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雜談》

161. 憨山大師談念頭

162. 了生死是無生死可了(2022)

163. 起疑是根本無明

164. 觀心、觀照、覺照

165. 境界相應就叫等流、在自性流露中“取伏藏”、見一切相皆是見佛、止語、止念、止息

166. 設壇城需要福報和修證(2019)

167. 心中心法啟用

168. 疑根是成就上最大的障礙(2022)

169. 如何是修法相應的表現(2022)

170. 如何是身口意全身心供養上師(2022)

format_quote 上師讚:

禮敬上師我至誠
無量方便演實義
不辭疲苦走四海
救拔群迷出塵埃
大象漫步截流處
來歸遊子皆醒悟

  學佛的目的:一是了脫生死,二是深入經藏,啟用諸佛菩薩的智慧,救度眾生;學佛的下手處:先要打坐培養定力,而不是先從理論上、知見上去下手;印心宗修學的整個過程,需要老師做相應的系統的指導,直到大徹大悟。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