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心七一七第二天
(2019年12月5日)
◈ 1-定力越強發現的念頭越多
問:有點那種疲軟的感覺,整個階段我也念咒,但是我的妄想也很多,就是念咒、妄想、念咒,我就覺得一直都是這個樣子。我就感覺怎麼都沒有提升,怎麼一直念著念著又跑了。
mic答:你在妄想什麼?
問:各種各樣的事情。
mic答:你每一個妄想持續的時間有多長?
問:我覺得不是特別短,就好像故事一樣,想了就再回來。
mic答:那是翻種子。
問:翻種子?
mic答:翻種子,那是妄念,不是妄想。
問:整個一座都是這樣,我就覺得打坐好像疲疲遝遝的。
mic答:這個是妄念,為什麼說它是妄念呢?比較亂,很亂很亂,亂如麻,所以叫作妄念。那到它不亂的時候,就不叫妄念了,叫念頭。粗住、細住會出現妄念。到了微細住、微細流注,就不叫妄念了,或者叫妄念也可以,但實際上就是念頭了,很多很多念頭,連續不斷。這就告訴你什麼呢?我們整個人生都是在各種妄念當中度過的,整個人生,從小到大。那為什麼以前沒有發現我們有妄念呢?因為沒有定力,是因為有了定力之後才會發現,我們時時刻刻都有妄念存在。如果定力再強大一些,這個念不叫妄念了,就叫念頭了,時時刻刻都有各種各樣的念頭存在。你的定力越強,你會發現念頭越多,多到什麼程度呢?我們釋迦佛說過一句話,一瞬間有十萬八千個念。
問:一瞬間有十萬八千念?
mic答:你一瞬間能夠發現有幾個念?
問:一個。
mic答:一個、兩個?三個、四個?頂多一百、兩百,一瞬間。你的定力越強大,你會發現越多的念。一瞬間有十萬八千念,那是佛的境地、佛的境界,我們現在是在努力朝佛的境界靠攏。所以不要怕念頭,也不要討厭念頭,既不怕它也不討厭它,那麼你就不會去壓念了。壓念就是起一個巨大的念頭把它壓住,不給它起,那叫壓念不起。所以說我們要跟大家說明白這個,不要怕念頭,也不要去討厭念頭,既不跟它跑,也不壓著它,這叫不壓不隨。
問:不要怕它,也不要討厭它。
mic答:對,我們就只管持咒,一心只管持咒,那麼念頭翻出,任它去翻,無所謂。翻念頭是正常的,我們叫翻種子。
問:我可能有點討厭它。
mic答:對,你肯定是討厭它了,你討厭它了,你就不喜歡念頭了。
問:對,我說怎麼一直在這樣。
mic答:”怎麼一直都這樣呢?太煩人了。”所以有一句話叫:”人非草木,豈能無念。”人不是草木,草木就沒有念頭,你想成為它嗎?
◈ 2-打坐時膝蓋不能比肚子高
問:就是念念念,感覺到像不透氣似的,像有個嗝似的,氣兒怎麼下不去,感覺到還不是疼,就是不舒服。
mic答:你看你這麼坐,我示範給你看,如果你是這麼坐散盤,或者是這麼坐單盤,你會發現什麼呢?膝蓋比肚子高,把肚子給頂住了,你呼吸怎麼能夠順呢?你這裡機械性地都頂住了,它怎麼可能能夠呼吸得通暢呢?
問:這個還不是疼,這個地方怎麼像有個嗝似的,讓人不透氣,我就使勁拔兩下,拔也拔不出來。
mic答:那是,你肯定要打嗝。
問:拔也拔不出來這氣。
問A:我們如果雙盤為什麼就沒有這種?
mic答:雙盤膝蓋在下麵。
問B:那個膝蓋一抬高就有那個。
mic答:一抬高那個骨頭和肌肉就把肚子就頂住了,呼吸就不暢了,呼吸不暢怎麼可能坐長座呢?原理就是這樣,一解釋就通了。
問:然後我就以為是不是我這裡頭有問題,大概是這地方有病才有反應,就這麼認為的。我如果氣管不好,是不是和肺有關?
mic答:連貫反應,不是單一的方面。
◈ 3-發願才能擺脫業力牽引
mic答:我們所講的自性本體、諸佛自性,或者我們說佛世界、諸佛自性,它是一個覺體,我們叫作本來自性,也叫本位,也叫本體,它是一個覺體。這覺體作用在每一個人身上,看似有各個不同,你看他的相貌跟我的相貌不一樣,但是這個自性本體是一樣的。因為它是無相的,所以它就是一樣的。作用在每一個人身上作用不同,但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簡單說就好比水,我們把茶加進去變成紅色了,水的性質沒變吧?
問:沒有變。
mic答:對,在海裡面它是鹹的,鹹是因為它帶有鹽分,水的性質還是沒有變。那在空氣中的水蒸氣,水的性質也沒變,只是存在的形式變了,但性質還是水,沒變。那麼這全世界所有的水,實際上它是一個整體,體現在不同的地方,它有不同的作用。即便是在我們身體上也是水,血液、汗水、淚水,包括屎尿裡面都有水,但水的性質還是沒有變,它還是一體的,只是作用在每一個方面不同。
那我們諸佛自性也是這個樣子,它還是一體的。那麼我們說見性就是見到本來的這個自性本體,親證佛性也是證到了這個自性本體。他最後會發現什麼呢?每一個人都具足這個自性本體,無論你怎麼迷失、怎麼顛倒、怎麼沉淪,都沒有離開這個自性本體。但是因為顛倒迷失,沉淪生死苦海,煩惱不盡,糾纏不清,所以煩惱得不得了。所以佛菩薩發慈悲,不能再讓這些人這麼沉淪顛倒下去了,要弘法利生,重新回歸到自性本體上來。那即便你不回歸,你也是在這個本體當中,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問:那感覺好遺憾。
mic答:對,每天背著我們的自性本體卻不知道它是誰。就用你的話,”哎呀,太遺憾了。”那麼我們所講的六道輪回、業力,它也是一個能量體,這個能量體的存在,就是讓人產生各種執著。目前來講,這個六道輪回業力的這個能量體力量是最大的,因為學佛尋求解脫的人畢竟是少數。雖然說佛教傳了已經兩千多年了,但是對比人類的存在還是少了很多,所以這個力量上懸殊是很大的。
問:就是比如我們修法,這是一個能量體,那六道輪回也是一個能量體。
mic答:業力也是個能量體,它要抓著你,我們叫業力掙扎。你這個修行好一點,過一段時間你再看看,這個人怎麼又沉淪啦?又迷失啦?又被業力給牽扯啦?因為業力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就有悟後迷這個詞,其實是業力掙扎。所以要不停地發願,讓我們的心不斷地清淨,不斷地掃蕩各種習氣,完完全全不被這個業力所控制。
問A:人的想法什麼的不都是業力在牽引啊?
mic答:對,沒錯。我們所講的妄念紛飛,煩惱不斷,執著不停,都是業力牽引。
問:是成佛了之後才不被業力牽引嗎?
mic答:從見性開始就不被業力牽引了,還有一個從發願開始就不受業力牽引了。
問A:見性一定是先入定才能見性?
mic答:不一定,因為定力是自性本體的一個體現,但不是代表自性的全部。你的心清淨了就是見性了。臨濟祖師說:”當下一念清淨心光即見法身佛。”所以見清淨心就是見佛。但是因為念頭閃爍得很快,一會兒又迷失了,又回到業力當中了,所以這個不究竟。你雖然能夠當下見,但不是究竟見,只是因地,還不是果地,還要繼續努力地修證。
問A:上師,我還是有挺大收穫的。至少我今天早上打坐還糾結,這字兒沒了呢?怎麼丟字了?這個問題我就解決了,感覺非常好。還有一個就是感覺到挺踏實了,不懷疑自己,認為自己修不下去了。這個信心堅定了,感覺到能修下去了,要不原來老害怕,覺得我老咳嗽。
mic答:我們執著的力量也在不斷地增長。為什麼?因為我們有貪嗔癡慢疑,有各種執著,所以這個力量也在增長。那如果我們心向清淨,我們的心念是不移清淨念上的,那麼正覺受、正知見也在增長,這個就是如何去培養後得智,智慧的力量也在增長。因為這個智慧的力量,業力是管不住它的,我們也稱之為慧命。它是超脫於業力的,業力是控制不住智慧的。所以這個叫覺受增長,正覺受在增長,正知見在增長,你的法身慧命在增長。這些都源自於發願,沒有願力,你雖然是在學佛,那也是個外道,知道吧?所以學佛的要像諸佛菩薩一樣,願度眾生,發願,跟佛菩薩一樣度眾生。要發解脫願、菩提願、成就大願。
印心七一七第三天
(2019年12月6日)
◈ 4-通過手印和咒語親證相應
問:上師,我得修第幾印?這兩天我修了二印,也修了四印。
mic答:你修印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結手印呢?
問:手印也是工具。
mic答:工具,是啊,那工具的目的是什麼?
問:用。
mic答:工具就是用,用就是工具。目的是什麼?替你說了吧,找相應。手印、咒語跟我們的心是相應的,這就叫找相應,也叫親證相應——無上相應。修法的目的就是要親證相應,與我們的自性相應,與諸佛菩薩的菩提道相應。所以就不用再去糾結哪個印的問題了,哪個印不是找相應啊?
問:就六個印都可以修是吧,上師?
mic答:難道不是嗎?你知道多少個印你就全部都拿出來修一遍,包括六字大明咒,你也可以拿出來修一遍。
問:六字大明咒也可以啊?
mic答:為什麼不可以呢?找相應嘛,為什麼不可以?
問:行。
mic答:親證相應,所以我們叫印心七。哪個法門都可以修,你所修學過的哪個法門都可以拿來打坐。因為這是印心七,又不是心中心七,光修心中心法,別的不能修。
問:是這樣。
mic答:你剛才講得很好,這個法就是工具,這個工具做什麼用的?親證相應。所以哪個法不能修?哪個法不是佛法?哪個法不講究竟解脫?所以說都可以修。
問:就是,上師說那個相應,原來我一直在修二、四印,今天下午這一座我上了三印。原來這個手印是往下的,今天就是突然間像上師說的找到相應了,我的那個力量它往上走了。
mic答:力量是向上的。
問:我說跟三印相應上了。
mic答:力量向上的就是超越,也有向下的,力量向下是幹嘛去了?下地獄度眾生去了。所以無論是上和下都是自自在在的。
◈ 5-出現定相不是動不了
問:如果身體定住動不了,在道場是有巡七來敲磬,那在家裡怎麼辦?
mic答:下座唄。
問:動不了。
mic答:動不了了?動不了我們有辦法讓你動得了啊。
問:我知道,在家裡怎麼辦呢?如果這種情況出現?
mic答:那你得找一個大德陪你修。不會的,我們所謂的這個定相不是動不了,只是不想下來。
問:我起念了想下來,但好像這身體動不了。
mic答:就是多坐一會而已,還是可以下來的。我還沒發現真的下不來的人,除非是附體,他只要自己的意識能夠控制,只是時間再長一點,不是下不來。那是了了常知的,怎麼可能下不來?
問:對,了了常知。
mic答:對呀。
問:今天巡七坐在羊莊那裡入定了,到下座敲磬的時候,兩邊樓敲磬我都知道,但是身體定住松不開,敲不下來。最後師兄在我耳邊一敲就出來了。
mic答:那是,你看還是可以出來的。
問:就說沒人敲引磬,那還是得坐,坐到它自己出定。
mic答:是啊,在家就只能夠多定一會兒嘛。
問:好。
mic答:我們以前一定定幾個小時也可以下來,就是時間再長一點而已。
◈ 6-極力追頂時要自然
問:上師,我覺得極力追頂的時候出現那個咒”叭叭叭叭叭……”,有時候作意還是能作意出來的。
mic答:那是你才知道。它剛開始可能會有些作意,後面控制不了了就不是作意了。
問:但它那個也沒控制,它就是自然生起,然後慢慢地它就自然了。
mic答:自然就是沒法控制的,所以叫自然。
問:對對對。
mic答:要是能控制就不叫自然了,那就叫作意了。
問:有時候持咒持得很快的時候,起個念極力追頂,它自然”叭叭叭叭叭……”就上來了,那種情況是作意出來的嗎?
mic答:雖然是”叭叭叭叭叭……”,但實際上還是在念咒。
問:對對對。
mic答:你聽到耳朵裡面還是咒。
◈ 7-打坐時出汗和流眼淚屬於排毒
問:上師,打坐的時候,為什麼渾身就特別熱,會出汗。您說這個汗是不是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自己的體質虛,要麼就是……
mic答:不是不是,出汗不是體質虛,排毒。
問:屬於排毒,是吧?
mic答:排毒,消業障。不排毒怎麼消業障呢?
問:一上座就是這樣子。
mic答:還會流眼淚。
問:對,有,有一些。
mic答:還會流鼻水。
問:鼻水不會流。
mic答:都屬於排毒。
問:那就可以了。我說怎麼搞的,每次都有發熱的那個。
mic答:口水多你就咽下去,不要讓它流口水。
◈ 8-打坐時脖子往上抬要控制
問:上師,我今天打坐,坐了有一個多小時的時候,持咒就剩最後三個字,然後脖子一直往上仰。
mic答:對對對,這沒錯。但是脖子不要往上抬,剩三個字沒關係,剩一個字都好。
問:但是脖子不由自主地就往上仰。
mic答:要控制一下,要控制回來,不要”不由自主”。你這時候不控制,將來控制不住了,所以要控制。
問:好。
mic答:將來為什麼會控制不住啊?因為你老認它,你老說”不由自主”,那會有別的東西來控制你。
問A:意思是感召附體?
mic答:你 一定要控制自己。
問:好。
mic答:不要跟感覺跑。
◈ 9-手抖和手痛都是在培養定力
問:上師,每次我們都說痛要生歡喜心,要麼就要發大願。這方法都知道,這兩種方法老不管用啊。
mic答:是啊,如果都管用那早就不痛了。
問:今天早上第一座結的一印,三個多小時的時候那疼得呀,後來我說不行,發願吧,把手印散了然後發願,但是我想這下次肯定還不管用。
mic答:要學會享受痛苦。
問:享受痛苦。
mic答:這個痛是要超越的,不是不痛,而是要超越它。我們剛開始都說痛培養定力,痛怎麼培養定力啊?首先你知道哪裡痛,而且痛得很厲害,所以你這個”知道”是很穩固的,就在痛點那裡。首先培養的是注意力,我們平時的注意力是散亂的,那麼在這個時候注意力全集中到痛點去了,所以這個注意力是把它收回來了,散亂的注意力收回來了,集中到一個點上去了,這就是開始培養定力了。
問:是,那個時候感覺咒也持不了了,然後這個人就痛得直發抖,就這樣。
mic答:這個發抖就是心力問題,心力不夠。心力體現在哪兒呢?心力第一體現在願力上;第二,心力就是定力的表現,定力也是心力的表現,定力其實指的就是心力。那麼我們手在抖是什麼原因啊?定力不夠。定力不夠所以它會抖,那抖的同時也在培養定力,所以抖不用管它,任它去抖。
問:讓它抖?
mic答:讓它抖,你不要討厭它,也不要怕它,就讓它抖。抖一段時間它就不抖了,因為心力提高了,定力提高了它就不抖了。那我們說了,手抖、手痛都是在培養定力,因為定力能夠集中在一起用才叫定力。我們說座上培養定力,座下才可以綿密觀照。我們在培養定力的同時,對這個痛、難受、煩惱我們是不住的,沒有去關注它們,所有力量集中在咒上,既不管痛、不管難受、不管煩惱,也不管亂。所有力量都集中在這個持咒上,培養一切不住的功夫,培養一切不住的定力。所以下座我們就可以一切放下了,各種事境、各種妄想執著、各種緣分一起湧來,我們都可以不住它,都可以放下,這個力量就是我們打坐的時候培養出來的。
問:這個痛好像有反覆。
mic答:它不是反覆,它是伴隨著我們這個生命一直存在的,在什麼情況下不痛了呢?
問:死了。
mic答:這是其中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身心死透了,痛對我們不起作用了,這是超越。
問:身心沒死透?
mic答:身心沒死透所以痛還在管著我們。
問:那如何才能身心死透?
mic答:就是培養定力,不斷地痛啊痛啊痛啊,就是通過痛來培養定力。你看,我們說以前這個針一紮,哎喲!痛得馬上要躲開。我們現在在痛的狀況下可以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不住,那定力不是在增長嗎?這就是定力增長,這本身就是超越。
◈ 10-能所雙忘的前提是一切無求
問:上師,我以前在打坐的時候,我在家一般都是三點多鐘起床打到八點,然後以前就是經常昏昏沉沉,很昏沉。最近好長時間好像人家所說的那種打了雞血一樣,一上座到下座清清醒醒,精神很足,然後下座也精神非常好,沒有一點點睏意,然後自己老想著什麼時候能進入那種能所雙忘的狀態,老是在想。
mic答:有求就不會出現,能所雙忘是無求的,一切無求,它才會出現能所雙忘。但是你這個有求的心態在,它永遠不會出現。因為有求就是執著,能所雙忘是沒有執著的,那你一定要去執著它,它怎麼會出現呢?所以我們說上座不求開悟不求定,一切無求,一切放下,只管持咒。時節因緣到了,自然會能所雙忘。但是你一直都在求的話,你就是在打妄想,怎麼可能能所雙忘呢?如果打妄想都能能所雙忘,那阿貓阿狗都可以能所雙忘,還用打坐幹嘛?
問:但是這種很清醒的狀態是不是正確的?
mic答:清醒是一種定,這種定還不夠,因為你有求的欲望還大過它。所以我們要一切無求,即便定出現了也不住它,也不追求它。既不追求它也不討厭它,我們叫不壓不隨,因為你一討厭就要把它壓制住了,不要討厭它,也不要喜歡它,喜歡它就跟它跑了。所以既不討厭它也不喜歡它,不壓不隨,這個不壓不隨說白了就是一切不住。我們座上不壓不隨,座下才可以一切不住,這個力量就是這麼培養出來的。
問:感恩上師。
問題:01_10
印心七一七第二天
1-定力越強發現的念頭越多
2-打坐時膝蓋不能比肚子高
3-發願才能擺脫業力牽引
印心七一七第三天
4-通過手印和咒語親證相應
5-出現定相不是動不了
6-極力追頂時要自然
7-打坐時出汗和流眼淚屬於排毒
8-打坐時脖子往上抬要控制
9-手抖和手痛都是在培養定力
10-能所雙忘的前提是一切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