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觀照》
  • 1

     1. 如何觀照(一)

        如何觀照(一) 下載PDF

        大愚阿闍黎
        修行要訣
        1940 年大愚法師給長女儀莊留詩一首
        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無他秘密
       
        王驤陸阿闍黎
       
        觀心是正行
    《王驤陸居士全集·佛說阿彌陀經經義略說》
        法門無量,總不外乎正副二途。正者曰觀心,即反問自己,於一切所行處痛切警覺,是曰修行,言修於行也。副者曰取法,即藉法以為緣助,藉以淨心,至心淨則無所用之。然法門因緣,各各不同,必以當機為尚,有持佛號者,有入禪定者,有說理以破幻相者,有起三覺者,有以所逆之人事,用以反省者,此皆念佛法也,乃至讀經禮佛焚香供養,修一切善法,亦皆念佛也,以念念合乎佛心淨意,念念勿失覺照而已。
        《王驤陸居士全集·引人入道法門》
        十五 觀心一法乃入佛第一關鍵,其餘盡屬分外。為引入觀心之前方便法,所謂指月之指畢竟非月,正一時之借用而已,至觀心法實不可死執定法,當隨其機而引之。
        《王驤陸居士全集·學佛最初之決定》
        十二 問下座後,平日如何用功?
        答:二六時中,無雜用心,方是真精進。無雜用心者,非不用心也,於無謂無益事,應時時凜覺。但人事往來,諸無謂酬應事,不能免也。惟接一切事時,常用智慧察照,了達一切性空,隨緣應付,心無懸戀,即不污染。
       
        觀照方法:真心息妄法十門
    《王驤陸居士全集·真心息妄法》
        元知納禪師有真心息妄法十門,茲再伸其義。
        第一門覺察。此功夫最為緊要,由未悟以至徹悟,由初地以至十地,無一事無一時不要凜覺。不但才起一念要覺察,即日常應付人事,應對萬機時,念念仍要覺察,覺察“動念即乖”。念念無住,不住妄,亦不住真,不住於覺察,更不住於不住。如是綿綿密密一、二十年,打成一片。初為有功用之覺察,進到無功用之覺察,遂至一切無所謂而未嘗離覺,六根無所依,即妄無所依,自入於大休歇時也。
        第二門休歇。不是休歇了便一無所有,如癡如聾,正是隨起隨休,隨動隨歇,亦不住於休歇,以休歇亦法也,心也。此功夫,呆不得一點,休即休去,歇即歇了,此境實說不出,好比冷湫湫古廟香爐,但此還不免有著,不落對治壓制,即入沉空守寂,力量反不開展。此一二門功夫,當互相調劑去做,不可著實。
        第三門泯心存境。心與境何可分乎,所云不顧外境,但自息心。即為有心可息,非境而何?若言無心可息,是本來無心,一落言詮,即又落境矣。何況有一泯一存之對,宛然有心有境,殊不乾淨。龐公云: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此是無住心,故可接萬物而不染,此第三門之意也,學人不可分作兩截看。
        第四門泯境存心。當知一著於法,其病與第三門等。當知心境內外,本自空寂。對境不必觀了才空,是本來空,用觀是初步對治法,以觀即立境立心,非究竟也。既知本來是空,又何妨與萬法為侶,與諸塵作對乎。但此亦用功時必經的過程,在初總不免倒東倒西,至徹悟後,自不會落於一邊。至云真心獨照,不是單有個真心去獨照,要親見實相後朗朗常見,惟有一真實。經云:無知覺明。以無知覺故,不立境,不立心;以明故,朗朗普照。真且不立,遑論乎妄,不泯而自泯,一了百了,更不必立泯存二見矣。
        第五門泯心泯境。此法最險,容易落入死水坑中。人到無辦法時,往往求定不得,求寂不能,見此一條,必喜出望外,以為能如是即可成就。昔智隍枯坐二十年,即中此病,非玄策引之見六祖,便活不過來。不知“人牛俱不見”是要死透了。“正是月明時”要你看“正是”兩個字。在“俱不見”時,正“月明時”也。再活過來,參是什麼光景,不可忽略,進門就在此。
        第六門存境存心。此存字勿作有字會,否則泯時會作無時矣。須知存乃暫時不廢幻有之意,泯為回復本來空寂之境,此心境各不相到,卻又往來聯繫,應各住各位,心住於本來無生位,境住於本來不有位,以同屬幻有而有遂各住於幻有位。故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法位者,各有因緣而又同一性空為本位者也。以決定知其性空,故可接而不染,亦不畏其有礙,此門最可增長力量,方可下接四門矣。此法最上乘最圓滿,非真認得清,空得透,悟得徹,即不敢承當。但切忌重著存字而落法見。稍稍偏重,即落於有,遂失存心之義,斯又妄矣。
        第七、八門內外全體全用。只是一條,是物我情忘之境。體用本不分,宇宙一切都不離我之自性。
        第九門即體即用,無所分別。到功夫純熟時,打成一片矣。
        第十門透出體用。心中更無內外體用之量,渾然一道清平,到事事無礙時矣。此功夫非可絲毫做作,亦無功夫可言,乃自然而致者矣。
        以上十門,目的在藉以息妄。非到相當力量時,決無從著手。因地正者必從心地上下手,決不從妄心上下手,若從妄心下手,必至越轉越迷,輾轉成妄。此十門功夫,亦是釜底抽薪法,使妄心自然而化,而不會抽薪的人,總跳不出圈子去。
        此十門乃不得已而強立,一著意即入圈套,不易擺脫。故宗門總無法以示人,只教伊自悟自覺。故曰:無法向人說。又云:我不會佛法。經云: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在活用。到大休歇時,更有何門可取乎。
       
        論到入佛正宗,只有見性一門。不見性者,學法無益。學人不可妄認妄心為無,但切不可妄認妄心為實有。初學人,只是怕妄,是認為有也。若先見性,自然漸漸化除,切須先看“妄”究竟是何物?覺圓則妄盡,法空則見亡。惟佛一人居淨土者,言十地菩薩以下,皆不免於微細惑也。經云:無明者,非有實體。又道:心無形段,妄無處所。你在未見性前,自然處處畏縮。明白了,卻又怕什麼?
        前者,我欲諸仁於此十門中,看哪一門與自己有緣,諸仁已上了當也。無怪又上了知納的當。老在此十門中翻身,出不出圈子。今天我又以文字圈子惑人,大膽的且進圈子來,再跳出去。倘有人問我,既要人跳出圈子去,何必立此圈子呢?我只可哈哈大笑,反問道,你即今立在哪裡?
       
       
         
        妙 訣

        《王驤陸居士全集·斷煩惱偈》
        心本不有 煩惱何起
        但此一轉 即是妙訣
       
        如何觀照(二)
       
        觀照注意事項

        ·覺後一刀兩段,不得再拖尾
        《王驤陸居士全集*印心語錄》
        有一毫恐怖,即是極大掛礙,即是修道人的恥辱。貴在時時察知,莫作等閒觀也。用功時無非攝心,但不可有一帶尾,病根即從帶尾上變化發生,當謹記。如一善念起後如何,一惡念起後如何,一凜覺後如何,於寂然無念時又如何,覺後一刀兩段,不得再拖尾。若再有所計,不歸入這本位去,覺亦為病,此便是帶尾,不就此截斷,又帶下去了。此是生死種子,嘗體會得麼?
       
        ·忌失覺照
        《王驤陸居士全集*乙亥講演錄(正修分)》
        此是修行者最大毛病,凡修行至數十年,不得絲毫受用者,正坐此病。蓋修在一時,而用在平日。覺照功夫,是修行人唯一目標,亦斷苦證真唯一方法。眾生顛倒苦惱,只因不覺,外物來誘,不問順逆,枉被流轉,若以慧力覺照,知其虛妄,內外雙空,不受搖惑,自然無喜無嗔,不造惡因,不起惡緣,不受苦果矣。覺照是因地先覺,覺在事前,故名大智覺,照是練習抵抗,諸境前來,得失利害之辨,於人天交戰時,能一決進退,不動不搖,力自充足。
        故無論何時何地何事,皆當警覺觀照,不宜忘卻。行者每分修時與平時為兩件事,以為平時行住坐臥,待人接物,都不是修,一誤也。
        行人不知覺照即是對境練心,以不明心地法門,故不知用心方法,二誤也。
        行人口說空,所作事業仍不能空,因不能覺照,無由證空,三誤也。
        行人不知覺照是最要緊之用功法門,越多練越好,越逢刺激事,越可反證自己之定慧力。而彼但求福報,不能大受,不起大用,四誤也。忘失即是忘其所以,便是因循、不痛切,此所以明道多而修道少,修道多而證道少耳。
       
        ·明知之而力有不足,則有二法
        《王驤陸居士全集·學佛最初之決定》
        十四 問:平居習氣來時,如何制止?
        答:習氣來時,只怕不覺,覺則未有不轉而空者。若遇極難排遣之事,明知之而力有不足,則有二法:一曰移化,把此心速移於他事而化之。二曰量果,言思量凡事必有其果。如是流浪深入,步步演進,必不堪收拾,則自然凜覺而止矣。
       
       
        ·不是有心 不是無心 不是不見 不是不聞
        《王驤陸居士全集·悟心銘》
        不是有心 不是無心 不是不見 不是不聞
        了了覺知 不著見聞 蕩然無住 是名無心
        心若無住 妄依何立 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問心何來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 同屬幻影
        妙用恒沙 盡是緣心 緣心息處 頓證無生
        無生實相 非可眼見 杳杳冥冥 其中有精
        證悟之者 名曰見性 是故無求 心自寧一
        無心可惑 即是大定 得大定者 無動無靜
        無得無失 無喜無瞋 本位不移 起應萬機
        不變隨緣 即無生死 成佛要訣 如是而已
       
        觀照功夫:覺照過程者十
    王驤陸居士《修心中心密證體啟用之過程》
        二十三、上來各條,是明心性之真實相貌,與用功及常常保持之法。但覺照一起,習氣即消,此中遲捷各有不同。一為境,一為覺,此又有過程者十:
        一境來而不覺;
        二境來而再覺,惟起覺極費事;
        三境來時起覺不難;
        四境來即覺,略有先後;
        五境覺同時並起,而有時忘失;
        六同起而可以勿忘;
        七覺先於境,但有時在後,或偶而竟回到忘失時;
        八常覺不動;
        九覺尚未淨;
        十常寂而常覺照,並覺亦無住矣,此是力量真充足時。

  • 2

     2. 如何觀照(二)

        如何觀照(二) 下載PDF

        元音阿闍黎
       
        觀照是正行,打坐是助行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我們修心中心法強調“觀照是正行,打坐是助行” ,就是為了突出觀照的作用,妄念來了要看見它,立即凜然一覺,不睬念頭。若看不見它,分明是跟著妄念跑了,這就是“滲漏”。這些滲漏的妄念都是六道輪迴的業因。跟著念頭跑,必然隨境轉。著境之後就造業,造業之後就受報,以致六道輪迴無有出期。就象水桶有個漏洞,自性妙用之水全被漏光,便墮落成六道凡夫了。墮落是業果,滲漏就是業因。
       
        觀照方法舉例
    略 說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三)》
        內不隨念轉。因為我們妄念是裡面跳出來的,我們打起坐來,坐在那兒,不對外了,這個念頭,刷刷刷,不停地出來,是吧,念頭一來,把咒一提,嗡嘛呢唄咩吽,咒就切斷妄念。其實,念佛也是這個作用,念佛一天要念十萬八千遍,還是起這個作用。這念頭來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念頭切斷了嗎?把念頭切斷了,是吧,念佛也是起這個作用。所以內不隨念轉,念頭一來,我就看見,也就是禪宗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了,你沒知道,不知道,不覺,跟著念頭轉了,噢,轉了幾個圈才知道,那太遲了。它一冒頭,你就看見,哎,不睬它!說起來這是禪宗辦法,也是密宗的辦法,密宗大手印,大手印就是這樣說,大圓滿也這樣說,念頭起來的時候啊,我們用一字訣,就是:“呸!”它用一字訣,它就是看見念頭起來,呸!不跟念頭跑。就像水上畫圖一樣,拿盆水來,拿根筷子這麼畫畫,畫過了之後,這個水就沒痕跡了嘛,像水上畫圖,念頭一起,就消掉,沒有痕跡,這是密宗的辦法,不是也等於禪宗的辦法嘛,是吧。所以禪、密的辦法其實是一樣啊,到家都是一樣啊。內不隨念轉,還要外不為境遷。……你不要動心,這個境界現前,讓它現前,你不睬它,不跟念頭跑就是。所以我們下座用功啊,就是這麼樣子觀照,既是禪,也是密,都是一樣。
        元音老人《在海口開示》
        弟子問: “斷”念法,不是跟觀心一樣嗎?
        師曰:不錯。“斷”了,你就看著它,這就是觀心。這時一個念頭不起,你看著它。你一天“斷”30回或40回,很好啊!“斷”念法就是斬斷妄念,使它不能連續。念佛、持咒為了什麼?“阿彌陀佛……”、“嗡,伯啦伯啦……”這麼念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就是把你的念頭斬斷。你如果一心念佛、持咒,妄念就沒有了。所以,念佛持咒就是把你的念頭斬斷,叫你的妄念不連續。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大手印的方法是,當妄念一起,就“呸”地一聲,將妄念喝斷,從而保護真心。但我們也可以用別的方法,比如念佛、持咒等。當妄念起時,就念阿彌陀佛,或持一句咒語,不跟妄念走,將妄念轉化,同樣可以保護真心。更或當妄念起時,凜然一覺,一切化空,妄念也就歇下來了。“觀照”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妄念來了你要知道,一個就是凜然一覺。有一個比喻叫“如貓捕鼠”,就是把妄念比作老鼠。要有貓那樣的警覺性,老鼠一露頭,立即就發現了。這在禪宗裡叫“照顧話頭”,照顧就是看好它。這種“看好”之念是正念,做功夫正念不可失。正念就象衙門口的差人,擋住閒雜人等,不許進去。正念是佛性的妙用。如果失去正念,要麼是覺察不到妄念紛飛,要麼是做死定功夫,變成土木金石。這是做功夫時的兩條岔路。因此,禪宗要提起疑情,淨土宗要執持佛號,密宗要持咒結印,大手印要我們“不離自然本體以觀照之”。其實我們修一切法,就是練就“不理睬”的功夫。念頭不是不來,不是不起。儘管來,儘管起,不理睬它,它自然就化除了。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都要念頭來了不擒不縱。其實念頭是擒不住、壓不了的,它會來的,正如古德所說:風停浪猶湧。念佛的人,念頭來了,不理睬它,把佛號提起;參禪的人,念頭來了,不理睬它,把話頭提起;修密的人,念頭來了,不理睬它,把咒語提起。一心照顧佛號,一心照顧話頭,一心照顧咒語,妄念就自然轉化掉了。對於念頭,不是不讓它起,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轉化掉,這是活的,不是死的。上次提到臥輪禪師的偈:“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那是壓念不起,是死的,不行!要不擒不縱——不理睬它才行。……妄念一起,就看見它,不跟它跑、不理睬它,它馬上就轉空了,了不可得。行住坐臥都如此,你看不出他做功夫,其實他時時處處都在做功夫,這是心地功夫,稱之為“行道之始覺光明”。為什麼說是“光明”?念頭一起,就能看見,若不是光明你怎麼能照見它呢?有人說:“我念佛念得不好,念了很久,還是有很多妄念。”要我說,你念得很不錯,妄念起了,你能照見,這就是始覺光明啊!妄念就象房間裡飛蕩的灰塵,沒有光明你看不見。如果透進一線陽光,你就會發現,灰塵原來這麼多啊!所以,打坐時、念佛時照見妄念,是好事而不是壞事,這是始覺光明,開始覺悟了。進一步就是不跟妄念跑,不理不睬,全神貫注地念佛或持咒,心念耳聞,聽得清清楚楚,妄念自然就息下來了。這就是“行道之始覺光明”。
       
        分 說
        ·念咒就是觀照啊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七)》
        問:上座時候就不要觀照了噢?
        上座時候,念咒就是觀照啊,哎,就是觀照,耳根觀,那持咒就是觀照。下座之後,要不忘觀照,要看住。一切境界來了,不要跟它跑,不要忘記,是吧。一個境界來,哎,開心啊,跟這跑了,是吧。假的,不要動啊。念頭起了,哎,念頭來了,我不睬你啊,是吧。所以念頭來了,我不睬它,把它化空。念頭勢力強,化不空,要持咒,用咒來化空。它勢力不強,念頭一來——哎,不動,它就不動了,蠻好,是吧。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67 問:觀心與持咒有無差別?
        答:觀心等於持咒。觀心是自力,持咒是他力。
        198 問:關於“心念耳聞”,我感覺若注意“耳聞”,又注意“心念”,心易亂,究竟如何是好?
        答:耳聞是能聞之性,而不是注意耳朵。所以耳聞心念咒之聲,則妄念不起矣。
        201 問:剛見上師時,覺得自己本來是佛,因此於一擊掌之刹那,便明瞭自性本空。但時間一長,煩惱又起來了。
        答:可憐,出聲持咒以轉換吧。
       
        ·念佛也是觀照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念佛也是觀照、也是止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行人的思想被佛號攝住,思想不動了,這就是止。自己念、自己聽,聽得了了分明,這就是觀。縱然不出聲,心念阿彌陀佛,也聽得清清楚楚,這就是照。照顧佛號、不雜用心,是止;照見佛號、明明歷歷,是觀。觀心,不是觀肉團心, 而是觀心念。我們修心中心法,也是觀心。座上持咒、心念耳聞,念得字字清晰,聽得了了分明。…………我們修心中心法,有的人每天坐兩個小時,還覺得難過,勉強坐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這就壞在沒有恒心。於是,就改為散心念佛了,嘴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卻是妄想紛飛,這樣行嗎?這等於沒有念佛,不行的!佛者,覺也。念佛,就是念念在覺,這是念佛的真諦。不明白這個真諦,迷迷糊糊地念佛,那等於沒有念佛。我的師父(王驤陸上師)從前講過,假如念佛的人很多年不得妙用、不得力量,那就趕快改修密宗,待修密得了相應、得了三昧之後,再回過頭來念佛,就知道念佛的落處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識得妄念的來處,於妄念歇處認取真心,這最重要。認取真心之後,“則自然而住”。無住之住,叫自然而住。自自然然、平平穩穩,惺惺寂寂、寂寂惺惺,不再被境界所動搖,不再為妄念所困擾。這樣學佛,才是真正得力。不然的話,都是錯用功。
        元音老人《中有成就秘笈》
        淨土宗的“般舟三昧”,“念佛三昧”就是禪觀。《觀無量壽佛經》中就講了十六種觀的方法:觀太陽、觀淨土聖境、觀阿彌陀佛等等,其中最容易的念佛觀是第十六觀。就是耳根要聽著自己念佛的聲音,字字分明。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觀照就是不隨念轉、不為境遷,以使自性秒秒不離,這就是為了護持相續啊!修淨土也是如此,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佛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相繼就是相續;淨念,是指念佛功夫純熟,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一時脫落,無能無所、無淨無穢,天真佛性朗然現前,這才堪稱“淨念”。有的人弄錯了,以為能夠連續不斷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淨念相繼了,其實差得很遠。須知“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亦枉然”啊!淨土宗不是要求低,而是要求很高。現在有的人偷懶,不肯用功,馬馬虎虎地念幾句佛號不“至心”,等於沒念,就幻想生西。若不能生,那是阿彌陀佛的過錯。還指示別人,不需要一心不亂。唉,一個豎窮三際、橫亙十方、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大好淨土宗,被他誤解成這個樣子,怎不令人痛心之至?
       
        ·大手印方法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210 問:因工作忙,有時觀照力不足,便採用了大圓滿中“斷”念法,一天數十次,這樣於顛倒中似較前有些把持力。
        答:這種簡易禪法於事忙人最適用。你能每天做數十次,日久功深,自然於不知不覺中打成一片,而歸家穩坐矣。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八)》
        問:上師,這個念起不隨的時候呢,就是看住它,還是上師原來教我這個喊一聲“斷”,這種方法?
        哎,那就是你在百忙當中做這個事情,蠻好。忙的時候,這個事那個事,多的時候,哎,斷!把它停一停,冷靜一下。
        問:喊出來嗎?
        你喊出來也好,不喊出來也好,隨便你了。不喊出來,你心裡也是說的,哎,斷!斷了,噢,你作個意嘛,噢,這是百忙當中做的功夫。你看我忙的要死,這個事,那個事多的,哎,斷!把它冷靜一下,哦,把它切斷一下。哎呀,不是這樣,你的妄念頭連續不斷地那麼連著,就壞了。

  • 3

     3. 如何觀照(三)

        如何觀照(三) 下載PDF
    ·參禪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昨天有人問我參禪的問題,他說他喜歡參禪,參究“念佛是誰?”,但總是提不起疑情。我對他說:參禪就要提起疑情,提不起疑情就糟糕了。要麼換個方法:念頭來了,你就問它從何而來(並不是理睬念頭,而是窮追它的起處)?念頭息下去時,你就問它到什麼地方去(並不是留住念頭,而是看著它的滅處)?如貓捕鼠,貓伏在老鼠洞口,老鼠剛一冒頭,貓立即撲上去。 老鼠喻妄念,你時時警覺如貓,妄念一露頭,立即追究它的來處。妄念息下,你就看著它的滅處。這就是參禪法門,目的也是使“念無連續”。
        元音老人《1998 年 10 月對保定求法弟子山東開示》
        禪宗講“照顧話頭”,“照顧”就是看著,“話頭”,一念未起之前叫話頭,起念之後那就是話尾了。看著這一念未起之前,看著,要做功夫啊,要磨練啊!
       
        ·看念頭起處
    元音老人《在海口開示》
        弟子問:請師父開示觀心法要。
        元音上師答曰:觀心最重要的是,你時時要看著念頭起處,也就是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念頭一起,你就看見,不跟著跑。念頭不動了,你就看著不動。如貓捕鼠地看著。
        25弟子問:貓鼠何喻?
        師答曰:貓喻正念,鼠喻妄念。老鼠躲在洞裡,即妄念不生時;此時貓要看著,不能走開,看著這個心,就是正念。這正念不能沒有,正念沒有,就落於無記。
        弟子曰:噢!正念沒有,就是無記。
        師答曰:對!正念沒有,就是無記,所以,看著這個正念要有。你要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也就是時時看著念頭起處,念頭起起滅滅,都不睬它。看看、看看,久久、久久,忽的一下熟了,一脫脫開來,能看之心、所看之念都脫掉了,那時是真的脫落了,能所雙亡,打開本來,親見本性。
        弟子問:觀心時看得太緊怎麼辦?
        師答曰:不要怕。從前來果、虛雲禪師他們看話頭時,常常是拿著飯忘記吃的,他們才看得緊,執著得很呢!巡堂的僧人發現後,“啪”地一巴掌打過去,參禪人心一驚:哎呀!我的話頭給他打掉了。參禪人正看話頭,還沒恰到好之處,功夫火候還不到,就被這一打驚住了。所以,坐禪時不能這樣亂打人。看話頭,看到恰到好處時,外面有個聲音,“嘩”地一激發,就打開了。當然,用功要善於調整,鬆緊適度。如琴弦,太鬆即走調,甚至發不出聲音;太緊,弦要斷。故鬆緊適度,方能奏出優美的樂曲。我師傅相六公說,做功夫就象手裡握一隻鳥,握得太緊鳥要死,太鬆了鳥要飛走。要即不捏死鳥,也不要讓它飛奏,鬆緊適度。做功夫太緊了也不好,比如打坐不顧身體實際,加時、加座,太緊了身體吃不消,那時要生病的。身體吃得消,就加座加時,吃不消就放鬆點,總之要從實際出發。我們做功夫,無論上座修法,還是下座觀照,都要善於調和。
        弟子問:師父,我觀心,見念頭來了,就叫它停下來。有時一停下來,什麼念頭也沒有了,這時怎樣做功夫?
        師答曰:就看著它!什麼念頭也沒有時,就看著它!
        弟子問:看那沒有念頭的嗎?
        師答曰:對!能看的心不能沒有,所以要看著它。一直看到你功夫真正到家時,“口”(囫-勿+力)地脫開來,能看的心沒有了,那就好了。
        元音老人《耳根圓通法門》
        觀照就是迴光返照,向心內看,不是向外看,觀這一念不生處(念頭未起處)。念頭起來就看見,不理睬它,不隨之流浪。
       
        ·不睬它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三)》
        它一冒頭,你就看見,哎,不睬它!說起來這是禪宗辦法,也是密宗的辦法,密宗大手印,大手印就是這樣說,大圓滿也這樣說,念頭起來的時候啊,我們用一字訣,就是:“呸!”它用一字訣,它就是看見念頭起來,呸!不跟念頭跑。就像水上畫圖一樣,拿盆水來,拿根筷子這麼畫畫,畫過了之後,這個水就沒痕跡了嘛,像水上畫圖,念頭一起,就消掉,沒有痕跡,這是密宗的辦法,不是也等於禪宗的辦法嘛,是吧。所以禪、密的辦法其實是一樣啊,到家都是一樣啊。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二十一)》
        怎麼觀,就是念頭一起就看見,就是觀心,那個很便當,喔喲,一起念頭,看見了,不跟它跑。哎,念頭來了,我不睬它。這就是境界來了,你不要動心,不隨外境跑。
       
        ·照破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念儘管起,但一起我就能看見它。一看見它,不理睬它,就照破了。照破就是毫不散亂,這才是真正修中之王。
       
        ·脫開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二)》
        我們修心中心法是,今天脫開,明天就脫不開,哎,什麼緣故?噢,還是妄念在動啊!努力修啊,時時在下座時觀照啊,把這個境界脫開的時間(間隔)縮短。可能我們第一次見,打開來見,要隔幾個月才現一次,要把它縮短,縮到每個月見一次。半個月見一次,每週見一次,天天我能做到,靜中相繼要做到很不容易,是吧!還要動中(相繼),是吧。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
       
        ·凜然一覺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由張三聯想到李四,由李四聯想趙五,由趙五聯想到王六……妄念紛飛不停息,那就壞了。此時要凜然一覺,不去睬它,妄念就被斬斷了。
        不管妄念是粗的或是細的,“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妄念來了,你必須覺察到它,然後凜然一覺,不去理睬它、不跟著它跑,它自然就化於無形。這就叫“起滅隨無”,隨著你的覺醒而化空了念起念滅。如果你覺察不到或者不凜覺,妄念總是動個不停,念念相續,沒有間斷,那就成為輪迴的業因了。“善護修”就是好好地保護修正。保護什麼?修正什麼?保護靈明無住的真心,修正遷流不止的妄念。覺察到妄念,要立即凜覺,立即“起滅隨無”,不要跟著走一段路才去凜覺。有的人,妄念起了他也知道,但他捨不得停下,他說:讓我再考慮考慮,先讓我想想再凜覺。你既然已經曉得是妄念了,幹嘛還想下去呢?這不是愚癡透頂嗎?這分明是隨著妄念遷流!不應該這樣,要趕快凜然一覺,起滅隨無。要時時地保護我們的真心,了了常知,無所住著,無所粘滯,這就是“善護修”。
       
        ·保任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256 問:現在保的程度比以前有進展,睡覺有時也能明明瞭了,騎摩托車也能保住,座上座下一樣。有時不保而自保,偶爾丟失一下,旋又覺起。今天轉入第二輪的第一座,定力不可同日而言,第一座止息幾分鐘。前幾天修六印有兩座身心皆空,止息有一個多鐘頭。
        答:很好,再努力用功,不可怠忽。等你遇事無染,念起不隨,微細流注化去,即到家矣。
        元音老人《心中心密法打七開示》
        保護就是任何境界都不要粘上去,其要點在“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遷”,時時保護這靈知之心,空靈無住。保熟了,就放任其自由行動,隨它走東走西,都不會犯它禾稼,這就達到無修無得無證的境界了。所以修法越放下越好,越著急越不行。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我們在做保任功夫,即守護自心時,不要起任何對治、取捨、修正之心,時時處處放下一切,空靈無住,方與真心契合。這樣才能證成大道。
       
        ·無二心(我們有工作,怎麼觀照法子呀?)
    元音老人《1995 年在河南鶴壁市青岩寺開示》
        你們可能說,“哎呀,我們有工作,怎麼觀照法子呀?”有工作也好觀照,也就是無二心。就這個做事情的一心,無二心,做這個事情就這個事情,叫一心,第二個念頭沒有。做過等於是沒做過一樣。做的時候像是別人做一樣,做過以後毫無留戀,如沒做過一樣。
        元音老人《成佛的訣竅》
        做事時,就是做這個事的一個念頭,沒有第二個念頭起來,那麼這個就是保。所以保也要知道並不是看著什麼地方,住著某一個點。
       

  • 4

     4. 如何觀照(四)

        如何觀照(四) 下載PDF

        觀照方法釋疑

        目的都是為了將妄念斬斷,不隨之流浪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淨土宗提佛號,禪宗起疑情,密宗持印咒,都是為了轉化妄念、保護真心。……念佛、參禪、修密,其目的都是為了將妄念斬斷,不隨之流浪。若無“滲漏之妄念”,就斷了“輪迴業因”。
       
        觀照就是不隨念轉、不為境遷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觀照就是不隨念轉、不為境遷,以使自性秒秒不離,這就是為了護持相續啊!
        元音老人《在鎮江開示》
        觀照,那就是最好的修法。保護觀照呢,八個字就可以概括,就是內“不隨念轉”,外“不隨境遷”。
        元音老人《1994 年在深圳開示》
        下座時,一定要密密觀照。……我們解釋一下子:內,不隨念轉;外,不隨境遷。內,不隨念轉。妄念不是不起,讓它起來,不跟它轉。來了,不跟它流浪不息。一起,就卸掉。密宗有句很形象的話: “如水上畫圖”。一盆水來,我這麼一畫,畫過之後水就癒合了,沒痕跡了。念起即覺,不是不起念。練習不隨,不跟它跑,觀照。外,不隨境遷。境,是外面,管它順境逆境,不動搖。因為順境也罷,逆境也罷,都是假相,風花水月,沒有真假。佛菩薩看見我們,就像我們看見猴子一樣。我們看猴子在撈水中月亮影子,被淹死了。那猴子算是動物裡面頂聰明的了,看見井裡有個圓圓亮亮的東西這麼好看,去撈撈看。它不知是影子,都淹死了。我們也是這樣子,世界上一切東西都是影子,不知道啊,去撈,撈死了。去搶這東西,你看,你殺我,我殺你,是吧,都死了。畢竟都隨業力,最後兩手空空走了。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三)》
        問:我們練心中心法,下座以後,平時這個心怎麼樣保持呢?
        嗯,我們可以按禪宗那樣做,就是綿密觀照。因為心中心法是禪密,人說它是禪密,為什麼呢?因為它沒有有相的前行啊,加行啊,它一開始就是正行。它不要觀想,它就依靠一個咒、印,自己用功,加上佛的加持力量容易打開來見到本性。它是以見本性為宗,所以它是與禪宗合拍,它是以禪為體。所以觀照呢,是用禪的辦法,就是有八個字可以包括這個觀照的用處,就是“不隨念轉、不為境遷”。
       
        只觀境,不觀心念,會隨念流轉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218 問:對下座的觀照功夫,其下手處,仍未明白。今
        觀照似有三種下手法,請師開示。
        (一)直下觀照妄念,不取不捨照之。
        (二)觀照心念起處,念起即覺,不隨之攀緣流浪。
        (三)觀一切事物皆如夢幻泡影,皆屬無常幻化之物,應遠離貪著。
        答:前兩種看起來似兩種,其實是一種。因能念起即覺,即直下觀照妄念,不然不能念起即覺。不隨念轉即是不取,念來只是不隨之轉,而不是壓它不起,也不是討厭它而舍離。故二種是一法也。第三種很好,除對妄念調治外,對事境須如此觀照。
        219 問:弟子採用上面的第三種方法,這樣是否符合上
        師要求?
        答:只觀境,不觀心念,會隨念流轉。(因為妄念在不對境時,還是流動不息,所謂“家賊難防”,不是不對境就一念不生了。)仍是無用,必須雙照才行。
       
        妄心 妄念 妄想
    元音老人《橋流水不流》
        妄心、妄念、妄想三個詞,說起來像是一個意思,但是其中大有分別。妄心是我們本真的心夾雜了無明。所以第八識是生滅與不生滅的和合體,因有無明在,粘著外境,如水起了波浪,變成了妄心了,這是個根本無明。妄心對境之後就動心起念,這叫妄念。妄念一起,愛的想取到它、佔有它;不愛的與我的心相違的就厭惡它、舍離它。心粘在境上不放,就成妄想。中國字很有道理,想是心上加個相字,色相粘在心上不去便成想了。念字也是:人二心之意,本來純真之心見境一動,第二心起,便是念了。要除妄,心不要動!心不住在相上,妄想就沒有了。但不能壓念不起,壓是無效的。如搬石壓草,石去草又生起來了。即或壓死了,你倒變成土、木、金、石塊不能起妙用,還成什麼佛呢?所以要用活的轉化的方法,念一來,就覺而化之;如果妄念勢力強,就念佛或持咒,把心轉移到佛法上去了,就把妄念化掉了。如果念起不覺,跟著它跑,這就不對了。所以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儘管來,你來,我就把你轉掉,不讓你停留,不跟你跑,你有一百個念頭起,我有一百零一個轉,結果還是我勝。我超過你了,量變就成質變了!
       
        妄念勢強,覺而不能斷時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假如妄念勢強,覺而不能斷,就趕快念佛、持咒,或是提起話頭,問這妄念從何處來,而將妄念化掉。假如跟妄念跑了老遠才知道,那就遲了。這覺的速遲與除的快慢是用功的力量問題。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 悟後之修,不可一概而論,須視學人妄習深淺,煩惱重輕而定。(一)習障淺者,不用對治,惟隨緣照察,念起即覺,覺即轉空。念念如是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二)至於習染深厚,無明力大,於善惡順逆境界未免被動靜互換,心不恬淡者,則不無妄緣遣蕩、對治之功。對治法中,若掉舉盛者,則以相應之定功攝散;若昏沉盛者,則以慧門觀空(至於用何種功夫為宜,請閱下章“十種修行法門”),務令定慧等持,動靜相亡,入于無為,方始究竟。
       
        覺 轉 觀 照
    元音老人《心中心密法打七開示》
        念來即覺,覺即轉空。“轉”的意思,是看念頭來了,不睬,或用咒來轉……不跟它走就是轉。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覺,警惕意。念起即覺,不可隨妄念跑。觀,看著。用正念看著妄念,妄念一起即覺而不跟妄念跑。照,如陽光、明燈朗照,不用觀而自朗照一切,了了分明而不著一相。
       
        只怕覺遲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213 問:有時在念頭上沒覺察,念尾巴上才知道。
        答:這是覺遲了,力量不夠。要看話頭,念頭一來就化空它。如念頭轉了個圈才看見,那是看的話尾巴。所以禪家說: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觀照的好處就是,念頭來了就知道,境界來了,有的覺照在前有的覺照在後。順境不易察覺,而惡境界卻易覺察。
       
        念頭起處
    元音老人《學佛第一要知見正》
        不是念頭起處是佛性,更不是親見念頭起是佛性。是看到念頭起,不跟他跑,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是佛性,這點不要弄錯。還有不著相的念頭是起妙用,著相的念頭是妄想造業,這裡須分別清楚,不可含糊。
       
        看念頭起處與不睬它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二十二)》
        看念頭起處,不要跟念頭跑,這念頭一起,哦,不睬它,讓它過去。也不是壓住它不讓它動,啊,念頭不壓,讓你來,我不睬你,讓你過去。一起讓它過去,沒有了。一起它就過去,沒有了。不要在那裡,一起在那裡兜圈子,兜圈子不停,那就不行。 所以在坐上念頭起了,讓它起我也不睬,咒一提就化掉了。下坐之後要看住念頭起,噫,你來了,不睬不睬,它就過去了。要做這功夫,就是行住坐臥都要做這個功夫。那麼你一天到晚沒有妄念啊,念頭一起,息掉了。在馬路上的行人很多,都過去了,你沒睬他,他也沒睬你,他就過去了。哎,這樣做這個功夫,觀住。觀不住,不妨念佛號、持咒,都可以。
        上師慈尊慈鑒:叩頌法安吉祥!
        1、座下“看著心念起處,念頭起來就看見,不隨著跑”“也不壓它、去它”中的“心念起處”指哪裡呀?
        (答覆) 指心念未起處,故念頭一起即看見,否則,念起即看不見,跟著跑了一段才看見,那就晚了。但看著不是死壓著,而是輕鬆地(似有似無地)照顧他,方無弊端。 這還是一時之用,不是一貫地這樣看,等看熟了妄念隱退了, 就不再看,看即多事了。
        2、若妄念起處即指這空空然而明瞭的無處之處,亦是妄念依生之處。就是說,看著這個無處之處,念頭來了不睬他!仍只是看著。師父,是這樣嗎?
        (答覆)起初是要這樣看,但久了即不消這樣看,而須放鬆,將看亦化去。
        3、“念起不隨”如何做到呢?下面兩種觀法哪一個較好呢?
        a.一直看著生起心念的無處之處,念頭一來,亦不理睬!
        b.直接迴光返照當下心念,也就是直下看著妄念,一字
        一字從心中過去,如鏡照東西似的,而又不很著意於“看著”。是否這就是“念頭起來要知道”之意呢?
        (答覆)簡單的說,就是念頭來了不睬,就像馬路上的來往行人,互不理睬,自然流行無阻,不是阻止他們不許通行。看者,即不理睬也,不是死死地盯著他也。
        4、弟子每直下返照生起心念的無處之處時,念頭看不到了,直下似空明,亦即:雖然無念,但有知覺,因外界音聲,眼前之色,依然知道但不很著意。這與“前念已斷、後念未生”、中間的那段空靈,是同一無處之處嗎?
        (答覆) 體似一樣,但質有不同。你不很著意,還有念在。當妄念全消時是身、心、世界與虛空皆消殞的。
        5、若已識得這“前念已斷、後念未生”之中見空靈乃我人亙古長存不變之本性,是否前面的觀照方法“看著心念起處,念起不隨之”就不須用了,至於境上不著相,不隨念地保護嗎?還是依然如前之觀照法?
        (答覆)還是要用,因為習氣在,未能斷微細流注的妄念,還要綿密觀照,除盡微細流注,才能安坐家園。
        6、“了了分明”是否是指雖無念但仍知覺不滅,雖知覺不滅然而無念?
        (答覆) 對!
        7、弟子無始妄執深厚,雖知“不要著相”之理,然仍不自在。常于妄念流動時迴光再返照這“前念已斷、後念未起”之中間空明,這樣做對嗎?是否又住執於此呢?該如何做才對呢?
        (答覆)不對!妄念斷處即自性空明,不須再起念觀照。
       
        弟子金明九頂禮 1996

  • 5

     5. 如何觀照(五)

        如何觀照(五) 下載PDF

        不睬它:落空?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七)》
        問:師父,一次下座之後呢,感到心裡邊挺空寂的,外邊的一些事物呢,好像離自個很遠似的,就是這個起的妄念, 看得比較清楚,因為這是------那頂好嘛,起的妄念看得清楚,頂好嘛。就怕你起了妄念,看不見,跟著妄念跑。你妄念起了能看得清楚,你不跟它走,是做得好啊。看它一個個地過去,哎,頂好,你一個個地過去,我不睬你。像馬路上的行人,馬路上很多人,是吧,車水馬龍,很多,你不睬它,一個個地過去,你歸你自己,是蠻好嘛,這很好。
        問:您說這是不是落了空寂了?
        哎,這不是空寂啊,你知道嘛!你還空寂了?
        問:我怕落空。
        還怕,怕什麼,你落不了空。
        問:這個時候是不是保任啊?
        哎,這個時候正好嘛,就看著它,一個個地過去,哎,與我都不相干。你看,我本性不動,這些妄念呼呼地過去了,哎,真好。
        所以我們經常這樣比方,在馬路上,我們南京路淮海路人多得不得了,是吧,他都過去了,你歸你,他歸他,都過去了,你沒有動,蠻好嘛,叫“青山本不動,白雲任去來”。你這些妄念,我讓你過去,呼,過去好了,不關我事,他過去,多好,所以這就是觀照。假如不是這樣過去了,你拿住它了,哎,攀緣了,就壞了。噢,拉住它就壞了,就讓它,呼,過去。過去了,你沒睬它,什麼念頭不知道了。你起什麼念頭,哎,不知道了,我沒睬它,它過去了。無念無念,這就叫“無念”,不是一個念頭沒有,而是念頭起了我沒睬它,它過去了。
        問:好多白天做不完的工作,晚上在想,哎呀,等會兒想,不想了,我打坐,打坐,哎,坐坐坐,它又出來了,就現在師父剛說了,頭燃在燒了。那個不管它了,那不就行了嘛。是的。所以我們的習氣就是這樣:它也不停地在那裡轉,它沒有一分一秒停止的,這個習氣動慣了,動慣的時候,你叫我坐下馬上就停止,刹車,不動,做不到。所以我們有句俗話啊,叫作: “風停浪猶湧”哎,風停了,這個波浪還嘩啦嘩啦打,啊,我們這個心就像水啊,長江的水啊,是吧,長江的水,這個風鼓浪噢,起波浪,是吧。但是風沒有吹了,停止了。波浪一下子停不下來,還是要再動啊,再動啊,餘浪未息,還動。動啊你動吧,我不睬你啊,要做功夫了。哎,所以不睬,就是觀照。不睬就是觀照。阿彌陀佛,哈哈哈,哎
       
        元音上師錄音開示
        下座,哎,時時的覺。念頭一起,唉---,念頭來了,不睬不睬,你讓它來,不是壓它不來。念頭儘管來,來了我不睬。要這樣子練就不理不睬的功夫。不要跟念頭跑,叫念起不隨。念頭起,讓它起,不隨,不跟你跑,是吧。念起不隨就是保護。哎,所以念起不隨,境來不染。境界來了我不跟你,儘管你儘管來。人的事情都很多的,是吧。這個事,那個事,那個事不知道有多少。我不為境界所拉著跑,這叫不為境遷,遷是拉著跑的,不為境遷就不隨境轉。
       
        另一種看念頭起處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三密相應的妙觀與某先生的觀心法門略有不同。三密之觀是:身(內空)、心(密空)、外界(外空)三空相應的見性保任法門,而某先生之觀心是未見性的覓心法門,所以不同。做時,後者雖能看見妄念起處,即便化空,但一不知真心是什麼?而前者已知真心,不再起疑,故不同。
       
        迴光返照(不住著哪一個點住哪一個竅)
    元音老人《成佛的訣竅》
        問:什麼是迴光返照?
        答:剛才我不是講了嗎,時時刻刻要照顧話頭,就是迴光返照。什麼叫迴光返照呢?就不向外看了,向內看。看什麼?看念頭起處。念頭一起就看見,不跟它跑。不是看哪一個地方,剛才我不是講了,不住著哪一個點住哪一個竅,不守竅。不住著哪一個點,很輕鬆的,念頭一來:“噯!你來了,我不睬你。”叫迴光返照。這不向外看,這是什麼那是什麼,著相!見無所見,外面東西見無所見,儘管見沒見到什麼東西,念頭一起我就看見,看住我自己的念頭這叫迴光。光不往外,不往外看,往裡看,看什麼?看念頭起處,不是那個頭腦子,不是看我的心,不看。看念頭起處就是覺得:“噯,念頭起了。”這個意思就是把看外面的這個念頭歇下來,就是迴光返照。不是看著哪裡啊!看我的頭腦子,看我的心呀,看我的丹田啊,都不看都不看,很輕鬆自在的。念頭一起就知道,不跟念頭跑,這叫迴光返照;境界來了不跟境界跑,要拉回來,就叫迴光返照。
       
        觀心不著在心窩、頭部,也不著在丹田或腳下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問:《般若正觀法門》講觀的問題,要求從心窩處起觀,不取捨之,而避免某些學人因過於集中頭部引發高血壓之類病症。對嗎?
        答:觀心是觀心念起處,不隨之流浪。即念起即覺,一覺即空。既不著在心窩、頭部,也不著在丹田或腳下。持咒也只是“心念耳聞”,不著處所,鬆緊須隨時調整,不可過緊或過松。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觀心就是觀照,觀察它、照住它,這樣,念頭就不會亂起亂滅、遷流不息了。若不觀照,妄想紛飛、思慮萬千,你反而習以為常,不覺得亂,這怎麼能行啊?所以要警覺,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觀照之心,還是妄心,因為這也是起心動念。沒有真心,就不會生起這個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時候,即正觀心的時候,不要分別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動的時候,能觀之心、所觀之念,就會一時脫落,那就“能所雙亡”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念都沒有了。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念佛也是觀照、也是止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行人的思想被佛號攝住,思想不動了,這就是止。自己念、自己聽,聽得了了分明,這就是觀。縱然不出聲,心念阿彌陀佛,也聽得清清楚楚,這就是照。照顧佛號、不雜用心,是止;照見佛號、明明歷歷,是觀。觀心,不是觀肉團心,而是觀心念。我們修心中心法,也是觀心。座上持咒、心念耳聞,念得字字清晰,聽得了了分明。座下觀照,警覺念頭起處,如貓捕鼠。一起念就看見,不隨念轉、不為境遷。念起即知,就是禪宗所說的“識得”,識得不為冤啊!
       
        不壓不隨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200 問:“念起不隨”是否屬壓念?
        答:不是。
        203 問:請師父開示“念起不隨”與“毫無分別”?
        答:“念起不隨”不是叫你做個呆子,連好壞、是非也不知道,而是了知,但不住著,這是第一步功夫。第二步功夫為“毫無分別”,是指善於分別客觀萬法,於第一義而不動。即知道是非、長短、得失,但心中不動,不被任何事物所影響與染汙。
       
        元音老人《傳心中心法灌頂時之開示》
        第三:念起即覺,不壓不隨。念頭來時,要能看見,如果看不見就跟著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紛飛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覺,既不隨之流浪,也不壓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不以念治念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即是不縱之使熾,亦不以念治念。”縱是放縱,放野馬,跟著念頭跑。使熾,就是使念頭熾然不停,由張三聯想到李四,由李四聯想到趙五……遷流不息。像大火燃燒,越燒越熾烈。放縱念頭熾然不停地相續,就是“縱之使熾”。我們不能“縱之使熾”,要趕快轉化它。怎樣轉?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就是自己心裡想想看,“縱之使熾”有什麼後果?那將是不堪設想的!那是六道輪回的業因,苦不堪言!趕快凜然一覺,使自性朗然現前。若妄念力強,凜覺也轉化不了,就用第二個辦法,趕快念佛或者趕快持咒,用佛念、正念代替妄念。這兩個辦法都是“不縱之使熾”,但切切不能“以念治念”。什麼叫以念治念呢?起一個妄念來壓原來的妄念:“噢,這個念頭是妄念,不好不好,趕快別動。”這就叫以念治念。為什麼以念治念不好呢?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壓不住妄念,恰成“妄念遷流”;另一個是縱然你能夠治得一時,把念頭壓死了,就像“搬石壓草,石去草生”。念頭被壓死了之後,變得如土木金石一樣,死掉了。這樣的“死定”是有時間性的,縱饒你能定幾百年,幾千年……待定力消退,妄念又來了,而且來勢更猛,六道輪回依舊,還是不究竟。因此,我們不以念治念,不壓死念頭,我們是轉換,凜然一覺把它轉過來。力量不夠時,就持咒、念佛。

  • 6

     6. 如何觀照(六)

        如何觀照(六) 下載PDF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225 問:平時用功無非是息妄顯真,但《圓覺經》說:“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這似讓人無法把持。所以弟子在平時觀照和靜坐觀心時,總覺得左右不是,不能確定具體方法,又怕念起,又怕犯壓念的毛病。
        答:讓你觀心,不隨念去,就是不起妄念。平時不故意起念頭,不向外攀緣,而當妄念起時也不執著妄念。念起即覺,不隨逐、不壓制。只是了了覺知,不起分別。這就是“于諸妄心亦不息滅”的用功方法。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圓覺經》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前半句就是教我們不滲漏,不放過妄念,凜然一覺使妄念不起。又恐我們錯誤理解,去做壓念不起的“死定”功夫,立即接上後半句“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也別把妄念消滅光。為什麼呢?為了起無邊妙用,度無量眾生啊!真心若能做主,言談話語、舉手投足、起心動念等,都是自性的妙用。五通仙人問佛:“如何是那一通?”他有五通,佛有六通,那一通是什麼呀?佛喊他的名字:“五通仙人!”他答應了一聲。佛說:“那一通,你問我。”一喊一應、一問一答,活脫脫地顯示出自性的妙用。這就是“那一通”——漏盡通。
       
        一念不生,很多人弄錯了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十七)》
        “一念不生”,不是說一個念頭不起,而就是這樣子起,一起就沒有。有人弄錯了,很多人弄錯了,他說我們用功夫啊,我只能一分鐘不出念頭,坐在這裡,別動,一分鐘,嘩一個念頭來了,嘩一個念頭來了,我要把這個不生念頭的時間拉長哦,一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一小時,二十四小時不起念頭,哦,那我功夫就進步到家了,要死了。我說不是到家了,你死掉了,錯了,不對,不是這樣子。你看六祖《壇經》說得很清爽。《壇經》說,有一個臥輪禪師,…………所以說我們“一念不生”者,不是一個念頭不起,不是死在那裡不動,而是說念起不住,念起不隨,念一起,過去了,如雁影過寒潭。這是我們宗下說的,“雁影過寒潭”,大雁在上面飛,嗚---,下面這個水不動,是“止水”,就是寒潭,表示我們這個心是不動的,“雁影”表示妄念。呼,飛過去之後,這上面沒有影子,一點影子不要留。所以是,“一念不生”也不是說一個念頭不起呀。所以,如何是一念不生,怎麼樣叫一念不生啊,如趙州老和尚說“急水上打球子”。急水,這水嘩---,快得很,在上面打皮球,皮球停得下來嗎,停不下來啊。有僧問投子青:“急水上打球子,意旨如何?” 投子青說是:“念念不停留”。所以就是,念念不停留,就是“一念不生”。做功夫要做活了,不要做死了。所以《金剛經》說得最好,你看《金剛經》說的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看,哎,心不是不生啊,要無所住啊,不要停留啊。我們人,壞就壞在停留,遇到事情攀緣不息,哎,就盯在這個上面想,哎喲,怎麼樣啊,怎麼樣啊,患得患失,就這樣,停留啊。
       
        元音老人《解脫歌淺釋》
        昨天在靈岩寺,有人問:“無念是不是由兩分鐘、而五分鐘、十分鐘,最後加長到二十四個鐘頭都不動?”不是!
        悟道應該是活潑潑的,應緣接物,無所住著。無念者,不是一個念頭不起,而是念起不隨,事來不住。一點不動,那就成了死屍,還有什麼用?!
       
        這個念頭不要起,不是這樣。
    元音老人《成佛的訣竅》
        這保護也不是呆板的保,也不是“我看住,我不要說話,我要看住不要說話!”不是這樣子,保護是很活潑的,很瀟灑的,很輕鬆的,不是壓住念頭保:“噢,這個念頭不要起,不要起。”不是這樣。你讓它起,就是你起來,我不睬你,你念頭起來我不睬你,它就過去了。就像馬路上的行人,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你不睬他,他就過去了,你一睬他:噯!拉住了,噯!和他講話,那好他就不走了。所以我們保護是很活潑不是死死的,呆住的,壓住這念頭。
       
        無念
    元音老人《耳根圓通法門》
        念起不住,不隨之流浪不停,即為無念。不是壓念不起,亦不是將一念不生的時間拉長為無念。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所謂“無念”,未必是一個念頭也不起。假如一個念頭也不起,那就變成土木金石了,那是斷滅、是無記,不是無念。無念者,念起不住也。僧問趙州:“初生孩子還具六識也無?”剛剛出生的嬰兒,什麼都不知道,總不會對境生心,妄想紛飛吧!嬰兒是不是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呢?這實際上是以嬰兒作喻,問什麼是“無念”?趙州答:“急水上打球子。”僧又問投子:“急水上打球子,意旨如何?”投子答:“念念不停留”。在很急的流水上打球,球能停得住嗎?一下子就被沖跑了。“不停留”就是無住。可見念起無住就是無念,而不是一個念頭也沒有才叫無念。
       
        元音老人《在鎮江開示》
        人往往有這個誤解,以為是無念啊,我現在無念啊,不動啊,無念,一分鐘,哦,念頭又來了。哎呀,我這個無念只有一分鐘,要把這個無念的時間拉長啊,由一分鐘變五分鐘,五分鐘變成一小時,一小時變成二十四小時,二十四小時變成成年累月,都不動,不動,好,那都死掉了,這是誤解。所以我們學佛法是起妙用的,要打開智慧起妙用的,不是死在那裡不動的。所以無念,不是說一念不生啊,而是念起不隨。假如把我們的念都消光,那麼消光了,我真心也沒有了。為什麼啊?念是從真心來的。沒有真心,哪裡有念啊,你把念消光,真心也沒有了。就等於是水起波浪啊,波浪取消掉,波浪取消掉,水也沒有了,那不成了斷滅了嗎?所以,這是個誤解。我們明白,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是佛性,而保護它,不住境界,保護它,不跟念頭跑。念頭儘管起,起,一起就消光。要起妙用啊,我們學佛法,要起妙用啊,要做事情啊。社會上一切事情,都要我們來擔當,來做事情啊。所以佛法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要做大事,一切事情都能做。你念頭都不動了,不起念頭,死掉了,還做什麼事情啊?所以那是個誤解,就是我們做一切事情,就像是不是自己做,是別人做一樣。不住在這個事情上去了,自然我們這個靈妙真心發揮大用。我們一天到晚地,住在那個事境上,不停地想,不停地動,人家說“利令智昏”,是吧。就動得太多了,你糊裡糊塗嘍,什麼都不能做了。所以我們成*,起妙用,成就大事業,還是要起妙用。所以《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應物起用、應機起用、應一切事情隨緣起用,而不住著,心不停留在上面,做過就休。所以時時它心這樣靈活,靈妙,不然的話,心就呆滯了。
       
        識得不為冤,死水不藏龍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隨緣開示(十八)》
        有個梁山師徒對話的公案。梁山有一個徒弟,是種菜園子的,叫園頭,叫他種菜。他的師兄弟,就到園頭那兒說:師兄啊,你怎麼不去問問師父呢,你問問師父,我們在邊上聽聽也好啊,得點益啊。叫我問,問什麼我都不知道怎麼問,問都不知怎麼問。你去問問,我們聽聽嘛,得點益處。這個園頭,哈哈,我要麼不問,我一問,要把老和尚拉下來,拉下座來。噢,你問呀。等我高起興來再問。一天,師父在上面說法呢,園頭高起興來了,問師父:“師父,家賊難防時如何?”那賊也是家裡的,家賊,不是外來的,外來的,一看,嗯,是外來的,注意他,來偷東西啊。自己人哎,防不勝防,家賊難防時如何?這意思就是說,起念頭啊,自己的習氣,念頭你要翻出來,啪,啪,啪,翻出來,念頭不都翻出來嗎?你坐在這裡,啪,一個念頭鑽進來了,這個難防,防不勝防啊。這個功夫怎麼做法,怎麼做啊?師父說:“識得不為冤。”就是念頭來了,你看見它,知道來了,你就不冤枉了,就好,就不跟它走了嘛。念頭你看不見,跟它走了,就完了。所以我們做功夫就是,告訴大家,要時時保任,看住念頭起處啊,觀照啊,念頭一來,你看見啊,不要跟它跑啊,我們直說了,從前老禪師不直說,“識得不為冤。”就是來了看見它,就“識得不為冤”。那徒弟厲害呀,追下去問,“識得之後如何?”識得了,識得知後怎麼樣,是吧。識得了怎麼樣,這是進一步功夫啊。有個禪師呢講這個公案,就講到這裡“識得不為冤”時,下面參禪的一個和尚問,啊師父啊,我們這裡也有爭議,識得之後怎麼樣?他也問識得之後怎麼樣,識得之後怎麼樣?哈哈。問:底下問了?底下問了,問他,問他麼。你這師父答覆啊。師父答這個公案,答得驢頭不對馬嘴了。識得之後如何?“死水不藏龍”。這怎麼是死水不藏龍呢?!我認識它,怎麼是死水呢?!脫了一個環節了。這個園頭問他師父,識得之後如何?梁山師父就不這樣說,梁山師父說:“貶向無生國裡”。貶向,趕出去,趕到 不動不搖的地方去,無生國嘛,不生不滅的地方去,貶向無生國裡。這園頭再問一句:“這就是安身立命處嗎?”這就是他 的安身立命處嗎?就這樣貶到無生國裡,不動。這樣不動,不動,這樣子坐下去,就對了嗎?這就是安身立命處嗎?你看這句話。問:再繼續問他。哎,立即問,安身立命處嗎?這師父說,“死水不藏龍”。坐著不動,死水不藏龍,這才合拍。他答識得後如何,他就說“死水不藏龍”,哎呦,哪能好接引人啊,哪能好接引人啊。所以現在,真是沒開眼睛的。啊,你怎麼接引人啊,所以,參禪完全要師父接引。這師父沒開眼啊,接引不了,怎麼接引啊?你不見他說死水不藏龍,怎麼叫死水不藏龍?我剛好認識它麼,正好,認識它你不要睬它,趕到無生國裡,這話對啊。趕到無生國裡,就坐著不動啊,看住它死在那裡啊?那才是死水不藏龍!要活潑潑。
        所以我們說,不是壓住念頭不起,在那不動,哎,要無所住,哎,念頭不是不起,無所住而生其心。

  • 7

     7. 如何觀照(七)

        如何觀照(七) 下載PDF

        正念還是要有的,定慧等持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離沉、掉、無記,而令等、持、惺、寂”。“離”,就是離開。“沉”,是昏沉、打瞌睡。懶牛上路睡事多,就像那懶牛,不上路睡事倒不來,一上路就瞌睡起來了。有的人不打坐還好,一打坐就昏沉,呼、呼地睡。“掉”,是掉舉、妄念多,坐在那裡七上八下地打妄想。這樣做功夫絕對不行。我們要做到不昏沉、不掉舉,但也不能落入無記。“無記”,就是連正念也沒有了,像塊木頭、石頭,這樣也不行。要了了分明,正念昭昭。我們常說觀心、觀心,要觀住它,不能落入無記,正念還是要有的。“等”即平等。“持”即均持。“惺惺”就是觀、就是慧,“寂寂”就是止、就是定。所謂定慧等持,就是寂寂和惺惺均等,沒有偏高或偏低。不是惺惺多些、寂寂少些,或者寂寂多些、惺惺少些,而是等量、均持。既是了了分明,又是寂然不動;既是寂然不動,又是了了分明。定和慧一體,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只有一體,才可能等持。
       
        不是沒有孩子的空保,與大慧斥責的邪禪截然不同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
        或問:“大慧杲禪師斥諸方靜坐觀心為默照邪禪。今子教人於直指見性後,綿密觀照,保護真心,豈不落入默照邪禪之列?”
        答曰:大慧斥諸方為默照邪禪者,以諸方不知有——不識本性——只在那裡空坐,徒勞無益,更有落入死水、無記之虞,所以斥為邪禪。今我們大家先識本性,而後加以綿密保護,不是空保;是有主、知妙有的保,猶如有了孩子後加以養育的保,不是沒有孩子的空保。這和大慧斥責的邪禪截然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觀照功夫
    《心經》:觀自在
        元音老人《心經抉隱》
        若功夫未到這一步,那就還須時時觀照,使自性安住本位,不隨念轉,不隨境遷,這就叫做“觀自在”。功夫再進一步,圓熟了,這“觀”也不要了,須捨棄掉。有個禪師說過:“無覺無照固是生死,有覺有照也是生死。”如果你癡迷糊塗,隨境遷移、流浪造業,當然是生死。為什麼有覺有照也是生死呢?因為執著在法見、法用上,還有法在,所以還有生死。不過這個生死進一步了,是變易生死。因此,功夫圓熟了,法也要捨掉。即使不觀照,也能牢牢地在本位上不動,這就是“自在”。
        功夫再進一步,“自”也不要了。自性天真,本來如此,無須常常顧念它。比如,我叫什麼名字,並不需自己常常提醒,不提醒也不會忘掉。這時,自也不要了,佛性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時時處處都在,這就是“在”。更進一步,究竟到家,“在”也不要了,無在無不在。觸目遇緣,無非真心顯現;舉手投足,皆是佛性妙用。這樣就完全圓熟了。我們就是要這樣一步步地、時時刻刻地做功夫。
        所以,觀自在菩薩的“觀自在”三個字,實實在在是我們修行人用功夫的典範。
       
        《圓覺經》:粗、細、微細、極微細四步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圓覺經》是一連講了四句話:“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這四句話是粗、細、微細、極微細四步功夫。粗,就是第一句話,“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在任何時候都不起妄念,不攀緣外境,這是粗粗地講,是初步用功。細,就是第二步,“于諸妄心亦不息滅”,為什麼不息滅呀?前面我們講過,是為了要起妙用,不能把妄念壓死了。但要不跟它跑、不放縱它,這就要掌握好分寸,比較細了。第三步,“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住妄想境是什麼意思啊?就是在這個既不壓死、又不放縱的境界當中。其實,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人我眾生、花鳥魚蟲等等境界,都是“妄想境”,都是妄想所蘊積的。不是妄想蘊積,就沒有這些人人我我的境界。因為我們不識得真如自性,無明妄動,追取境相,結果動出來這些境相。我們卻繼續認假作真,妄執妄取,這是多麼迷惑啊!因惑而造業,因業而受報,從無六道處動出六道輪迴,從無痛苦處動出無邊苦海。你可能會說:“我覺得這些挺真實的,怎麼沒有覺出這是妄想境啊?”這就微細了。你的心粗,覺不到微細的境界,要作微細的功夫才行。微細的功夫怎麼作呀?“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在既不壓死妄想,又不放縱妄想的境界當中,不加了知。為什麼不加了知呢?因為一切有相的東西都是妄想境,也都是真心所顯現的。妄想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妄想境。若無真心,哪來妄想境呢?就像無水便無波、無鏡便無影一樣。因此,就不要對這個妄想境分別取捨了,這就是“不加了知”。第四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我們的心總是處在有與無、真與假等等相對之中,其實,這都是分別心在作怪。什麼有無真假等等,統統是戲論。說有是“增益謗”,它就是這樣,你再說個“有”,分明是“頭上安頭”,無端地“增益”它,那就等於是誹謗它。說無是“減損謗”,它本來就了不可得,何用減損?你再說個“無”,豈不是“減損謗”嗎?說即有即無是“相違謗”——自相矛盾。說非有非無是“戲論謗”。有、無、即有即無、非有非無,四句全是謗法!真假等相對法,亦復如是——也都是這樣。只有證得真如自性,才能離開種種相對。稍一走作,便落有無、真假等相對之中,這就極其微細了。“不辨真實”,不要去分別這個是真,那個是假了。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即真即假,即假即真,非真非假,非假非真,亦真亦假,亦假亦真。
       
        《恒河大手印》:三個層次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下面再將這三個修行層次講一遍:
        妄念起來了,首先識得它,不跟它跑,妄念隨之而滅。但最初認識妄念的力量不夠,妄念雖然滅了,我們心中不無它的影相,還是有的。像遇到從前的熟人一樣,他雖然已離去,但是我們心中卻翻騰起來:這人多年不見了,他過去怎樣、現在如何。人雖離開,影子卻在。妄念雖滅,影相猶存也。此為力量不充之故!其次,進一步認識妄念,曉得妄念必然自滅,力量較前充足了。但是,妄念的虛幻之相還在,而且停留一段時間才滅去,這如同“蛇結自解”一樣。蛇是不會自己打結的,你若給它打一個結,經過一段時間,它會自己解開。功夫到此,“舊識之人”離去,也不會心起翻騰了,比較以前,又進一步了。再其次,認識到妄念無利無害,妄念起滅與我不相干。因為真心是不動不搖的,我的真心不因妄念起而損一分,不因妄念滅而增一分,真心無增無減,所以,妄念無利無害,任它隨起隨滅。認識到這一點最重要,做到這一點最好、最妙。假如我們起了妄念之後,還在心裡盤旋,還丟不掉,還要再盤算盤算看,這是力量不充之故。很多人都是這樣,晚上做了個夢,醒過來還要再想想,這夢怎麼、怎麼樣,還要講給別人聽聽。假如我們能做到:知道這是個夢,不去管它,心裡一點影子也不留,這就有力量了。如遇舊識、蛇結自解、盜入空室,這是我們對妄念的看法和消滅妄念之力量的不同層次。諸位能把妄念消滅在哪一層上,自己去考察考察看。

  • 8

     8. 如何觀照(八)

        如何觀照(八) 下載PDF

        臨濟三玄三要
    元音老人《禪海微瀾》
        至於“三玄三要”更是臨濟公心詣。因他用心細密,親歷過來,說得清楚透徹。他說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須具三玄,一玄門須具三要。這三玄三要,我們要細細參透,方知由初悟,漸臻圓滿的玄奧。但歷來諸方對這三玄三要究竟是哪三玄哪三要呢?各執一詞,爭論不息,相持不下。如古塔主、洪覺范、張無盡等,有的說是藉此為塗毒鼓聲,一死便休;有的說是截斷眾流,壁立萬仞,偷心全死而悟本來;有的說似清涼寂滅幢等。惟古塔主獨排眾議,謂臨濟公既說三玄,應還他三玄,怎可以一語而概之。乃採集言句表彰三玄,但於中又遺漏幾要,不無支離破碎之感。在此眾論紛紜,莫衷一是之際,汾陽昭禪師乃以一偈而概之曰:“三玄三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月菊花新。”他是臨濟公第五代孫,他說難分,誰敢再分。以是三玄三要之詣,塵封高閣,決無有再提起者。迨至清初天童密雲悟禪師的法嗣三峰禪師出世,進問乃師本宗初祖三玄三要的的旨,悟師以汾陽昭偈答之,三峰不肯,請師清楚明晰地指出三玄是哪三玄?而且一玄有三要,三玄就應有九要,九要又是哪九要?不可籠統顢頇地說一句事難分而作罷。因此引起師弟不睦,更因此爭論。清雍正帝目為犯上,阻止三峰語錄流通,焚毀其書,致今日無從查閱此公如何申述三玄三要之玄旨,誠為莫大的憾事!於茲無可奈何之際,謹就諸先賢關於三玄三要之論述,擇其適合為近代人用功之軌範者略錄之於後:臨濟公說“一句中具三玄”。在要弄清三玄之前,先要明白這一句是哪一句,不明白這一句又何從透三玄呢?原來這一句就是上面說的“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即今說法、 聽法者是”。這一句最關緊要,是三玄三要的總綱。明白這一句,識得本來面目,才可往下談玄要——用功的過程。否則,如紙上談兵,空說無益。
        所謂說法聽法的無位真人,即本來天真、不因造作、不用修成而無依倚的本色道人也。我們現在能說法聽法的不是四大色體,乃各人目前歷歷孤明而無形相的“靈明妙覺”。我們會得這個“妙覺”,只為初悟,習氣未除,自救不了,需要歷境練心,上上升進方能與佛祖把手共行。所以臨濟公把這段歷進的途程分為三玄三要。
        從這句說法聽法的無位真人上因各人的根基和所悟的深淺不同,分為三玄。是哪三玄呢?第一是體中玄,第二意中玄,第三是句中玄。蓋從悟得的妙體上發而為之的大意,由意產生妙用拈出而為言句。臨濟公于每一玄,各有一句說話,今為讀者易於明瞭契入起見,將三句提示,顛倒過來,由淺入深的從第三句中玄開始分段略說如後:
        一、句中玄: “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裡頭人。”
        這句話就是說我們看木偶戲,木頭人會動,全靠人在裡面抽線。教我們由此明白我們之所以能言能行全是佛性的作用,離開佛性,這個色體就如木頭一樣,不能動彈,藉此提示而明悟本來。但這只是初悟,執著習氣猶在,故此時自救不了。但在悟後,只要不放逸,不得少為足,精勤綿密地做保任功夫,即能除盡習氣而了斷生死。故這裡就功夫上進的程式分為三要:
        初要:初悟時脫離諸相,識得本真,是為句中玄初段。
        中要:既識本真,習氣猶在,即當綿密保護,不可稍懈。
        上要:以自己保自己,則有想像光影,思欲離之,但功力不夠,猶不能忘。此時任你保護嚴密,但有相而不能忘,所以臨濟公說自救不了。
        二、意中玄: “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
        斯道妙理難解至於不可以言解,斯真妙矣。既妙至無可言解,則起念來問者,豈不錯乎?即善問如無著菩薩者,至此亦無能措詞。蓋無為法門,其初已悟截流之機——即識得本來入於正位,則群流——妄想——皆斷。漚和者乃水中之泡一起一滅和而成塊也,任你百千萬億有言說的問答漚塊,怎能負擔得起截斷眾流的大機大用?意思是任你百千問答,終歸有解,豈能如無解之妙解,一齊放下,無問無答當下即截斷眾流,而端坐證無為。這裡就功夫進度也分三要:
        初要:接句中玄上要,因保任功夫綿密,能離卻想像光影,然猶有離在意中。
        中要:功夫更加綿密,忘卻“離”字,遂入無為正位。身心輕安,受用無比。其始也返照之意多;今也變返照而為寂照,端拱無為,一無事道人而已。
        上要:此時無所謂功夫,無功之功,其功甚大,即無為亦渾化其跡,無所謂無為矣。此時不求神通變化,而神通自來!到此地位已明兩玄六要,可以教化人天,故臨濟公云:此句薦得可以為人天師。
        三、體中玄: “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
        此三要不是上面說的初、中、上三要,而是身、口、意三要。上面說的三要乃返本還原,自家大事了畢者;此三要乃印開心地——朱點——發百千萬陀羅尼,建立化門,起度生之妙用者。為度生故,身則外現威儀;口則隨機對答;意則智悲雙運。以此為印,開發心地,廣大無邊,凡一切料簡、與奪、權實、照用、賓主,不必擬議而自然歷歷分明。(試問:東西兩堂二僧同時出來下喝一聲,還分得出誰是主誰是賓否?)這裡也分三要:
        初要:功夫妙到極處,則妙不能久炫其妙而返淡,此淡乃功夫妙到盡極處,返而為淡,不是未曾歷過意中之玄要而妄言淡者。淡如水,水無味,同愚人一樣,無識無知,穿衣吃飯而已。
        中要:我們本體本來如此,今復如此,並無增加。斯理實非妙字能盡,惟淡字好,但大家一入淡則覺孤寂而飛走去,惟智者能安而樂之。淡雖無味,然無味中有一至味在。原來不是色、不是空、不是一、不是萬、不是凡、不是聖、不是境、不是物、不是有為、不是無為、不是亦不是,於行住坐臥,動靜酬酢往來之中而歷歷孤明,如朗月當頭,推之不去,攬之不來,總無絲毫接續斷滅,影響之相。
        上要:至此難於開口措詞,世尊見文殊、迦葉白椎竟便下座,古來諸禪德至此便拂衣歸方丈。惟曹山禪師有一句話可用來明此上要。僧問曹山: “朗月當頭時如何?”山曰: “猶是階下漢。”僧曰: “請師接上階。”山曰: “月落時相見。”諸位讀者,月落後莫非即漆黑一團,不見光明了麼?非也,這是功夫到究竟處,渾化相忘,毫無痕跡,猶如吾人在空氣中而忘其為空氣也。此時如有人進問一句: “月落後作麼生相見?”我即向他禮拜了退。
       
        覺照 寂照 照寂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我們先要覺照,慢慢地進而至於寂照。覺就是知覺,念起要知道,不跟它跑,這是有功之用。假如看見心念動了,放不下,自己定力不夠,不能止斷其連續,這不行,須趕緊假佛力加持,以斬斷之。念佛的人迅速提起阿彌陀佛聖號,將妄心住到佛號上去,妄念就不能持續了;持咒的人則將咒一提,妄念就被轉換了;參禪的人時刻照顧話頭,妄念自然不起。假如妄念起來也不知道,跟著念頭跑,那就完了。所以見道後,須綿密保護。保熟了就不要保了,可由覺照進而為寂照了。寂就是不動,不再用覺了,同時照也忘了,自然照而不著照,有個照在還是有住,還是有功之用,無照無不照,這才進入無為。無功之用,其功甚大。到這裡,才能入不退轉地。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我們前面講過覺照,時時要覺悟、警覺,不要跟境界跑。到後面覺也不要了,還有覺在,就是有作為。要無作為,才稱“無為”。功夫成熟了,不用提起覺照,自然覺照。不提覺照,就是寂;自然覺照,就是照。這就是“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呢?儘管起妙用,本體仍是如如不動。功夫到這裡才算到家,還有覺照在,那就還沒到家。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這樣,總是要經過提起覺照的階段。要覺照、覺照、再覺照,把它照熟了,就像人在空氣中,忘記了還有空氣。“如入芝蘭之室,久聞不知其香”,渾化相忘了。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221 問:“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究竟起念不起念?
        答:照即是用,寂是念念不停留。無念之可念,無起之可起,法爾顯現,自然應緣。
       
        保任(淨念相繼)
    元音老人《禪海微瀾》
        “保任”功夫是由淺入深的兩步功夫,不是一回事。
        “保”者,保護也; “任”者,放任也。做功夫先從保護下手,如嬰兒降生後,須妥善保養,以免夭折一樣。等有為的保護功夫做到圓滿,在日常動用中毫無走著時,才能進入“任”字功夫。任其自由行動,要坐便坐,要行便行,毫無拘束,方能進入無為正位。更向上,渾化其無為之跡,無所謂無為不無為,鎮日如癡如呆,饑來吃飯,睏來打眠,方得真實受用。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
        關於“淨念相繼”一語,其中大有學問,它和禪宗悟後的保任功夫完全無異,它是念佛人修行進程的指標。茲不嫌辭費,略述於下:
        蓋“淨念”二字非如一般人所想像的以清淨心念佛,即為淨念,而是念佛功純,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一時脫落,能所雙亡,空有皆泯之正念,始為淨念。至於“相繼”,則又分靜中相繼、動中相繼與動靜一如等功夫深淺的差別。茲分析如下:
        一、靜中相繼。念佛人念至能所雙亡,本性顯發時,為初顯淨念。嗣後,因無始曠劫著相習氣深厚,不能每坐皆顯,須隔數周、數月甚或一年再現,此全視行人的根基與修行的疏密而定。此時,行者須加勁精勤用功,使相隔時間漸漸縮短。由一年而數月,而一月,而數日,最後座座皆現;此為靜中相繼,相當於禪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一階段,是為理一心。
        二、動中相繼。靜中能時時相繼,遇境緣動亂時,又復打失,不能稱為真相繼。須在日常動用中磨練,上而至於縱橫無礙,順逆無拘,如在靜中一樣,仍舊孤明歷歷,無有走著,方為動中相繼。但有時偶而忘卻,遇境而動,馬上即覺而歸空。此相當禪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二階段功夫,是為事一心。
        三、動靜一如。不管動中靜中,俱無走著,且無守住之心,純任自然。此相當禪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一階段,是為理事一心。
        四、相繼亦不可得,不守之心亦無,昔日所有玄妙奇特,一掃而空,鎮日如癡如呆,淡而無味,然無味中有至味在焉。此相當禪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二階段,是為事事一心。斯真淨念相繼者也。
       
        還觀什麼照啊!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淺釋》
        大手印最直捷,直指“融妄念為法身妙用”。你若能直下承當,那就是“一念越三祇”,就直下“熟識法身”了,這才真是無出無入的大定。這時候你就不怕妄念了,妄念儘管起好了,這都是法身的妙用,只要不理不睬,不住境、不執著,時時處處這樣觀照,慢慢就熟識法身了。你可能會說:“咦!你怎麼還是講修行過程?這樣觀照並不是直捷熟識法身啊。”對!那是因為你沒有直下承當,我不得不這樣說。你若真的承當不疑,還觀什麼照啊!

  • 9

     9. 如何觀照(九)

        如何觀照(九) 下載PDF

        觀照方法釋疑
    摘錄自《般若花·書簡節錄》
    手書敬悉。所詢各點略陳愚見如下,未知當否:
        一、仁者說:‘有妄念時好觀,無妄念時難觀。’當知無妄念時,虛明自照,正是般若放光。此時雖不起分別,而能微妙觀察一切事物,這正是妙觀察智的初步功能,與第六識的分別計度不同。此重在實證,非思量分別所能解了。
        二、仁者說:‘心安住於空性,不起第二念。’如此豈不成為斷滅?六祖說:‘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又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故拙賦觀心詩有云:‘卻喜心君招撫後,紛紛流寇作良民。’
        三、所說:‘無有分別即是止,沒有觀。’應知無分別時,不是木石一般,當下空空寂寂(止),而又了了分明(觀),寂照同時,止觀雙融。於此若不證知,不得名為見性。
        四、一般說來,由於凡夫心亂,故先修止,由寂定本體起用觀照,故次修觀。功夫純熟,便止觀雙運,定慧等持。但學人根性不一,法亦無定,如學禪、參話頭,是以極強的慧力照顧參究,圓教行人修觀心法門,下手時迴光返照現前心念,不取不捨,當下寂然,這些都是由觀入止,以慧助定,再由定發慧,最後定慧交資,寂照現前。(答遼寧曲居士)
        二、壇經說:‘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是為大錯。’這是說壓制念頭、不會起用之過。六祖指出:‘于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于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這種無念境界,也可說是‘正念’,修至定慧圓明時,自然體用如如了。
        三、觀心時提起正念,返照憧憧往來的生滅心,不隨逐、不執著、不排遣,知妄心本空,何須著意於取捨,總是不理。如小兒久哭無味,自然停哭。觀心一法,正如伐木斷根。經云:‘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因此佛法的根本在心,行法的根本在觀。
        四、觀心與參禪下手方便,有所不同,但開正知見、悟本心性則一。六祖對惠明說:‘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故觀心、參禪又都不離返照。仁者果能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正是本體現前。(答保定胡居士)
       
        理雖如此,更要由解起行,由行而悟,由悟而證,不斷以般若(無分別智)觀照,或念佛、念咒,二六時中念起即覺,覺之即空;雖然,心空不動,但靈明遍照,了了不昧,於一切境、一切事,照樣應付,照樣處理,但心不粘滯,灑脫自在。在方法上,特別要常常與自己習氣奮鬥,常常與自己逆,在有障礙中忍得過,就能較快清除積垢,這正是宗下的保任和牧牛功夫。果能諸妄消落。自然心寶常現。(答安徽鄧金祥居士)
       
        我們修心的主要目的是息妄念、去執著,但因多生貪著、污染,非一時可清,故人人都須經歷一個翻騰、清掃過程;特別修心中心密法,功夫加深,習氣被迫翻出的力量也愈大,翻到一定階段,定慧力逐步增長,無始習染便逐步鬆動、轉化。遇到世間之事,也不是不想,唯應以智慧照察,事來便應,事去便空,不留滯、不粘著。如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答保定劉居士)
       
        台宗以四觀釋"化法"四教:如來對藏教根性人,使修"析空觀" ;對通教根性人使修"體空觀" ;對別教根性人使修"次第三觀" ;對圓教根性人使修"一心三觀"。當修一心三觀時,行起解絕,唯迴光直照此湛寂圓明之心,更直照去,則即空、即假、即中,圓融三觀一時現前,不勞次第安排,所謂舉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名為不思議妙觀。果能如此,便與諸佛菩薩、諸大祖師一鼻孔出氣矣。(答上海李老居士)
       
        摘錄自《般若花·“三無漏學”略講》
    (二)“三學”與止觀的關係定慧(戒在其中)即止觀,也即寂照;可以說:止觀是因地下手方便,定慧和寂照是功效和結果。實際上因果不二,始終一如,三者是統一的。止觀法門是超生死、證菩提的要法,一切大小乘佛法離不開戒定慧,即離不開止觀。所謂止,就是止息妄念;所謂觀,就是觀照自性。通過止觀徹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常住真心。
        (三)關於止觀的實踐
        ……到了智者大師,傳慧思大師三種止觀:說了不定止觀,即《六妙門》,或次第相生,或方便對治,無有定法;漸次止觀,即《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初持戒,次修禪定,後漸修實相,次第而入;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初後不二,行解俱頓。另外,還為其俗兄陳(金+鹹)講了《小止觀》。……所謂“一心三觀”,舉一即三,言三即一。寂然無念是空觀(體真止);明明了了是假觀;(方便隨緣止。知空非空。隨緣利生。)寂寂無念,而又了了常知,寂照同時,不落二邊,就是中道第一義觀(息二邊分別止)《小止觀》 在最後一章裡,已闡述了這三種觀法。……
        一般說來,在修系緣上,或修數息、隨息,或隨習氣以“五停心觀”對治,調停粗重習氣的基礎上,應時時刻刻迴光返照,注意察看當下心念,不隨不遣,不取不捨,日久功深,妄想自能逐步歇下,而本具智光同時逐步發露,空寂靈明的無念心體,便清楚現前。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中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黃檗禪師《傳心法要》也說:“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
        四、念佛與業觀
        現在特別須要提出的,持名念佛與止觀是完全可以一致的。因為一句佛號驀直念去,雜念不起便是止;一句佛號。心念耳聽,明明歷歷便是觀。
       
        摘錄自《般若花·學佛隨筆》
    ●嘗聞師言:世間無論千萬最大事,都抵不過一個死;千萬個死,抵不過我一修;千萬個修,抵不過我一覺。覺則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輕重利害,不可比擬。當知眾苦只緣不覺,極樂無過明心,每於妄念習氣堅固纏縛時,三致意焉。
        ●善乎梁任公之言曰:“種種煩惱皆我煉心之處;種種危險皆我煉膽之處;種種艱巨皆我煉智煉力之處,隨處皆我之學校也。”故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厭塵俗,工作生活,一切照舊,但心已出難,種種境界,無所粘著,喜怒哀樂不動於心。大心居士,當從這裡下手。融一分境界,證一分本智,消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在煩惱日用處煉出,更為得力也。
        ●初學佛法,固須文字般若,以起觀照,而達實相。迨漸入漸深,則能觀能照者,亦覺其為妄心,何況文字。
        ●古德云:“罪性本空,放下便了”,是重在“放下”二字。“放下”者,慧照觀空,知一切本空,不被流轉,自然漸歸消釋。
        ●淨宗念佛,不起雜念即是止;字字分明即是觀。禪宗參話頭,不可用心意識參,即是止;不可墮在無事甲裡,即是觀。豈有一法能出止觀之外?蓋止觀者本性之寂照也。
        ●觀行每用意識者,乃用其了別之功能,而除其攀緣之過咎也,念佛亦然,持名功深,循流溯源,從用入體,不期然而轉識成智矣。方便善巧,孰逾於此。
       
        摘錄自《般若花·我的學佛因緣》
    於是從二十五歲那年一月一日開始,下定決心,正式學習佛法,永不退墮,並到能海上師處去受了三歸五戒。從此日日靜坐習定。收攝自心。同時,得友人介紹與正在天津弘法的王驤陸師通信,他指示我以般若要旨,並函授觀心方法:
        “常在未起念前及一念甫去時起觀。觀我本來相貌,即此‘非空非有,寂寂然,圓明普照,非不見聞,然而無念’由觀力強,定力自得,定慧交資,則寂光現前”我起初覺得難以措手,因為惑業紛然,所謂“本來相貌”,實無從觀起。但實際上,此法是仗文字以起觀照。而引發實相。經我專勤如理作意:參研觀照,一面在人事日用處,刻苦砥礪,時時與煩惱習氣周旋,這樣兩年之後,自覺病況大轉,心境比前明朗,與前判若兩人。
         
        摘錄自《般若花·幻齋詩存》
    觀 心
        (一九四六年冬)
        (一)
        慚愧凡夫業力牽,升沉六道事堪憐!
        迴光照處根塵寂,一角青山證道緣。
        (二)
        刹那分別魔軍熾,直下觀心業識清。
        且道當前何所似,非空非有一孤明。
        (三)
        無明忽起急留神,三毒牽纏眾苦因。
        卻喜心君招撫後,紛紛流寇作良民。
        (四)
        何須捨妄與求真,歇下狂心識主人。
        生死涅槃同一夢,山河大地法王身。
       
        摘錄自《幻齋心鴻》
    要悟在當下,修在當下,證在當下,用在當下
        觀心即是修心,兩者不別,知“三心”不可得,當下見性!我們修心地法門,要悟在當下,修在當下,證在當下,用在當下,時時返照,刻刻用功,五蘊若空,苦厄頓消。(答西安劉志強居士)
        “注意當下”即是叫您默契“無念時的光景”
        觀心,是學佛之重要法門,在拙作《學佛是怎麼一回事》中有“觀心”一節,文雖不多,但是觀心的要領,依之實踐,能有具體的下手方法。今再略告觀心方法,(具體請多參究《般若花》,與“人事磨練”一節一起看)觀心先看自己妄念即迴光返照,不取不捨,既不隨它流轉,也不著意遣除,每日起觀數十次,漸漸純熟,妄念也漸漸息下。如此繼續用功,雖然無念或少念,但繼續返觀,此時即由“觀妄”,漸漸轉向“觀真(觀自己真心)”,觀到一念不生,“心空及第歸”。
        這時雖一念不起,但見聞覺知,了了分明,並不斷滅。此時即是動靜不二,定慧雙修,如明鏡照物,雖鏡體寂然,而諸影了了分明,前者即體、即空、即靜,後者即用、即慧、即動,故觀心的人最後悟心時,體用不二、定慧圓融,動靜一如。據仁者所說是體用、動靜、定慧都未圓融無礙,未能悟入不二法門,也即沒有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故有種種障礙、疑問,如云:“內觀與心上不著一物,沒有形成統一。”所謂 “注意當下”即是叫您默契“無念時的光景”,否則始終是“識神”用事,安能修悟自性?故參禪必須起疑情,而且必須在“話之頭”上起疑,以一念轉萬念,若落入話尾,早已起種種分別,即不能起“參話頭”作用。
        ……仁者說:老是在觀照上“通不過”,其實可先以念佛息其妄念;妄念息處,而了了分明,靈光獨耀即是觀照,也即是“平常心”,請仁者試從這裡下手,或可有所把握。(答崔博居士)

  • 10

     10. 如何觀照(十)

        如何觀照(十) 下載PDF

        ● 自性本來清淨,這些虛妄想就不用去理它
    到真正見性以後,這些法門不再是主要的,而是要時時返觀自性,時時不忘記自己的觀照功夫。當一切法來的時候,要不取不捨,不去跟它流浪,又不要著意去掉它、討厭它。
        一味不理它!你為什麼要理它呢?我們的本心,我們的佛性本來就是清淨的,這妄想它是一時現象,你一定要去掉它,那就是妄想上面又加妄想,也就不能清淨了。因此見性以後,我們只要明白自性本空,自性本來清淨,這些虛妄想就不用去理它,反正它是虛妄的。《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跟下來馬上又講:“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如果知道一切相並不是真正的實相,也不去執著這許多相,就見到如來的本性了。因為即相可以見性,譬如金器雖妄,卻全體是金子。所以修行人,不管動靜忙閑,時時刻刻都要回光觀照,用照住(定)的功夫,進而達到照見(慧),因此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
        如果智金居士,你對這個觀心功夫注意的話,我的《般若花》裡有一篇文章“學般若,化二執”,你可以參考一下。
        照,由體起用,一個照住,一個照見,能夠起妙用,就不被境界所轉。(答保定胡智金居士)
        ● 觀念雙修
    近日既隨息念佛,又迴光返照心念,此即觀念雙修,並無不可,吾人妄心流浪,不用種種法對治,欲其安於一處,甚難,甚難。但須知念佛時能口念耳聽,清清楚楚,即寓有觀心作用,即念即觀,即觀即念,觀念合一,定慧雙融,貴在堅持勿見異思遷,勿得少為足,偶覺輕安,也勿自喜,為要。觀心、念佛《般若花》中都已詳說,不再一一。(答保定胡智金居士)
       
        ● 亦可覺照中,提起一句洪名即觀即念
    此外凡修心密,已能由體啟用,覺照現前,亦可覺照中,提起一句洪名,即觀即念,觀念合一,心佛一如,逐步可以做到“恰恰念佛時,恰恰無佛念,無佛恰恰念,當念恰恰無”也,即證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之境也。利根之人至此必能恍然,禪淨無不圓融無礙,而證入自在之境。(答覆魏老)
       
        ● 與人講話時,照樣可以不失覺照
    3、不過初學必先從坐中練習,才能逐步安定下來。否則平時不易覺照。
        4、功夫成熟,與人講話時,照樣可以不失覺照。初學的人,與人談話過後,馬上顧到覺照,也是一樣的。(答南通王居士)
       
        ● 真心不即不離見聞覺知
    蕭居士說,真心離見聞覺知(妄心)。此說似不全面,也可說“真心不離見聞覺知”,是不即不離。故祖師說:見色聞聲不用聾。《楞嚴》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六祖大師也說:“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因見性明道後,雖無虛妄的六塵境界,但不無真知妙用,所謂從根本智起差別智也。(就蕭平實之著作答劉東亮居士書)
       
        ● 練心之法
    練心之法:要在有礙中忍得過;於一切法取不捨,常與自己逆便是進功。有礙中忍得過是實際功夫,不是口頭活計,事上證得才能真得大自在。(《幻齋偶談》)
       
        摘錄自《2000年徐老於寓所幻齋對保定居士的開示》
        ● 照住的時候就是起念也沒關係
    劉居士:您說正照見的時候應該是一念不生的時候,有妄想的時候是不是算是照住?
        徐老:照住的時候就是起念也沒關係,知道它就是妙用,所以妄想就是妙用了,只要不粘了,不粘。我們跟佛菩薩的界線就是,粘還是不粘就是一條界線。我們處處地方都粘了,色聲香味觸法都粘的。佛菩薩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無所住還有心的,《金剛經》後面叫,首先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嘛,後面就是講“應生無所住心”,生無所住的心,無所住什麼心啊,無所住不是沒有呀,還有心呢,這裡就是無所住的,無所住而有心,這就是清淨心,就是清淨之心嘛,所以這裡我們把它搞清楚,就容易體會到。
       
        ● 照看
    蘇居士:觀照,怎麼觀照法?我一說看到要觀照…
        徐老:觀照就是什麼呢,好比我看一個東西。我看,這是觀照,但是我看了以後迴光返照,看裡邊不是看外面的,看裡邊的,裡邊的影像,大大小小變化,不去理它,還是看這個影像,影像看著、看著都是空的,都是沒有的,這個就叫照見,照見五蘊皆空嘛,就是照見。照見以後就五蘊皆空,這個空不是沒有,它還是了了分明,叫妙有。我們見到妙有境界,妙有就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一回事。
       
        ● 念咒的時候呢,不要管前念已滅後念未生
    劉居士:哦,觀不起來的,念咒。
        徐老:念咒的時候呢,不要管前念已滅後念未生。
        劉居士:哦,不要管這個。
        徐老:(如果管這個),這樣子呢,念咒的力量就分散了,這還是要一門深入。
       
        ● 就不理當下就是呀
    劉居士:自己做一念不生的功夫。
        徐老:噯,做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到妄心歇下來。“妄心不歇,歇即菩提。”歇下來就是菩提。
        劉居士:徐老師,您看做一念不生的功夫,我是平常不想事,這樣對呀。還是象您昨天說的那個不理?
        徐老:不理是習氣來的時候不理。
        劉居士:習氣來的時候不理呀。
        徐老:習氣來的時候不理,不理它就歇即菩提了嘛。
        劉居士:只是一念不生的功夫怎麼做呢。
        徐老:做一念不生的功夫,你念來不隨,念起不隨。
        劉居士:哦,不取不捨啊。
        徐老:不取不捨,對,就是不取不捨。
        劉居士:那麼徐老您說說這個情況,您平時也說吧,您比方我現在做到不理了,我要不理了,那是個什麼樣的了?那心態調整什麼樣的了?
        徐老:你講吧。
        胡居士對劉居士:讓您自己參,呵呵。
        徐老:那是什麼境界。
        劉居士:讓我個人說吧,如果要是一念不生的話,如果知道那個念頭來了,馬上做到不理,那我個人覺察,就應該又回到本位上去了。
        徐老:道理講的是對的,但是這些都是分別心。
        劉居士:是呀,哦。
        徐老:實際上你見到本來的時候呀,沒有話。有許多人啊,什麼叫自性本來面目,這什麼是本來面目?因為萬法不離自性,全相即性,心相不二,所以這個拿茶杯、講話,都是本來面目,一切法皆是佛法,“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鬱鬱黃花無非法身。”就是這個道理,萬事萬物都是佛性。
        劉居士:徐老,您剛才說我,如果不理了,我現在有個念頭來我馬上不理它了,我認為不理以後就回到本來上去了,這是理上的認知。
        徐老:噯!你真正做功夫的時候呀,習氣妄想都沒有,都掃掉了,都歇下來。
        劉居士:回到本來上去這想法也沒有。
        徐老:回到本來,你一切分別心都沒有。
        劉居士:不理就是對了。
        徐老:就不理,對。
        劉居士:就不理了。
        徐老:就不理當下就是呀。
        劉居士:不理了。
        徐老:當下就是。
        劉居士:當下就是了,明白了嗎?不理了,當下就是,不用再回到一個什麼地方去了?
        胡居士:回到法位呀。就是不理了,當下現成。
        徐老:噯。
        劉居士:不理了,當下解脫。
        徐老:所以古人講:“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不要求真心,把妄心歇下來就是這個,就這個。
        劉居士:哦,不要,不要再找了。
        徐老:只要把妄心歇下來,就是這個。
       
        ● 不要作意保持一個什麼狀態?
    劉居士:不要作意保持一個什麼狀態?
        徐老:不要作意,不是方便就是相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劉居士:對了。不要作意,一作意又不是了。
        徐老:這個,我也是在心地上做功夫,講也講不清楚。

元音老人心密三祖

  • 二祖仁知阿闍黎、三祖元音阿闍黎、徐恒志老居士有關觀照的開示
  • 傳法風格 元音阿闍黎論著《略論明心見性》面世,啟教界以悟入為根本,振聾發聵;《佛法修證心要》出版,示學人行真修之大道,刻骨銘心。 為輔導後進進修、釋疑、除惑,其他論著尚有《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心經抉隱》、《大手印淺釋》、《淨土指歸》、《楞嚴要解》、《心經大義》、《中有成就秘笈》。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