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打掉所有的疑情
問:那船子和尚度徒弟的時候那個?
mic答:對,把疑情打掉,船子度夾山嘛,他就是把疑情打掉。
問A:他夢到他是夾山。
問B:上師,把疑情打掉就是把能所打掉?
mic答:對。把疑情打掉,疑情打掉了,本來就現前了。
問B:那就是轉身了?
問A:那肯定轉身了。
mic答:船子那個,我們看這個公案它就這麼一節,但它這一節裡面已經把三關都給破了。
問A:哦,初關,重關,牢關。
mic答:對。船子在華亭渡口那裡渡人,然後夾山跑過來,就是經藥山、洞山的介紹嘛,專門去找這個船子,因為藥山洞山已經看出他是個大根器,所以要借助船子和尚那個槳才可以讓他出世。為什麼才可以讓他出世,知道嗎?要借助他那把槳才能夠讓他出世。
問A:就是讓他成就嘛。
mic答:出離世間嘛,出離世間叫出世。把凡夫打死,把聖人打出來,也叫聖人轉身嘛,這個槳就是轉身用的法寶。所以他一來一上船,船子和尚就問:”你住哪個寺啊?”
問A:哦,這是第一。
mic答:”你住哪個寺啊?”他就回了嘛:”寺寺不住,不住即寺。”他還是有功夫的嘛。他要是沒有功夫的話,他也回不了這句話:”寺寺不住,不住即寺。”這個船子和尚一看,這口齒好伶俐喲,是個伶俐漢,”啪”一槳就把他打下去了,爬上來再問:”說。”開口還要說,你看,這說又落在意識上了,又要落在意識上,馬上一槳又下去了,這叫絕殺,連口都不讓你開,哪給你方便啊。這第二槳下去了,徹底就透了,再上來的話一叫他說,他就點頭了,就是已經認取了。所以這個伶俐漢轉身也很快,一點兒方便都不給,才可以把這個伶俐漢給打死。
問B:他轉身也是很伶俐哦。
mic答:他就認取下來了,就點頭嘛,無話可說了,只能認取了。好,你認取了就把你送回去吧,把他渡到對岸去。那他上岸了,他還要回頭看,向上一著,還有什麼師父沒說啊?所以他還要回頭啊,這船子和尚把槳舉起來,向上一著,千聖不傳啊,看槳!轉身翻船死掉了。這回夾山就只有頂禮的份了嘛,這就把所有疑情都打掉了。
問C:一下子就轉身了。
mic答:你看我幹什麼,我又不是夾山。
問C:他想跟您學一學。
問D:那他這個時候是脫落了還是破能所?
mic答:你看你還在脫落當中。
問A:人家都走了死掉了,你看你還在脫落當中。
mic答:你還在脫落當中。
問A:再把你投到水裡面。
mic答:我跟你說,你問這句話不單是船子死了冤了,夾山死了都冤。(眾笑)
問B:白死了。(眾笑)
問A:沒辦法,還得再活過來一次。
問C:再敲幾次。
問D:上師不是說要脫落了才算數嗎?
mic答:是啊。他不脫落船子不會讓他爬上來的,還要再打他。
問A:疑情打掉了就脫落了嘛。
mic答:對,那個槳已經把他脫落打掉了,這個叫大機大用啊,他沒有這樣的機就不會有這樣的用。所以船子當年他跟洞山藥山說:”兩位師兄,我是不會說,你們若覓到一位根器跟我相應的就介紹給我。”就是這個意思,就把他推給我就行了。他根器要相應才行,所以禪宗的祖師就是一輩子能夠度一個人,那就已經是很歡喜的事了。
問A:所以說如果根器不相應,那真的冤死了,根器不相應就真冤死了。不過根器不相應也不會介紹。
問C:當時是沒有文字可講。
mic答:對,也有好多人也許一輩子都錯過,一個子也沒有撈著,也有的。
問E:禪宗五脈後面的好多脈都斷了,可能就有這個原因吧。
mic答:就一個子也沒撈著。
問A:上師,這是什麼原因?是根器不好了,還是明眼人少了?
mic答:因為所以啊,說來話長啊。
問C:我們三祖在開示裡面都有講這些問題。
問A:關鍵是我們要做到啊,要能證到。
問C:他講到現在我們這個是最對機的。
mic答:現在是開始對機,還不是最對機的時候,開始對機,就是跟這個根機相應的人會越來越多,所以就要用這個方法來度,是這樣的,開始對機了。
問C:是通過打長坐,然後把這個根器提起來,這個是培養的,通過打長坐來培養的,不像六祖一樣,他一出世他就具有這個根器啊。
mic答:那時候跟六祖相應的根器的人多,所以他就用他那個方法。
問C:對。我們這個就是通過菩薩加持跟自己的努力來培養根機,培養我們的根器。
問A:所以還是要打長坐。
問C:實際上全國在這個打長坐跟打七,現在就是我們的上師是最有名的。
問A:關鍵還得有明眼人指導,光打長坐是不行的。
問C:光打長坐不夠,還要指導和組織。
印心七一七第五天
(2023年12月14日——塔光女眾道場)
◈ 12-持咒如何超越字字分明
問:上師,我問一個打坐持咒的問題,昨天開始我調成從字字分明開始重新持咒,然後今天早上我就發現持咒持到中途模糊不清的時候,突然有個意識,”哎,我這是什麼?”然後又開始就去習慣性地去找那個咒,又去找咒,又是從頭開始,一路一路又過到這個地方。
mic答:又開始字字分明。
問:嗯嗯嗯。我就是想問問上師,這個咒模糊不清的時候那個意識不是突然就會很清楚、很清晰,那這個時候該怎麼持咒?就是還是繼續模糊不清呢?還是說……
mic答:你是說持咒是吧?
問:嗯嗯嗯。
mic答:這個時候主要是咒音還在,不是咒字,咒字是講字字分明,但是咒音沒那麼講,我們說知道咒在是這個咒音在,不是咒字。
問:那這個模糊了以後該怎麼弄呢?
mic答:它模糊,它是化成一團了嘛。
問:那繼續讓它一團呢,還是把它再分理清?
mic答:你想要分明也可以,那你就回到分明處嘛。
問:我就是老分明,然後師兄說……
mic答:沒關係,老分明也可以。
問:可以嗎?
mic答:可以,因為你還沒有力量不在乎這個分明嘛,所以就老要回到分明中嘛。等你力量夠了,你說:”哎呀,無所謂分不分明啦。”那你就可以往前走了。
問:那就還是模糊地往前走。
mic答:對,就看你什麼時候往前走,你要不在乎它才行啊,你要在乎它你就回到分明處嘛,這也沒錯。
問:對,有在乎。
mic答:有在乎那就回到分明處嘛。
問:所以老回去,老是在這兒……
mic答:沒關係,這個修行的過程就延長一些嘛,本來三天可以解脫的,你就延長到八年嘛。
問:那不要,那不要。
mic答:那不要啊?
問:明天就不管它了。
mic答:力量不夠就得要啊。
問:上師給點兒力量。
mic答:力量夠了你就無所謂了,你就超越了。
問:無所謂。還有一個問題,也是這個持咒的,就是說在什麼情況下去提速?不是說妄念紛飛的時候速度會提上去會快嘛,我發現我速度會自然很快,但是我發現我也沒什麼妄想,是不是壓念了?盯咒盯太緊了,還是?
mic答:壓念沒壓念看你嘴巴動有沒有動啊?
問:動啊。
mic答:嘴巴動就不會壓念。
問:嘴巴動,舌頭都有動。
mic答:那就不會壓念啦。
問:但是為什麼我就老不翻種子呢?也沒有什麼念頭。
mic答:你還沒到翻種子的時候吧,沒到翻種子的時候也就不翻種子,或者說你不知道啥叫翻種子,翻了你也不知道。
問:我知道。
mic答:知道啊?那啥叫種子呢?
問:那不是念頭一閃一閃會過嘛。
mic答:那不過的是什麼?
問:不過的也是種子。
mic答:有沒有不過的?
問:有不過的。
mic答:那就是翻種子嘛。怎麼會不翻呢?
問:因為沒有翻到小時候嘛。(眾笑)
mic答:哎呀,你還是沒到那個時候,沒翻到小時候,先翻老時候嘛,慢慢翻嘛,先翻老時候,再翻年輕時候嘛。
問:那就是說這個提咒的速度和這個妄想不是那個……
mic答:不是哪個?
問:不是相對應成正比的,就是妄想越多你持咒的速度一定要快或者你要……
mic答:它肯定是相應的,但是相應點不同,肯定是相應的。
問:但是,沒有妄想也可以提速的啊?
mic答:你是妄念還是妄想?
問:妄念。
mic答:妄想提不快速度。
問:那是妄念。
mic答:妄念可以。
問:沒有也可以提的啊?
mic答:妄念這個咒語可以念得快,妄想不行。
問:是妄念。沒有了,感恩上師!
◈ 13-體會一念不生
問:上師,平時自己在家打坐的時候,總感覺持咒好像速度有問題,覺得特別快,老想字字分明,回到那個時候,但是回一會兒我就昏沉……
mic答:你那個又想快又想字字分明是很累的。
問:對。但是這次到道場以後我徹底就明白了什麼叫自然持咒。
mic答:自然而然。
問:自然而然的,對!
mic答:我們這個自然而然地持咒是培養座下自然而然地觀照。
問:嗯嗯,真的是體會到了。這幾天念的咒速度飛快,快得跟外面所有的同頻共振,可以這樣說嗎?
mic答:嗯。
問:就感覺到應該和山河大地都是一體的。然後這幾天每次下座的時候,引磬一響,就斷了,咒就斷了。每天就是有一點動靜就斷,今天斷了三次。但是我就想斷咒的時候,這時候停下來就不念咒了,坐在那,要坐多久,坐到啥時候啊?
mic答:你在體會什麼?
問:沒體會,我就什麼也不想,就坐在那兒。
mic答:體會一念不生,體會念念清淨。
問:頭兩天一到清醒的時候肯定……
mic答:體會一念不生,體會念念清淨,體會一切不住。
問:這個有體會到。然後體會的時候,有時候那個口水就流出來,我是咽還是不咽?
mic答:咽。
問:那咽不就動了嗎?
mic答:不怕呀。
問:哦,不怕。
mic答:你不要怕妄念,怕妄念就會形成壓念,所以不要怕妄念。
問:那我咽完了以後,我還繼續坐在那裡體會嗎,還是持咒?
mic答:那看你的嘍,我覺得都可以。不怕妄起,只怕覺遲。
問:今天上師是你來拍的吧?也不知道誰拍的。
mic答:挺管用啊?
問:管用。
mic答:我就是拍給你聽的嘛。
問:然後又斷了,那是第二次斷了。頭一次是我上座一會兒的時候,速度非常快,就清清楚楚的,誰打了個響就斷了。到您來了之後,又斷了。我平時疼痛很少,今天後背腰眼兒特別痛,有點兒堅持不住,就挺了一會兒。
mic答:還冒虛汗嗎?
問:虛汗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冒。
mic答:沒有了?那是排毒,不是身體問題。
問:哦。然後咳嗽一聲,咳嗽因為我不懂嘛,我想咳嗽定境就沒有了,然後我就趕緊再持咒就把咒又持起來。磬響的時候又斷了,斷的時候我這腿又疼了。這都斷了三次了,我可要下座,這不能坐這兒了。因為之前每次磬響了我就不想下座,就多待一會兒,然後那個師兄就老等我,我覺得可難為情了,然後今天終於下座了。
mic答:你下次就故意讓他等兩個小時。
問:我就覺得這次打坐,就是道場的加持力非常大,反正也很好。
mic答:你是在總結你過去的修行。
問:對。
mic答:我們每次打七共修都是在總結過去的修行,你看我們心*師兄也總結得挺好。
問:好,我明白了,感恩上師。
印心七二七第三天
(2023年12月19日——塔光男眾道場)
◈ 14-真心是在了知上作用
mic答:看看往哪方面思維。
問:可以啊。
mic答:那說來聽聽,往哪方面思維?
問:就是會想,比方說有個事情,我會把它想一下。
mic答:會把它想出來。是平時想的嗎?還是平時沒想到?
問:平時沒想到。
mic答:平時沒想到,那它這個叫智慧種子。
問:對,我感覺那個念頭挺有智慧的。
mic答:智慧種子。如果是平時想到瞭解決不掉的,你還在冒這個念頭,那就是煩惱種子。所以這個要等你修到這一步了才可以交流,提前跟你說,你也體會不到。
問:上師,後面不是還提到一念不生,它這個念頭一直在生,這個一念不生……
mic答:它先是一心不亂。
問:哦,先是一心不亂。
mic答:咒和念合一,咒念合一就是一心不亂的開始,然後形成極力追頂,形成咒輪,這是一心不亂的體現。它形成極力追頂之後才會出現能所雙忘,能所雙忘就是一念不生。它是由一心不亂再到一念不生,它有個過程。
問:那我持咒就非常綿密非常快的這種情況是屬於?
mic答:它是咒念合一。
問:咒念合一。
mic答:咒念合一已經是一心不亂的開始了。一心不亂裡面你能夠覺察到的念頭一般都是智慧的種子在體現。我們這個定能生慧,它是有表現出來的,它不只是一句空話。
問A:就在座上經常好像覺得想明白了好多事情,但是下座了以後好像又想不起來了,就是好像明白了好多那些道理。
mic答:你不要落在明白不明白上,你這都是屬於翻種子翻出來的問題,不要在明白上去找答案,因為這個都是意識作用。我們的真心不在意識上作用,真心是在了知上作用。了知怎麼解釋?了了常知,沒有錯過,從來都沒有錯過,這就是了知。你沒有作用在分別心上,方能了知,如果你起心動念都在分別心上去作意,你就體會不到了知。你只能夠說:”哎呀,我知道這個事,我明白這個事。”
問A:當時在座上還笑。
mic答:對。因為你那完全是分別心的作用了。我們說做功夫那叫直心道場,直截了當,不要經過思維,經過思維就是分別心的作用。
問B:動念即乖,開口即錯。你動了念了,只要你心中的念頭一動,你的心已經就拐道了,拐題了。你笑是不是你開口了?
問A:這又讓我想起了來果禪師在金山寺打禪七,他好像有點境界,然後一個老和尚幫小孩子什麼的,拿了個毛巾在他們面前摸一下,叫他說是什麼?來果禪師說:”多了一條毛巾。”
問B:挨一板子,來果禪師挨的,想法最多。
mic答:可惜了一條毛巾。(眾笑)
問C:毛巾好冤。
◈ 15-斬斷諸緣就是觀照
問:上師,再提一個是幾天前的一個問題,問一下上師。我們不是講座上是磨刀,座下是用刀……
mic答:砍柴。
問:砍柴。那什麼是刀?請教上師。
mic答:你拿過刀沒有?有沒有拿過刀?
問:拿過。
mic答:你知道在拿刀吧?
問:知道在拿刀。
mic答:所以作用處就是刀。
問:作用處就是刀?
mic答:作用處就是刀。所以說座下就是砍柴,你這個刀作用在哪裡啊?
問:了知。若即若離,不即不離。
mic答:你這個刀的作用就是觀照,觀照就是作用處。什麼叫觀照?斬斷諸緣,所有一切緣都要斬斷,就是我們心不作用在攀緣,不作用在分別執著上,而時時體會當下一念清淨,這就是斬斷諸緣,回歸本位,這就是我們的用刀之處。我們就是把座上培養出來的了了常知一切不住的心力,也可以說是定力,把它在座下體現出來,這個就是座上座下打成一片。
問:用的就是這個定力。
mic答:對,用的就是座上培養出來的。我們所持的咒把一切妄念給圓融掉了,以一念代萬念,念咒的咒力把妄念圓融掉了,它叫作念力,在座上叫念力。我們持咒是不是念念不住?只知道咒在,也沒有停留在咒上,也沒有停留在妄念上,這個就是念念不住的力量,把它應用到座下,就是念念清淨的體現。
◈ 16-不做夢可以體現種子翻透
問:上師,如何做到睡覺(jué)呢?上師經常說睡覺(jué)。
mic答:睡覺(jué)哦。睡覺(jiào)就是做夢,迷失了嘛,迷失才會有夢在。睡覺(jué)是沒有夢在,就再也沒有迷失在了,這叫睡覺(jué)。
問:要做到沒有夢在啊。
mic答:還有夢境在就還在中有當中。
問:我是能感覺到自己在夢……
mic答:我們所講的中有就是迷失,夢境中出現中有叫夢境中有,睡覺還要做夢叫夢境中有。夢是什麼?夢就是我們思維的延續,白天打了什麼妄想,晚上就會夢到它,所以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就是我們意識當中妄念的延續,通過夢境也可以考察我們自己的修行落在哪裡。
問:是,我經常這樣考察。
mic答:因為夢當中他所起的分別心是真實的。
問A:夢就是獨頭意識。
mic答:是,它就是意識的延伸。夢裡面所體現出來的欲望是最真實的,因為我們白天還有一個意識強加在上面,故意不去著這個相,但是在夢境當中這個意識已經是打開的,它表現出來是我們最真實的一面。
問B:像我十二歲之前都沒做過夢,這個怎麼解釋?
mic答:沒做過夢就是你已經沒有起這些妄想執著了。
問B:小時候沒起。
mic答:即便有些人還會有夢境,他的夢境也很清淨。特別是出家師父,你們經常做的夢肯定是領大眾修學佛法,叫統領大眾修學佛法。
問A:十歲以前做的夢,孩子做的夢都是……
問B:十二歲之前都沒做過夢。
問A:對,沒做過也很好,但要做就是在玩,怎麼玩的。
mic答:不做夢體現在哪?種子已經翻透了,而且再有種子出來你也不會往意識裡面去種了,所以他就沒有夢在。
問:禪定當中也有獨頭意識。
mic答:睡覺(jué)就是禪定。
問C:上師,啥是獨頭意識?
問:什麼是獨頭意識?是唯識裡面把意識……
問C:就是名相。
mic答:打七夢就少了哦?打七這個睡眠時間太短了,連做夢的機會都沒有了。
問:我們所念的咒語本身它就是有清除……
mic答:你說咒語的作用是吧?
問:對。
mic答:咒語的作用就是培養你不住相。
問:不住相?那只是定力方面的,還有沒有……
mic答:你看我們念這個咒,比方說六字大明咒,剛開始是念六個字是吧?六個字就有六個字的相。你念了之後只剩下咒音在了,還有沒有六個字的相?
問:沒有了。
mic答:沒有了。那心中心咒也一樣,本來有二十多個字的相,念一念之後,咒念快了之後變短了,其實就留下一個咒音,咒音也就沒有相了。但它還不是徹底的沒有,徹底的沒有就是出現了能所雙忘,這個相就完全給破掉了,就是咒也不可得,也就是佛號也不可得。
問:那這是從證體的方面來說嘛。如果要在……
mic答:這就是證體啊,一切都不可得。
問:比如經書上又說持這個咒語有什麼功德是吧?身體健康發財什麼之類的,持那個咒語又什麼什麼。
mic答:你問的就是我們所講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意義就是培養不住著的心、不執著的心,它的意義就在這裡。
問:那為什麼還要有這麼多千差萬別的種種?
mic答:因人而異嘛。所有的法所有的咒的存在都是應合大眾的信念、應合大眾所求嘛。因為我們傳法這麼多年,有些師兄來,我們跟他講解脫法,他說:”我不求解脫,我欠人家一屁股債我得還錢。”他說,”你傳我個財神法讓我發財,我把錢還給人家了,我再來講解脫。”那你如果沒有這個方便法的話,他就走了,所以各種方便都有。有的說: “我現在這裡痛那裡痛,我就想修一個法能夠把這個痛消失掉、消除掉。”這些都是大眾所求的下手處,所以你就要有各種方法能夠告訴他,滿他的願。那麼你滿了他的願,其實我們所傳的方法都一樣,都是直奔究竟解脫。那麼你在告訴他的情況下,肯定是應合他的所求而來,所以這樣就存在種種方便法的不同。
問:其實最根本的作用還是上師剛才說的前面的那個。
mic答:就是啊。好比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它往生的方法還分九品,這九品往生實際上就是包羅萬象,上根的人我可以接引,中根的人我也可以接引,下根之人同樣可以接引,所以這個叫三根普被,什麼人都可以接引。
問:那我們印心宗是不是也是三根普被?
mic答:這樣才會有極樂世界,如果阿彌陀佛只接引禪宗根器的,那他這個世界就會很小了嘛。所以說是什麼樣根器的人都可以接引,這才可以形成極樂世界。
問:印心宗是不是也是三根普被?
mic答:對。你是哪一根呐?
問:我?
mic答:其實諸佛菩薩都一樣的,諸佛菩薩都講有求必應。有求,眾生的求是包羅萬象,八萬四千種求,所以就有八萬四千法門。
◈ 17-正法的傳承以直指人心作為開導
問:對世間的任何一切東西怎麼去看待?那看到了就慢慢著上去,聊著聊著就忘了。
mic答:這些世間的一切都是自性本來清淨的作用。我們《六祖壇經》前面那幾句話:”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個就是整部六祖壇經的中心,它的提綱就是這樣的。為什麼要把這句話放在最前面?因為佛法是直指法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跟釋迦佛的傳承是完全一致的。釋迦佛做開示第一句話就是直指人心:”善哉善哉,原來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就是直指人心。所以,我們說法做指導,要以究竟直指人心的方法來做開示,這個接的就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衣缽,正法的傳承都是用直指人心作為開導,也是引首文,直接告訴你真心所在。所以這是我們佛教正法脈的傳承,都是這樣的。
問:那其餘一切都是方便,都是安人心的。
mic答: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讓大眾在這句話當中就能夠開正法眼藏,入佛知見,直證諸佛本性。其他那些方便法,是看個人所求而來定的。那麼大眾的同一本性,就是我們的真心,這個大家都是一樣的,所有一切眾生都源自這一法緣、源自這一自心。所以開示的第一句肯定是以究竟為主。那麼我們說法門不同,根器不一樣,那是方便門,叫廣開方便門。禪宗也一樣,也是廣開方便門,所以禪宗的祖師就這麼說:”我們是門門可入。”哪一道門都可以進來,都可以回歸到自性本位,所以叫門門可入。既然是門門可入,也就是無門之說,所以又叫作無門關。
問A:無門慧開法師。
mic答:所以我們一聽禪宗,禪宗就是無門關,為什麼呢?因為門門可入。
◈ 18-座上不在乎翻種子和入定
問:上師我再問一個問題,我今天巡七的時候不是有些師兄在入定嘛,有的師兄嘴巴在不停地在一直持咒。我就想問一下,入定和一直在持咒修法,哪個翻種子更快?
mic答:持咒。但是持咒肯定也是有定的,沒有定坐不了那麼長時間,能坐那麼長時間肯定是有定。但這個定肯定不是我們所講的入定,我們這個定講的是超越性的定,一直都在超越,同時還是定的,所以這個定是活潑的,活活潑潑的定。
問:這也是一個定,活潑的定,沒啦,就是這個疑惑。因為看到好多師兄一上座就能入定然後到下座,中途也會嘴巴”嘚嘚嘚”動一動,動動又入定了,所以我在想是這種翻種子修法快還是入定的比較快。
mic答:都一樣的。
問:都一樣的?
mic答:所謂的翻種子,他也不在乎翻不翻種子,也不在乎入定不入定。
問:哦,就我在乎啊,感謝上師。
mic答:我們只是說在這個指導上要這麼說,其實沒有人去在乎這個。就好比吃飯,你在乎你吃了幾粒米嗎?
問:好像不在乎,是。
mic答:喝水,你在乎你喝了幾滴水嗎?
問:沒有。
mic答:所以也是從來都沒有粘著。
印心七二七第四天
(2023年12月20日——塔光女眾道場)
◈ 19-淺定和深定
問:上師好,我這兩天打坐其實突破了自己一個大的障礙,修行這幾年來雖然看著每天在打坐,其實我持咒持得太緊,太緊了以後沒有放鬆,其實這個就屬於壓念吧?
mic答:不會,不會。
問:不會嗎?
mic答:要是有壓念在,咒不會持快的,咒會持得慢。你咒持得輕快那不屬於壓念,壓念壓不出來輕快。
問:但之前我覺得我總是座上沒有定,這兩天逐漸開始有定了。
mic答:沒有亂動就是定啊。
問:定分好多種嗎?
mic答:嗯,是分很多種啊,心不亂就是定。
問:嗯,這是一條。還有一個就是我從昨天開始,我持咒就擔心我持太快,我就故意把咒開始慢慢地字字分明,完整的。
mic答:這就壓念了。
問:壓念了?我就是……
mic答:你故意把咒放慢就是屬於壓念,起分別了。
問:哦,我就一會,然後就自然地持咒了。
mic答:對。
問:持的時候,就感覺到像持不動了。
mic答:持不動了,持不動了是沒念頭了,還是咒持不動了?
問:咒持不動了,念頭似乎也沒有,感覺……
mic答:也沒有念頭了?沒有念頭了,咒就持不動了,是吧?正常。
問:然後感覺到是睏了,就老是這個動作,感覺不是睡覺,這個動作就一直就持續很長時間,我有擔心,又拉回來了。
mic答:那是屬於一種初定,初初的定。
問:然後手印一直往下拉,手印非常低,往那一坐就感覺過得飛快。
mic答:那就是在定中,剛才不是入不了定嗎?
問:我之前好像沒有這個。
mic答:這就是定啊,不亂就是定啊。一念不生更是定啊,一念不生的定才屬於深定,不是淺定。
問:之前您不是講,一敲磬或者是有點動靜,不是一下就斷了,那個就是刹那間的,但這個就是持續很長時間,而且還連著的,一會一次、一會一次。
mic答:那這個力量挺大啊。
問:我感覺一座裡頭有半座都是這樣在”睡覺”。
mic答:那挺好啊。
問:今天這座還是這種情況。
mic答:挺相應的。
問:但他們來巡七的時候我就擔心別說我睡覺了,我的手印就很低,然後他一來……
mic答:你沒有睡覺,我們看了。
問:我就趕緊舉起來了,就老是這樣。
mic答:不用舉,你那個也不低。
問:不低?
mic答:其實舉也沒關係,但是你那個手印不低。
問:它就一座就能有一半多以上的時間就是這個狀態。正常嗎上師?
mic答:正常,非常正常。
問:哦,感恩上師!上師加持力大,上師加持力非常大!
mic答:你看他都笑了,證明是很正常的。
問:那我就繼續這樣坐著,上師?
mic答:嗯,繼續這樣坐。
問:好,感恩上師,我的問題問完了。
◈ 20-體會就是認取和承當
問:請問上師,心念心聞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知道咒在嗎?
mic答:心念心聞就是一心不亂。
問:一心不亂。
mic答:一心不亂就是心念心聞。
問:那我們做功夫可以直接從心念心聞入手?
mic答:做功夫,觀照也是心念心聞,觀照也是一心不亂的嘛,相應的。
問:相應的,就是在座上的話可以一直這樣?
mic答:座上講咒念合一。
問:咒念合一?
mic答:就是我們說的微細流注的這一部分,咒念合一,持咒持得輕鬆飛快,形成極力追頂,這就是一心不亂的表現。出現能所雙忘就是一念不生了。
問:哦,就是我們在座上可以一直這樣,就是這樣一心不亂地去持咒。
mic答:對,是的。
問:好像我感受過,以為自己沒持咒,然後停下來還是不一樣的,跟靜坐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mic答:對,你那個是看一看自己到底有沒有念嘛。
問:對,然後好像不一樣,好像有一根線在牽著。
mic答:對,沒錯。那個叫念流,就是念念不住的意思,念念不住就形成念流。
問:那上師,以後做功夫就這樣去做,是嗎?
mic答:對,就這樣去做嘛,是啊。
問:好,感恩上師。還有就是說”前念已斷,後念未生”,就是有時候突然一個聲音響一下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比如說……
mic答:刹那間,對。
問:好像是有一種被停頓的感覺,但在這個點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mic答:就是體會嘛。
問:哦,就去體會。
mic答:體會就可以了。
問:可以,就是你不要去……
mic答:體會就是我們所講的認取承當。
問:好,感恩上師!
問題:11_20
11-打掉所有的疑情
印心七一七第五天
12-持咒如何超越字字分明
13-體會一念不生
印心七二七第三天
14-真心是在了知上作用
15-斬斷諸緣就是觀照
16-不做夢可以體現種子翻透
17-正法的傳承以直指人心作為開導
18-座上不在乎翻種子和入定
印心七二七第四天
19-淺定和深定
20-體會就是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