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題:81_90

◈ 81-空有皆不住
問:上師,上次你來這裡開示的時候我不說……
mic答:又來上次了。(眾笑)
問A:過去心不可得。
mic答:對呀,老是有停留。不要住嘛,不要回憶,告訴你不要回憶,回憶都是停留。
問:一跟上師說那個種子翻得很厲害,說完了,就不翻了。
mic答:嗯,對。
問:一直到現在都沒種子翻。(眾笑)
mic答:你一說上次,就是翻種子了嘛,你不知道是翻種子而已。
問:每一座幾乎都沒種子翻了。
問B:不會吧,妄想是不是種子?
mic答:沒有就沒有了嘛,還去求個種子幹嘛?(眾笑)
問:不是要把它翻光嗎?
mic答:本來無一物嘛,有什麼好翻呢?
問:是啊。
mic答:翻種子也是一個假像嘛。
問:是啊,好像空空如也。
mic答:好像空空?空也是種子啊,一切境界都是種子。空也不住,空也不可得,空有皆不住。不要有所住,哎呀,好像空空的,空好不好? 好。“好”那就停留了。不要停留,不住,空也不可得,有也不可得。

◈ 82-一心不亂是心念心聞
問:座上的那個咒和念想都是一條咒輪的時候,它是不是心念心聞?
mic答:好!
問:就剩下 “嗡巴啦巴啦”。
mic答:一心不亂就心念心聞,其他都是心念耳聞。還不是一心不亂、一念不生就不存在心念心聞,所以說心念心聞是無咒可念,也無念可生,叫一心不亂,能所雙忘就是心念心聞。
問:能所雙忘。
mic答:對,如果是說還有個咒在,只是嘴巴不動了,身體不動了,那是個假相,不是真正的心念心聞。
問:老師,就這“阿”不動的時候是不是呼吸也有點不通暢?
mic答:不存在啊,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停止呼吸,但它不是不通暢,它是不需要呼吸了。
問:“阿”不動,我就想到出不動氣了,也不敢再往下走。
mic答:你現在是一種猜測,還不是真正出現了。猜測,不可得。
問:老師,如果是那種情況的話,我們是繼續持咒呢,還是繼續……
mic答: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我攔也攔不住!(眾笑)你會知道該怎麼做的,你現在講的都是猜測,到那個時候怎麼辦呢?我告訴你,那個時候紅旗飄飄。(眾笑)

印心七三七第二天
(2016年1月14日)

◈ 83-兩種發願
mic答:發願有兩種:一種是把一切煩惱、一切痛苦全部供養上師,這個是一種發願;還有一種發願是越到痛的時候要讓所有眾生、所有師兄的痛苦,由我來承當,那這個願力就更大了。因為我過去發過這個願,所有人的痛苦都由我來承當,所以你們迴向給我,我可以承受。因為我們祖師也是這麼發願的,因為這六印是很痛苦的,所以我們大愚祖師就發願,將來末世所有修持心密的這些佛弟子,痛苦皆由我來承當。所以我們歷代祖師、歷代上師都可以替大家承當這個痛苦,大家儘管發沒關係。這是有幫助的,所以你要把你的煩惱、你的痛苦、一切業障,毫無保留地供養給上師。
問:上師,在我原來的理解當中,供養上師,上師是佛一樣的,應該把最美好的東西功德之類的迴向給上師,這樣比較好。
mic答:一樣的,轉念而已嘛。
問:這樣對我們自己的修行好嗎?我們也要積功累德呢。
mic答:好啊,怎麼不好啊?
問: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供養給三寶了,像甩包袱一樣的。
mic答:你的成就也供養出來了嘛,一樣的。
問:所以我還始終不敢這樣供養,我始終要把好的東西供養三寶,這個願不敢發。
mic答:沒有好沒有壞,就是一個發心、發願而已。
問A:我理解就是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捨棄。
mic答:對。因為你這麼發願之後,一切都放下了嘛,一切自然就放下了。那自然有了功德,有了福報,有了智慧,同樣也是供養,一樣的。
問B:上師,那真正呵護上師,怎麼捨得把這些不好的供養給上師呢?
mic答:上師是無相的,你儘管供養,沒關係。沒有好不好,哪裡存在好不好?

◈ 84-持咒的目的是最終達到念念清淨
問:上師,我這兩天突然有時候念著念著把咒變了,不是我們這個咒了,成了“唵嘛呢達哩吽啪吐”。
mic答:這個你不用管它,不用擔心,所有的咒語到我們念到念念不住、念念不隨的時候它就是一個種子,不停地在那裡翻滾,已經不是咒了。因為咒的作用就是引導我們,它有一個過程:首先是念念入耳,接下來是念念不忘,一直都在持咒,再下來念念分明,之後到念念清淨,這是個過程,修行的過程。這個咒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最後達到念念清淨,到念念清淨的時候才會出現一念不生。所以持咒作用在這裡,而不是說什麼時候我們都要有個咒在。什麼時候都有這個咒在,一直停留在念念分明上,永遠不會出現念念清淨,那就不會有一念不生了,持咒的過程就是這樣的。

◈ 85-翻出來的種子跟咒語、手印是相應的
問:上師,原來修六字明和心中心的時候,好多時候都是念念清淨,可是現在上這個新的手印以後,就覺得翻種子特別多,從來沒有這樣翻過種子,這個種子是一層一層的。
mic答:種子跟手印相應的,跟咒語也相應的,翻種子不怕,翻種子是好事,知道吧?翻種子不怕。
問A:上師,翻種子一般是翻以前的,我覺得我不是翻以前的,總是翻最近的。
mic答:嗯,也可能翻將來的。(眾笑)種子裡面有過去、現在、未來,都有。
問B:有啊?那未來還沒發生它怎麼會有?種子是以前種下的呀,未來你都還沒有開始,你怎麼會種種子進去?
mic答:未來的馬上就到了嘛,未來也會變成現在的。
問C:上師,那翻種子跟所持的咒有沒有對應的關係啊?
mic答:有,有關係。有時候持這個咒習慣了似乎看不到種子翻騰了,那你換了一個咒語、一個手印,它又會翻了。不同的手印、不同的法相應地會翻不同的東西出來,所以說法法都是啟用法,它能夠打開你心中的無量寶藏,翻種子就是無量寶藏啊。所以現在有些人說,我要求財神法,好吧,那傳個財神法嘛,回去打坐,打坐心裡面翻出來的全是財神種子。
問D:怎麼賺錢的種子。
mic答:對啊,抓住一個念頭了,抓住一個靈感了,他不就發了嗎?它是相應的嘛,咒語、手印跟你翻出來的種子是相應的。
問E:上師,是不是要把念頭、種子翻完了,然後才能達到一念不生啊?
mic答:這個一念不生,可以是時時刻刻如此,也可以翻種子的時候應用。它是階段不同,不是說一念不生之後就永遠是一念不生,它還要啟用啊。一念不生之後就是念念不住了,念念不住不是說沒有念頭,而是不住在念頭上,這就是啟用了。

印心七三七第五天
(2016年1月17日)

◈ 86-如實觀照也叫如實知自心
問:上師,您不是說這個能所雙忘持續的時間會很長?
mic答:長,長到一刹那!
問:每一座,那個咒從長到短,那個過程好像是消失的字都不一樣,都不是一個規律下來的。
mic答:嗯,那是,無常的嘛,肯定沒有規律啊。唯一有規律的就是你一直都在知道當中,這就是常,恒常不滅就是這個。境界、咒語都是無常的。
問:都是無常的。
mic答:你這個了了常知,它是不會消失的,不管什麼境界,它都在。所以座上培養出來了了常知,到了座下還是很自然的。你只要不住、不流浪,什麼時候都是跟諸佛菩薩一樣,了了常知,蕩然不住,這就是我們的自性本來。念念都是如此,在在處處,時時刻刻都是如此,這個就叫如實觀照,也叫如實知自心。
問:就是這個座打的時間越長,感覺到座下越清淨,比座上反倒還要再清淨一些。
mic答:是啊,這就是自性流露啊,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一切不住,時刻都不住,自性也不可得,它就能夠綿綿密密持續下去。你如果說,哎呀,這是自性現前啊,我要抓住它,不給它跑掉。那你恰恰這麼一抓,它又沒有東西可抓。
問:這兩天在座上持咒的時候,有時候這個妄念也是起來了,然後我就想,老師開示過要把身口意供養給老師,我就想妄念都供養給老師,咒留給我自己。
mic答:呵呵,還有分別心呢,難怪我這兩天總是妄念紛飛。(眾笑)
問:然後發現這個打長坐的時候,座上翻起來的這些種子好像都和願力有關。
mic答:嗯,我們剛才說的跟你現在說的無關,呵呵。這就叫相應哦。

◈ 87-念所有的咒都是平音
問:上師,請您念一下上座那種念咒,速度、音調請示範一下。
mic答:這個示範不出來。
問:示範不出來?
mic答:對。我們也不是一味去追求快,快慢是調節性的,快慢皆是無常,所以它是可以調節的,不是說一定要快,也不是說慢就不行。
問:那個音調的話,您再念一下?
mic答:平音嘛,你念所有的咒都是平音。
問:不是上挑一點?
mic答:平音是最標準的。
問:平音?(師兄念咒)
mic答:那你念出來音調變了,這個是由你這個平音變化出來的,也是正常的,自然變化出來的。首先是平音,然後是自然變化出來,那都是對的。所以沒有特定的標準,有特定的標準反而不容易做得到。
問A:在座上的東西,座下是很難模仿的,你已經在追求一個東西了。
mic答:嗯,這要平時養成習慣。

印心七三七第六天
(2016年1月18日)

◈ 88-法無定法
問:上師,我後邊修怎麼安排,繼續修六印一咒啊?
mic答:你前邊是怎麼修的?
問:六印一咒啊,才一年。那您跟我提過那個“大隨求陀羅尼”了,什麼時候開始修比較方便,比較合適?
mic答:大隨求?
問:對。
mic答:嗯,時時刻刻。
問:都可以?
mic答:都可以。
問:那修的每一座的時間是個什麼規矩?
mic答:法無定法,這就是規矩。
問:行,那個時間可以靈活調整,短一點可以啊?
mic答:你都說行了又來問我,到底是行,還是不行啊?
問:那就行,那就自己安排了。
mic答:法無定法。
問:好的,好的,行。這麼說那就自由了。
問A:自由啦。
問:隨便、隨便。
mic答:佛法先是講規律,有規律、有系列、有系統地修行。到了一定時候它又是顛覆性的,一切法都是遊戲,就看你這個遊戲玩得怎麼樣。
問:好的,好的。
mic答:所以說法無定法,“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一切法都是遊戲,就沒有什麼法門之說了,哪個不是佛法啊?哪個不是“殺人刀、活人劍”啊?怎麼修不行啊?
問:話是這麼講,不過總的來講,咱們不還有個次第嗎?
mic答:次第是你定的,次第全都是遊戲,就是個遊戲。你看前面它有次第、有順序、有程式、有規律、有序列、有系統,很正規地修。到一定時候海闊天空,你看是海漂亮還是太空漂亮,都任你去,你怎麼擺弄都可以,任逍遙啊。
問:好,好。
mic答:所以誰的法最多啊?今天心*師兄還問,你從老人那裡學了多少個法啊?其實從老人那裡學的法並不多,什麼時候法最多?心空的時候法最多,心空的時候皆是方法,哪個法不能用啊?哪個法不是佛法?外道都可以拿來做佛法用,哪個法不是法?所以說“法法何曾法”。

◈ 89-座上座下打成一片就是禪定
問:上師,像我現在八個小時,我就是幾乎和座下是一樣的,雖然有時候閉著眼睛,但一切了然於心。
mic答:座上座下就是一樣的嘛。
問:像這樣就是座上座下要慢慢打成一片?
mic答:嗯,要打成一片嘛。
問:做成這樣的功夫?
mic答:嗯,座上座下打成一片就叫“禪那”,真禪定。
問:就叫禪定?
mic答:嗯,真禪定。座上座下打成一片就叫禪定。
問:所以我現在就是有這種感覺,座上和座下幾乎差別不太大。
mic答:座上的定叫“奢摩他定”,座下的定叫“三昧耶定”,也叫“三昧定”,座上座下打成一片就是“禪定”。
問:哦,就是您講的那三個定,《圓覺經》講的三個定,包括您在群裡邊發的這三個定。
mic答:無所住處皆是定,處處皆是定,也叫禪定。行站坐臥皆是定,在在處處都是定。

◈ 90-從粗住到細住
問:昏沉定和欲界定有沒有區別呢?
mic答:有,先是由粗住,粗住的時候這妄念是很強烈的,那叫妄想執著,那是歷歷在目。那持咒呢,我們這時候強調要聲聲入耳、字字分明。
問:這時候入定了?
mic答:持咒啊,這個叫粗住。這時候是剛剛開始打坐的那個階段,大概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粗住大概有三個月時間,而且這個階段的打坐,一般是在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之間,那叫粗住。所以我們這個時候要求是:持咒要字字分明,要聲聲入耳。因為這個時候的妄想很大,如果不是聲聲入耳、字字分明的話,那就跟著妄想跑了。所以這時候存在一個拉鋸戰,一會兒被妄念拉走,一會兒又把它拉回來,一會兒又被妄念拉走,一會兒又把它拉回來。所以說你要字字分明,持咒要字字分明。也有些人這個粗住的過程很短暫,兩個星期就解決了,有的人時間會比較長一些,三個月才能過去,所以這個是因人而異的。
粗住之後到細住,細住的時候這個妄念很亂、紛飛、輾轉不已。我們在座上感覺就是朝三暮四、猿心意馬,這個咒還很容易被妄念拉跑。但是相對來講,我們聽聞咒的這個覺受要大一些。這個時候我們說的這個持咒,還是保持聲聲入耳,但是不再強調字字分明,所以叫心念耳聞的開始,也叫口念耳聞,口念耳聞實際上就是心念耳聞的開始。那我們這時候強調就是:要知道自己持咒這個聲音在。然後持咒的速度要稍微加快一些,你如果說這個時候持咒的速度不加快,很容易又跟著妄念跑了。那這個時間段大概在兩小時到三個小時左右,進入細住。那這個時候會有昏沉出現,在兩個小時、一個半到三個小時之間,反反覆覆都會出現昏沉。昏沉之後就是短暫的了了分明,很分明,對周邊都很分明,對自己身體上各種反應也很清晰。這妄念變得更細了,而且這各種妄念當中,還夾雜有各種各樣的境界,我們都不要去執著這些境界,那都是過路客,了不可得。

連播區:點下面標題可呈現播放紐

 摘要

問題:81_90
81-空有皆不住
82-一心不亂是心念心聞
印心七三七第二天
83-兩種發願
84-持咒的目的是最終達到念念清淨
85-翻出來的種子跟咒語、手印是相應的
印心七三七第五天
86-如實觀照也叫如實知自心
87-念所有的咒都是平音
印心七三七第六天
88-法無定法
89-座上座下打成一片就是禪定
90-從粗住到細住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無心直說--如何修證印心法門(一)
    包含所有座上實修、實證的重要開示!
  • 前言 蔡奕忠居士簡介
  • 打七開示:2015年12月30日—2016年2月2日

    塔光道場
 佛弟子 © 2004-2025   :tang.fsvs@gmail.com