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題:21_30

◈ 21-沒有種子就是心清淨
mic答:看看心**翻出什麼種子來。
問:這兩天不是說一動不動嘛,疼死不動,然後這兩天那個加持力可大了。
mic答:加持大啊,怎麼個大法?
問:就疼啊,對,就很疼。我說以之前沒有打九的時候,我都沒有感覺到我的屁股疼,然後哪裡都沒有感覺到疼,就是手印疼我也不住的。然後就打完九之後,就好像注意力沒有放在咒上了,然後注意力好像就放在屁股上了。
mic答:哦,這個正常。打那麼長時間肯定的,屁股肯定痛的,我們初祖屁股都坐爛了。
問:然後我從今天自己調整了,就又拉回來把注意力放在咒上,不跟它對抗,就又回歸正常了。
mic答:正常了?有沒有光火?有沒有火氣冒出來啊?
問:火氣?
mic答:有沒有激動啊?
問:沒有啊。
mic答:沒有啊,有沒有生氣啊?
問:沒有。
mic答:沒有啊,那挺好,如如不動。
問:對呀,我為什麼要生氣啊?
mic答:如如不動,好。
問:對,沒有生氣。
mic答:好。
問:然後,就是比如說……
mic答:有也正常,上火嘛,打長坐肯定。
問:沒有,這次沒感覺到。
mic答:打長坐種子翻得厲害,上火是肯定會有的,所以下座之後可以多喝點湯。
問:然後我在座上翻種子,翻得也不多。
mic答:翻得都是什麼種子啊?
問:好像現在都沒有什麼,我都覺察不到有種子,就是閃一下就過、閃一下就過了的那種,沒有粘著在上面。
mic答:沒有粘著,所以也記不住了。
問:對,還是閃一下閃一下,然後也比較少,種子比較少,正常吧?
mic答:正常啊,念念不住嘛,哪來的種子?
問:對,種子比較少,打九的時候種子也不多,就是最後一座的時候……前兩座跟打四小時沒區別。
mic答:翻透了心是很清淨的嘛。
問:對,是清淨。
mic答:我們所謂的沒有種子,其實就是心清淨。
問:對,但就是我那最後一座為什麼就坐不住?最後一座也不疼也不癢,我就坐著怎麼坐……
mic答:就覺得沒意思吧?
問:我怎麼坐,就是……
mic答:那個是坐出無明來了。
問:那怎麼突破呢?
mic答:發願啊,發願就突破了。發願就是破無明,無明不出來你就不知道發願有什麼用,這個發願就是用來打破無明的。
問:哦,我沒打九之前,我心裡面就有點恐懼打九,打了前兩座之後覺得也沒啥,打後面一座的時候,坐到三個小時我就下來了,實在受不了了,怎麼樣坐都不舒服,然後就下來了,比那一年要好一些。
mic答:那是啊,比三年前要好多了。
問:我就下來了,下來之後跟師兄交流了有十多分鐘,我又繼續上座了,當時可能是自己心裡面的力量起來了,願力吧,然後坐在那裡,持咒就應該是心念心聞。
mic答:哦,應該是。
問:對。
mic答:一心不亂就是心念心聞。
問:一心不亂,對,就是一心不亂。然後那三個小時時間很快就下了。上師,我接下來就發願哦?
mic答:對,多發願,發願破無明,那是唯一的方法。
問:好,感恩上師。

◈ 22-有覺受就是有念頭
問:上師,今天引磬一響,我就感覺空覺及圓,然後就覺得手印動不了,但是怎麼會掉眼淚,我那是入定嗎?
mic答:排毒,掉眼淚是排毒。
問:然後,我描述不出來那種感覺,就好像喘不動氣一樣。
mic答:你剛剛開始打七嘛。
問:這個也是入定,是嗎?
mic答:沒有,還沒到入定。
問:那個是屬於什麼?
mic答:什麼都不是,反正不是入定。
問:再有這種情況,我應該怎麼辦?
mic答:繼續持咒。
問:繼續持咒,但當時持不動了。
mic答:持不動了?
問:什麼都沒有了。
mic答:什麼都沒有就坐在那裡,不管。
問:對,那個聲音一響,然後嘴巴舌頭都動不了了,整個人就動不了。
mic答:動不了是什麼樣啊?
問:就是感覺……
mic答:你不要去感覺,感覺就有念頭了,有念頭就要念咒了。
問:哦,當時沒有念頭,沒有任何念頭整個就空了,就是一片空靈。
mic答:沒有念頭,不對呀。
問:整個空掉了,先是整個空掉了,然後後面……
mic答:嘴巴有沒有念咒?
問:動不了了。
mic答:動不了啦?
問:對,引磬一響的時候,我就動不了了,然後整個空掉了,什麼都沒有了。過了一會,然後就開始發現身體動不了了。
mic答:又開始念咒?
問:沒有念咒,就發現身體動不了了,然後就……
mic答:那已經動念了,要念咒了。
問:那個時候要念咒?
mic答:對,動念頭了。你一發現什麼,那就已經出定了,出定了念頭出來了,你就要接著念咒。
問:就不管身體什麼感覺,不管流淚,不管怎麼樣。
mic答:對,一定要念咒。
問:好的,感恩上師!只要有覺受了……
mic答:有覺受就有念頭了。
問:好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座下觀照的時候,閉眼可以和”斷”一樣用嗎?
mic答:可以呀。
問:因為當時我覺得閉眼的時候也是空靈無住的感覺,也是可以用是嗎?
mic答:可以,可以用。
問:好的,感恩上師!

◈ 23-念念不住就是念流
問:上師,請您開示!昨天早上,一上座咒就飛快,它停不下來,大概有兩個小時,然後搞得我……
mic答:筋疲力盡。
問:我當時不知道力盡,我想它一直這樣……
mic答:可以,沒關係,就一直這樣唄。
問:不知道它啥時候能停。
mic答:下座了就停了。
問:然後它也沒有念頭,也沒有啥,你們都說……
mic答:沒有念頭,怎麼會有咒在呢?
問:就一直有咒啊。
mic答:有咒,就證明有念頭。
問:但是我……
mic答:你那念頭很微細,發現不了。
問:我還想你們都說一閃一閃的啥的,我怎麼就沒看見呢?
mic答:對,一閃一閃。
問:沒有看見……
mic答:一閃一閃還是粗微細流注,你那細微細流注就看不到了,一閃一閃都看不到了。
問:沒有看見,也沒有像你說的有河什麼的,它也沒有。
mic答:念流。
問:對,也沒有。
mic答:不是河,是念流,念念不住就是念流。你不是念念不住嗎?一直在持咒,有沒有住啊?
問:沒。
mic答:沒住就是念流,念念不住就是念流,你就已經被淹在那條河裡面了,所以你看不到河。
問:後來我就說它一直念,然後它一直那麼飛快,越來越快,我能感覺到它要分離掉那一塊,它又不分離,後來我就煩了,我就說讓它給搞慢點。
mic答:煩,起分別了。
問:然後一慢,它就開始難受,後來那個心它就被……
mic答:把輕鬆自在給壓住了,就開始難受了。
問:對,心就特別難受,然後我就下座了。
mic答:是這樣的,你把輕鬆自在給壓住了嘛,就要開始難受了。
問:好像我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它很輕鬆的時候,太久了以後我也會呆不住。就是那個輕鬆,它時間久了以後,好像我就會感覺自己呆不住。
mic答:呆不住就是解脫的願力不夠嘛,還要呆在六道輪回中。
問:哦,好像是疼什麼的已經習慣了。
mic答:嗯,習慣了,那個已經沒有了,輕微了。
問:對,這種輕鬆自在,然後它久了以後好像覺得……
mic答:那就是菩提心沒發夠。
問:那怎麼樣再發這個?
mic答:繼續發菩提心呀,下座以後繼續發菩提心。
問:就發願是吧?
mic答:嗯,發願。
問:做事。然後到下午那一座一直持咒,就慢了下來,我很怕像上午那樣,其實早上那一座它自己就快的。
mic答:這回真的是壓念了。
問:然後下午我就有意識地讓它慢了點。
mic答:那就屬於壓念了。有意識地,已經加入你的意識了,那就是屬於壓念了。
問:然後就是,我前兩天要是平時耳朵裡面或者心裡面,我自己會有咒,就是發願或者是我修的那個咒,然後我就會感覺到。但是我昨天雖然比較清淨,但是那個咒沒了,我在那躺著我說……
mic答:咒沒了,有沒有找啊?
問:沒找。
mic答:不用找,沒了就沒了。
問:對,我想了一下,您原來說過。
mic答:有和沒有是一回事。
問:哦,還有就今兒早起,讓我想一想。
mic答:你不要想,想又落在分別上了。
問:我想跟您說,我今兒早起也是提前下座了。對,我為啥提前下座?我和心**說了,我這會都想不起來了。
mic答:那不管它,下座就下座嘛。
問:對,想起來了,它就是低的,低到這兒,就是它特別低。
mic答:要控制呀,不能夠太低,不能跟著感覺走,你要保持身體挺拔。
問:對,我就是一直能夠那個啥,我這兩天好像有點保持不住。
mic答:保持不住,要用點沉香靈芝蜜嘛。
問:我吃了。
mic答:有嗎?吃了還不管用?
問:對,我今天早上我就覺得人整個它就……
mic答:塌下了。
問:對,然後好像就是那個山把你給……
mic答:給蓋住了。
問:對。
mic答:你就跟甘肅地震相應了。
問:啥是甘肅地震?這兩天?
mic答:甘肅地震,6.2級地震了,倒了很多房子,跟你相應,蓋住了。
問:然後壓得我那會咒都念不起來,我還沒有過這個,所以我就覺得這個咒也沒了,好像那個咒它是擠出來的,就那個感覺,這是一個。後來……
mic答:沒事嘛,多發願。
問:還是得多發願?
mic答:嗯,要多發願,菩提心還是不夠嘛。
問:還是不夠,我還老是沒事就發……
mic答:你看菩提心不夠,菩提樹都倒下去了,身是菩提樹嘛,你這都倒下去了。
問:然後就是,後面雖然就是又直起來了,但是就那個煩……
mic答:無明的煩,莫名其妙的煩。
問:嗯,原來都是在心裡邊的,這次是在腹部。然後我就覺得那個人都想撞牆,就那個感覺,就要瘋了一樣,控制不了,然後我就下來了。
mic答:不要撞牆,要用願把它斬斷。
問:那我那會是?
mic答:發願嘛,煩的時候不是正好發願?
問:那是在座上發?
mic答:嗯,是啊,座上也可以發願。你不發願菩提樹又要倒了。
問:上師,請問我那會是結著手印發,還是我去了黃布,這樣?
mic答:沒關係,就結著手印發唄。
問:嗯,就結著手印發願。
mic答:沒關係,就結著手印發。手印不動嘛,就發願,太煩了你就發願。
問:太煩了就發願,還可以這麼換的?
mic答:可以啊。你都把煩惱換上來了,你還不換發願?
問:還有我第二座的時候,剛開始我忘了,我到最後就感覺好像,不能說感覺。
mic答:嗯,不能說感覺。
問:就是……
mic答:就是感覺,還是感覺,那算了不說它,不描述了。
問:感恩上師!

◈ 24-打坐頭太低會影響定力
問:上師,您前面說的那個能持咒就持咒,如果說持不出來的話,那就怎麼辦?
mic答:持不出來就不持了,能持就接著再持。
問:哦,只要能持就持。
mic答:對,持不出來就算了。
問:好的。還有您剛剛說菩提樹,我打坐總喜歡頭這樣,這樣是不對的是嗎?
mic答:稍微頭抬一點。不能太低,太低對定力有影響。
問:哦,對定力有影響。就座上時直一會這樣,然後就覺得這樣低著頭挺舒服的,不可以哦?
mic答:不要追求舒服。
問:就是儘量頭這樣抬起來。
mic答:抬起來。不要老低頭,低頭認罪。
問:哦,感恩上師。還有以前想的時候,我怎麼會有身體的這種反應,就不要去管它,是嗎?這是一個過程。
mic答:嗯。
問:好,感恩上師!

印心七二七第七天
(2023年12月23日——塔光男眾道場)

◈ 25-持咒不能一直專注在字字分明上
mic答:它叫欲界定。
問:現在的問題是對持咒這塊造成了一定的障礙了。
mic答:怎麼個障礙法?
問:持咒的時候就是持不清楚。現在比以前好多了,您知道吧,上師?
mic答:你持不清楚就是知道咒在嘛,知道咒在但是你不是字字分明嘛。
問:對。
mic答:我們不要求字字分明,我們就是知道咒在。要求字字分明是剛開始修行的時候要字字分明,後面就是”出於聞中,入流亡所”,你入流亡所就不能夠住在字字分明上,要不然那個咒你念不快,你沒有辦法念到一心不亂,念到一念不生、念念無念。
問:我現在好像意識做功夫,這個思維受之前影響,因為之前我修的是六字大明咒,它比較短,然後做功夫的話盯得很緊,很清楚,前面它很快的話它也能夠那個什麼,所以我現在的想法就是,可能還是想我們這個持咒還是需要能夠字字分明,哪怕持快也必須要字字分明。
mic答:不要字字分明,知道咒在就可以了,不需要字字分明。這個就跟電風扇轉動是一樣的道理,你轉得慢你才能夠看到那個扇葉,葉葉分明。當它轉快之後,你還能夠看到葉片嗎?它已經形成輪了。
問:可不可以這麼說,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還是我們功夫不夠,所以說你看不到那個什麼?我記得看過一個是哪個老和尚,他的那個……
mic答:你那個是念念都在住,不是念念不住,我們就是通過持咒來培養念念不住的功夫。要是啥時候這個字都很清楚很分明,那就有住。
問:有住?
mic答:有住,你不住你去追求字字分明做什麼?它自然地分明就分明,不分明就不分明,但是你知道咒在就可以了。
問:我現在的思維,就是修行的思維,我現在是這樣的,什麼境界我也不談。
mic答:我們不談境界。
問:對,我也不談境界。我現在給自己設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夢中能做主。
mic答:那還是談境界。
問:這個是功夫吧,老人也說,這是功夫。
mic答:是功夫沒錯。夢中做主,那你要如何做主?跟你持咒有什麼關係?
問:至少現在我夢中是做不了主,完全是隨著走了。
mic答:因為夢中做主是知道在做主,不是夢的環節每一個都清清楚楚,夢畢竟是夢幻幻影。我們所謂的做主就是了了常覺。
問:對對,我倒也不是說一定要說是對夢中做主怎樣。
mic答:了了常覺。
問:二六時中嘛。
mic答:二六時中了了常覺我們是可以通過持咒來培養的,持咒是培養這個方向的。
問:持咒是培養這個方向是吧?但是我這個昏沉……
mic答:昏沉它是助緣,不是障礙。因為我們這個昏沉它是這樣的,昏沉它主要分幾種,一個是身體不好,容易產生昏沉。
問:我應該是有這個因素。
mic答:這個因素不大。那種所謂的身體不好,就是一種病態,病態讓他提不起精神。
問:對,我現在是多少是有點這個情況。
mic答:你沒達到這個程度。
問:沒有達到這種程度?
mic答:對,你看你現在那麼清醒,哪裡會達到?
問:那是我剛下座。
mic答:我們所謂那種病態的昏沉,他根本是一點力氣都沒有的,他就是一種什麼時候都是一種昏昏的狀態,就是你跟他講話他都說不清楚的,那種就是病態。
問:我應該算是現在好一點了,之前我是有一點這個狀態。
mic答:沒有,你哪個時候都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你要說**師父那是有,**師父他那種就是說臨近昏迷的那種狀態。
問:對對。
mic答:那種是病態中的昏沉。
問:您說他那種是吧?
mic答:對,那種是病態中的昏沉。還有一種是疲勞過度的昏沉,疲勞過度的你去跟他講話他也不起精神,他是疲勞過度。還有一種是歲數大了的昏沉。如果這些現象都不是,而是打坐中出現的昏沉,它是短暫的,它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問:它持續十年。
mic答:師父,你是認為你是打坐中的昏沉,但是我跟你說你這種昏沉它是一種定,禪宗叫冬瓜定,也就是昏沉定的意思。它不是像我們剛開始打坐出現的那種昏沉,那不一樣的。但是你要認為你是那種剛打坐出現的那種昏沉的話,一昏沉你就下座,那你就超越不了。因為這種昏沉呢它在座上,你保持在座上的狀態一直在持咒,為啥我們說嘴巴一定要動呢?嘴巴動就是防止出現那種昏沉。
問:我之前是嘴巴微微動,我現在是改為嘴巴動得比較大,幅度比較大。
mic答:對,必須要這樣。而且是嘴巴動的頻率大的情況下出現的昏沉就是昏沉定,因為我們嘴巴在動在持咒,還有這種昏沉的現象出來,這個就是昏沉定。如果是嘴巴不動了,出現那種昏沉,那就不是昏沉定,那的確就是昏沉,那種昏沉是咒都提不起來的,但是我們昏沉定是可以在念咒的。
問:我那個昏,姑且稱它為昏沉吧,有過好幾個階段,一個階段是什麼呢?好像一打坐,然後整個人進入一個混亂的空間裡面,整個思想包括持咒什麼的,好像無數衝擊而來的像那種什麼亂流式的那種,那是一種狀態。
mic答:如果還有這種,肯定還是昏定。
問:昏定是吧?
mic答:對,不屬於昏沉。我們說昏沉和昏沉定這個邊界其實它是很清晰的,不是很模糊的。昏沉的話是咒念不起來了,那就是太昏了,那種就不叫昏沉定。昏沉定是咒還可以持,我們一直在持咒,這種是叫昏沉定,昏沉定也叫欲界定,它屬於欲界定。
問:就是我這十來一直在入定當中,怎麼會一直在入定當中?糊裡糊塗地做了十年功夫。
mic答:沒有錯,它是屬於一種定,這種定它是可以培養注意力的,就是我們的注意力能夠放在咒上。
問:對,從這個當中然後把注意力放在咒上。
mic答:沒錯,它是可以培養注意力的。
問:我那個時候座上昏沉,打比方那個時候我是念穢跡金剛咒嘛,我會在第一個字”空”一下子放個重音,第二遍又是放個重一點,這樣子保持咒語的清晰。
mic答:那個是你有點壓念啊。
問:對,沒辦法,你要不那麼做的話完全提不起,完全就隨著昏跑了。
mic答:有點壓念。壓念就是你怕那種昏,或者怕那種亂,它就會出現壓念,那種壓念會讓你停留在這個階段很長時間。
問:我是當時差不多說這麼修的話,大概兩到三個月時間,然後我的持咒的攝心的力量會上來,而且就是說斷念會斷得很快。現在這個咒因為太長了,沒法這麼用。
mic答:咒再長它也會變到一念不生,它有個過程,再長的咒都可以出現一念不生。
問:如果這麼說的話,我要翻下我的老皇曆,我只是疑問。我當時持咒字字分明的時候,座上就有想瞌睡或者瞌睡的過來,我專心持咒,好像那個瞌睡就沒有了,它就遠離了,那種感覺,我那個時候感覺瞌睡就是一個念頭,你不隨它走……
mic答:就是一個念頭。
問:就是個念頭是吧?
mic答:對,瞌睡就是個念頭,這個念頭也就是個種子。
問:也就是個種子,哦。那我那個時候那個狀態是對的,其實瞌睡就是個念頭?
mic答:就是啊,沒錯。
問:後來那個時候坐的,之前我提問的,不光是座上是這個狀態,包括睡覺的時候眼睛一閉一睜正好就是三小時兩小時過了,那個時候一天好像就睡兩個三個小時。
mic答:比較精進,也比較清淨。
問:對,包括座下的時候,那個時候基本上是在第二念,就是第二念的時候基本上能看到自己的妄念起來了,第二念我看到然後就轉。
mic答:就化掉了,那力量很大。
問:對。所以我現在說想重新做回那個功夫,因為我自己在想,如果當時,我打比方可能在半個月或者半年,我應該能做到夢中能夠做主這樣的一個功夫。但是當時是那個因緣就那樣修的,現在好像怎麼樣這個緣分也不具足了,只能說可能是……
mic答:可以的師父,你不要停留在回憶上就可以了。
問:我倒也不是說那個,就是說……
mic答:你停留在回憶上,你老要去找過去的方法。
問:對,所以我就說我這麼說,我那個咒語我得字字分明,因為我字字分明的話,這個是起心動念或者有妄念來的時候,我可以一下子不隨它走,我就知道了,我就專注在咒上面。因為你這個時候如果不是字字分明的話,我就是……
mic答:只要你還在字字分明上做功夫,它那個妄念出來就一直都是粗念。
問A:你看是不是就會回到過去的念頭,一直過去的念頭,粗念?
mic答:哪怕你不管哪個階段,哪怕出現細念甚至微細念,你把力量專注在字字分明上,它馬上回到粗妄、粗住,就是這樣的。
問A:它是相應的。
mic答:因為在這一塊,粗住、細住、微細住這一塊用功夫,我們也是反覆用了很長時間了,後來老人給我的開示就是你知道咒在就可以了,我們說入流亡所就是知道咒在,你不要住在咒上,入流亡所。
問:那我現在持咒……
mic答:知道咒在,後來就用知道咒在去做功夫,很快就到達咒念合一,然後極力追頂,形成咒輪。
問:咒念合一,極力追頂。
mic答:就是我們說咒念合一、極力追頂甚至咒輪這些,老人在《恒河大手印》裡面都有開示,但他不是放在一起做開示的,因為在老人做指導的那個時候,沒有幾個人打長坐,打長坐完全都是自己要求自己的。老人後來,特別是在96年之後的開示老提到要打長坐,那個是因為那時候我們有幾個人一直在打長坐,然後老人發現的確要回歸到長座,後面他再要求修法就一定要打長坐,一定要把時間加上去。
然後再問老人說:”上師,您以前都沒有要求打長坐,為什麼您現在要求打長坐?”老人說:”我們大愚祖師就要求打長坐。”老人就這麼說。他說:”以前我們跟大愚祖師參學的時候,喜歡聽大愚祖師講法,就跑去找他。大愚祖師在講法的過程當中,看著幾個師兄就停下來問:”你們一座多長時間?”大家說:”我們就坐兩小時、兩個半小時。”當時祖師就搖頭:”不行不行,你們要坐到四小時一座。”然後大家回去,好,我們就四小時一座。修了一段時間又去聽愚祖講法,他就給他們講公案,講了講了突然間又停下來問:”你們現在一座坐多長時間?”大家說:”我們現在都是按您上次說的四個小時做標準。”大愚祖師又搖頭了:”不行不行,要六小時一座,難怪你們聽不懂我在講什麼。”所以老人就講了這一段故事。

◈ 26-回歸到本位時攀緣心也不可得
問:我現在偶爾是比較清醒狀態,那個時候持咒很清爽。
mic答:找到感覺?念念當自覺?
問:還沒有,功夫還沒做到那麼細。
mic答:也是念念當自覺。
問:還是挺粗的,也沒做到念念當自覺,還沒做到那麼細。
mic答:粗的念念當自覺。
問A:上師說了,就是現在不能打成一片就是了,現在沒辦法打成一片。
mic答:你呼吸能不能打成一片?呼吸?呼吸能不能打成一片?
問B:二十四小時都是,二六時中都是一片。
mic答:本來就是一片,是你的執著障礙你不能打成一片。觀照也好,打開也好,不要往難處去想,不要把它認為很難,為什麼?因為自性人人本來具足,它本來就是具足的,它怎麼會很難呢?
問B:回歸就行。
mic答:對。你也不要總認為我非得要二六時中念念都在清淨當中,那不可能,你總要用,你總要起作用。就是回歸的程度綿密一些就可以,所謂的你在本位綿密的程度就決定你這一輩子的修證。但也不是說什麼時候都是在這裡,還要做事,所以做事就是起用,也不要認為自己肯定是流浪造業去了。
問A:我也這樣認為。
mic答:所以你要讀《圓覺經》。《圓覺經》講得很究竟,一切行為皆是梵行,連殺盜淫妄都是梵行。
問A:都是清淨的,離不開這個清淨。
mic答:所謂梵行就是清淨的菩提道,就叫梵行。這個它是從究竟處來講,就說你做功夫也要有這種坦坦蕩蕩、毫不粘著的程度出現。
問C:你功夫做得好的話,應該不會起殺盜淫妄的心。
mic答:就是啊,對對。起攀緣心了,哦!我們起攀緣心了,知道馬上就回歸了。也不要說:”哎呀,我剛才起攀緣心。”這樣就不好,有懊惱心就不對了,有懊惱心反而就是妄起煩惱了,過去就過去了。
問B:一刻不停留。
mic答:對,不要停留。
問C:攀緣也是在自己鍋裡哦?
mic答:知道是攀緣了,哦!馬上打住了,回歸到本位上,攀緣心也不可得。
問B:如是做功夫,打成一片。
mic答:是,如行雲流水,做功夫就是這樣。也不是說完全地就沒有攀緣心,有也沒關係,不要往心裡去。培養出來的定力就是即用即捨,用了就捨掉,就像我們喝茶一樣,拿起放下,即用即捨,毫無粘著。
問A:水上寫字一樣。
mic答:對,就如同水中作畫,反正畫我也作了,有沒有留下影子無所謂。
問B:上師,座下用的時候,比如說經常會有粘著這些情況,怎麼樣讓它更快地去掉座下粘著的這種情況?
mic答:粘著好啊,多粘著嘛,這不就去掉了?(眾笑)即用即捨嘛。
問B:對,即用即捨,時時都是即用即捨。

◈ 27-修印心宗適合參閱《圓覺經》
問:上師,講做功夫的有沒有相關的書籍啊?
mic答:有啊,念起即覺,《圓覺經》講做功夫講得最細了。
問A:而且講得最圓的就是它了。
問:念起即覺。
mic答:修心密結合《圓覺經》是最容易通的,這《圓覺經》整部就是在印證我們的修證。
問B:我前兩天在看《六祖壇經》,這兩天在看《圓覺經》。
問:《圓覺經》多少字啊?
問A:不知道。問多少字這個有點……
mic答:一個字也沒有。
問A:你要問多少字,《圓覺經》不就三個字嗎?
mic答:一個字也沒有——無字真經。
問B:都在一個覺上。

◈ 28-持咒的妙處
問:師父在這裡打坐的時候沒有見你昏沉啊?
問A:我說的昏沉是指意識不清楚的時候。
問B:他打坐功夫比我好。
mic答:意識不清楚那個不屬於昏沉。
問:因為我去看的時候,你時時都在持著咒。
mic答:師父,因為我們有時候哪怕是在持咒,但是我們入深定了,會察覺時間過得很快,就是六個小時就相當於十分鐘一樣就過去了,那你說那個時候意識清楚嗎?還在持咒,人也在結印,然後嘴巴也一直都在念,但是那個覺受就是一座下來相當於十分鐘一樣,感覺是剛剛坐上來,十分鐘就敲磬了,就下座了,很奇怪的。
問:上師,這個是像斷片的一樣的吧?
mic答:就是啊,那他肯定不在意識當中。
問:對,但是持咒還在持,手印還在結的。
問B:那個可以人為地改變吧?
mic答:我們常這樣。以前我自己打坐的時候定個鬧鐘是定四個小時,結果鬧鐘響過了都沒聽到,一座坐了六個半小時。感覺天很亮了才睜開眼睛,一看已經坐了六個半小時。那時候沒有手機,我們用的鬧鐘是機械鬧鐘,上鏈子的。
問:上發條那種。
mic答:嗯,上發條的。那一座之後就發現打長坐時間比四個小時還快,後面都改成打六小時以上,就這樣。
問B:這次打七我老感覺好像時間很長,特別慢。
問:剛開始,才第二周,後面應該就好了。
mic答:不是,我們所謂時間的快慢無所謂,反正鬧鐘不響就不下座。有時候也會感覺到時間過得很慢,反正就一直坐著一直在持咒。時間快慢是一種假像,是一種錯覺,當我們難受的時候,你過一分鐘都比過一年還難。
問:但是這個放在咒上就很快了。
mic答:這個都是一種假相。
問:身上越痛的時候發現這個咒念得越快。
mic答:也不會,也不是這樣子。就是痛跟受相應了,他才會覺得時間過得快,就你這個痛已經干擾不了你了,痛而不受,就是這樣子,時間就過得快。就是痛跟受相應的同時,咒跟念也相應,我們說咒念合一,它這兩者都相應了,時間就過得快了。
問:上師,這個是不是也是覺受增長的一個情況?
mic答:這個是覺受增長當中,而且已經是一心不亂了。
問:對,受而不受了。
mic答:咒念合一,這已經是一心不亂了。
問:也是了了常知的。
mic答:對,也是了了常知,這時候覺受增長就很快。這就是到了”聞所盡聞,盡聞不住”的程度。”覺所覺空,空覺極圓”那個狀況就是出現能所雙忘之後,他出現能所雙忘之後,念頭又起來了,又開始持咒,又沒了。之後念頭又起來了又持咒,又沒了,業力掙扎的這一塊,就是”覺所覺空”的這個階段。
問:這也是力量最強的時候,這個反而培養了力量的增長。上師,是不是只有打長坐才會出現這個情況,短座是出現不了這種情況的?
mic答:不是光打長坐,你還要持咒啊。
問:對。
mic答:你看老法師他們也打長坐,但不會出現這些,方向不一樣,他們不會出現這些,他們那種長座很枯燥。
問:對,我也問過,我說:”那如果你發現妄念來了非常熾盛的時候,你咋辦呢?”他說:”那也是觀心,就是只能這樣。”但是我覺得是不好落地。
mic答:不好落地。
問:對,沒有抓手,不好落地,除非是上上根器之人有可能會好一些。
問A:禪宗真的不是一般根器能夠入得了手的。
mic答:禪宗就是講根器。
問:所以上師講的是打長坐就是培養我們的根器,也是這個道理。
問B:打著打著把根器都給提高了。
mic答:我們這個法實際上就給禪宗找個抓手——入手處。
問:對,我發現就是這樣。
mic答:你這樣修出來,這個觀照觀得嚴密貼切,你開口閉口也都是禪宗的東西。
問:就是根器很利了吧。
mic答:就是以禪為用。
問:對。這個還是很不錯的。
問C:他們禪宗,老法師那用的方法,他一輩子都是要昏沉的,昏沉一輩子。
問:是,這個肯定的。
問C:出都出不出來。
mic答:他不是默照便是提起。
問C:他出不來的,因為我看了一下,那裡面就**和尚用功可以。稍微有一點點,不要講就一點點,剩下的全這樣的,稍微精神點就打妄想,不精神的……
mic答:他還好一些哦,他不會這樣哦?
問C:也會。
問:也會,長時間這樣。
問C:他絕對會的,因為他的用功方法就這樣,我知道他們用功方法沒多久,也開始,但是持咒持習慣了,稍微有一點我就適應過來了。
mic答:其實曹洞宗以前是持咒的,你看憨山大師的開示裡面就有。不光是禪座,有時候也要用咒來提意,有時候也要用咒的。
問:他妄念熾盛的時候肯定要用這個。
mic答:他咒是做助行。其實我們也是一樣,咒就是助行,觀照是正行。
問A:功夫在座下。
mic答:都在座下,主要都是在座下。我們重心也是放座下,但是先在座上培養定力,就是說你座上這個定力沒有建立起來,座下一直都是壓念的。好多師兄做功夫就是壓念嘛,一上座他不念咒的,他叫什麼?心念心聞,其實就是在想,那個就是壓念了。然後下座都怕妄念起來,一直都是壓著念。
問:他那很累的實際上。
mic答:一壓念就頭昏腦脹了。
問:因為我們去東北的時候,有些師兄他說心念耳聞,他說:”我心裡想這個咒,他用耳朵去使勁地聽心裡想的咒。”我說:”那你多累啊。”要多累有多累。
問D:對,我就是嘛。
問:後來也說他確實很累。

◈ 29-覺察念頭、覺知念頭、覺照念頭
問:上師,我想問一下座下的,我再問一下,別回頭又做錯功夫了。我現在座下就是持咒?
mic答:可以,持咒、發願都可以。你體會一下發願。
問:發願很有力量,有時候我也會發願對治。
mic答:交替哦,持咒、發願。
問:對對,會對治,這樣的。
mic答:可以,這樣有個抓手。
問:像那種大根器的那種……
mic答:不是,師父,你要字字分明的話,下座也要字字分明,那找個抓手。字字分明的對應就是座下要念咒或者要念發願文,它是相應的。如果說你座上只是知道咒在,座下他就不用這個抓手都可以觀照,他是相應的。
問A:這就是座下可以做到自然觀照了,一心不亂嘛。
mic答:對,他可以有清淨心出來。
問:座下先持咒吧,我要持咒,因為要說座下那種自然觀照,嗯……
mic答:老師父說我們說的自然觀照就是見性了。
問A:他說這就是見性了?
mic答:那個**師父也是這麼說的。他說你們講的自然觀照其實在教材裡面講就是見性了。我說我們不談見性,因為這個年代你一說你見性了,誰都認為你狂妄了,所以我們就以觀照來代替見性這個用詞。
問:座下其實就是觀照,看著自己的念頭?
mic答:剛開始是看念頭,後面能夠覺察念頭,然後可以覺知念頭,之後是覺照念頭。
問:這個功夫得做得相當綿密了,要是剛開始完全就是隨著走了。
mic答:就是得這麼做。
問A:這是從座上開始一直到座下。
mic答:開始是看嘛,看念頭。看念頭是因為我們還不能知道念頭起處,所以要看念頭,看念頭起處那叫作覺察念頭,然後覺知念頭,再到覺照念頭。
問C:現在都摸不清那個念頭到底是哪一個。
mic答:你要摸清念頭?你念念不住了,摸清它幹什麼?
問A:一摸清又回到念頭上了。
mic答:念念不住。它是越到微細處,它就會連成片,無頭無尾,無始無終。
你能覺察到能體會到無始無終嗎?這念流像流水一樣。
問C:能體會到。
mic答:靜止的流水。
問A:很細的,細微細流注。
問C:上師,這個流水還是不需要去看清它哦?
mic答:你是了知。
問C:了知就行了?
mic答:了知,了知就是看嘛。了知,念念不住就是了知。
問A:上師,那個覺照念頭,實際上就是觀照也不可得了?
mic答:對,到覺知的時候觀照都不可得了。
問C:了知就是那個叫什麼,剛才那個叫什麼名詞?
問A:就是了知。
問D:自然觀照。
問C:哦,自然觀照。
mic答:是,了知就是自然觀照。
問C:換了個說法我都搞不明白了。

◈ 30-昏定是在超越
問:上師,一般這個昏沉定會持續多久?看人?
mic答:嗯,都在當下。起碼這個理你要知道,都在當下,念念都在當下。你能體會到一念當下,就能夠體會到念念都在當下。所謂的走失就是我們要做事,要對境要做事,對境做事的時候它會出現走失,到事情做完了……
問:走實是什麼?
問A:走失。
mic答:叫失照,也叫走失。就是你要去用它才會走失。
問A:但是這個也是自然而然的,自性流露的一種狀態。
mic答:然後事情一做完,馬上回歸。
問A:即用即捨嘛。
mic答:對,即用即捨。
問A:回歸就是即用即捨。
問:先做功夫,我現在還是昏沉。
問A:你哪有昏沉,我們都看不出來你有昏沉。
問B:他坐得比我穩。
問A:你也很穩。
問:以前是昏沉,現在是昏不沉了,現在是。
mic答:昏定。
問A:哦,對。
mic答:昏定其實挺好的。
問:以前昏著昏著就睡過去了。
mic答:昏定就是在超越。
問A:是不是昏沉定過了以後就是正定了?就很清楚了。

連播區:點下面標題可呈現播放紐

 摘要

問題:21_30
21-沒有種子就是心清淨
22-有覺受就是有念頭
23-念念不住就是念流
24-打坐頭太低會影響定力
印心七二七第七天
25-持咒不能一直專注在字字分明上
26-回歸到本位時攀緣心也不可得
27-修印心宗適合參閱《圓覺經》
28-持咒的妙處
29-覺察念頭、覺知念頭、覺照念頭
30-昏定是在超越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無心直說--如何修證印心法門(八)
    包含所有座上實修、實證的重要開示!
  • 前言 蔡奕忠居士簡介
  • 打七開示:2023年12月10日—2024年1月27日

    塔光道場,普渡寺
 佛弟子 © 2004-2025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