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多一分歷練就多一份承當
mic答:你把山河大地都寫滿了,能寫出個什麼來呢?
問:就像起心時時常寂嘛,回顧一下。
mic答:是啊,你說你把山河大地都寫滿了,又能留下什麼呢?
問:什麼都沒有。
mic答:什麼都沒有。究竟是什麼都沒有呢,還是什麼都在呢?虛空作畫,這叫虛空作畫。
問:這就叫虛空作畫。
mic答:如何是虛空作畫?說嘛,別老看著我。
問:虛空作畫就是什麼都不想。
問A:虛空什麼?
問:虛空作畫,就是什麼都不想的這種。
mic答:如何是虛空作畫,隨便聊聊。
問B:畫一下就知道了。
問:虛空作畫就是心化空了。
mic答:大家都可以說一說嘛,隨便說說,看看自己落在哪裡。
問:本來就無一物的嘛,是不是?本來就無一物,就是空的,空的就是心化空的,心就是虛空的。
mic答:那就落在本來無一物上了,你的開口處便是落處。
問B:作畫也不可得。
mic答:好。誰還有更妙的回答?不用想,直說。
問C:即用即捨。
問D:我剛看到了一個杯子,也沒看到,看不清,就在那了。
問A:那這個杯子是在你心裡還是在空間裡?
問D:哪都沒在,看到了,好像就定在那,但是也沒看到什麼,就好像就是那麼一團。
問:心外無物,物外無心。
mic答:很妙嘛,繼續聊嘛。
問:我們要做到一心無事、一事無心,什麼都沒有,造化也是物。
問E:諸相無相,虛空作畫。
mic答:師父問你,直下無心如何作畫?
問E:諸相無相,一切相都無相,那不是虛空作畫?
mic答:虛空作畫。
問B:沒寫自己的名字都不用動念了,寫上去就行了,還要動念嗎?那不就是虛空作畫?
問E:諸相都無相了,還有個虛空相嗎?
問:那就是覺知了,剛才上師說的覺知了。
問E:上師考你們的意義就是要讓你們知道本來面目的嘛。虛空作畫,諸相無相了,還有虛空相嗎?要有一個虛空相的話那就還有相了。諸相無相的,《金剛經》都咋讀了?讀過《金剛經》嗎?所以說這種就是真正地用到。
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問E:佛在《金剛經》上就跟你說”諸相無相,即見如來”。不過佛是那樣說的,我們就給他這樣說,諸相無相,虛空作畫。上師是恨鐵不能成鋼啊!
mic答:沒有沒有,大家要交流,聊一聊嘛,已經沒有什麼鋼不鋼了。
問E:你是恨鐵不能成鋼啊!
mic答:不存在這個問題,就是要給大家多一些機會來歷練。這裡面沒有對錯,沒有高低,都是平等的。
問F:虛空作畫,瀟湘別墅的月光就是虛空作畫。
問:那不是有相麼?
問E:對,你要挑戰他,你直接挑戰,達到你挑戰不過了……
mic答:要有這種機會大家歷練。歷練是什麼呢?你不要在乎對和錯,多一份歷練就多一份承當,所以不要在對和錯上面去計較分別,儘管說。
問E:每個人都說。
mic答:每個人都要說,要不然你就錯過這個歷練的機會了。
問:要敢於說出來了。
mic答:這裡面沒有對錯,也沒有高低,也不會表揚誰說得好,或者誰說得不好,就是給大家一種歷練。但是會告訴你,你所開的口便是你的落處,這是必然的。
問C:落也沒有好壞。
mic答:落也沒有好壞,落就落嘛,不落如何開口呢?那肯定要開口。
問G:真空妙有。
mic答:嗯,挺好。
問H:也可以不開口。
問I:上師喝茶。(眾笑)
mic答:上師喝的是哪個茶?
問I:入口茶。
mic答:你喝的又是哪口茶?
問I:開不了口了。(眾笑)
mic答:儘管喝。
問I:對,儘管喝。
問E:不要錯過了機會了,只要有機會就挑戰,這機會就是。
問:反正練劍嘛,說錯也沒事,沒在意對錯了嘛。
問E:沒有對錯,說出來就是鍛煉,說出來就是。
mic答:對,就是歷練。
印心七三七第四天
(2023年12月27日——塔光女眾道場)
◈ 42-清淨也不可得
問:上師,前兩天跟師兄聊到磕牙追頂持咒,就是說有可能是假追頂,也可能是真追頂。
mic答:這個我們不是交流過嗎?
問:我本來挺自信的,但一跟師兄交流,師兄的攝受力太強了,我真被說得有點不自信。
mic答:我們交流過了,不存在這個問題。
問:然後我這兩天有一個體驗,我想跟上師說一下。就是兩個小時之後,持咒已經很快了,大概藥師咒只有十個字左右,然後覺受增長,很痛,難受,然後感覺好像能量在積累,跟個火山一樣,突然有一下就爆發出來,它這個咒就直接”噠噠噠”就上去了,然後一會又平靜下來。然後”噠噠噠”了以後,念頭像洪水一樣,一個接一個,注意力就在咒跟念之間不停地切,然後座下是挺清淨的。
mic答:你體會到座上念頭像洪水一樣哦?
問:對。然後今天我做了個實驗,我就把它控制下來,一直控制在很綿密不出聲的咒速上。然後這一座下來的感覺,就是這個念頭不像洪水,像流水慢一點弱一點,但是完全是一動不動,痛得很舒服很自然的那種,然後座下的感覺沒有磕牙持咒那麼清淨,但是也是能夠體驗到了了分明、了了常知。
mic答:稍微控制了一下?
問:稍微控制了一下。
mic答:不要控制。
問:不要控制,明白了。
mic答:控制會培養執著心。
問:那會不會落入一種習慣,我座上面”噠噠噠”就沒有咒了。
mic答:要回到咒上。
問:回到咒上。反正就是回一下,讓它自然地再上來就上來,是吧?
mic答:對。
問:還有這兩天座下有一個體驗就是走在街上,我感覺往前一看眼睛特別得分明,看到的東西很清晰。然後吃完飯去洗碗,流水的聲音跟水流的冰冷的感覺就自然地傳到腦海中,這種算是自然觀照吧?
mic答:直心道場。
問:直心道場,那就是自然觀照?
mic答:對,自然觀照,真心流露,直心道場。
問:還有一個體驗,我們塔光出門右轉,那裡是一條筆直的馬路,路上人也少,走在路上覺得很輕鬆,然後腳步聲音、外面的聲音都是清清晰晰的。但是走左邊因為是菜市場,道路又低窪不平,然後我要把注意力放在走路上,這個聲音就聽不到了。這個是不是因為一稍微作意或者一有注意力的那個集中它就不是觀照?
mic答:也是觀照,心不亂就是觀照。
問:即使我聽不到聲音?
mic答:嗯。
問:我想問就是功夫做到後面,有沒有可能,我即使集中注意力,我要注意這個凹低不平的路,我還能夠同時聽到這個聲音?
mic答:不追求,聽到聽不到都一樣的。
問:還有今天下午這一座,後面心**師兄進來點香的時候,我一聞到這個香,咒速一下子就上來了。後來他走的時候,我以為他要走了,他突然的一個巴掌,很突然,然後我咒速又起來了,我感覺這個聲音為什麼對咒速影響那麼大?而且尤其是我”噠噠噠”持咒到後面引磬一響,它這個聲音又會上來,好像這個感受,香、聲音都會刺激咒速,這是什麼原因?
mic答:有加持嘛。
問:不用追究它為什麼?
mic答:對。
問:還有上師您說心清淨就是觀照,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妄認心清淨,因為我這兩天的座上的狀態雖然很痛,然後難受,有時候沒力氣了累了,但我一直覺得自己心是清淨的。
mic答:是,清淨也是妄認。
問:清淨也是妄認?
mic答:所以清淨也不可得。
問:不太懂,我再體會下,謝謝上師。
◈ 43-咒念合一
問:上師,我想諮詢一下,就是說這兩天也是在調整持咒的速度,一直在嘗試什麼樣叫自然提速,還有輕快,所以說基本上是以輕快作為一個標準來自然提速度。然後我提著提著,提到後面,我自己覺得很輕鬆,速度就上去,但其實自然地它就一直就越來越緊,等到我意識到了其實已經有點累了,就是說這個度怎麼把握好?我知道我提得已經差不多。
mic答:不快不慢,不緊不慢。
問:我自己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實際上在心理的承受、身體的承受上面可能是已經到了一定的限度。有沒有什麼硬性的標準,比如說心臟跳得快或者是什麼感受?
mic答:你感覺快了就放慢一點,感覺慢了就加快一點,這就是標準。
問:還有咒速,就是咒輪後來越來越快了,字越來越少了,您知道這個藥師法的字挺多的,然後就只剩幾個字了,我應該想起來我自己作意,知道不應該回頭再去找,但是你一停下來等於重新再起來的。
mic答:對,不用找,繼續。
問:我繼續,但是說我停下來,比如說我累了我停下來了之後,等於我又從頭去找回來了,然後我發現每次的咒輪其實字是不一樣的,少的字是不一樣的,你也留不住,只要有音流在就可以了,是不是?
mic答:對,有咒音在就可以了。
問:不管它,最後少到五六個字,因為藥師法的咒很長的。
mic答:最後少到一個字,就一心不亂。然後這個字也沒了,叫能所雙忘、一念不生。
問: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咒念合一的感覺。
mic答:你差不多已經合一了。
問:是吧?
mic答:是的,差不多了,三個字就合一了。
問:感恩上師,暫時還差兩個字,我努力一下。
mic答:努力一下。
問:不作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拍手這個定力和心力的問題,如果自己在家裡應該怎麼做?
mic答:哪個?
問:就是拍手,在道場不是有人拍手來增加我們的定力?
mic答:在家裡也會有人拍的,老天爺拍手。
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如果在家裡比如說平時家裡人聊天,他們講話,我在這個房間打坐,我就會聽到他們說話,這個怎麼控制?
mic答:不用控制,他們也是拍手。
問:但是我會跟過去聽。
mic答:那是你的事,不是他的事。
問:是啊,那我再拉回來嗎?
mic答:你那是回憶,以後回去不會了,已經超越了。
問:好,感恩上師加持!
◈ 44-幾種不如法持咒的狀況
問:這幾天師兄們打長坐都上去了,我也在觀察了大家打坐的情況。座上、座下也看了看,包括剛才心*師兄說的心*師兄這狀態,我專門也都錄了像,師兄們很多狀態也錄了一下,因為好讓他自己去看一下,然後返觀一下自己。所以基本上通過這幾天座上的觀察,還有下座師兄們座下的狀態,基本上我去整理了一下大家的情況,簡單說說,出了四大門派。
第一派是輕巧型持咒。一上座就”噠噠噠”開始了,所以他一開始的話,沒有從這個口念耳聞到心念耳聞一步一步上去,一上座好像很輕巧,他這樣座下基本上發現定力和觀照力有點欠缺,反而把上師開示的一路風光的精髓給壓下去了,只注重表像,說微細流注、極力追頂,老是去往這邊走了。
mic答:追求這個哦。
問:對。所以說反而把翻種子這五味雜陳、觀察力、覺察力、洞察力、培養座下的綿密觀照力這方面丟失了,不說名字了吧?
mic答:是,不說名字我們也知道。
問:第二種是第二大派死持咒型。咒抓得很緊,因為在座上能看到眉頭鎖得很嚴,就抓得很嚴,他這樣會很累。座上一直在拼命地抓這個咒,這種希望師兄下次就輕鬆持咒,看咱們是自然持咒,一直上師強調自然持咒、微笑持咒。
mic答:要放鬆。
問:對,所以這樣反而會很累。座下這也表現出來整個身是往裡收的,一箍到這一塊,他也不自在,一旦有時候逆境上來的時候會突然爆發無明火,自己控制不了,所以說下一步還要輕鬆一點。
第三個,這個功夫還行,叫懈怠派。一上座很如法,我就老是觀察,看著不錯快到火候了,結果自己不想持了,退了。反覆地燒開水,八十度下來,八十度下來,就是燒不開。希望這個師兄多多發願,要有恆持力,一座下來發現觀察以後也是。
mic答:不要追求定境。
問:對。
mic答:座上不入定是最好的,座下多入定倒是可以。
問:倒是好事。還有一種,是心*型,不持咒,想咒型。一上座嘴巴不動,還有另外一個師兄,也不說名字了,這時候一上座不持咒的話,他很輕鬆舒服,會落到這種空洞無明,但是沒有什麼心得,下座以後基本上觀察不到定力的增長,容易流浪。希望師兄們也多發願,還是要如法,多看看上師的長座修行指導,如理如法地修,因為組織一次打七法會,人力物力,還有這麼多師兄的護七,來之不易。
mic答:人力、物力、財力。
問:對。所以說有這麼好的機緣,大家也有解脫心,如果你不如理如法地去走,每天也打了三座,但是自己不受益,那又何必呢?所以要修還是要如理如法地修證。希望大家都能夠如理如法,這樣功夫才能做上去,才能早日證到菩提自性。別的也沒什麼了,上師。
mic答:好,大家要懷疑是自己的話,可以私下問一下名字。
問:都可以對照,基本上師兄們也能對得上。大家自己的事情自己都知道,所以說咱們發現問題,來改一下。
mic答:對,以後巡七的要以這個作為標準,看看誰不如法了,把他記下來,培養我們自己的妙觀察力。
印心七三七第六天
(2023年12月29日——普渡寺)
◈ 45-座上持續的動要控制
mic答:是一陣子還是持續地動?
問:它有時候有一股氣,這是驅動身體動,但是現在……
mic答:我問你是持續地動,還是指刹那間動一下就沒了?
問:它也是有持續的。
mic答:有持續就是你想動了,要控制。因為持續是可以察覺到的,那你就要控制它,你不控制就證明你自己想動。我們所謂的氣動是一下子很突然,你控制不了的。
問:它也是一下子。
mic答: 但那一下就沒有了,你想控制也沒有用了,它已經過去了。你如果是持續的就證明你是可以控制的,那你就必須得控制。
問A:我在她後面我發現她是”唔”就沒了,好久時間才有一下。
mic答:她說她持續的哦。
問A:沒有。
mic答:如果是這一下子你那是控制不了,那就不用控制,但是說你如果持續的……
問A:她不是一直一直的。
mic答:這樣那就持續了,你是可以控制的,因為你有意識在。
問:它有一種力的話,它要動。
mic答:你要控制。這種叫妄力,妄力作用讓你去動,這個是可以控制的,必須要控制。
問:還有,有一股氣的話,身體就是一拉緊緊起來那種。
mic答:那個可以放鬆,你有意識可以控制的你就放鬆,必須要放鬆。你不要被它拉了,那就著相了。
問:就是不要被它拉?
mic答:不要被它拉,一定要放鬆,對,就一切放下,就放鬆,輕輕鬆松結手印就可以了。我們有師兄這樣,我們看他打坐,他說我是氣動氣頂著我放不松,那是有作意在裡面了,跟著跑了。這種一定要把手收回來,放鬆,保持身體端正放鬆。也有的是結著印,然後頭往後仰嘴巴張得大大的,有一股力量讓他這樣,那也是可以控制的。
問:有時候就咒也沒有了,沒有咒。
mic答:你如果那種情況肯定是能夠念咒的,它有念頭在。
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念咒,咒語自己就是連起來的,就找不到那個頭和那個尾。
mic答:那個叫咒輪,咒輪是那樣的,沒有頭尾之說了,頭尾連成一片了。
問:有時候痛的時候,它都是那個力壓下來這樣,那時是挺起來,還是持咒讓它慢慢地挺起來?
mic答:慢慢挺起來。
問:哦,感恩上師。
◈ 46-疑是最大的妄想
問:上師,我感覺我對這個,就是法執還挺嚴重的,這一次來……
mic答:對什麼嚴重?
問:就是對很多境界的一些執著。
mic答:執著?
問:就是很執著那個根塵脫落。
mic答:哦,執著根塵脫落那是好事。
問:因為我之前聽說只有根深脫落了才是剛找到方向,然後沒有根深脫落的時候還是盲修瞎練,我就挺執著這個的。
mic答:對,沒錯。
問:心裡沒有一直揪著它,但是一直挺期盼這個的。
mic答:對,每天坐在那裡想什麼時候根塵脫落,是吧?
問:這次打七的時候,就是……
mic答:你什麼時候把這個想放下,就脫落了。
問:我現在覺得我好像離脫落還挺遠的,所以也就放下它了。
mic答:是啊,這個說近就是遠,說遠就是近。所謂脫落就是從此不再拖泥帶水、心空不住、坦坦蕩蕩、一絲不掛、毫無粘著。
問:上師,這個也是需要心有力量才行的,對吧?
mic答:其實人人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個並不是要修到什麼程度才會出現,人人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就是粘著攀附太多了,才把這個本來具足的給迷失了。所以我們說放下一切粘著、攀附、執著,統統放下,就可以回歸到解脫當中,所謂解脫就是根塵脫落。
問:這一次打七的時候,我就發現了很多自己的問題。
mic答:是,打七就是發現問題的嘛。就是在各種問題各種事境當中得到解脫,這要打七才能夠有這個力量。
問A:她每座基本上都不落下。目前那麼多人,一個是她,一個心*,兩個人基本上都有按時上座。
問:然後上師我就發現每一個師兄修得都比我好。
mic答:這個我沒聽清楚。
問A:每個師兄修行都比她好。
問B: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問A:我也是這樣的。
mic答:這是大家的共識。(眾笑)
問A:誰都比我修得好。
問:因為剛開始的時候……
mic答:人人皆是我師。
問:對。
mic答:這是大家的共識。
問:剛開始的時候,我又還會在相上去兜來兜去、轉來轉去的。有一次我聽有一位師兄跟我分享了幾句話,我就一下子豁然開朗了,我就覺得原來就看著很一般的師兄,他們修得都這麼好,他的話一下子讓我發現了我自己一直在想……
mic答:改天你聽到螞蟻叫你也會豁然開朗的。
問:覺得自己打坐,就是打著打著後邊感覺不知道怎麼去打了,我好像不知道怎麼去坐了。昨天晚上睡覺前跟給心*上師聊了一下,我就說我老是在座上妄念比較多,然後上師說有妄念是正常的,我就問上師一個問題,我說:”心*上師,有妄念的話跟心清淨不清淨有關係嗎?是不是有妄念心就不是清淨的?”心*上師說:”你怎麼會有這種問題?”我說:”我感覺我的心是清淨的,但是我就是很多妄念。”心*上師跟我講:”他說有妄念是正常的,他們也會打妄念。”我說:”你們也會打妄念嗎?我以為只有我自己這種人會打妄念,那麼多妄念。”然後上師說:”打妄念是正常的,他們也會有妄念。”然後就放下了這個執著,因為心*上師是一直跟我說……
mic答:啥叫打妄念?
問:我會自己有很多妄想,比如說在坐著的時候,我會想很多東西,這個不是之前經歷過的,是我自己就像一個導演一樣自己在那編的,自己在那打妄想。
mic答:打妄想,在推著念頭跑是吧?還是念頭自然而然在翻滾?
問:我給您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在打妄想,我就在坐著持咒的時候,腦海中突然之間我就打一個妄想,我就想著這只是其中一個,在座上會有很多種。
mic答:那你就是思想在推著念頭跑,那個就叫打妄想。
問:對,打妄想。
mic答:如果是念頭自己在翻滾,你不理睬他它了,只是知道而已,那就不叫打妄想,那個就叫念頭多,念頭多是正常的,但是打妄想不正常。
問:上師,我好像能感覺到打妄想和妄念的區別。
mic答:念頭多都沒關係,打妄想就不可以了。你在持咒還打什麼妄想?
問:對,就嘴巴在那持著咒,但是還在那打妄想。
mic答:那就不對了,你持的咒去哪了?速度慢了?
問:嗯,對,速度慢了。
問B:嘴沒動,就最近這段時間。
mic答:一個是嘴唇沒動,一個就是速度慢,就會打妄想。嘴唇要動起來,而且速度還要加快,就不會去打妄想了。那可以發現妄念在翻滾,妄念翻滾的程度,它就分粗住、細住、微細住、乃至微細流注,這是念頭翻滾粗細的程度不一樣。所以我們這個持咒就可以培養念念不住,就是這些妄念在翻滾我們不住它,它由粗到細到微細這個過程就是念念不住的過程。
問:上師,打妄想的時候,比如說我在打妄想,我就發現了……
mic答:打妄想就要吃棒子,在打七的時候你在打妄想,那就要拿棍子打你,幫你把妄想打掉。
問:昨天晚上跟心*上師聊了一下,我就覺得我整個修行的過程,我都一直有這個問題。
mic答:有這個問題你要改進,要提升。
問:不是這個問題,上師,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老是會疑,我會懷疑自己。
mic答:肯定會疑,你打妄想就是疑,所謂打妄想就是一直不停地都在疑,疑就是最大的妄想,這個疑就是你打妄想打出來的。
問:打妄想打出來的?
mic答:對,最大的妄想就是疑。你看過古代的寓言嗎?這個木匠他的斧頭丟了,他就懷疑是他的鄰居偷的,他就注意觀察他的鄰居,一舉一動都像個賊,他認為這斧頭就是鄰居給偷的。終於過了幾天,他在樹林裡面找到他的斧頭了,說:”哦,這斧頭是我自己丟在這裡的,不是鄰居偷的。”然後回去又觀察鄰居,一舉一動都不像是個賊,所以這個就是疑心在作怪。
問:我還一直老是覺得自己是不是這樣子不如法,那樣子不如法。
mic答:肯定不如法。你速度念慢了怎麼會如法呢?嘴巴也沒動,怎麼會如法?
問B:回到你前期的那種就可以了。
問:對,剛來的前幾天還行,後邊就開始各種懷疑。昨天晚上跟心*上師聊完之後,我覺得今天淩晨這一座就不是那種狀態了,沒有那麼多妄想了,但是還是會有。
mic答:肯定的。你這個至少要修到微細住,這個疑才會破得掉。
問:上師這個疑我在疑是嗎?疑自己?
mic答:各種疑。先疑自己修得好不好,然後就開始疑這個法跟我相不相應,疑法之後就開始疑這個師到底有沒有修證,先是疑自己,接著疑法,最後疑師,再到最後整個佛教你都不相信了,最終就是這樣的。疑的力量是很大的,疑破了你就成佛了,疑重了你就成凡夫了,就是這樣的。
問:我現在疑自己疑得最多。
mic答:還沒發展到疑法,它是慢慢發展的,它叫有個異熟的過程。各種現象都有一個成熟的過程,這個過程叫異熟。
問:”容易”的”易”?
mic答:”變異”的”異”。異熟,異熟識嘛,它有這個過程,變異的過程。
問A:你應當如何破這個疑?
mic答:破的方法告訴她啦,持咒嘴巴要動,速度要加快。
問C:上師,座下怎麼破疑?
mic答:座下可以啊。座下發願也是這樣,念咒也是這樣。
問C:它這個妄念一過就完事了?
mic答:妄念你不要理睬,不理睬它嘛,妄念來就來走就走,跟我們沒有關係。
問:上師,是不是一旦把疑破了,然後恐懼也就破了?
mic答:對,恐懼都從疑中來。
問D:上師,我也有她說的這個問題。
mic答:你不是沒問題嗎?
問B:先等一下。
問:還有就是前期的話,我問心*上師之前,我沒有發現,後來跟心*上師交流,心*上師就說我老是會住在那個境界上,我當時也沒有感受,我就想著我沒有住著這些東西,但是我現在回過頭來……
mic答:它這個住著不一定就是我們所講的很明顯的住著,住著也有隱藏性,它會過一段時間又翻出來,它平時是隱藏起來的,就有點反覆。我們說的反覆就是有時候它隱藏起來了,有時候又表現出來,這叫反覆。不要隱藏嘛,直接把它破掉,不讓它隱藏。
問:怎麼破?上師。
mic答:觀照,觀照可以破一切萬法。
問:我現在可以做到某一個念頭一起來我就立馬能看得到它,看到之後我就……
mic答:不要去看念頭,要體會清淨無為、一切不住。因為這個念頭它是無常變化的,它是沒有實性的,你說你能看到念頭,那你拿出來我看看?
問:比如說上師……
mic答:拿不出來就證明它不是個東西,你不要把它當成東西來看待,它也是空靈不住的。
問:我明白了,也就是這個觀照的話,一旦發現就立馬照破它,就是當下清淨。
mic答:嗯,當下清淨。在清淨面前一切都了不可得,這就叫當下清淨。你就去體會這個嘛,多多體會就是多多觀照。你要是能體會到,但是這個功夫你又不做,過一段時間你又不知道怎麼做了。
問:對。
mic答:所以要多多體會,每天都要這麼做。
問:就把它做熟了,做熟練了。
mic答:把這個功夫做熟了,它就能夠打成一片,時時刻刻都是如此。
問:對。它會斷斷續續的,現在是。
mic答:嗯,去吧,出去做觀照功夫吧?走在路上可以做。
問:現在嗎?
問B:你就順著上師開示給你的這種加持,你的心是清淨的,去體會它,順勢就入了。
問:好,感恩上師。
mic答:一切放下,毫不粘著。去啊,跟著去,對,排隊最好,排隊地去觀照,大家一起去觀照。
問C:還沒說完。
mic答:說完啊?還有掛礙。
問C:今天在禪堂我想出來,就是我知道……
mic答:那都不可得了,去觀照吧。
問C:為啥我動不了呢?我想動也動不了。
mic答:現在能動你又不動。
問D:上師,剛才師父就是說打妄想的階段,但我是念到後面應該是咒念並行的階段,雖然是有點打妄想,但是身子是直的,咒輪很快,手印也不倒,也是了了分明,但就是會有這個,上師不是說咒念並行這個階段,但是你自己打妄想一下,你一念回來,馬上就可以繼續心空無住那種。這裡就有時候你一不覺,就跟著這個想事,就想想想,又編很多故事,就像這些導演一樣,自編自演自導。
mic答:那還沒到咒念並行。
問D:那還不是咒念並行?
mic答:還沒到。那個叫微細念,微細念它是會有圖像的。
問D:對,有圖像是前面這句我越念越快,一步步的像上師說的,這次打七……
mic答:有故事情節的。
問D:故事情節沒有發現,就是很多雜念。
mic答:有,你會自己推。
問D:但是你咒念得越快,它就一副副這樣子走,一下子的也很快很快,有些是人像什麼的,反正也模模糊糊看到一點像。
mic答:那就是屬於細的微細住。
問D:微細住,對,一直沒有體會到微細流注。
mic答:馬上就是微細流注了。
問D:但是就一直這樣也是在追,一直念得很快,反正就是不行。
mic答:還沒出現。
問D:就是沒有體會到。
mic答:座下觀照沒到位,座下觀照少了,所以你這個速度加不上去。
問:這段時間座下,因為睡不著覺,心*上師叫我在床上躺著,躺在床上也很容易打妄想。
mic答:觀照少了。
問D:好了,感恩上師。
◈ 47-持咒要自然
問:上師,本來在座上持咒應該是第一字字分明,第二個是完整,現在我在座上它不是由我來指揮它,往往持咒持到一半它就完了。前面的接到最後一句,中間有很多的就掉了,比如裡面這段的都沒有了,這個行不行?等於只有一半。
mic答:主要是你看行不行。
問:它是不要我指揮,好像自己就分成兩條路,一條路走到底,一條是岔路。
mic答:你看行不行?
問:我看是肯定是不行。(眾笑)但是不行它為什麼現在我控制不了?我在座上我控制不了,它就要從這裡走,它就要提前結束,有時候最後一句就結束。
mic答:自然就可以了。
問:自然就可以,哦。
問A:要不然就累,是吧?就很重。
mic答:要不然他坐不下去了。
問:我往往就是持到一半的很多。
mic答:自然就可以。
問A:那就算了,一半就一半吧,先座下去再說。
mic答:對。自然就可以了。
問:好,行,能上座就好。
mic答:咒其實沒有那麼多字,本來所有的咒是一個字都沒有,是因為你要念它才出來那麼多個字。本來是一個字都沒有的,它叫一念不生,是我們要作用它,才會有這麼多個咒語出來。
問:對,好。感恩上師。
◈ 48-出現微細流注的人很少
問:很遺憾的就是心想著別人打四個多月,微細流注又是什麼什麼,我咋沒像他們那樣子的狀態,然後就心想著自己咋咒還那麼慢。
mic答:那個是所有修行人加在一塊,能出現這種狀況的很少,很少很少很少,也就是在我們這一脈裡面才會有,現在普遍沒有。
問A:在我們這邊還很普遍。
mic答:很少很少很少,這個是功夫做出來的,不是求來的。
問:那就是說得長期地打。
mic答:功到自然成,所以這個不需要去追求,你追求也追求不來。慢慢來哦。你當時沒有問這些問題,是你當時看我是凡夫,你也是凡夫嘛,所以肯定問不出問題了。(眾笑)
◈ 49-要毫不執著才能超越一心不亂
問:師父說誰今天咳嗽了,我沒聽到啊,誰咳嗽了呢?一點沒聽到。所以跟心*上師交流了一下,我啥都沒聽到,什麼原因啊?他說你入了深定。然後我就想原來咒音讀准了以後就有這個感覺,我好像以前沒有這個感覺,這是一點。第二個就是每座都是這個樣子,我就把這個咒語念清楚,這樣念了以後,我覺得好像真的是妄念進不來了,就順著這個,現在我覺得咒音像流水線一樣在滾動,”嗡,桑巴拉……”,就是從上到下我一直在明明了了中間。
mic答:形成咒輪了?
問:這個是咒輪嗎?
mic答:還沒有啊?
問:我不知道,咒輪我不知道,我覺得……
mic答:快不快?
問:快不十分的快,不十分的快,就是很明瞭。
mic答:形成念流了,還沒有形成咒輪。
問:對,我覺得這是念流,這是種念流。它就是說從上就這樣下來,就是妄念基本進不來了。心*上師也跟我說了,說你有妄念,你不要去壓制它或者怎麼樣,隨著它去,你就把咒音聽到耳朵裡面去,我按照這個方法做了,我覺得非常受益,就是在這個上面。
問A:知道咒在。
問:知道咒在。那麼就是說上師,我現在還不能形成很快的”噠噠噠”,快了以後聽不清,聽不到咒的那個,聽不清了就覺得有點。
mic答:有這個執著在就快不起來。
問:唉,也許吧。在這個上面我就有這個想法了,我現在念到這個樣子……
mic答:你只要還有這個咒你要字字分明、要清清楚楚。
問:我就想清清楚楚。
mic答:那你就不會出現一念不生。
問:我現在好像沒有啥念頭,我好像一直在咒上。
mic答:一念不生是連這一念都沒有,所以一念不生,也就叫能所雙忘。
問:對,我就有執著在。
mic答:你現在是可以做到一心不亂,但是你做不到一念不生、能所雙忘,因為你還要執著這個念在。
問:對。我在考慮這個問題,為啥說一個提不起就是,轉的就是好像還是要下功夫。
mic答:要下功夫啊,要毫不執著啊!
問:問題就是在執著上。
mic答:法都不可得,咒哪裡會可得?
問:是的。
問A:這一念很關鍵,不執著這一念很關鍵。
問:對,這執著,不是說不執著就不執著,有的時候還是……
問A:執著久了,累了就放下了。(眾笑)
問:念了這麼久的”桑巴拉”,上師,我覺得好像是一直跟著您的咒音,現在才認認真真自己聽聽自己的聲音,自己到底念了什麼。
mic答:嗯,你可以認真,我不能認真。
印心七三七第七天
(2023年12月30日——塔光男眾道場)
◈ 50-如何是功夫綿密
mic答:第三條路,你不是在找第三條路的答案嗎?我們不是告訴你了嗎?
問:就是要自己去體驗。
mic答:對,要走,第三條路還是走。
問A:嗯,走了。
mic答:那是第四條路。
問A:上樓了。
問:是啊,禪是要靠自己體驗的。
問A:你剛才不是模仿嘛,一個是有文化,一個是沒文化。
問B:你不是提到了龍褲國師嗎?龍褲國師不識一字。
mic答:這裡他所講的體會是在在處處、時時刻刻。
問B:你的文化要比龍褲國師要高得多。
mic答:綿綿密密地去體會,不是只是一刹那間的,不是一時半會,做功夫他就要體會,綿綿密密地去做,綿綿密密地去體會,時時刻刻都不會錯過,這是做功夫的竅訣。綿密觀照,如何叫綿密?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在在處處都是如此,這也叫深深海底行,時時刻刻都在行。
問:然後三五年打成一片?
mic答:所以說你修行要深入、要深切、要深沉,時時刻刻,所以刹那間走失了。
問:便同死人?
mic答:這個就叫跌落冰窟,所以叫如履薄冰。為啥叫如履薄冰?修行要綿密,不可走失,走失就掉到冰窟裡面了,所以就如同踩在薄冰上面一樣,這就是功夫做得綿密、做得實在、做得深沉,所以就叫作如履薄冰,深深海底行。所以既要體會到靈光獨耀、意氣風發、坦坦蕩蕩、歡喜自在,同時還要時時刻刻安住當下、秘密潛行、如履薄冰,這功夫要做得綿密。所以師父剛才說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就是功夫做得踏不踏實。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mic答:即使祖師不來,你也會安住啊。
問:哦,時刻不離,時刻不離。
mic答:對。
問題:41_50
41-多一分歷練就多一份承當
印心七三七第四天
42-清淨也不可得
43-咒念合一
44-幾種不如法持咒的狀況
印心七三七第六天
45-座上持續的動要控制
46-疑是最大的妄想
47-持咒要自然
48-出現微細流注的人很少
49-要毫不執著才能超越一心不亂
印心七三七第七天
50-如何是功夫綿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