35-“覺所覺空”
36-用行願來破掉我執
37-見地就是承當
印心七三七第二天
38-見性了如何用
39-打長坐的用處
印心七三七第三天
40-八觸十功德體現在所有定中
問題:41_50
41-修法三步曲——知道、知覺、覺知
42-修法要找到相應點
43-如何才算願力足夠
44-脫落和止息的表現
45-觀照時不起第二念
46-用打長坐來體會座下觀照
印心七三七第五天
47-如何能承當不疑
48-當下超越是大修證
49-如何不讓看過的書形成所知障
50-用發願解決心量小的問題
問題:51_60
51-印心宗殊勝的念佛法門
52-如何快速與上師相應
印心七三七第六天
53-座上功夫要結合座下的用
54-下座後隨時都可以迴向
55-持咒要念夠遍數
56-宗門的指導方法不能自創
57-一切事境都要透過去就是承當
58-座下要在各種事境中透過去
59-打長坐要注意休息
60-座上不能觀呼吸
問題:61_70
印心七四七第一天
61-通過打七完善自己的修行
62-印心宗的核心是把基礎打好
63-肯定才能超越
64-如何破淫根和疑根
65-肯定平常心
66-歡喜心生起就是破掉無明
67-六個手印都要加修
68-如何修行才能和上師相應
69-了手時的境界
70-藏密也有心中心法的傳承
問題:71_80
印心七四七第二天
71-如何把理論和修證結合起來
72-轉念就是破無明
73-長座的目的在於觀照
74-如何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75-依止和個人崇拜的區別
印心七四七第三天
76-本來沒有境界
77-正定是離一切境界的
78-身心死透——大死即是大活
79-在家與在道場修行的區別
80-死人法也是活人法
問題:81_90
81-本來就是打成一片的
82-心中心法灌頂的條件
83-妙用身體,回歸本位
84-安住本位就是超越
85-要無所求才能與法相應
86-如何是“無眾生可度”
87-安住就可以破疑情
88-心空不住的表現
89-修行要輕鬆自在
印心七四七第四天
90-破掉無明就是自性現前
問題:91_100
印心七四七第五天
91-打七的核心是回歸本位
92-凡夫和悟道者的舉手投足沒有差別
93-打七是打掉懷疑
94-了生死的大願最重要
印心七五七第二天
95-脫落的前提是綿密觀照
96-座下觀照不要怕境界
97-願力是修行的關鍵
98-見性與氣脈無關
99-昏沉和睡覺的區別
100-打嗝是一種禪病
問題:101_110
101-掉舉是身心渙散
102-如何增強心力
印心七五七第三天
103-觀照不能住在了了分明的境界上
104-如何才是沒有落處
105-菩提道超越生死
106-如何是心念心聞
107-如何是體相用一體
印心七五七第四天
108-打坐中不要換手印
109-脫胎換骨前的表現
110-長座以後沒有睡意是正常的
問題:111_120
111-修行不要著在名相上
印心七五七第五天
112-自然觀照和默照禪的區別
113-沒有境界時如何覺破無明
114-不能粘著在“了了覺知”上
印心七五七第六天
115-如何是座下的消息
116-印心宗如何體現佛力加持
117-業識現前
118-宗門修行的階段環環相扣
印心七五七第七天
119-觀照和思維無關
120-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礙
問題:121_130
121-思維定也是觀照
122-化空和打通中脈沒有關係
123-脫開和證量的關係
124-初關、重關、牢關
125-如何是“做得了主”
印心七六七第二天
126-打響指不能嚇到打坐師兄
127-法報化三身
128-不能住在定境上
129-如何破無始無明
130-如何才能不斷座
問題:131_140
131-承當並超越自己的修行
132-如何是真正的承當
印心七六七第四天
133-用站軍姿和牆蹲來培養元氣
134-修無止境之“悟同未悟”
135-極力追頂可以培養中氣
136-自覺力就是解脫力
137-發願可以覺破無明
138-能所雙忘後的定境
印心七六七第五天
139-了了覺知和了了分明的區別
印心七六七第六天
140-無根念
問題:141_150
141-心念心聞不是憑意識想咒
142-手印的鬆緊度要恰到好處
143-密法傳承的源頭和依據
144-做好旁觀者和當局者
印心七六七第七天
145-如何提升座上和座下的功夫
146-如何才能願行堅固
147-如何是“覺在前”的體會
148-如何是“替大眾承當”
149-座上的金剛乘——一動不動和心念耳聞
印心七七七第二天
150-座上不能找境界
問題:151_160
151-印心宗殊勝的藥師法
152-准提法的手印和壇城
153-建立道場的條件
154-轉五識為五智
155-根本智和差別智
156-念念不住就是念念打坐
157-一動念就是懷疑
158-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159-在痛中培養定力和慈悲心
160-如何是“悟同未悟”
問題:161_169
161-如何用打坐治療腰部的毛病
印心七七七第三天
162-如何是“妙用”和“雜用”
163-不能把學佛看得太簡單或太困難
164-如何是“佛不入三界”
165-如何啟用藥師法第三印幫人治病
印心七七七第四天
166-攝受力離不開慈悲心
印心七七七第五天
167-究竟涅槃是不再生滅
168-如何是“修無止境”
169-如何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無心直說--如何修證印心法門(三)
    包含所有座上實修、實證的重要開示!
  • 前言 蔡奕忠居士簡介
  • 打七開示:2017年12月27日—2018年2月11日

    塔光道場、明珠
 佛弟子 © 2004-2025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