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題:21_30

印心七四七第三天
(2018年12月30日)

◈ 21-能所雙忘不是終點
問:上師,心*師兄非得讓我進來說,讓上師幫我印證一下。
mic答:哇!印證一下,不得了。(眾笑)
問:不是不是不是。剛剛第一次進來的時候聽到有個師兄說:咒沒啦,然後什麼都沒有,也沒有妄念。
mic答:咒沒了,人也沒了。
問:就是咒沒了,然後就一片空白,然後妄念什麼都沒了。那個情況我有過,他說了以後,上師說是能所雙忘,我說:”哎呀,我剛才聽到了。”心*師兄說:”你得問上師。”
mic答:你什麼時候有了?
問:我打坐的時候。
mic答:哦,什麼時候打坐的啊?
問:昨天、前天都有過這個情況,我好像跟上師說過一次,上師也沒說什麼。
mic答:是,火候還沒到,不是他說的那個,你不要往你身上套啊。
問:那情況我有好幾次都是這樣子,我也不知道什麼是能所雙忘,心*師兄說:”萬一你是卡住了呢。”
mic答:對,我感覺也是卡住了。
問:沒有,上師您說我卡住了,我真卡住了,卡到心裡去了。
mic答:是,所以這還是卡住了嘛,卡住就是還有能所在,而不是雙忘。
問:雙忘是什麼?
mic答:哎呀,說了你又體會不出來,還是不說吧。
問:那也是沒咒了啊,也是什麼都沒了呀。
mic答:什麼都沒了,卡住了。
問:趕緊又回來找。
mic答:你看這就卡住了嘛。
問:哦,就不能回來找?
mic答:不是不能回來找,你是趕緊回來找,不是還有個念頭在嗎?
問:對。
mic答:念頭在就可以念,所以就說是卡住了,師兄說得沒錯。
問:心*師兄給說中了。
mic答:是啊,被心*師兄說中了。
問:那怎麼辦呢?怎麼樣可以不卡住呢?
mic答:繼續打坐,發願,願力不夠就卡住了。
問:哦,願力不夠就會卡住啊?
mic答:對。
問A:願此眾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餘果。
mic答:她教你發願,你不會發願她教你發願,你要感激她,這是佛菩薩做的事。
問:感激菩薩,感激!好吧,其實你覺得我卡住了就非得讓我進來問,是吧?
問B:不是。剛才人家那個能所雙忘是上師對別人說的,不是對你說的,所以說你要來親自問。
問:所以我是對號入座了一下是吧?
mic答:不是對號入座,你是攬在自己身上,攬不過來的。
問B:代別人承當。
問:這也不對是吧?那這樣說的話,我本來是想說有的師兄問問題我碰到了。
mic答:我跟你說無論是卡住了,還是能所雙忘,都是個過程,都還不是終點,還沒到終點呢,都在半道上。這就相當於我這過道是三百米,你跑了五十米,他跑了一百米,都還在半道上。如果你停下來了,你就五十米處你就是停了嘛,他跑了一百米:”哎呀,我這能所雙忘了,我就住在這裡了。”一有住就停在那裡了,那離三百米還很遠。所以說這個是過路風光不可執著。爭它也沒有用,即便你跑了五十米,你非得要說我跑了一百米,那又怎麼樣呢?那還差二百米啊,還沒到目的地呢,也沒意義嘛,所以這個過程不可執著。
問:嗯,不執著,我不執著。
mic答:對,執著這沒意義。

◈ 22-”體相用”是一體的
問:上師,老人說”了了分明的靈知是當人的本來面目”。
mic答:這個是開示,也就是提示。
問:但是我感覺是一種了了分明的感覺,或者說它是一種作用,它跟靈知有什麼關係?
mic答:靈知難道不是作用嗎?
問:哦,靈知就是作用。
mic答:對,體和用是一起的,體就是用,用就是體,所以叫體相用,體相用就是一體的,它不是三個東西,是一個東西的三個表現。
問:哦,所以我現在知道它能用,其實它就是一個體。
mic答:就是啊,我們是大家都知道在用,都會用,但是不知道它還是體,所以叫證體。通過用來證得這個體,就叫證體。證體了之後,你更會去用它,這就是證體啟用。

◈ 23-覺照的啟用就是攝受
問:上師,現在也想攝受攝受家裡人。我感覺好像他們的念頭起處跟我們的念頭起處是一樣的。他動一個念,如果我去觀察他的話,我就能知道好像是怎麼回事,這個跟我自己去觀照的時候好像是一樣的。
mic答:沒錯,念頭起處都是一樣的,都是本位。所以你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本位,就可以覺察到他人的本位。這就是為什麼說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因為佛見到的是諸佛本位,所以看一切眾生也在諸佛本位當中。
問: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就是……
mic答:這不需要理解,它就是這麼回事。有一句話叫作:同呼吸,共命運。這不是都在同一個本位上嗎?
問:那這個《佛心經》上講的光明童子攝受這麼多的菩薩,菩薩為什麼還能攝受?
mic答:互相攝受,光光相攝,它互相攝受。那他要表法,某甲被某乙給攝受了,同樣也是某乙把某甲給攝受了,它互相攝受。比如說,毛主席對大家說:”這周恩來是我的人。”周恩來也可以對大家說:”毛主席是我的人。”你看,這互相攝受嘛。(眾笑)反正都是自己人,怎麼說都行。
問:那講到這攝受,我感覺宿舍裡的同修對我影響比較大。當他們認真修的時候,我的狀態比較好,當他們提早下座了或者睡著了,我就很難撐得住。
mic答:你在挑大樑啊。
問:哦。
mic答:還有分別在啊。
問:還有分別?
mic答:是,還有分別在,所以就要分心嘛。
問:理論上講不應該受影響。比如說我上次打七跟心*師兄一起打,我感覺他對我有一個提升的作用。如果他沒有分別心的話,我對他就沒有往下拽的作用,不應該有,是這樣嗎?
mic答:往下拽?
問:我狀態比較差,我不應該影響到他,只有他影響我。
mic答:他如果能被你影響,那就被你攝受了嘛。
問:您不是說攝受它一直都是相互存在嗎?
mic答:是。相互存在也可以不受嘛,受而不受。
問:哦,受而不受。
mic答:一般我們所講攝受是正能量,不是負能量,負能量叫影響,不叫攝受。你看你習氣那麼重,把他給影響了,不能夠說你習氣那麼重,把他給攝受了。這攝受是指正能量,我們把這個叫攝受力,攝受力是什麼?怎麼建立起來的啊?知道嗎?攝受力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啊?
問:心清淨。
mic答:是啊,它是有過程的。我們剛開始修行要培養注意力,就是心很散亂,要把它集中起來用,要培養注意力。注意力有了之後,我們就要去發覺念頭起處,這個叫培養觀照力,有了觀照力就可以發覺到念頭起處,念頭起處就是自性所在。那能夠發明心地之後,這個觀照就變成覺照,覺照力就是攝受力了,能夠覺照,就可以攝受了,可以攝受大眾了,所以覺照的啟用就是攝受。
問A:這個相應就是剛才上師說的攝受?
mic答:你是總結了,又一次總結什麼叫攝受了。
問A:就是啊,就是一樣的。
mic答:是啊,就是啊。
問A:所以這個攝受也就是說要依教奉行,上師才能攝受得了,如果不依教奉行的話,你再啟用也攝受不了。
mic答:不是。
問A:沒有?
mic答:攝受力是超越這一切的。

◈ 24-定中持咒也是極力追頂
問:上師,追頂和在定中持咒,這個結果都是一樣的目的吧?
mic答:都是追頂。
問:也一樣,在定中也可以那樣追頂?
mic答:定中持咒也是追頂。
問:我覺得不一樣。所以走走走,再回來,再往這邊走走走,再回來。
mic答:嗯,一樣的。
問:一樣的啊。
問A:什麼是極力追頂啊?
mic答:你現在是先往心念耳聞發展,極力追頂是心念耳聞的下一步。我們這指導是相應的,你修到哪一步我就指導到哪一步,替你承當,這步你承當了,你就可以勇往直前了。如果說承當不了,就還有懷疑,這一懷疑了就在這裡徘徊了。所以說每個人的境界不一樣,但是我們這些指導是跟每一個人都相應的,這相應就是指導上是相應的。

◈ 25-如何是活用佛法
問:這個問題是親近活佛有什麼用啊?我是住在深圳市南山區,然後聽別的師兄說深圳市南山區就有一位活佛。我不知道這個……
mic答:活佛太多了,你看我們這裡面多少位活佛,什麼叫活佛知道嗎?
問:不知道。
mic答:你知道什麼叫佛法嗎?
問:修行見佛?
mic答: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教?知道嗎?
問:略有理解。
mic答:說來聽聽嘛,什麼是佛教?
問:我目前的理解是,嗯……
mic答:有十六個字,你聽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就是佛教,這一說就知道了。能夠活用佛法的人就是活佛,這是真正的活佛,就是要活用佛法。
問A:上師,我順著她那個問題再問一下啊。
mic答:嗯,問兩下。
問A:不是說善惡還是有分別嘛,不是說我們不思善不思惡嘛,怎麼還要眾善奉行?那不是還落在善惡裡面?
mic答:是。就是人家幹了傷天害理的事,你還認為他是在做善事是嗎?
問A:不是。
mic答:那不是又怎麼了,你不分善惡嘛。
問A:哦,知道了。
mic答:壞的看成好的,好的看成壞的,不就不分善惡了,是這個意思吧?
問A:相上還是有啊。
mic答:不思善不思惡,是我們的自性,沒有善惡之說。但那你要用呢?用難道也沒有善惡嗎?
問A:哦,作用啊。
mic答:就是見性了之後還可以去殺人放火是吧?
問A:那不是,作用上還是有差別。
mic答:對嘛,那是。所以說還是要會用,不會用學了也白學,那就不叫活用了。
問B:那就不是活佛了。
問A:哦,對啊。
mic答:你看看你這個,自性非善非惡,那叫不二性。
問A:不二性啊。
mic答:不二性,性本不二。那行善跟這個自性有什麼關係呢?
問A:嗯,它是自然的。
mic答:因為你認識到不二性之後,你用它在起作用,它能夠起大作用。弘法利生,那就是大作用,這個也是不二性的體現。那幹了壞事,也還是不二性的作用,但不是人心所向。既然不是人心所向,那就是違背了大眾的志願,”是人行魔道,不能見如來”。

印心七四七第四天
(2018年12月31日)

◈ 26-服務大眾是承當
mic答:有幾個人報名打長坐的?
問:我們都報了。
mic答:有幾個人報名護持打長坐的?
問A:沒報,我沒報。
問B:護持做飯嗎?
mic答:對呀。有人打長坐,要有人護持啊。
問C:那不夠人我來做唄。
mic答:不是不夠人,是沒有人報啊,不是不夠人。
問D:我們準備吃風了。
mic答:因為這個事情,所以就取消打長坐。
問E:取消啦?
mic答:取消啦,對,就不打了唄,還照常這樣打就行了。
問F:上師,其實可以輪換的。
mic答:不行。
問F:不行嗎?
mic答:要自願報名,現在是有五十多個人打長坐,沒有人報名護持。
問C:那我報護持。
mic答:我們打個比方,現在再加上你也就四個人,你四個人護持五十幾個人不把你們累吐血啊?那這不平衡,嚴重不平衡。所以我們說發心為大家做事的人很少,發心享受的那倒是不少。自古以來我們這個佛教,能夠修證迅速成就的絕大多數都是為大眾服務的。好比我們說六祖,六祖是幹什麼的你們知道嗎?六祖是伙夫,就在廚房裡面煮飯的,就是我們那天廚妙供組的,他每天都是舂米、做飯的。然後神秀和那一幫是打坐的。但最終五祖把法位傳給了六祖,傳給煮飯的。那大家肯定不服氣:”我們天天在這裡打坐,他憑什麼拿到這個祖位呀?”
大乘佛法為什麼叫大乘啊?因為大乘就是為大眾服務的,願力比較大,所以叫大乘。願力小就講個人解脫,而不是為了大眾,所以那個叫小乘阿羅漢道。就是他只為他個人的解脫,不是為了大眾,所以叫小乘阿羅漢道。你看我們這個報名裡面就出現了,四位是修大乘佛法的,五十多位是修小乘佛法的,包括剛才舉手那個才四位,我們看群裡面只有三個人報名護持打長坐的。所以我們座上的功夫用在哪裡最好的?不是用在座上,是用在座下。哦,這才兩個,還不是三個。
問:我可以報名。
mic答:現在說已經沒用了,都取消了。
問:我沒看手機。
mic答:都取消了。
mic答:打長坐的五十三人。你看我們有一個傳承灌頂上師,還有一個傳承助修指導師。什麼叫助修啊?助修就是幫助大家修行,而不是別人幫助我修行叫助修,是我們要主動去幫助大家修行這個叫助修。
我們這幾天在民宿看到的狀況就是,兩位組長,一位衛生組組長,一位天廚組組長在那裡爭要人。衛生組說,你看,人家報名的時候是要入我們衛生組的,一來到打七道場就被你們天廚組給搶去了,你搶去了我們衛生組就沒人啦,兩個人就在爭人。為什麼出現這種事啊?因為大家都是來打坐的,而不是來搞衛生的,也不是來搞廚房的,所以就出現這麼一種狀況。所以,服務大眾的人不夠,服務大眾的人不夠就會出現搶人,堂堂一百多人打七,竟然找不到人來服務大眾,所以出現了搶人的現象。如果我們大家都發心,我來做。用得著搶嗎?那還用不著這麼多人呢。修行修得好不好,不是光看能不能打坐,還要看座下能不能為大眾服務。這種事用不著上師開口的,因為我們發的願就包括這個在裡面: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餘果。這個大願裡面就有幫助大眾的,難道這句願文還用解釋嗎?這願文要解釋就變成了,上師啊,我是大學畢業的,請你給我解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問H:上師,這個打長坐可以重新組織一下嗎?因為有可能有些師兄沒看手機不知道要護持。
mic答:不是,這個是自願的,好比打長坐也是自願的,沒有人號召。有師兄跟我們提議,能不能組織個打長坐?我說可以呀,你們自己自願,接下來就有人接龍了。那既然有打長坐的,那你長座的就要人護持,是不是啊?那肯定是對等的,大家只考慮到自己打長坐,沒考慮到要去護持大眾。我們剛開始報名打七的時候好多師兄都說:”我要當助修師。”助修師報名很多,我們總人數兩百三十幾個人報名當中,有七十位報名助修師,到幹活起來找不到人了。原來這助修師不是幫助大家是幫助自己的,這就失去它的意義了。
問I:助修師成助自己修行了。
mic答:對,幫助自己修行。你要說剛來,可能沒考慮到那麼多,我們這打七正好進度到一半,這兩天正好是一半,最中間的時候,這個道場怎麼樣,我們這廚房組的、衛生組的師兄們,他們做得怎麼樣,大家都看在眼裡。如果說發心的話,我們自己都可以發現得到,難道這個觀察力那麼差嗎?我們修行打坐了,是越來越圓融,還是越來越死板?我們座上的培養的定力用到哪裡去了?要說座上沒有培養定力出來的話,誰能夠坐六個小時一座,一天坐三座?這全世界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啊?那在座上培養的定力用去幹嘛了?
問I:上師,人家說這個入世修行需要福報,那出離是不是也需要福報?
mic答:是啊,出離世間是要利益大眾,利益大眾才能夠出離。那當然也有些師兄也是,每次我說:”好吧,我報名做衛生。”馬上後面就會跟一堆人,可能說這些師兄比較會跟(諧音:慧根)吧。(眾笑)但是我沒報絕對不會有人報名,我報了就會有人報名。

印心七四七第五天
(2019年1月1日)

◈ 27-座下功夫細是如何體現的
mic答:我們現在的狀況是什麼呢?沒有一刻停留,停留的時間太少。這是什麼意思呢?一下座都去找飯碗去了,吃撐了又開始昏沉了。這個板子一打也上座,那這個休息不夠,頭還是昏昏的。一下座了又找飯碗去,每天就是這種迴圈。
問:上師,咱們長座最少是多長時間?
mic答:最少的長座啊?一分鐘。我”長坐”一分鐘。
問:經常聽說是打長坐,多少時間?是打六個還是八個小時?
mic答:你幹嘛不問最長有多長時間呢?
問:最長?
mic答:最長多長?
問:好像幾十天的都有,書上看到的。
mic答:釋迦佛打得最長,一座四十九天。
問:哦。我記得虛雲和尚好像也打了很長時間。
mic答:是啊,虛雲和尚一座打了兩個多月。
問:嗯,也是好像幾十天。
mic答:八十天,一座打了八十天。所以我們這即便一天坐十八個小時,也比不上他們長。
問A:我前一個月看的頭條上講終南山一個女的八十五歲,一座就是一百零八天,我看到了。
mic答:其實打坐不是在比誰坐的時間長,不是在比這個,而是看誰的功夫做得細。做功夫細主要體現在座下。
問:座下主要應該從哪裡做功夫?
mic答:一切行為舉止。一切行為舉止有沒有落在執著上,有沒有落在攀緣上,有沒有落在隨境上,就是隨緣。我雖然沒有攀緣,但是別人來找我去玩,我就跟著去了,這叫隨緣。所以功夫做得細的,就是時時刻刻一切不住,時時刻刻心都不亂,這就是功夫做得細緻。
問:比如剛才說的隨緣,比如說他來叫我,我跟著去了,是對還是不對?
mic答:沒有對錯,你想去就去,只是你沒做功夫了。你要跟他去誰會說你錯啊?
問:其實還是一句話,心沒定。
mic答:對。
問A:如果他心定了,跟他去也應該沒關係吧?
mic答:對。聽到嗎?你心定了跟他去就沒關係了。你心定沒有啊?一言難盡啊。
問:我說的意思是打坐有些時候同樣四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有些時候好像時間很漫長很漫長。
mic答:這時間上的長短是感覺。你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的時候那是人間的天道,這一天,人間的天道啊。天道的一分鐘就相當於人道的四個小時,”唰”就過去了。當感覺時間漫長的時候,你是人間的地獄道,地獄道幾百年了才相當於人間的一分鐘,所以感覺到是在煎熬。你看這叫六趣,”趣”是很有意思,這叫六趣。有時候是天道,有時候是地獄道,有時候是人道,六趣。我們這個世界叫六趣雜居地,雜居,各種各樣的眾生都住在一起,都住在這個世界上,這就叫六趣雜居地。
你看,我們座下怎麼做功夫?首先心要空,看一切事,一切境界皆了不可得,所以說這個心要空,一切都不可執著,一切都不可得。”我”也不可得,別整天一看到上師的身影就:”哎呀,上師啊!”(眾笑)要把上師也給空掉。
問B:目中無人啊。
mic答:目中無人。心要空,空空蕩蕩的,一切不可得。視若未見,看到師兄跟沒見到一樣,視若未見,這叫空。同時要明,這明就是一切都沒錯過,雖然是空不可執著,但也沒錯過,一切都是明明了了,明明白白。這個所講的一切是對自己身心的一切,不是對境界的一切。那麼對待一切事物、一切事情要圓融。什麼叫圓融?都能夠處理得好就叫圓融,這是智慧的體現。同時遇事不驚、不亂、不怖,不怖就是不恐怖。這個叫什麼?叫作空明智定。定就是心不亂,心不亂就是定。遇到事情心不要亂,沒什麼事情是大事,唯有生死是大事,生死大事也了不可得,所以就沒有事啦,本來無事。空、明、智、定。
問C:剛才上師說要對一切都明明了了,但是不是對外境明明了了,是對自身明明了了。
mic答:對身心。
問C:對身心明明了了。
mic答:身心也沒離開外境。
問D:原來有一個定生慧,實際上是慧生定哦?
mic答:你聽就行了,不要去琢磨它,琢磨就變成小聰明了。空明智定,雖然是目空一切,但是不是無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心地還要善良,這叫善心。柔軟,柔軟就是慈悲,遇到事情還是要慈悲,等持地去對待,善心、柔軟。一切不住的同時,又是法喜充滿,樂於助人,還是要幫助大家的,要為大家服務的。不是死氣沉沉的,不要說:”哎呀,我修得好啊,我每天都在入定,什麼都沒看到啊,運水搬柴的事都跟我沒關係啊。”要什麼都做,樂於做事,樂於助人。要行菩薩道,菩薩道就是利益群生嘛,誰有事情需要我們説明的,我們要樂於去幫助他。
像我們昨天就說了,廚房組跟衛生組在爭人,兩個組長在罵架,雖然那個罵架也是慈悲的表現。挺有意思的,抓著一個師兄,你也要,我也要。你看,缺人嘛,沒人幹活,才要搶。如果我們都爭著去幹活,沒有必要搶人了。因為大家就一個概念,我是來打七的,我不是來幹活的,你的什麼的幹活?(上師用開玩笑的口氣)我是來打七的。所以說要樂於助人。
這個是座下的功夫,你看我們說空、明、智、定、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前面這些事項,都能夠如理如法地完成了方能解脫。所以這個解脫是在利益一切大眾的同時,還要一切相不住,還能夠常常在於定中,這方能夠得到解脫。這個解脫就是身心自在啊,身心自在的人是無所不能了,什麼都可以,什麼都無所謂,身心自在,所以這個叫解脫。同時,又與一切人相應,一切人、一切相、一切事物我們都能夠跟它相應,這個叫境界相應。這個方能夠體現出禪定的功夫,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是禪定的,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叫禪定。想說什麼?現在輪到你說了。
問E:上師,你剛才講的這個度是不是很難把握?(眾笑)
問F:你是要五十二度還是四十八度?
mic答:零度。這個是妙用,能夠起妙用了才是有本事。這是告訴你,我們除了打坐之外,座下要用它,要用這些。你看你能坐四個小時,你座下至少能夠用四個小時。座上有四個小時,座下就相應的有四個小時,那你有沒有用啊?偶爾也用一用,用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功用還沒體現出來。這個東西越用它就越通達,越用就越自在,不用就統統歸零了,每天打坐都歸零了。今天打了四個小時,下座不用了流浪去了,歸零了,明天再打四個小時,下座以後又流浪去了,又歸零了。每天打坐每天歸零,到後面就開始怪人了,不是怪人就是怪自己。怪別人,說:”哎呀,他講的這些東西我做不到。”好像跟自己沒關係,這怪人了。怪自己呢,認為自己根器差,不行啦。
問E:您講的這些,我的理解是座上實際是助修,座下才是真正用功的。
mic答:對,沒錯。趕緊去用去吧,撿到寶了就得用了,不用了明天又歸零了。都去用去吧,今天的開示講完了。

印心七四七第六天
(2019年1月2日)

◈ 28-如何是座下的禪定
mic答:後面的幾個七要讓每一位打七的師兄都參與巡七,這樣讓大家多走動一下,更有利於禪定,就連走路都是在培養禪定。
問:上師,那怎樣走路才能培養禪定啊?
mic答:來,你走,我教你,先走過去。
問:我從後面走過來吧。
mic答:先走過去,你肯定要走過去才能走過來。走啊。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這個地踏不踏實啊?
問:踏實啊。
mic答:踏實啊,這個心亂不亂?
問:那各人不一樣。
mic答:要看你這個時候亂不亂。
問:不亂。
mic答:踏實加上不亂,這就是定,這就是禪定。要讓你親身體會,才能夠體會得到。所以你只要在走路的時候,要腳踏著大地,這踏實不光是大地踏實,心也是踏實的,同時又是不亂的,這就是禪定。
問:這麼容易?
mic答:容易?你都不會,還容易?教了你,你才容易。
問:感恩上師。
mic答:其實人很多時候是在禪定當中的,只是他不知道這個叫禪定。因為這個禪定包含什麼呢?包含著踏實,包含著不亂,包含著舒服。我們這舒服不叫舒服,叫愉悅,一種快樂,這種是天生的,不是我教的。好比吃奶,吃奶的時候就是一種禪定,小孩子吃奶就是一種禪定,你看很踏實、很實在、很充足,而且又有一種快樂在裡面。
問:以為禪定要在打坐當中有什麼境界。
mic答:對。從吃奶開始人就開始學會定了,所以說本來就是定的。吃飯的時候也是禪定,過去的禪宗大德說:”如何是佛啊?”祖師們就回答他:”饑來食,睏來睡。”這就是禪定。”饑來食,睏來睡”,這就是佛。所以吃飯就好好吃飯,不要胡思亂想,有的人邊吃飯還邊拿著手機,”叮叮噹當,叮叮噹當”,你看,在打妄想。這就叫作什麼呢?錯過了禪定。
問:其實不玩手機,頭腦也會想其他的。
mic答:一下座就馬上就變成牛了,這個是牛繩。很生動的嘛,一出來就馬上要把自己給套住,把繩子拿出來把自己給套住。所以要當手機的主人,不要當手機的奴才。
問:最好叫它沒電就好了。
mic答:沒電慘了,今天又沒跟家裡聯繫。我們所謂的當主人是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分分秒秒,做一切事情都要當主人。
問:那有時候自己不會當。
mic答:就是自主,心不亂就是主人了,你的心不亂了,這就是主人了。你的心亂啦?又開始亂了。怎麼樣讓自己心不亂呢?
問:對啊,怎麼樣?
mic答:觀照嘛,發願嘛,一切放下。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踏實的,這世界本來就是不亂的,那你亂個什麼啊?沒什麼好亂的,一切放下就不亂了。你的呼吸亂不亂啊?
問:不亂。
mic答:呼吸不亂,那心怎麼會亂呢?
問:那呼吸跟心不是兩個?
mic答:你的心能離開呼吸嗎?你的心能不能離開呼吸?
問:是不能。
mic答:是啊,那呼吸都不亂,心為什麼會亂呢?
問:體會一下。
mic答:體會一下。把鼻孔捏住,捏緊一點,嘴巴閉上,我們給你看時間,頂多能堅持兩分鐘。
問A:堅持十分鐘就成功了。
問B:嘴巴張開就可以了。
mic答:嘴巴閉上,鼻子閉上,兩分鐘,兩分鐘就可以了,回家了。
問A:就路回家。
問B:有位師兄說自然觀照不知道從何下手,得找一個東西來抓住。
mic答:找個東西來自然哦。
問B:找個東西來下手,不知道怎麼下手,找個下手處。
mic答:所以就給大家找個呼吸。呼吸是自然的,呼吸是不亂的,呼吸是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煩惱的,這就是自然觀照,這多直接。還有沒有藉口?再找個比呼吸更究竟的藉口來下手。
問:上師,有個法門叫數息法,是不是?
mic答:跟我們無關,不談那些。你沒在上面用功,不去管它。你自己這個法門都用不好,還去管人家。還有一個法門叫”敲腦袋”。把腦袋打開。
問:我以為那個很容易嘛。
mic答:對,最容易的也是最難的,因為太容易了,所以就難了。
問:就像畫雞蛋一樣,太容易畫。
mic答:哇,原來你是這麼教小朋友的?一環扣一環,就是不肯放下。這裡面就咱們兩個人說話,咱們兩個人說的話比這屋子裡面的所有人說的話都多。這不容易啊,多長時間了?能夠止語四十六分鐘,不得了啊。多多體會止語觀照和這個走路觀照,每天就重複做這個功夫就可以了,除了打坐,下座就是這麼做。
問C:上師,休息睡覺的時候怎麼觀照?有時候妄念好多,好煩,睡覺就特別煩,其他時間沒有。
mic答:在這裡嗎?在家裡?
問C:家裡也有,在這裡也有。
mic答:在這裡你要多打坐,打坐了就可以把這些種子翻掉,就不會那麼亂。在家裡那沒辦法,在家裡沒這個條件給你,在家裡你可不能夠偷懶,你要勤快,在這裡你可以偷懶。
問D:睡覺的時候很踏實,就是打坐一點都不踏實。
mic答:對,我們這裡打坐就是為了睡覺踏實,睡覺踏實就是為了更好地打坐。
問E:上師,睡不著覺的時候怎麼觀照啊?
mic答:睡不著覺起來走啊,去掃地啊,幹活啊。
問E:那別人在睡覺影不影響啊?
mic答:睡不著就起來到衛生組組長那裡去報到。要為大眾服務,為大眾服務你才能夠更加踏實。
問F:上師,有時候在夢裡老是在打坐?然後我還以為我在打坐呢。
mic答:是,這也是在打坐,沒錯。
問F:睡覺也能打坐呀?
mic答:對,睡覺心不亂也是打坐。還有問題嗎?
問G:上師,打坐時候沒什麼念頭,然後睡覺好像也沒怎麼睡。
mic答:對,睡覺也是了了覺知,這個就是觀照。不是過去的那種睡意很濃,很昏,所以睡覺也是在修行。還有問題嗎?都沒問題,我們就散步去了,我們觀照去了。

印心七四七第七天
(2019年1月3日)

◈ 29-要解脫而不是求爆炸
mic答:所謂解脫就是從煩惱中解脫,沒有煩惱便是解脫。
問:解脫煩惱,那成就呢?
mic答:成就啊?沒有煩惱就是成就啊。
問:哇,那麼容易啊!
mic答:就是啊,自己成就了還不知道啊。
問:沒有呢。
mic答:那你想什麼樣的成就啊?像佛一樣放大光明?像燈泡一樣發亮?還是像飛機一樣能飛?那叫成就啊?
問:那不是有爆炸嗎?
mic答:有爆炸?你看又來找個爆炸。沒有爆炸就生煩惱了對吧?沒有爆炸就生煩惱了,怎麼還沒爆炸啊?你看又有求了,本來無求的,又有求了。
問:怎麼說呢,也不會說,就是還沒解脫。
mic答:還沒解脫,那什麼樣才是解脫呢?
問:就像大德們一樣的解脫,像我們上師一樣就解脫。
mic答:是啊,你什麼地方跟上師不一樣啊?是鼻子長大了一點還是長小了一點?要找個爆炸,那太難了。也不難,我們海口這邊過年過節都放鞭炮,每一個都在爆炸。不要追求境界,追求境界那就是執著了,執著個爆炸怎麼能夠解脫得了?認為爆炸才是解脫是吧?其實好多師兄經常跟我講爆炸,我們有位師兄說一個晚上爆炸三次,每天都是這樣,你說這爆炸有什麼意思?跟不爆炸有什麼區別?
問A:我也有爆炸過,但是只是在夢中而已,現實沒有。
問B:現實也是夢。
問A:對,那個時候第一次爆炸的時候就是在夢中聽到人家講那個話,以後一下子就什麼也沒有了。睡覺睡得什麼也沒有了,就看見一團光,然後就笑醒了。
mic答:你看他是爆炸過的也沒用啊,你還求那個爆炸幹嘛?

◈ 30-六識、七識、八識是如何作用的
問:我跟朋友說,蔡老師那邊那些師兄都在那打七,他問我打七是什麼意思。
mic答:打坐七天就是打七。
問:我說一下我的認為,打七是打掉第七識、第八識,是不?然後打掉人的妄想,使人能開悟。
mic答:你講這個他聽不懂,你告訴他:打坐七天就是打七,打坐八天就是打八。一個七就是七天,兩個七就是十四天,三個七就是二十一天,我們這次是打七個七,四十九天。你這麼講他就聽得懂,你說什麼打掉第七識、第八識,他哪聽得懂啊?什麼叫第七識、第八識你能解釋嗎?是什麼啊?
問:第七識就是人的妄念。
mic答:你講這個是第六識,不是第七識,人的妄想、妄念那是第六識,不是第七識。所以不懂你就不要亂解釋,亂解釋是把你的朋友給誤導了。
問:妄念、妄想是第六識,第七識是?
mic答:第七識是起分別作用的。
問:我把它搞混了,第六識搞成第七識。
mic答:你看,他搞混了。
問:然後第八識就是人的心是吧?
mic答:第六識、第七識是第八識的作用,也沒離開心。
問:就是都是一起的,但是分工合作,是不是?
mic答:不是。一個是浮在表面的,一個是深層內在的,不是分工的問題。好比人家一看:”哎呀,你的臉真好看啊。”你看這浮在表面的,那你內在的就是身體健康。它的作用是這樣,其實是一體的,但是它有表面跟深層的不同。
問:好像這個第六識是做什麼的,第七識是做什麼的,這個心是做什麼的,然後總的來講就是一個,是吧?
mic答:你那是把它分開來講了,我們講是一體的。你看過電影吧?
問:看過。
mic答:那電影的螢幕就是第六識,你看到影像那就相當於第六識。那個膠片就是第七識,電影機裡面的膠片就相當於第七識,第六識是它放出來的。然後第八識就是那道光,第八識把第七識照了,投到那個螢幕上,你就看到電影了。它實際上是一回事,被你分開來說了就說顛倒了。
問:太深奧了。
mic答:這麼簡單的被你說深奧了。
問:看來這趟沒有白來。
mic答:沒白來。
問:我一直有這個錯誤的認為,今天您給我講還是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知道了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我剛才所說的那些,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
問A:上師,不是說第八識就是儲存的,第七識就是把第六識運過來的搬運工?
mic答:儲存它也在發放。
問A:那第七識是工具,是不是?
mic答:第七識是橋樑。
問A:第七識就是把第六識運到第八識,是不是?
mic答:它是互相作用的,第六識跟第八識時時都在作用,第七識就是它的橋樑。
問A:哦,那我們打掉第七識就能夠怎麼樣啊?
mic答:打掉第七識就是不起分別了,不起分別了你這個作用就更實在了。
問A:哪個地方的作用?
mic答:來,出來走走,我告訴你,你走路有沒有起分別啊?
問A:沒有。
mic答:沒起分別就是打掉第七識了,那你這個直接就是作用,你走路這個大地平沉、虛空粉碎,心裡面很踏實,這就是第八識直接作用到第六識。
問A:反過來第八識會作用第六識?
mic答:可以作用,前面的六識都是八識作用,起分別的時候就是橋樑在作用,第七識在作用。
問A:那如果第七識沒作用,前面六識就沒有作用了?
mic答:有作用啊,不是告訴你了嗎?你知道這個地很平嗎?
問A:知道。
mic答:知道,這就是六識產生出來的作用。
問A:哦。剛才說有個八識的作用,那也有個六識的作用?
mic答:八識我跟你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都離不開八識。
問A:哦,是這樣的。
mic答:八識是總司令。
問A:我以為它是分開的。
mic答:第七識是翻譯官,橋樑嘛。
問A:那這樣的形容就更恰當。
mic答:對啊,這翻譯官沒有了,你就直接跟士兵們溝通了。
問:第六識是靠看,看過去是第六識是吧?
mic答:前面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第六識是意識,意識就是起思想的,就叫意識。
問:第七識是?
mic答:第七識是起分別的,好壞,一看,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就是第七識分別。
問:好壞、美醜都是第七識。
mic答:對,好壞、高低、黑白、善惡、大小這些分別都是第七識產生出來的。
問:那這個第七識是最壞的。
mic答:怎麼第七識壞呢?你要沒有這個分別你就是傻瓜了。人家給你個雞蛋還是石頭,你吃哪個?你不會吃石頭吧?這個是第七識作用,他知道該吃哪個不該吃哪個,這就是第七識作用,怎麼會是壞蛋呢?
問B:那也要打掉它?
mic答:不是打掉它,是轉換它。
問:轉換怎麼轉?
mic答:把第七識這個分別識轉化成平等性智,轉化成智慧。
問A:打坐就能把第七識轉化掉。
mic答:對,把第七識轉化成平等性,它本來是起分別的,你把它變得平等了,還是能夠起妙用的。

連播區:點下面標題可呈現播放紐

 摘要

問題:21_30
印心七四七第三天
21-能所雙忘不是終點
22-”體相用”是一體的
23-覺照的啟用就是攝受
24-定中持咒也是極力追頂
25-如何是活用佛法
印心七四七第四天
26-服務大眾是承當
印心七四七第五天
27-座下功夫細是如何體現的
印心七四七第六天
28-如何是座下的禪定
印心七四七第七天
29-要解脫而不是求爆炸
30-六識、七識、八識是如何作用的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無心直說--如何修證印心法門(四)
    包含所有座上實修、實證的重要開示!
  • 前言 蔡奕忠居士簡介
  • 打七開示:2017年12月27日—2018年2月11日

    塔光道場、明珠
 佛弟子 © 2004-2025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