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下座觀照是正修正行》

11. 要敢於交流心得體會

   要敢於跟大家交流,當然我們的交流談的是心得體會,而不是談境界。人家問你:師兄你修得怎麼樣啊?那你要談心得體會啊,你不能夠跟他說:哎喲,我的手還痛啊!接著又反問:你的手痛不痛啊?那個不是心得體會,那是在訴苦。所以不談這個,要談心得體會:挺有意思哈,行住坐臥心裡都很平淡,很平常,這就是心得體會啊!那好啊,你這學佛越學越平常,越學越平淡了,那不得了啊!
   還有一些師兄說:我不行啊,什麼境界都沒有。境界都是幻像,不可執著,有境界那是業障大,他才會有境界,什麼境界都沒有,證明你業障少,所以這是好事,不要去求境界啊。說有境界我們還要把它化空,你沒有境界直接就化空了多好啊!所以在跟大家的交流當中,就能夠發現我們功夫做到哪裡去了。
  

12. 心念耳聞的幾種體現

   心念耳聞它表現出來的境界還不一樣,但這些都是相應的。心念耳聞它會體現出幾種不同的程度:
   一種心念耳聞是念頭翻得很快,這個咒相應地也念得很快,也就是這個念頭它翻滾得快,我們的持咒速度跟它是同等的,兩者它是對立的關係,也是對峙的關係。
   另一種是從這個由對峙的關係開始慢慢地發展成念頭變得很微細了,咒語反而變得很清晰了,這也屬於心念耳聞。
   還有一種是發現自己一個念頭都沒有,但是咒一直都在,這也是心念耳聞。
   我們這些念頭跟咒語都是無相的,這叫無相相應。
  

13. 了了覺知、蕩然無住

   心念耳聞接下來會發現念頭沒有了,唯有這個持咒在。那麼這個咒它會變得模糊不清,這時候相應的就是我們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雖然外面的聲音我們也能夠聽得到,但是聽到了而不去分別它,沒有住在上面。換句話來說,我們這個時候打坐真正起到作用了,時間過得很快,外面的聲音能聽到,但是很快就過去了,不會在我們心中留下任何記憶,這就我們所講的了了覺知、蕩然無住。
   那麼這心中還有念頭閃爍,很微細,基本上這個念頭跟我們所持的咒語是融成一體的,這個代表什麼呢?代表我們的覺性。所以,大家在座上出現這個狀況的時候,既不要喜,也不要厭,更不要去攀求。我給大家一個提示啊,這個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在起作用,真如自性在這個點子上起作用了
  

第一個七第四天(2013-12-25)
這一集重點開示了座下觀照,指出了宗門主要特點是觀照和見性;講解了“觀照是本來具足的”、“下座觀照是正修正行”、“座上磨刀,座下砍柴”等重要內容;並講解了微笑持咒的意義、印心宗的傳承、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心念耳聞的幾種表現等。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